<p class="ql-block">设计精美的门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乌拉街闲游散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文/石月</p><p class="ql-block"> 吉林市虽然不大,但人文历史非常厚重。今天我要去的这个地方,是距离市区四十公里的乌拉街古镇。这里是满族重要发祥地,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清朝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和墨迹,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从吉林市区出发,一路导航,不到一个小时就来到了镇里。开始我定的目标是乌拉古城遗址。开到镇里,我又重新导航到了魁府所在地。其实他们之间也不算远,十多分钟距离。主要是八年前我们曾经来过这里,去的就是古城遗址百花点将台。还在那里和家人一起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今天来这里,主要还是想看看乌拉街的几个府邸。听说这里的几个古建筑都重新修缮开放了,作为吉林市人应该先睹为快。乌拉街清代建筑群位于小镇中心地段,其中包括魁府、后府、萨府和清真寺四部分。这些建筑不仅是典型的清代东北民居,具有建筑艺术研究价值,还展示了北方民居的特色。魁府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二进四合院结构;后府建于清光绪年间,是管理达顺乌拉地方总管的私人府邸;萨府则是清初时期的二进四合院格局;清真寺是回民的礼拜堂,是乌拉街唯一尚存的一处寺庙建筑。</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车开到魁府大院附近,乌拉街游客集散中心也在这里。听说这里原来是镇政府办公的地方,为了更好的宣传接待好八方游客,特意把它改造成游客中心。走到魁府门前,迎面走过来两位游客,我顺口问了一句,这里要门票吗?那两个游客说,不用随便进。谁知当我俩走到门前时,工作人员告知我,六十五以下需要买票,每人15元。只有过了六十六的老年人和军人以及儿童可以免票。原来我刚才没问对人,人家是有老年证的当然顺便出入了。我俩赶紧去游客中心买了两张票。我问工作人员,这票只可以进魁府吗?她说,这是通票,三个府都可以进。对了,友情提示一下想来的朋友,这个游客中心,看着不太大,但里面设施齐全。前台的左侧有卫生间标识,(只是不太容易发现)这里不但有卫生间,还有母婴室以及饮水间。我特意看了一下,饮水间冷热水都有,卫生间也很干净洗手都是温水,还备了洗手液。这在以前是都没有的。那八年前来的时候,这里破败又荒凉。这几年间吉林市变化很大,这里变化也很大。</p><p class="ql-block"> 从游客中心出来,我俩看到前面路边有去往后府的路标,就决定先看后府和萨府,回来在看魁府。通往后府的路是一条不太宽的街道,两侧都是农民的民居,很多院落里都有装满玉米的粮食楼子。可能是今天有点冷吧,路上人不多。大概走了七八百米,看到了往右拐的后府路标,这应该是快到了。后府的大墙外都是大片的玉米地,有的还没收割完,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忽然感觉即使是深秋,也不那么萧瑟凄凉了。在乡村,收获才是秋天的重要部分。</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后府院墙居然是铁艺围起来的,上面还插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带有龙虎图案的小旗。这大概就是满族八旗的标志了。古建筑与这围栏搭配起来,怎么看都有点有点格格不入。也理解,不围起来怎么收费呢。再往好处想,有围栏、有大门、有锁也是对文物古迹的一个保护措施吧。走进后府大院,迎面是一棵粗壮的古树,是不是古树我也不知道,猜的。因为上面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别说还挺好看。树下面有一个桌案,上面有几个带着羽毛的弓箭,对面院墙的空地上有几个靶子。曾经的游牧民族都是弯弓射大雕的勇士。而今是用娱乐变现的方式。十元钱给五只箭。让你过把瘾,也不算贵。往右走就是后府现存的两处建筑了。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后府曾经院落的展示模型。据了解,这座建筑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是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三十一任总管赵云生的私人府邸。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于光绪十年竣工,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后府之所以被称为“后府”,是因为它位于乌拉街镇内“东府”、“前府”之北,且靠近“两衙署”之后。曾经的后府是典型的二进四合院,建筑图案精雕细刻,装饰奢华,甚至有御用龙形标记。然而,民国年间,后府曾遭土匪抢劫和破坏,大部分建筑被破坏或改作他用,如今只剩下正房和西厢房。</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府邸里,还原了清代贵族常有的摆设,仿古的炕柜、上炕时脚踏的小凳,青花胆瓶、字画。房间的墙是木板的,不是很旧,我觉得应该是按原样复原的。正房中,有打牲乌拉总管赵云生统领的塑像。塑像后面,有福寿堂字样的横匾,左右有两幅楹联,上面写到:“敬天法秉乾坤之气,安邦保民成造化之功。”这是后人给予他的高度评价。站在后府的院落里,看着迎风飘动的旌旗,不由感叹,历史的长河犹如一梦,辉煌以及衰落都如烟尘飘过。</p><p class="ql-block"> 从后府出来一直往前走,过了十字街路口,再往前走一段就是萨府,看着没多远的距离,走起来也得二十分钟。我俩把车开出来就好了,少走很多路,关键今天挺冷,冻脸又冻手的。总算走到萨府了,院子里正在施工,在建一个亭子。里面的几个老房子也都用围栏挡着,也在维修改造中。也别白跑一趟。在门前拍了一下门口的石碑和外观,赶紧往回走,回头看了一下四周,这座府邸紧挨着乌拉街中心校,和满族中学,在这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建校,学子们也一定会有过人之处。</p><p class="ql-block"> 再返回魁府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多了,虽然天气不太好,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些游客。进入魁府要迈过一个很高的门槛。是电视剧中常见的那种木质高门槛,如果了解了魁府的主人,这门槛高也就高的道理了。魁府的右侧是游览的正方向也就是前言,里面有对魁府主人的介绍。从这里了解到,魁府的主人王魁福。王魁福是晚清时期的一位显赫人物,他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担任察哈尔副都统,因曾出征伊犁并在战场上受伤,受到光绪帝的接见和褒奖。之后,他衣锦还乡,修建了这座府邸,即今天的魁府,以纪念他的军事生涯和家乡的荣耀。魁府位于乌拉街镇十字街现满族镇政府西侧,建于清光绪年间,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二进式四合院,建筑风格独特,具有青砖灰瓦、飞檐翘脊的特点。魁府作为一座硬山顶、抬梁式的建筑,是乌拉街乃至整个吉林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清朝民居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魁府里行走犹如时空穿越,每个房间的摆设都有影视剧中类似的场景。这里有主人古色古香的书房,睡榻、火盆,烟袋锅子。也有大户人家独有的大厨房、大米垛、大灶台、大水缸。甚至还有东北四大怪中的一怪,挂起来的儿童小摇车。有一个房间里,三个人围坐在炕桌前吃饭,吓了我一跳,太逼真了。这是展示满族人吃八大碗美食的场景。外面的院子里还有草编的鸡窝,砖泥搭的狗窝,墙边还停靠着主人出门乘坐的轿子……总之,当年满清旗人生活的场景被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最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都穿着满族服装,更加烘托了这里的氛围。逛了一大圈,意犹未尽的走出魁府。 </p><p class="ql-block"> 出门后看这天色低沉,有要下雨的征兆,但是我俩还是决定开车去一趟雾松岛,来都来了,怎么也得看看这里的变化。晚秋时节,路两侧还有大片的玉米地没有收割完,有一些农民还在田里忙碌着。很快我们来到雾松岛风景区,这里果然是旧貌换新颜。这里大大小小的民宿,有雪乡一样的特色,装饰的很喜庆。路旁还有文旅打卡广告语“我在雾松岛很想你”。本来要靠近江边看看,但是有一些施工人员和车辆挡在那里,游客中心大院里也忙着改造。也行,看到这些也可以了。可以想象得到,当雪花飘飞的时候,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银装素裹的雾松岛上,房檐是白的,天地是白的,大红的灯笼挂满门楣和树梢。忽然想起清朝一位诗人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琼林玉树净无瑕,轻送寒烟冷到家。</p><p class="ql-block">欲卜年丰今有验,枝头密结雾凇花。</p><p class="ql-block">2024.11.5.</p> <p class="ql-block">后府</p> <p class="ql-block">修缮中的萨府</p> <p class="ql-block">魁府</p> <p class="ql-block">雾松岛</p> <p class="ql-block">满文的福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