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专门介绍北京公共交通发展历史的博物馆,位置在西三环六里桥公交总部大楼的西边</p> <p class="ql-block">展馆共有三层,第三层是展览,一二层是十几辆不同年代的公交车真车展示</p> <p class="ql-block">一进展馆是一组市景模型,行驶在马路上的铛铛车</p> <p class="ql-block">我体验了一把开铛铛车的感觉,地板上有个装置,用脚一踩发出铛铛的响声</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半展览馆有讲解员的讲解</p><p class="ql-block">首先介绍了世界交通工具的起源</p><p class="ql-block">工业革命前,人类出行的交通工具是马车或人力车</p> <p class="ql-block">1801年英国出现最早的有轨公共马车</p><p class="ql-block">1831年英国出现最早的蒸汽动力公共汽车</p><p class="ql-block">1881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造出第一辆有轨电车</p><p class="ql-block">1886年是“世界汽车诞生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被称为汽车之父。</p> <p class="ql-block">北京公共交通的起源</p><p class="ql-block">民国前轿子、手推车、马车是有钱人家出行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人力车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被称作“东洋车”简称“洋车”,上海地区称为“黄包车”。</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民国政府向外国贷款引进法国公共交通开始出现有轨电车。</p> <p class="ql-block">1924年引进美国汽车,设置了两条公交线路</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20年代的公交车的铸铁车轮,这是展馆的第一个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到1938年北京共有7条公交线路,当时的货币是银元,需要使用保险柜存放,这是一台德国产的保险柜,是馆里的第二件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1949年到1978年,公交车逐步发展,有公交车6000多辆。年运载量1.7亿人次。</p> <p class="ql-block">这是各个时期的纸质车票、月票和IC卡,体现了时代发展变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在手表没有普及的年代,末班的售票员就会用杆子把“末班车已过”的钩子落下来。</p> <p class="ql-block">老式站牌</p> <p class="ql-block">售票员的票兜子、票夹子、红蓝铅笔、窗户摇把、扩音器</p> <p class="ql-block">这是公交车司机的两个奖杯,安全行驶100万公里是左边的金奖杯,安全行驶60万公里是右边的银奖杯。</p><p class="ql-block">讲解员介绍说,获得金奖需要连续工作27年。看来真的不容易,不过迄今为止已经有1000多名司机获此殊荣。</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有历代公共汽车真车展示</p><p class="ql-block">美国车“道奇”</p> <p class="ql-block">万国车,主要是波兰匈牙利的</p> <p class="ql-block">国产车</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公交事业飞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长安街的大1路公交车</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长安街的52路公交车</p> <p class="ql-block">筚路蓝缕,这个博物馆记录了几代公交人谱写的光辉篇章!</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是坐公交一族,这个展馆一定会引起共鸣!</p><p class="ql-block">致敬在普通岗位兢兢业业的劳动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