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横川杨氏仕人硃卷解读与分享</b></p><p class="ql-block"> 近读古本平阳凤巢《杨氏宗谱》,该文献精心保存了南宋晚期杨氏家族几位知名仕人在会考中留下的硃卷,其内容丰富多彩,极具历史韵味与人文价值,读来令人兴趣盎然,深感其意义非凡,的确十分有意思,节选部分硃卷解读与分享。</p><p class="ql-block"> 硃卷是仕人科考中选后入会考(殿试)阶段,考官在用硃笔抄誊的试卷上写的点评。这在当时是科举制度的绝密文档,绝不可轻泄于外, 因其内容将决定该仕人未来是否及第分配方向的主要依据。 </p><p class="ql-block"> 乾道二年(南宋孝宗朝 1166年)萧国梁榜进士杨授,考试官是尚书右仆射,兼枢密院使洪适。洪适 (1117-1184年) 是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的状元, 位居右丞相, 封魏国公。后来周必大在其神道碑铭中称赏他“文华天赋,济以力孚,步骤经史,新奇富赠,兄弟鼎立,自成一家”。洪适还有两位兄弟洪遵、洪迈,都是当时颇负盛名的文学英才,时称“鄱阳三秀”。其金石方面造谐甚深,同欧阳修、赵明诚比肩。洪适在杨授试卷上硃批是 “词充而气不竭”;意思是认为杨授的文章,文气十分饱满,点出了杨授的优势在“文气”在文章的精神气质。 这个点评把杨授文章的好处提到了最高的位置。另一位考试官是参知政事叶颙, 他的点评是:“清纯杰作”。 更是从文章的思想内与语言的高度肯定了杨授文章是“杰作”。</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试读一下这份杰作,它包含两篇文章,一是对《四书》名句“吾之为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的解读。 </p><p class="ql-block"> 圣人自言无毁誉于天下,而或誉之者,亦不苟也!盖无所毁誉,圣人公天下之心也。其于己试之,善亦何嫌乎?有誉也哉!夫子自述之意,盖曰:“是非在人,各有情实,而是之非之,在我自有权衡。今夫天下之人,不能皆无恶也。恶,吾称之以为戒。盖所不能免者,称之而损其真,是毁之矣!</p><p class="ql-block"> 吾曾为谁而有之邪?天下之人不能皆有善也,善吾扬之,以为劝。善所不容己者,扬之而其实,是誉之矣!吾曾于谁而有是邪?乃若与人为善,容或有时而誉之者,是必备观其可受之才,熟察其不自画之志,要之将来不负所与著也。非尝试而漫誉之,我知其免于是矣。噫!誉人者,欺誉人者怠;毁人者,薄毁人者怼。毁誉之贱夫人久矣,夫子之言岂亦有感而发与?抑夫子之言,岂亦有感而发与?抑夫子作《春秋》,善善恶恶,无少加损。至于桓文尊周、攘夷之事,则屡书焉!夫子之得邦家者,命德讨罪,功疑惟重,其作用盖可知矣!天地之于万物,栽培倾覆,而生生之意未尝不行乎其中。圣人之心,其天地之心乎?”</p> <p class="ql-block"> 杨授在这篇数百字的试卷作文中干练地应答了古代圣人心中並没有很明确的毀誉(受到称赞或诋毁)标准, 所以他们从不计较毀誉。文章的结论是圣人对毁誉的认识,就是天地对毁誉的态度,无所谓毁,也无所誉。立论高,结语奇,所以文气充盈,不愧是清纯杰作。 </p><p class="ql-block"> 第二篇是对《诗经》中“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一诗的理解。杨授的解读是: </p><p class="ql-block"> “圣人之心,一于敬,有以致天眷之隆,而膺人心之归也。盖敬者,人心之主宰,万事之根本。文王有小心翼翼之敬,故以此而昭示上帝,而致多福之来。” </p><p class="ql-block"> 杨授在这篇策论中直接了当指出文王之所以 “小心翼翼” , 是他的内心怀有对天地万物“崇敬”不二的态度。所以他受到上帝的昭示,收获 ““多福之来” 的结果。 </p><p class="ql-block"> 杨授解释,文王之敬是他的内心之核心,文王的翼翼是他的外表,敬存乎中,翼翼形于外。由此可见“天非私与文王,眷于文王之敬德尔。”并不是天偏爱于文王。而是看重了文王心的敬重万物的德性。杨授的以上论说是按着他的对敬的理解,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 我们再看另一篇硃卷中对绍熙庚戌年(1190年)余复进土杨正臣的批语。第一位是会考试官知贡举院右丞相刘正批语:“文粹美、而结尤佳”。第二位考官参知政事王蔺的评语是: “明白敷畅”, 第三位是枢密院知事葛邲批语仅两个字:“最妙”。还有一位考官閤门舍人谯熙载,他的批语:“文人所不及者,可取。” </p><p class="ql-block"> 杨正臣是弘农杨氏唐闽省杨斐后裔,从福建赤岸入浙之平阳凤巢后的宋朝第六代仕人,尽管硃卷把应试者一切都掩盖殆尽,可是细读以上考官的批语,而杨正臣的独特人格,远超常人的个性,可谓跃然纸上。 </p> <p class="ql-block"> 杨正臣的卷题为:《四书》中的句子:“人道敏政、 地道敏树。”出于《论语·子路》,原文是:仲弓问政,子曰:“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 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又曰:“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p><p class="ql-block"> 应当相互协调,行政者君臣(同事)的关系,正如同土地同树木的关系,树木不会自己生长, 需要土地提供水和土,然后得以生长,土地的肥美为树的生长提供了生命的保障。所以从政者如果不为人臣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可想而知人臣的和谐怎么可能呢?那么杨正臣对此题的展论是:“论人存政,举之速犹坤元生物之速,甚矣。人道之速于敏政,犹地道之速于种树也。斯二者岂可以异观哉?昔夫子答哀公以此意谓政举虽在于人,而政之举易何则? 政不虚行,必待有君有臣而后行。诚使君明臣良,有以培植政化之宏规,君都臣俞,有以兴起,治道之大端吾知其不下堂阶,而文漠不显于时,宛然治岐之风来也! 不俟岁月而武烈昭著于世,宛然兴国之精神也! 出乎身即加乎民,发乎迩即见乎远,人何敏政哉?然果何以拟之耶?犹树不自生,必待有水有土而后生。诚使土地肥美,有以培植,此树之命脉,土膏既沃,有以附植此树之根本,吾知其枝叶蕃盛,自勃勃然于生之地,不待旷时之久矣!条于敷荣,自油油然于生之域,不待历日之多也。生者自不可遏,盛者又恶能己?地何敏树哉!夫以人立政,犹以地种树,其成速矣!为政者不此之务,而欲政之举,岂不难哉!” </p><p class="ql-block"> 这段策论,直接解说了人之行政,如同土地之生长万物,是一个很好的比喻!人类行政之优劣,如同土地生长草木之优劣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二者可以说没什么差异。当时孔子回 答鲁哀公说,行政的事强调君臣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全文紧扣政之举与不举,同树之生与不生,树之蕃与不蕃的类比关系。思路十分明晰。</p><p class="ql-block"> 第三卷例是南宋嘉定元年(1208 年),这是宋宁宗最后一个年号。也是宋金签订的和议,称《嘉定和议》。在守军大败之后,被迫签订的和议,主和派史弥远杀害韩侂胄,函其首级送给金人才换得的和约。这年的进士硃卷题目是《四书》中的“性之德也合 ”。仕人杨炎起在硃卷的题解中引《论语·中庸》篇道:“仁、智同出于降衷,无间于表里,盖诚形于物外,虽有体用,而仁智则皆吾性之固有也!又岂有二道哉?《中庸》发明人道,论诚之者而推及于此,盖谓仁以成己,智以成物,己与物虽有内外之殊,则仁与知则无表里文异。” </p><p class="ql-block"> 对此,右丞相钱象祖批语:“谨言明切”,参知政事卫泾批语为:“有节制,可式签书。”主和派代表人物史弥远的批文是:“文盛乎, 亦髦士邪!”语中所谓“髦士”者, 即英俊之土。意思是,文章颇有文气,称得上俊杰。隐含了识事务者的内涵。相当于我们今天市面上讲的 “你小子还算得上知趣”。实则师徒之间,面对世局之无奈,惟心照不宣了。</p><p class="ql-block"> 再看那个在庆元党籍案中被罢免的左丞相赵汝愚,他逢巧也列席考试官之中。他的批语是: “自是简当,非徒坭于词者”。怎么理解呢? 意为如此简约的语言,恐怕不止于字面上的含义吧! </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考场也真不亚于战场,初入政界的年轻进士杨炎起,对于未来南宋遭遇的惨局, 或许早己领略几分了。 </p><p class="ql-block"> 上述所提及三位杨门仕子,分别诞生于南宋的不同历史阶段,然而,凭借着各自卓越的才华与非凡的能力,步入仕途的时间相隔长达数十年之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踏上了政治这个既复杂又充满挑战的大舞台。在初入1仕途的阶梯上,展现了杨门仕子的风采与担当,可以说都是如鱼得水,春风坦荡,来日方长呵!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命运, 只不过在科考这个关头, 他们是同时被时代选中的宠儿!</p> <p class="ql-block"> 在南宋官场上的杨门中就三位仕人而言,仕途可谓颇为顺畅,几乎未遇重大波折,一路可谓风调雨顺。他们凭借卓越的才能与智慧,在官场中稳健前行,赢得了同僚的尊敬与认可,展现了杨门后人的非凡风采与卓越能力。</p><p class="ql-block"> 先看杨授,他是乾道二年进士,先任广州清海军节度推官,在任时间不长,乾道四年就被调任左台谏御史,御史是监察官,当年诰封敕命的《诰命》(即今之任命书) 是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 “台谏居风纪之任,所以阐明法度,纠绳袤匿,肃正内外,非忠说履正之士不称厥职,节推杨授,清勤素著,才职并优,介立不回,正直有守,式资举察之功,以振宪纲之典。” </p><p class="ql-block"> 《诰命》中“节推”以上的话,首先框定了御史职权,以下的话也褒扬了杨授的素质与才干。虽仅三年地方考察,已足以彰显其“才职并优”的资质。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杨授离任时,他的上司留正赋诗送别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纶音策捧天下来,夙向龙头夺锦才。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凤诏再诏膺宠渥,骊歌叠唱重徘徊。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联科未遂联归厥,共仕何能共进阶。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接武夔龙荣待衰,峩冠铁面凛冰台。 </p><p class="ql-block"> 留正是永春人,比杨授早六年中进士,后升中书舍人,淳熙九年 (1182年) 加封龙图阁直学士,淳熙十六年拜右相。 </p><p class="ql-block"> 再看杨正臣,他是绍熙元年 (1190年) 进士,绍熙四年被授昌国主簿,昌国在浙江明州 (今宁波)的小岛舟山。文献记载,敕命随宗正少卿郑汝谐出使金国为书状官,不辱使命。御史陈傅良上疏为之进秩。其才略过人,为官刚正不阿。庆元二年(1196年),就任昌国县主薄数月就慷慨捐俸,鸠工庀材修缮破败的主薄厅,驰誉朝野。时丞相楼钥游览昌国县名胜未果,惟闻其事,欣然作《主薄厅壁记》:“昌国,明之属邑,实海中洲也。火台之设,以山经地志,数家改之。唐开元二十八年七月十三日,析越州郭下置州,仍置奉化、翁山等县。木率多析于即明,今为庆元府定海县。郎复伪邺,翁山即昌国也。大历六年三月四日,废于袁晁之乱。数项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止列四县,曰慈溪、奉化、鄞、象山。而图志于邹县云:“翁洲入海二百里。”即《汉书》所谓“鬲上”,越灭吴所请吴王居之者也。其洲周环五百里,有良田湖水,多岩鹿。图经:“翁山一名翁洲。”牛道四蕃,妄云徐偃王居处,城基犹存,皆今之县境也。池自皇朝端拱初,置为盐场。熙宁六年,部使者老请以蓬莱、安期、富都三乡与定海县隔海,请置社稷以司喧闹、盗贼事。王文公尝为鄞令,创县,赐以今名。元丰元年,又割定海县之灵山乡隶焉。初,邑小惮费,人沙尉兼簿领。义隆改元,海寇伏狱,郡守尚书韩公仲通奏更置武尉,而职始分。邑之未立户尉,独尊承平,民有馀力,官宇牡丽,他邑未能及者。而簿、尉、丞因草创久,觉弊陋,居者惧将压,屡改欲为而力不逮。虔元初,平阳杨君既至,慨然欲葺之。既数月,公勤敏明,孚于土下。尝试为之图,郡造浮桥,邑有馀材,羞请得之。捐姿度用,邑人粗与分材,劾力不劝而集。鸠工于曰年初夏,落成于九月之乙未。为屋三间,高广邻于前数尺,阶、轩称是。旋庑右之神祠,左廊庑更合。高鉴堂工享五百有奇,投天功千缗,与之直费钱才千缗。父老争持酒币以劳工役,借曰:“民不告劳,而轮奂如此,何其神速也!”始,奈官于朝,故人刘闲叟峤云以书来曰:“外子杨正臣欲附计台贡,望有川惠。”顽之已而中其选,遂登绍兴元年进士第。锦池初军而苛,其貌与文今又益若,其才矣。金华人也,而未尝涉海。第闻田横渡川,鲛门山水天无际,风帆迅骏,穷日而后至昌国。故邑有宝陀、安期、蓬莱之胜,愿游而不果。惟邑人杜来诵杨君之政,至不容口发,勒之初临事不苟,如此遗爱,殆未可量也,邑士请记,骄宝且曰:“杨君将去,不可以无述。”蔽欣堪为书之。”嘉泰元年(1201),调任江西饶州司户参军,后右丞相赵汝愚荐为驸马都尉。名嘈一时,口碑不错。</p> <p class="ql-block"> 楼钥丞相的文章把个初出仕的杨正臣美美地赞了一番。后来,嘉泰元年就调任了江西饶州的司户参军,又过了不久,经右丞相赵汝愚推荐被授 “驸马都尉”。看起来,很有些飞黄腾达之势。 </p><p class="ql-block"> 还有,杨炎起是嘉定元年 (1208年) 的进士,他入仕不久授任广州法曹,只是县府中专职司法的专管人员。不过,后来转升为礼部郎中。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礼制、典章、科举、外务,是一个很有实权的中央机构,郎中当然只是礼部的一般官员,是属官而非首脑,可也是同地方官不可同日而语的京官。但是,杨炎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留下了一句“三达辞章,致仕而回”,这不仅标志着他仕途的结束,也让人深感惋惜与遗憾。他的这一决定,无疑是对个人抱负与现实境遇深刻权衡后的无奈之选,令人不禁为这位才华横溢之士的隐退而扼腕叹息。</p><p class="ql-block"> 三位进士,他们在南宋不同时期,信心满满地迈入仕途,且都遇上识才的上司,其中杨授很快就入了左台谏御史,他的直接的上司留正后来荣登龙图阁,不久又拜右相,可是杨授并不迷恋于官场,而选择了致仕。原来在杨授就任广州节度推官的时候,已经想好了这个致仕隐退问题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杨授来到了广州府城内越秀山,他登山揽胜,拜访了越王故址,于是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诗《 越秀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篑功成卷石间,岿然峭拔插云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越王未问何年到,留得芳名重此山。 </p><p class="ql-block">(注:越秀山有越王台,广州的越王台系指南越王赵佗) </p><p class="ql-block"> 诗中借同越王的问答,表达了自己日后归隐南山的志向。</p><p class="ql-block"> 再看他写的另一首诗《五羊城》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羊乘得五仙偕,会执清香六租来。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遥忆飞升无觅处,有与几度亦空回。 </p><p class="ql-block"> 他想象自己也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骑着羊,在五羊山徘徊,享受这种自由空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杨授是在左台谏御史任上主动醉官致仕的。他的同僚王之奇(后任枢密院签书)有诗 </p><p class="ql-block"> 《送左台谏杨授致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达辞章致政回,绯鸯飞下九天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缅思耿介忠言路,岂放归休遂野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退弃金莲间底贵,饯行玉树醉中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嘉况复春和锦, 趣得山林廊庙偕。</p><p class="ql-block"> (注:东嘉, 温州旧称)</p><p class="ql-block"> 王之奇的诗, 是支持、称赏他的“三达辞章, 致仕回家。”他的诗中透露了杨授致仕的原由是他“耿介忠言”,不能通达, 政治理想无法得以实现,绝非为了贪恋归隐山野的羁放生活。甚至想日后有缘同他共享温州的春和美景。当然他的末两句只是劝导之辞。</p> <p class="ql-block">迁阳道中奉寄杨正臣同年</p><p class="ql-block">宋-蔡襄</p><p class="ql-block">名第同一籍,家园连七闽。何为别眉宇,于今十四春。</p><p class="ql-block">昔子补一尉,扶病走风尘。归来解组绂,宴处颐精神。</p><p class="ql-block">架书括遗逸,瓮酎涵清醇。东阡与北陌,候问通慇勤。</p><p class="ql-block">或言疾良瘉,呼卢气益振。或传近诗句,平淡与古邻。</p><p class="ql-block">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宁当决引去,道固有屈伸。</p><p class="ql-block">嗟予仰尺禄,对雠中秘文。天子误采拔,指名填诤臣。</p><p class="ql-block">力微责任重,百虑加一身。列章乞便郡,赐告迎慈亲。</p><p class="ql-block">穷冬过梨岭,山蹊出幽榛。俯深下坎井,斗起攀苍旻。</p><p class="ql-block">水石齧晚沙,霜风变朝皴。粲粲涧中花,孤芳能自珍。</p><p class="ql-block">班班云上鸟,朝鸣亦求群。岁晏时节动,天遥客愁新。</p><p class="ql-block">去子无跬步,笑语绝燕秦。作此欲招隐,翻愧林泉人。</p><p class="ql-block"><b>鉴赏</b></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所作的《迁阳道中奉寄杨正臣同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杨正臣的深厚友情以及对仕途生活的感慨。诗中描述了两人同籍同乡,但因仕途分别,已有十四年未见。诗人回忆了杨正臣昔日带病任职的艰辛,以及他归家后淡泊名利、读书养性的生活。他们之间保持着频繁的问候,杨正臣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但仍有创作诗歌的雅兴。</p><p class="ql-block">诗人感叹自己在朝廷任职,虽受天子赏识,却感到责任重大,忧虑重重。他请求调任到较为轻松的地方,以便能回家迎接母亲。在艰难的冬季旅程中,诗人欣赏着自然景色,感叹岁月流转和旅途中的孤独。他写诗邀请杨正臣归隐,却自愧不如友人那般亲近自然的隐士生活。</p><p class="ql-block">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景物和人事,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士人的道德追求和人生选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杨正臣是直接遭受打击,寡不敌众,不得己致仕而归的。因为他的附马都尉是右丞相赵汝愚所推荐。加之杨正臣坚持抗金的政治主张,以及刚直不阿的耿直个性,被当时的执政直接列入赵汝愚党籍。</p><p class="ql-block"> 杨正臣的致任是在他的任途直线上升之时,发生的政治迫害事件,以致于他的短时间暴病而死被历史上认为是谋害事件。按杨正臣的性格,他可以选择致仕,而绝不会选择死。</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 楼钥就评论他,“惟邑人杜来诵杨君之政,至不容口发,勒之初临事不苟,如此遗爱,殆未可量也”。这样的人,放在今天正所谓“想于事,能干事,干大事”的少壮派,怎么一致仕就生病而死? </p><p class="ql-block"> 看来历史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定的。历史的事件当其发生之时,就会发生以致人们人们只能将之归诸命运? 作为仕人的杨正臣,处在了历史的大悲剧之漩涡之中,谁又能选择全身而退?只不过同杨家其他人相比,杨正臣的心地太过纯真了一点,他没有意料到,政治的狂风暴雨会来得如此之速,降临到他的身上,如此而己! </p><p class="ql-block"> 与之不同,杨炎起这位晚辈,他或许对南宋的统治集团看得更清,他生长于南宋政治彻底衰落之时,他能够对南宋皇室及其身边的弄臣在关健的时刻会以怎样的手段对付主战派,看得太熟、太明白。从杨炎起经历那场会试,他明白,这是嘉定和议签订之后的大背景之下对仕人的态度的灵魂拷问。当时的杨炎起只不过临场发挥应对,略试周旋之计而已。参评的考官中唯有赵妆愚读懂了他的答卷,他之所以赴任广州法曹,意在等待时机。他十分明白, 他还不具备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一切客观条件,要之父辈的惨案已经摆在他的眼前。所以当他接到转任礼部郎中的诰命文件时,深谙进退之道,方能全身而退,就断然决定“致仕”回乡,保全自身于危难之际,此即为“知退而全身保命”之古训。当时,一位叫朱士安的同僚作诗送他, 题曰:《贺礼部郎中杨炎起致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命驾归闲糜鹿郡,韶华胜览许多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玩痼疾烟霞趣,瑶井膏盲泉石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莺带花落啼白昼,马嘶芳草踏青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林廊庙无高下,脱换衣巾作散民。</p><p class="ql-block"> 朱士安, 字定夫, 衫桥人, 嘉定七年进士, 知古田。衫桥为温州平阳的小地名, 朱家显然是杨炎起同乡人。据《平阳县志》, 朱氏为平阳望族, 其先世朱黼 (1140-1215年) 是永嘉学派前期代表人陈傅良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朱士安对杨炎起的致仕居然抱着如此乐观的态度。他可以说是完全站在了杨炎起本人的立场上, 为他描画出了一个远离无能的朝廷, 摆脱了官场惡浊的腐气, 自由地享受那种听莺啼、看花落、牵马嘶、踏芳草的山林之乐。</p><p class="ql-block"> 杨炎起后来在耕读生活中,安享余生,至八十多岁,卒。</p><p class="ql-block"> 谱载,南宋间,叠出公卿,相继登仕籍者,可胜言哉! 杨氏家族有平阳宋代十二进士出身仕人,以浙南温州市龙湾区横川杨氏家族世系来说就有宋朝一门六进士出身仕人,据民国《平阳县志》载,文科进士有杨迪(知永丰县)、杨授(黄岩主簿)、杨奇卿(平海推官)、杨正臣(累官驸马都尉)、杨炎起(礼部郎中、累官龙图阁学士),明弘治《温州府志》载,杨京孙(永。号见山,知靖安县)。子承父业,学而致仕的家族传承,在浙南地区也极为少见的,从高祖父杨迪、曾祖父杨授、曾祖伯父杨正臣,祖父杨奇卿、经伯父杨炎起, 再到杨京孙其间从高宗建炎庚戌 (1130) 至理宗景定庚申 (1260) 历130 余年间, 是南宋相对安定的孝宗时期, 再转向濒临亡国的理宗末年。</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期中南宋的初始半个多世纪,朝廷同仕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朝廷相对重视开明科举,关注勤勉好学士子们通过读书走向仕途。 因此,杨门仕子在书香门第生活环境的薰陶下,整体上热心读书,走科举报国之路,从会考<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硃卷</span>已见。 </p><p class="ql-block"> 但是到了宋理宗年间,朝政局势日渐错综复杂,变得日渐扑朔迷离,尤其是理宗晚年,边事不断恶化。绍定五年宋蒙联手灭金,次年右相史弥远病故,端平元年宋蒙交战全面开始。 </p><p class="ql-block"> 此后一系列的战事告诫了土大夫们,从岳飞的死,到辛弃疾致仕,没有一件不以牺牲忠烈为代价发生的大事件。赵汝愚死后,祸及了杨正臣,从本质上看还是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政治权力斗争所造成。当你眼见不能凭一己之力去救江山时,还不能救自己吗? 所以朱子安诗中的句子:“山林廊庙无高下,脱换衣巾作散民”便成了最自然的选择了。 </p><p class="ql-block"> 当时有诗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抱忠底事促归装,依旧蒪舻忆故乡。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枫陛覃恩香南北,台诚谏疏凛风霜。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巢便结香山社,雁荡相随绿野堂。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雅门墙清如水,萧然诗思夜天凉。</p><p class="ql-block"> 这是杨授的同事,时任平阳县令林志虑写给杨授致仕的感言诗,这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杨授在仕途上的坎坷境遇。</p><p class="ql-block"> 三位进士,均以高评入仕,又以致仕归隐结局。虽然在其人个人特定境况是有区别的,但是,当他们身处政治的低谷,面对理想的困惑,仍然可以家乡人文山水为依托,积极挥发自己不负韶华的志趣,这种士大夫精神,仍然给后世留下积极、奋进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横川杨氏入浙家族迁徙传略</b></p><p class="ql-block"> 杨氏家族的前辈人,从弘农发源历经西汉、隋唐之盛世,再至宋明,一下子从“三公”乃至帝王的位置退至“坐而论道”的仕人,甚至到了南宋晚期退入政治舞台的边缘,至于近代与现代的情况,我们在此暂不深究。这是什么原由导致的呢? 我觉得其中尚有许多发人深省、令人深思之处,决非“士大夫精神”一语可以概括之。 </p><p class="ql-block"> 家住温州市龙湾茅竹岭下江边杨宅的宗亲杨士弟先生,他是温州市龙湾区白楼下村(又名江边杨宅)的橫川杨氏家族负责人一本珍藏的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古本的《弘农郡横川杨氏宗谱》,及杨剑英收藏的平阳凤巢杨桥头的清同治壬申年(1872年)杨氏大宗纂修《杨氏宗谱》,并且说,我心中的疑惑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与化解。</p><p class="ql-block"> 我在仔细阅读这些珍藏家族谱牒,从谱中的序文里获悉,该杨氏家族为浙南杨氏名门望族,近千百年以来,自唐闽省迁平邑凤巢,于宋代繁衍枝开散叶,派分世支移居各地,横川杨氏是其中迁徙世支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关西弘农横川杨氏从唐闽省迁始祖说起,凤巢杨氏大宗的《杨氏宗谱》看到一篇有关杨氏移徙时间、路径和分布等情况。</p><p class="ql-block"> 赐进士第前任福州道后拔提刑按察使,平阳凤巢杨氏裔孙杨仕宗写于宋景祐甲戌(1034年)冬至三日的《原序》“尝谓木产于土,枝叶虽分,实出一本;水注于海,支派虽远,实通于渊。乃杨氏原有杨世海为齐州太守,生子嘉。嘉生遂,遂生景,景生牧授南安知县。牧生怀。怀生聪,聪生智,智生福,福生志成,授广东节度使。开发造县置城,并系杨家所置。从此分支散处,江南福州南台长溪赤潋村等处,莫云其数。又派处州青田西坑、白岩万苒、南田大潴;又派温州府、昆阳凤巢、兰宋垟、横垟;又派瑞安陶山、杨家墩等处,之始祖支派也。其支虽分,自出一本。以后孝慈子孙,思慕祖宗,百代根基,当究此以为。”</p> <p class="ql-block"> 《关西杨氏源流传》记载:“吾杨氏世系,原姫姓。宣王子尚父,封于杨。晋灭之。晋武公子伯侨,食采于羊舌,后为羊舌氏。至叔向,更封于杨,子孙为杨氏。历传至汉,宝公救黄雀而生震,当代儒宗,曾以“四知”自凛,垂清白之风,称为关西夫子。生子曰秉,秉生赐、赐生彪,四世为三公。彪生政、政生世海为齐州太守。……福生志成,授广东节度使,生子基。基之子鳌,任福州知府。从此分派:江南三吴、长溪赤岸潋村、建安绍兴会稽山阴、处州青田西坑、白岩大潴、绿草东坑、温州、瑞安高楼、陶山、杨山、乐清、白石、西塘、水涨、平阳凤巢、芦浦、古坑、大南陀等处。居虽不一,皆关西之苗裔也。兹余历叙祖宗之由,来溯支派之散处,书之于谱,俾后之子孙,思祖慕宗,寻百代之根源。欲联而为一者,有足徵云尔” 作序者清代杨氏裔孙杨宗泮。</p> <p class="ql-block"> 《浙闽杨氏简史》第344页《闽浙各支派始祖迁移史》(一、平阳县凤巢杨氏迁移史)记载,浙江省平阳县凤巢乡是浙南地区杨氏主要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杨斐,一名整,字成章,又名成或成志。杨斐为杨鳌之子,家居福州。唐广明元年(880年)庚子科经魁,任江西南昌知府(也有谱载任广州节度使),为杨氏五十四世祖(以伯侨为一世祖算,下同)。配陈氏,生六子,长伯玉,字璋;次均玉,字璘;三仲玉,字琼;四子玉,字珍;五孝玉,字瑛;六叔玉,字瑶。兄弟六人,富甲全闽,各负奇志。</p> <p class="ql-block">其时朱梁叛乱,福建一带盗贼蜂起,民不聊生。长子杨璋语诸昆仲曰:“位高为人所疑,族大为人所忌。吾闻之,知止不殆,知足不辱,今之世业土地非吾等长物也,盍壁?”诸皆唯唯。于是各怀重资,洒泪而别。均修锦幛一领,青铜炉一副,青铜盘十二面,为异日会宗遗记。伯玉迁桐城潋村,均玉徙横阳青港边,仲玉迁闽之赤岸,子玉迁安固,孝玉迁会稽,叔玉迁古坑。继复土著逼,伯玉偕仲玉于后晋天福六年(941)由桐城潋村转迁横阳(今平阳)四十二都一地,相传,伯玉公来时,有“渊澄如蓝,山怀如椅,有凤来巢,无人相止之。”</p> <p class="ql-block"> 童谣,因此名取名“凤巢”。从此,兄弟三人就定居在此,成家立业,繁衍生息。数代或数十代后,子孙又向各地迁徙……。其次,从《弘农郡横川杨氏宗谱》的序中获悉,谱成于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作序者为南京江浦县知县辛酉科举人潘宗辉。序文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杨氏延至汉东京,最盛至三公,文学踵接,尚己。迨数传至唐中宗朝,……迁居瓯之昆阳(今平阳,古称横阳)凤巢里,鸣阳桥畔。凡九传(九传即凤巢谱第九世奇卿公)</p> <p class="ql-block">至南山公(讳赞起),自昆阳徒居大罗之茶山, 配安人项氏,产见山(讳京孙)公。登宋进士第,任江西南昌靖安县知县。”</p><p class="ql-block"> “见山公一派,世守诗书,代详伦纪,千百年如一日也。夫谱諜久不修茸,使族人不辨亲疏,宛若秦越。宦者游历他乡,争利者经营市井,此所以既有不辨尊卑,使族人如陌路之客。”</p> <p class="ql-block"> 2005年纂修《弘农郡横川杨氏宗谱》序载:“第九世佷公,先迁乐清虹桥,后转返吾场八甲,衍行一十八世,有七百多余户,三千多余丁。原有杨氏小宗,重建杨氏宗祠,是横川杨氏外迁最盛一脉。其次,由某某公迁永嘉枫林碧莲一带,仅冷水窟一处,衍行十五世,仅有四十余户,二百八十丁,亦建有小宗。洞头一支,北岙埭口,仅数户。玉环、温岭、石塘、台州、丽水和其他土地方,不知其数,由于年代久远,多次外出采访,无法落实。”</p><p class="ql-block"> 这几段话讲清了以下几点: </p><p class="ql-block"> 一、生活在浙江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的横川杨氏家族同前文介绍的杨迪、杨授、杨奇卿、杨正臣、杨炎起及杨京孙的一门世代为进土出身仕人家庭,都是自唐至宋代先期入浙的弘农杨氏望族;</p><p class="ql-block"> 二、凤巢杨氏始祖入浙的路线是由北向南,先入闽,再由闽入浙,先在平阳凤巢一带稳定下来;</p> <p class="ql-block">三、横川杨氏由九世杨奇卿传至十世杨赞起(号南山)恩赐冠带,受恩赍之后,却带领家族由平阳凤巢向北迁移至温州南部泉川(今大罗山)的茶山居住下来;</p><p class="ql-block">四、后来,杨南山之子,杨京孙(号见山)登南宗宝祐癸丑 (1213年) 年进士,任江西南昌靖安县知县,公绝意功名,离茶山故居迁徙永嘉场茅竹岭下,为横川杨氏始祖。</p><p class="ql-block">五、另一支派分房于正德年间八甲村,整村百分之九十五人丁是杨姓,繁衍生齿陆仟人丁,为沙城望族。</p><p class="ql-block">这个家族无论迁入何地,他们都没有忘记诗礼传家,爱读书,求功名,参与天下大事,不忘“四世三公”的遗训。</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见山公一派世守诗书,代详伦纪,千百年如一日也!” 可谓一句话惊醒梦中人。为什么这么说?见山这一派的人始终坚守一个真理,无论是什么样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对于一个家族也罢,对于士大夫也罢,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毕竟那些外在东西都会因时之流逝,成为过眼烟云。孔夫子强调:“学而优则仕”,他鼓励年轻人把书读好,努力去追求读书做官的道路。但是孔子又不认为做官是读书人唯一的目的,同时他也并不认为是最终的人生目的。他认为什么才是人生最终极目标?他认为读书而知“道”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他认为读书人终极的目标是成为君子,君子的标准则是“仁”。“朝闻道,夕死可矣!”至于做官,他则认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如果一个人还不具备做官的内在条件,即使做了官也不会成为君子。</p><p class="ql-block"> 杨见山当过南昌靖安知县, 他的祖上,都有在京都、地方干一阵子的一官半职,未能再上台阶,主要因为机不逢时。《宋史》没有列入“纪传”。看来,他们的官场命运同杨授、 杨正臣、 杨炎起差不多,徒有报国之心 一腔热血!但是,他坚守了终身读书,与族人一道开拓出一家拼读传家,且千万年如一日的立德治家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杨赞起(号南山)与杨京孙(号见山)这两个号名,均源自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带月荷锁归,晨兴理荒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夕露沾我衣,道狭草木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p><p class="ql-block"> 诗句蕴含深厚的归隐田园意蕴,恰合南山与见山二公之心愿。陶渊明 (365-427年) 江西九江人。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在任仅八十多天便“致仕”回家了。他的诗作流传千古,被称“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品《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均为传世不朽之作。</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正是刻画了一个不为利禄所困,不为官场虚名所诱,坚持读书求学之路,坚守独立自强人格,也表达了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深入研读浙地的横川杨氏家族中的仕宦人群时,无不为他们那种孜孜不倦、努力上进的精神所打动,同时,他们又能退守自敛,坚守着自身独立特行的仕人品格,这更让我们深感敬佩。</p><p class="ql-block"> 南宋末年,由于国势所趋,忠良之士,未必能为朝廷所容。杨氏家族在仕途上,南宋时期取得自豪成绩之际,不料处于战乱的多时之秋,风云变幻。杨氏家族仕人作文职官员,既不能立功朝庙,雪国家之耻的情怀,无心于功名利禄,其情有可原。所以,当时背景下,士大夫或则趋炎附势、相时而动, 或者洁身自好、退居草野之间。都必须有识时务、知大局、明善恶、守家道。正是一切,构成了完整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支撑了他们面对一切困境的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杨氏家族人文遗迹,其意义也深远而重大。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辉煌,是对杨氏家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中华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是对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珍贵的人文遗迹,如宗祠、碑志等,宛如一座座历史的丰碑,矗立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杨氏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启示者,激励着杨氏后人不断奋发向前,以家族荣誉为己任,为家族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些遗迹的感召下,杨氏后人将更加珍视家族传统,传承家族精神,不断追求卓越,为家族争光添彩,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下作一些介绍:</p><p class="ql-block"> 一、旭日东升,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早晨,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凤巢杨氏宋代十二进士像落成庆典》于甲辰年丙辰月甲辰日壬辰时(2024-4-22/8:18)爆竹响响连天,龙腾万里,和气致祥,剪彩揭幕。</p><p class="ql-block">庆典在杨桥头杨氏大宗祠隆重举行,张灯结彩,熙熙攘攘,盛况空前。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来自平阳县领导及省、市、县杨氏联谊会嘉宾和代表们及温州各地的杨氏宗亲,齐聚一堂,共叙宗亲情谊,共商发展大计,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典。</p><p class="ql-block"> 这次庆典由宗亲学东先生主持,他首先对所有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杨氏家族的历史和赞扬宗亲美柳女士在修缮信密公祖茔过程,启动宋代十二进士雕像夙愿工程项目和收集进士文化筹备和策划付出很多宝贵时间和心血事迹作了简要介绍。随后,各代表纷纷登台发言,他们对雕像的落成表示祝贺,并表达了对杨氏家族的敬意和热爱之情。在发言中,他们强调了杨氏家族在历史上的杰出贡献以及进士们的崇高精神,鼓励杨氏后人继续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 仪式上,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姜友锐、腾蛟镇党委副书记林强、筹备组成员杨绍鑫、杨绍绿和杨桥头宗亲等代表一同虔诚为宋代十二进士雕像揭幕,现场嘉宾及观众对进士雕像鞠躬行礼,致敬先辈。此举既是彰显了杨氏后人的荣光,体现出凤巢杨氏和村民对历史的尊重,对名贤前辈的敬仰,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她不仅是对杨氏家族历史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些进士像将成为杨氏大宗祠的重要标志,激励着杨氏后人不断努力,为家族争光,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二、温州龙湾白楼下--横川杨氏大宗祠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村(原茅竹岭下横川、横浦,又名江边杨宅)。祠堂东濒于东海之滨,南面大罗山绵延二十多公里至瑞安仙岩。西距温州市政府世纪广场五公里,北背靠乐清磐石镇盘屿山,白楼下村的茅竹岭因种植茅竹而得名。翻越茅竹岭即状元镇,永嘉场人入城唯一通道;茅竹岭登山步梯也是古代入泮、考取秀才、举人和进士必经成功之路。横川杨氏大宗始迁祖杨赞起公,号南山。恩赐冠带后,辞别浙江平阳凤巢故里,遂归隐大罗山的茶山,开设私塾,耕读传家,与当地文人学士交往深情。南山公之子横川始祖杨京孙,号见山“登宋宝祐癸丑科进士”、 “茅竹岭又名丁公岭,以八行丁廉夫所居。”早在北宋皇祐年间,人称皇祐三先生之一的丁昌期、丁廉夫父子寓居茅竹岭,构筑“醉经堂”,聚徒讲学,后演变为茅川私塾,是宋代文化教育的遗址所在 (清光绪《永嘉县志》均有记载) ,这说明从宋朝开始永嘉场---龙湾诗礼传家,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 《弘农郡横川杨氏宗谱》记载,自昆阳徙居永邑茶山,始迁祖附葬秀水垟。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我们的祖先从平阳县迁徙到永嘉县(今温州市)的茶山居住,而那位最初迁徙至此的始迁祖,则被安葬在了秀水垟这片土地上。在浙南温州地区,八十年代以前的白喜事风俗颇为讲究。条件优越的人家会精心挑选吉穴,并立即安葬逝者,无需择日;而条件较差的人家,则可能当天就进行埋葬,让逝者得以安息于这片土地。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永邑茶山”指的便是大罗山山巅之上的茶山,这一地区恰好符合当时人们选择安葬地的习惯,即在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安葬。而秀水垟,这个名字则源自历史悠久的罗隐洞,它位于十亩祖的东南侧。</p> <p class="ql-block"> 相传在唐初,因皇族太子争权内乱,一位名叫刘冲的皇族太子改名为刘秀才,在清天授年间(690年)来到大罗山的罗隐洞出家避难。他在此地弘扬修行,使得当时的人民普遍信仰释教。为了纪念刘秀才的功绩,山村农民将村庄命名为秀才垟,这个村庄至今仍位于温州市仙岩镇大罗山的山巅,被称为仙岩秀垟村。</p><p class="ql-block"> 横川始祖杨京孙公,曾随其父寓居在大罗山山巅的茶山之地。然而,该地颇为偏远,生活诸多不便,也不利于研读学习。因此,他承继先祖遗志,毅然决定寻找更佳的生活与研习环境,以攻读科举考试及仕途所需的文章。于是,他向南移居至茅竹岭的岭背山坪,即茅川。这里,成为了横川杨氏家族始祖从茶山移居至茅竹岭上的第一落脚地,也是家族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茅竹岭自古以来便是永嘉场乡亲赶路的休息民间驿站,设有一座硬山顶路亭,行人从路亭穿廊而过,俗称“穿心路廊”,也是远方游子心中的“乡关”,具有特殊的人文意义。农夫们挑着产自永嘉场一带的盐、海鲜、蔗糖、大米等物资经过这里;乡亲们外出求学经商,也必经此地;永嘉场的历史先贤们,更是从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建功立业。虽然茅竹岭称不上真正的分水岭,但它却成为了我们人文的分水岭,因为岭东称为“永嘉场”,岭西则以状元等地为代表,称为“岭上”。京孙公在这块得天独厚、风水宝地的茅竹岭上生活后,成功考中了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p><p class="ql-block"> 其后,随着子孙的繁衍和家业的兴旺,横川杨氏家族在茅竹岭岭背山坪上的生活空间逐渐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他们承继家族传统,继续迁徙之旅。从岭背山坪迁徙到茅竹岭岭下的“东平水闸”这个地方。这里在瓯江与东海的潮涨潮落不断冲刷下,形成了泥沙堆积的滩涂。家族成员在江边开垦造田,这片土地成为了我们杨姓拓垦出来的家园,也被称为江边杨宅。最终,横川杨氏家族定居于此,渔牧耕读,为家族开辟了新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横川杨氏家族作为浙江横阳凤巢杨氏派分的重要一支,最终定居于风景秀丽龙湾瑶溪白楼下。我们始终铭记着源自“横阳”的血脉,以“横”字作为家族的鲜明标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将最终居住地命名为“横浦”与“横川”,其中“川”字寓意着这里地处山区与平坦之地的交界,因而得名“横川”。</p> <p class="ql-block"> 茅竹岭岭上山坪有平山寺,茅川精舍,便止亭遗址,碑刻,海防哨所,炮台遗址,古井、殿、庙、宫等。岭周围植被深厚,气候宜人。明王瓒过茅竹岭时曾咏道“茅竹岭西千树竹,繁阴如盖坐多时”。古岭虽经几百年的风霜雨雪的洗荡,依旧如故,写着沧桑和历史。</p><p class="ql-block"> 茅竹岭是横穿在大罗山的古驿道,(东西走向)是永嘉场通向温州腹地的咽喉,岭不高也不长,约六百余米上山下坡,坡不陡,上岭原石阶一百九十七级,年久破损补修后一百八十五级,岭背平缓,舒坦,岭西基本保持原状,沿古道岭向西朝下方走下去,都是各种树叶铺地,成了天然的毛毯,每段路都是一道仙景般的美景。镌刻着组组花文,有条条如锯齿状似水波浪、回形方块的、棱形、云形和鱼鳞形,一级台阶一个样,密密缜缜,匝匝麻麻,粗犷又固执。古道西边数不清苍劲的古树名木锦亘成廊,遒劲苍老,华盖盘郁,绿阴匝地,古韵盎然,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青山竹林中,显得古朴,静谧,有一种天然去雕的。</p> <p class="ql-block"> 尽管本地名茅竹岭岭背山坪被称为“茅川”,但杨氏家族坚定地以“横川”命名,自称“横川杨氏”至今有一千个春秋岁月,永不改变。</p><p class="ql-block"> 横阳与横川,虽然地域相隔,但杨氏子孙从未忘记初心,始终铭记着祖先的教诲。在漫长的迁徙历程中,祖辈们巧妙地以“横”字和“川”字作为家族迁徙的印记,寄托着无论身处何地都要铭记根脉的深情厚意。历经十代传承,这一独特的命名方式被尊称为“十全‘横’字联谱”,成为了杨氏家族独特而珍贵的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 杨氏家族住在茅川却没有称其为“茅川”吗?这背后不仅承载着横阳的凤巢杨氏家族的荣耀与辉煌,更蕴含着我们对先祖的深厚情感与历史的无尽追忆。在宗谱上、在祠堂内,在宗亲互访中,我们保留着以“横川”为前缀的传统称呼,每当与各地同族同宗联谱联谊时,这一“横”字品牌总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宗亲们深知这里家族来自“横阳”派房世系后裔,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亲切。</p><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杨氏子孙们以“横阳”为根,追溯家族的历史渊源,感受先祖的智慧与勇气;同时,我们也以“横川”命名的字眼,纪念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传承家族的精神与文化。横川杨氏家族,已成为我们团结与凝聚的象征,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将这片居住地命名为“江边杨宅”,愿它成为家族繁衍生息、生生不息的温馨家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横川杨氏家族人文遗迹</b></p><p class="ql-block"> (一)重建横川杨氏大宗祠碑记</p><p class="ql-block"> 自古有云,皇家之祭祀盛于太庙,庄严而神圣;宗族之缅怀则聚于祠堂,温馨而庄重。太庙者,帝王祭祀先祖之圣地,彰显皇恩浩荡,敬祖追远;祠堂矣,百姓缅怀先人之所在,凝聚家族情感,传承血脉精神。两者虽异,却皆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祖先的无限敬仰。吾邑横川杨氏大宗祠重建至今虽只有二十余载,它是困难时期建造,历经沧桑,见证了祠宇的日渐老迈与破损,昔日巍峨之姿渐显低矮与残破。面对此景,族长挺身而出,倡议重修后殿,而其余部分则暂且维持原状,以待后续。此倡议一出,同宗房族八甲兄弟闻讯而来,纷纷慷慨解囊,共筹集资金六万余,更承诺赠予石雕大狮子一对,以示支持。此举深深触动了全族孝子贤孙之心,他们亦纷纷响应,踊跃捐款,迅速解决了建设工程的资金难题。</p> <p class="ql-block"> 工程自启动以来,历时半载有余,凝聚了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如今,竣工在即,一座崭新的杨氏宗祠赫然矗立,坐北朝南,气势恢宏。祠堂采用五间二进之布局,两侧辅以三间轩廊,内有天井,以纳日月之精华;外有道坦,可容车马之喧嚣。祠堂之前,温州机场大道横贯而过,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尽显繁华之景;祠堂之后,瓯江蜿蜒流淌,源远流长,承载着华夏之魂;东侧尖峰耸立,形如凤凰展翅,迎日而出,寓意吉祥;西侧罗山巍峨,九龙汇于茅川,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慨:“杨氏后裔繁茂兴旺,如鹏程万里,壮志凌云,共创新时代之大业。宗祠维新,壮丽巍峨,不仅承载着先人之遗志,更展现出美好景象之辉煌。愿我族人以此为契机,团结一心,共谋发展,再创辉煌!”(公元二零零五年岁次乙酉春月吉立)</p><p class="ql-block"> (二)传承姓氏文化 激发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赴杨氏宗祠授牌。报道:“ 2023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日,日历上显示这一天宜出行、打扫、纳财、动土、祈福。这是杨氏人家精心挑选的一个好日子,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将在这里举行文化基地授牌仪式。上午,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名誉会长宋乐稣、诸葛立淮、郑友富、黄永寿、黄智雄、伊淑权等一行十二人,临近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村时,老远就看到了彩旗,听到了鼓乐声和鞭炮声,热情的欢迎客人莅临指导,也是杨氏宗亲们的一次亲密相聚。</p><p class="ql-block"> 在门口,我们见到了杨氏宗亲会筹备组的杨士弟、杨成聪等人,稍事寒暄后,大家相拥着一起走进了杨氏大宗祠堂。</p><p class="ql-block">春节刚过,节日的气氛依然浓厚。祠堂里,人头簇拥,人声鼎沸,站在祠堂中央,抬头可见上方横梁上挂着两块联接在一起的牌子,上书“四知堂”三个字,下书“溯本同源”四个字,让人一看不用细想便知本宗祖先与“四知堂”典故中的主角杨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二、江边杨宅杨氏宗祠位于温州市龙湾区 瑶溪街道白楼下村--江边杨宅,是横川杨氏大宗的九世大房派小宗,其尽管与庄严宏伟的杨氏大宗祠堂仅有一墙之隔,物理的空间距离虽近,却丝毫未能阻隔那份深植于心的血脉亲情。这份情感如同无形的纽带,紧紧相连,跨越了界限,让家族的心灵紧密相连,共同承载着祖先的遗训与家族荣耀。</p> <p class="ql-block"> 其巍然矗立,依托茅竹岭之崇山峻岭,更显挺拔俊秀,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青山之间;紧傍瓯江之悠悠流水,仿佛吸纳了江水的深邃与绵长,使得其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茅竹岭虽身为大罗山之余脉,海拔不显巍峨,却宛若一条蓄势待发的苍龙,蜿蜒伸展,直至瓯江之畔,其势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 祠堂于清年间初创,祠堂砖木结构,三间二进,左右两套厢房,歇山顶结构, 用四柱抬梁式, 四面设裙板式斗拱等造型。古老家族祠堂,一座承载着岁月沧桑,巍然矗立于时光的长河之中,它不仅是一处家族祭祀祖先与先贤的神圣殿堂,更是家族荣耀与传承的鲜活见证。宗祠之内,每一砖一瓦皆镌刻着家族的辉煌过往与深厚底蕴,它犹如一幅活生生的历史长卷,缓缓铺展着家族的辉煌篇章与传统美德,自横川杨氏世系源远流长,显赫支脉。</p><p class="ql-block"> 这座家族的圣殿,供奉祭祀横川杨氏大宗始祖,至九世大房、次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六房祖,及其以降世支列祖列宗遗像和牌位。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影响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这里,家族的历史得以延续,文化得以传承,精神得以升华。家族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象征与标志,杨氏宗祠散发着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与历史价值。在这里,家族的荣耀与梦想得以凝聚,先人的智慧与教诲被后人铭记于心。它不仅是家族成员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三、温州龙湾瑶溪--杨吾房宗祠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阳明路。坐北朝南,面向塘河,罗山延绵至东北,茅竹岭就像一只突然伸往瓯江的手臂,抵住汹涌江流;江畔茅竹岭上一条宋、元古道,古木森森。岭下古村白楼下,位于茅竹岭山麓东面,以平山寺为界,往西走就是状元镇,站在岭头北与乐清磐石隔瓯江相望,南面和底岭下村相邻,东与金岙村接壤。</p><p class="ql-block"> 江边杨宅,历史悠久,乃杨氏大宗之太祖京孙公昔日迁徙横川之始地。京孙公一脉相承,历经岁月洗礼,传至九世二房润公,承前启后;润公之后,再传五世光祖公杨光祖,被尊为杨吾房之太祖。公生八个几子,家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每一房皆英才辈出,光宗耀祖,为家族赢得了无尽的荣耀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杨吾房杨氏小宗助资碑志</p><p class="ql-block"> 皇家祭祀在大庙。宗族祭礼在宗祠,对父母孝或不孝看你父母衣食住行,子孙对祖宗孝或不孝看祭礼仪式和宗祠全貌,吾邑横川杨氏从陕西迁徙福建赤岸,由于兵燹水灾又迁到平邑凤巢,后转茶山,又无落脚之地,只好重新迁到茅竹岭横川,当时横川始祖杨京孙,号见山公,宋宝祐癸丑 (1233年)科进士,为官之际,秉持正直之心,以清白之名传颂家族,后代勤勉耕耘于本分之内,在人口小,经济实力差,兴建成一座五间小祠堂。现在祠堂历经岁月洗礼,已显露出年久失修之痕迹,眼看木蛙砖毁。局部塌倒。老人过辈进祠十分危险。</p><p class="ql-block"> 鉴于宗祠供奉祖先,继承传统,团结家族的重要场所,宗祠活动对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经过几次会议商讨,我族宗亲深</p><p class="ql-block">明大义,顾全大局,一致要求重建,凡遇到经济困难,我们会共想办法解决。</p><p class="ql-block"> 二0一三年一月动工,工程经过八个多月大功告成。建成坐北朝南,五间二进,两边三间轩廊,内有天井道坦的宏伟二层宗祠,前紧临大塘河和国家百万吨粮库(今温州浙南粮食市场),后临温州机场大道,车来人往热闹非凡,并有瓯江源源远长中华之魂,东有青山尖加尖上添凤凰展翅迎日月,西有罗山九龙会合茅川脉,可谓后裔繁茂腾程万里,壮志凌云,祠宇雄新,壮丽巍峨,景象辉煌。再过几年对岸高楼林立,成为繁华中心。真是难得的地域。正直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确是祖宗的高明善德的成果。新宗祠光耀气概,并将始祖神像安座上楼祭奉,现成于族人及村民求知求乐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为了族人缅怀先祖宗功祖德,侍祖之敬仰,并将热情负责重建的理事及子孙孝道助资金额刻碑留为永志。(重建宗祠理事会记·公元二零一三年癸巳八月初七日 吉立)</p><p class="ql-block"> 四、温州龙湾沙城――八甲杨氏宗祠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沙城街道八甲街85号,原系温州府永嘉县永嘉盐场二都八甲。祠堂背靠巍峨的大罗山,东面紧邻浩瀚的东海,北侧与沙园相接,而南侧则与七甲相连。周边五公里范围内有龙湾国际机场、温州湾新区、高速东延线以及洞头海岛、永昌堡、大罗山天柱寺和瑶溪等风景区,星罗棋布,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恰好坐落于永兴与沙城两大镇域的交汇之处---通海大道,使得来访者能够轻松抵达,尽享便捷之利。</p> <p class="ql-block"> (一)重建八甲杨氏宗祠记</p><p class="ql-block"> 八甲杨氏先祖为自唐闽省徙瓯越昆阳凤巢,宋朝嘉定年间,凤巢杨氏仲玉公十四世裔孙赞起,号南山,自凤巢迁徙泉川茶山。传京孙,号见山公移居永嘉场五都茅竹岭下横川。京孙公又传至九世佷,号序南公由横川派分,而迁乐清虹桥,明正德年间,序南公传竹川公又复迁永嘉场二都沙城。据此,竹川公积远乃八甲杨氏之始祖也。</p><p class="ql-block"> 八甲杨氏竹川公世系,深情厚植于本土,历经开垦拓荒之艰辛,耕读传家,繁衍生息至今,已绵延十八世,五百余载春秋。其后裔感念先祖恩泽浩荡,于明崇祯十二年,由八甲杨氏四世祖十位,庆公率先倡议,于八甲路段西首,坐西朝东,择一风水宝地,兴建杨氏宗祠,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20世纪三十年代,由信外三派上戍房后裔杨乡衡捐资并兴建了上戌房杨氏小宗,小宗在杨氏宗祠北首。当时乡衡公虽在他乡军旅生涯,却心系家乡,不仅关注吾族子弟成长,更致力于地方教育,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托父亲杨寿康在八甲杨氏宗祠内创办八甲小学堂,成为当地较早建立的村小。杨乡衡资助乡人读书识字,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然而,宗祠历经风雨洗礼,又遭日寇践踏,文革期间更是受损严重,昔日巍峨之姿渐显低矮与破旧。</p><p class="ql-block"> 时至二〇〇二年,重修宗谱之际,族人目睹宗祠之现状,痛心疾首,遂发起修缮。历经四个月的精心修缮,终使迎谱大典得以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睦族敬祖、传承宗族文化之蔚然成风。二〇〇六年秋祭之时,扩建宗祠之呼声四起,族人一致同意将杨氏小宗祠并入,以壮宗祠之规模。族中贤者,族长金生,大宗子选建、同诸首事等遂发尊祖敬宗,共襄盛举,联合倡议,组建“杨氏宗祠基建委员会”,全力推动此项工程。族众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共筹集资金七百余万元。建设者们不辞辛劳,远赴他乡采购优质木材,精选建材;同时聘请能工巧匠,仿古设计,精雕细琢,历时两年,终成一座二进五间、翼以南北轩廊、前设石碑坊的宗宇。其建筑风格独特,典雅庄严,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成为浙南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祠堂不仅是族人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佳所,更是祭祀先祖、缅怀先贤、传承家风的圣地。千秋功业,由此传承,万世不衰。</p><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勒碑以记,表彰所有为宗祠重建慷慨解囊、忘我奉献的族人和建设者。愿其芳名永垂青史,激励后人继续发扬光大杨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精神。诚如是,则吾族之大幸也!(二〇〇八年岁次戊子秋月穀旦 吉立)</p> <p class="ql-block">(二)八甲杨氏古民居</p><p class="ql-block"> 杨氏古民居傍水而建,恢宏典雅,风格淡雅,中西合璧。犹如凝固的音乐,是活着的古代史和近代史。特别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老建筑,就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诉说着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八甲杨氏古民居,就是这样一座让人回味的老建筑。</p><p class="ql-block"> 沿着沙城街道八甲村的五车河边前行,转过一个河湾,就有一种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古宅拥有所特有的气息,宅院傍水而建,静静地坐卧在夕阳里,似一个老渔翁独钓河岸,神闲气定。</p><p class="ql-block"> 这座杨氏古民居共两进,由两座独立的院子相连组成。前进为八甲始祖杨积远第十三代裔孙杨乡衡之父杨寿康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老式平房九间,东西轩屋各三间,门台围墙。前进平房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追求华丽气派的风格。门台高4米,宽3.9米。门墩用水磨青砖清砌。顶部檐头中部高、两翼低,成叠式。前后左右都是飞檐翘角。檐下装饰各式砖雕的人物、禽兽、花篮等吉祥物,大小40余件砖雕争巧斗奇、琳琅满目。斗拱、横梁也都是砖雕,使得整座门台成为一座精湛的砖制艺术品。三米高的围墙,由水磨青砖砌成,顶部是镂花墙,两边各嵌三块刻着花瓶的砖雕。这些砖雕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有些砖雕经过“文革”的洗劫,出现了残缺,令人惋惜之至。</p> <p class="ql-block"> 八甲杨氏古民居系整座庭园的后进房屋,为三进式院子是杨乡衡建于民国廿五年(1936年)的中西合璧二层楼房,共七间,东西轩红砖竖砌楼房各三间,正屋为走马楼,葫芦管式栏杆。正屋后面东西二层轩房各两间。院内及中堂地面都为砺灰坦铺成,平整光滑,排水流畅。</p><p class="ql-block"> 这座古民居中西合璧,外形优美,装饰十分讲究,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都很精湛,凝聚了杨家几代人的勤劳和智慧。它是龙湾区乃至温州市现存为数不多、保存完整、装饰考究的民居建筑之一,整体气派恢宏、典雅,是瓯越民居从平房发展到楼房、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反映。</p><p class="ql-block"> 中西合璧古民居,故人杨乡衡曾驰骋沙场,润泽桑梓。正当我沉醉在穿越的幻想中,遇到八甲杨氏第十五代裔孙杨国安先生。他是这个古民居的主人之一,他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解起这座古民居的老主人杨乡衡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杨乡衡(1888-1951),字燮衡,号俊英。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好读书,喜习武,190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初任浙江督军孙传芳部排长,后升任连长。先擢为营长,后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团三十二团团长,归属于浙江军阀孙传芳部下,辛亥革命胜利后,他拥护孙中山先生领导,进行反对袁世凯复辟运动。</p><p class="ql-block"> 杨乡衡虽居他乡,却心系家乡。民国十八年(1929年),杨乡衡资助乡人读书识字,并兴建了上戌房杨氏小宗,小宗在杨氏宗祠北首。他又托父亲杨寿康在八甲杨氏宗祠内创办八甲小学堂,成为当地较早建立的村小。</p> <p class="ql-block"> 1930年,杨乡衡调任江苏松江县水上警察处上校处长。其父寿康八十寿辰,蒋中正书赠“期颐永年”匾额(据杨国安回忆,他年少时看过匾额,后来不知被谁贩卖到上海一带。他还亲手给我画了一张匾额的图像及字样)。在杨乡衡回乡祝寿期间,副手倒卖武器潜逃。他顶罪降职,被调任驻浙江临海县国民革命军独立团中校副团长。抗战爆发,杨乡衡调任徐州战地集团军属下骑兵团中校副团长,英勇抗日杀敌。1944年10月7日上午,杨乡衡长子杨本营和侄子杨武去徐州执行任务,遇日机轰炸,杨本营牺牲,时年30岁,杨武幸存。国恨家仇,更激发了杨乡衡杀敌报国的决心。他屡立战功,被多次嘉奖,复任上校团长。内战开始后,杨乡衡不满时政,离开战区,就任乐清县民团团长,常外出钓鱼自娱。他曾出面协调解决了八甲盐警被杀一事,保护了乡人免遭罪罚。1948年,杨乡衡弃官还乡。新中国成立后,杨乡衡在全国“镇反”高潮中去世。其家人也远走他乡,杨氏古民居作为公家财产分给村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 如今,古宅的中堂之上,依旧高悬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杨乡衡画像。画中,他身着戎装,腰悬佩剑,双目炯炯有神,透出一股军人独有的英武与豪迈,仿佛随时准备跃然纸上,令人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自杨国安老人他从小就居住古民居前房,这座古民居便一直以来成为他心中不可多得的珍宝。在动荡不安的“文革”岁月中,他更是以非凡的勇气与决心,不顾个人安危,悄悄藏匿并保护了一批珍贵的文物,使它们免遭浩劫。然而,即便有老人的精心呵护,历经岁月侵蚀与“文革”的洗劫,加之长期缺乏修缮,这座老宅也曾一度风雨飘摇,破败不堪,仿佛随时可能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p><p class="ql-block">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觉醒,杨氏古民居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在有关人士的深切关注与政府的重视,进行了抢救性的修复,列为区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 五、永嘉枫林—福田杨氏宗祠位于浙江省永嘉县枫林镇福田村冷水窑地方。始祖系横川杨氏大宗三派房世系十四世后裔,待后续补充。</p><p class="ql-block"> 文/杨剑英 2024-11-5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律·横川杨氏进士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杨剑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横川古韵绕村流,凤巢杨氏耀春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士及第展宏图,仕人硃卷载风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族荣耀传千古,文武双全震九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薪火相传承伟业,书香门第永无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