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江涵秋影

<p class="ql-block">  D22:11月4日,永丰县经吉水县至吉安市,骑行70km,总里程1245km。</p><p class="ql-block"> 昨天从抚州来到了吉安的永丰县,昨晚一觉睡到自然醒(5点),早晨起来发现晚上下了雨,看天气预报上午8点以后没有雨。等到8点半见没雨即刻出发,途中虽时有星星点点小雨,可以不穿雨衣,这样的天气骑行反而非常舒服!今天途中不紧不慢的骑行,到吉水县杨万里广场(计划去杨万里故里,但距县城约20公里而放弃)拍照打卡、吃午饭。12点半过吉杨大桥沿赣江边至吉安市白鹭洲书院,下午4点住吉安市。</p> <p class="ql-block">  在明史中载有“国初馆阁莫盛于江西,故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朝初期,馆阁(即翰林院)的盛况在江西最为显著,在网上查到一组数据证实这句话的真实性!纵整个大明之世,朱元璋的洪武朝所录的881名进士中,江西占147席;建文至天顺六朝年间的进士江西占尽5090名进士中的1001名(几近全国的五分之一);从洪武四年至天启二年的82科中,江西举子共得状元18名、榜眼15名、探花21名、会元21名,占全国22%;永乐二年,江西士子甚至包揽全科的前七名: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第四名杨相、第五名王环、第六名王训、第七名王直。至此有人戏称,全国性的殿试几乎成了江西人的乡试。</p><p class="ql-block"> 在明朝,非进士是无法入选中央预备委员见习基地的翰林院的。而永乐三年选翰林院庶吉士28人入文渊阁,其中江西吉安府籍人便占10名。同样在那一年,7名内阁大学士担任甲申科主考官和读卷官,其中解缙、胡广、杨士奇、胡俨、金幼孜5人都是江西人。放到今天,就是7个中央常委里面,五个是江西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里面,江西人更是占了大半。 </p><p class="ql-block"> 明成祖朱棣永乐初年,从翰林院选拔臣子入内阁,而江西七居其五,他们是吉水的解缙(编永乐大典的那位),胡广(大明第二位内阁首辅,第一位是前面那位),庐陵的杨士奇(当了三代皇帝二十一年的内阁首辅,盛明时期有名的”三杨”之首),南昌的胡俨(中央大学校长),峡江的金幼孜(太子少保衔兼武英殿大学士,明仁宗宣宗时期三巨头之一)。而缙、广、幼孜还都是吉安人。景泰年间,陈循以太子少保的加内阁首辅,萧鎡以太子少师位列中央常委第四,两位都是泰和人。成化初年,陈文和彭时以太子少保,刘定以工部侍郎的位列大学士进入内阁,而那个时候内阁诸丞相中,这三位都是江西吉安的,而后彭华以太子少傅,尹直以太子少保的身份位列大学士进入内阁,他们又都是江西吉安人。吉安人那个时候太强悍了。最后到了嘉靖年间,贵溪的夏言,分宜的严嵩(这位久不多说了,名气大的很呀)都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进入内阁,且内阁里面除了他们没有别人。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是在明朝史上是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 从上述统计中能够看到,江西人在明朝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  吉水,古称石阳县,东汉置县,大业末(615年至617年),分庐陵县的部分地区设立吉水县,县治设今文峰镇,沿称至今,距今已有1900年历史。吉水县名,据《吉水县志》载:“赣水自府城东北注入县西南十五里之黑潭,为吉文水。有青湖洲,横亘江中,状若吉水,故名吉水,又曰文江。”赣江与恩江合行洲渚间,形若“吉”字,吉水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吉水县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古就是“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有“状元之乡”“进士之乡”的美誉。自科举以来,共有进士878名,其中状元6名,榜眼3名,探花4名。吉水千百年来形成的崇礼重学的文化传统哺育了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解缙、邹元标、周必大、罗洪先、胡广、周忱、毛伯温、陈诚、刘俨、彭教、刘同升等一大批中华文化英才,拥有全国瞩目的名人文化。所以,在吉水有“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人文盛况。</p><p class="ql-block"> 而让国人尽知的欧阳修、杨万里和文天祥。</p> <p class="ql-block">  杨万里:</p><p class="ql-block">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位诗人叫杨万里。一直以为杨万里是和陶渊明一样的田园派诗人,终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淡泊名利,乐山好水,明亮通透,而又憨态可掬。直到后来,了解到更多关于杨万里的生平事迹,才深刻的了解了那句“家国不幸诗人幸”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杨万里诞辰890周年,吉水县在2017年在县城修建了杨万里公园。公园内的杨万里大型雕像,高度为890厘米,寓意2017年是杨万里诞辰890周年;雕像加底座总高度为1127厘米,寓意是杨万里出生于公元1127年;雕像所在山体的地理高度为80米,寓意杨万里享年80岁;雕像的材质是采用纯白的汉白玉石质,寓意其品质洁白无瑕,气节刚正不阿。</p> <p class="ql-block">  D23:11月5日,吉安市区到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游览,经吉安县永阳镇、泰和县桥头镇至井冈山市,骑行104km,总里程1349k。 </p><p class="ql-block"> 今天从吉安市区出发向井冈山进军。第一站去文天祥纪念馆,然后在往井冈山市的路上被青漠等骑友们给拉爆啦!</p> <p class="ql-block">  正气浩然文天祥:</p><p class="ql-block"> 在正史中很少会看到一个人被特意记载外貌。然而在《宋史·文天祥》传中,对于文天祥的外貌和风度描写给到了超高的待遇。史书上记载文天祥,是个实打实的美男子,其颜值也是当时翘楚。“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文天祥个子很高,身材丰满魁梧,皮肤白皙如玉,剑眉星眸长得很英气。这一系列的标签就是对他外貌最好诠释。文天祥,是一位貌若潘安的美男子,什么大长腿、肤白如玉、眉清目秀……只要看到他迷人的微微一笑,便拜倒在了他的石榴裙膝下。</p><p class="ql-block"> 文天祥,真正魅力所在是他的腹有诗书,才华洋溢。他的前半生,雄心壮志、年少成名,“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朝看尽长安花”。他的后半生,却历尽辛苦,为了宋朝奔波战斗直到国破家亡、最后从容殉国。而他的一生,只因身逢乱世,一生壮志未酬。</p><p class="ql-block"> 文天祥(1236年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提名状元,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著有《文山诗集》、《指录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溢号都有“忠”字,便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道:“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p><p class="ql-block"> 文天祥19岁的他轻松拿下了乡试第一名,20岁的他参加殿试,以一篇标题为“法天不息”的议论文,被宋理宗皇帝钦点为状元,使他的人生走向了巅峰。1259年,也就是文天祥当官的第一年,蒙古大军向南宋王朝发起了战争,这让南宋的群臣上下都惶恐不安。有的建议迁都以躲避,文天祥则上奏表示要抗战到底,而得罪人了宋理宗引来了打击报复,背上了许多无中生有的黑锅遭受一而再、再而三的贬职。1275年,蒙古元朝大军打到了家门口,南宋王朝危在旦夕,文天祥在朝廷的号召下再次出山为官,还做了一个无私的决定:变卖家产,招兵买马,准备以身殉国。然而,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去和元朝丞相伯颜谈和。谈判中,他并没有表示出投降的意思,而是义愤填膺地表示要抗战到底,元朝丞相伯颜一怒之下就把他关了起来,无法反抗的他用绝食来表明自己的决心。文天祥虎口脱险后再一次率军打算和元军决一死战。可南宋有骨气的大臣实在太少,屡败屡战,1279年,南宋灭亡。</p><p class="ql-block"> 宁死不屈的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坚定地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文天祥被元军关押了三年,劝其归降劝了三年。最后,文天祥还是被斩首示众,从容就义。"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他为南宋王朝画上了最铿锵有力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在狱中,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