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饮酒和酒文化 作者:潘作成 主播:韩吉林 插图制作:鳳羽麟輝

鳳羽麟輝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闲聊饮酒和酒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潘作成</p><p class="ql-block">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料。世界上的酒分为许多不同种类,据说,全球各地的酒竟多达数万种,而酿酒所用原材料和酒的酒精含量也有很大差异。但不论哪一种,其制作工艺都是通过酵母菌,将糖类分解成乙醇(酒精)这种可供饮用的液体。若以生产原料对酒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谷物酒、香料草药酒、水果酒、奶蛋酒、蜂蜜酒、植物浆液酒和混合酒七大类型。</p> <p class="ql-block">我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诞生于3 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制作该酒所运用的酒曲复式发酵法,为中华民族所独创。另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6 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酿酒活动。到了春秋时期,杜康牧羊于空桑涧(今汝阳县杜康村),“余粥弃于桑,郁积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尝而甘美,遂得酿酒之秘”,从此以酿酒为业。后杜康被周平王封为“酒仙”,杜康酒则被封为“宫廷御酒”,至后代杜康遂成为酒的代名词。到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是既爱饮酒,又爱写诗,竟留下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到了晋代,竹林七贤中出了一个刘伶,他是最善于品酒的人。盛唐时期,又出了酒仙加诗仙李白,写下了《将进酒》这样以酒命名的名篇。自宋代以后,因酒而产生的名人、名诗更是不可胜数。</p> <p class="ql-block">纵观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史,酒作为一种饮品,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诸多方面,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大都喜欢饮酒,原因在于饮酒能够使人兴奋,让人高兴。酒自诞生之日起,就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快乐,也造成了许多或悲或喜的故事。翻开古代的文化典籍我们会发现,历朝历代的名人雅士大多与酒有关,并由酒引发出许多趣闻轶事,或令人赞赏,或令人唏嘘,或令人叹惋,或令人悲伤,并由此更引发了人们对酒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饮酒,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一个原本懦弱的人,喝了酒,却有可能霎时间变得勇武、好斗。有句话叫“酒壮怂人胆”,出自京剧《醉打金枝》。说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之子郭暖在家宴后,借着酒壮胆,竟然痛打了夫人升平公主。按说,旧中国人们奉行所谓“三纲五常”,打老婆的行为无可厚非,没有人会去干涉,也干涉不了。可问题是,升平公主并非平民百姓之女,而乃唐肃宗李亨孙女、唐代宗李豫第二女也!郭暖虽贵为名将之子,然地位焉能与皇帝之女相比!敢于痛打皇帝女儿,完全是靠一口黄汤壮了胆子。那么,为什么酒能壮胆呢?《黄帝内经·灵枢·论勇》里对此有详细的描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臓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彪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这就把问题说得非常透彻了:酒,确实能够壮胆。一个原本勇敢刚强的人,如果喝了酒,更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p> <p class="ql-block">例如《水浒传》中的武松,在景阳冈上凭着一双拳头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在快活林还是凭着一双拳头打倒恶霸蒋门神,为施恩夺回了酒店。做出这两件事,都是在事先喝了大量的酒。正如武松自己所说:“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这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听听,这酒是不是厉害!</p> <p class="ql-block">喝酒,有时也会误事。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因为人喝酒后,常常会失去正常的思维能力,就可能忘记不该忘记的事,反而做出不该做的事情。古书上因酒惹事的例子不少。比如《水浒传》上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只好弃官不做,从此亡命江湖。这固然与他爱抱打不平的性格有关,但与喝酒也有很大关系。三国时,丞相曹操为严肃军纪,曾发布禁酒令,严禁军中酗酒。可是身为魏国尚书郎的徐邈(尚书郎为古代最高行政机构中的高官),却没把这禁酒令当回事。曹操知道后非常不满,从此对徐邈不再重用,致此人终其一生无太大作为。同样,因饮酒大出洋相,甚至耽误前程、丢了性命的也并非罕事。在《三国演义》中,张翼德因醉酒丢命的故事尤其令人惋惜。时张飞在阆中闻知二哥关羽被害,常常情绪激动无法自控,便在醉酒后鞭打部下,导致手下对他心生不满。部将范疆和张达,因无法完成张飞在限期内制作白旗白甲的任务,被张飞皮鞭暴打,一气之下,竟然在张飞醉酒熟睡之时,趁机将其刺杀,并带其首级投奔孙权。至于平民百姓之间,因醉酒而惹出纠纷或斗殴等事,更是司空见惯,人们亦见怪不怪</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喝酒的机会自然更多,亲朋好友相聚,孩子升学当兵,老人过个寿辰,都要摆席请客。酒桌上,一般都要讲究一些礼仪。比如:座次的安排,斟酒的顺序,敬酒的方法,碰杯的方式,饮酒量的控制等等,都有很多规矩。了解和掌握这些礼仪和技巧,在酒桌上才能够不致失礼,对各种情况应付裕如。还有,很多人在酒桌上会讲一些“酒嗑儿”。这些“酒嗑儿”堪称五花八门,有的听起来也挺有文化,让人不能不点头赞叹。前些年人们喜欢劝酒,不管怎么说,只要把酒劝下去就行。那时的“酒嗑儿”都是这类话:“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吐血。”这些年人们多已认识到过量饮酒的害处,于是不再往死里劝酒,这也可以说是酒文化的进步。“酒嗑儿”就变成了这类话:“只要感情好,不管喝多少;只要感情深,假的也当真;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p> <p class="ql-block">在西方,同样具有广泛流传的酒文化。西方酒文化以英语世界为代表,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相互影响与交融。在西方人看来,酒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也是农业丰收的象征。于是每年12月末,他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新酒节以庆祝丰收,这就是所谓的酒神节。在酒神节上,大群的男男女女在酒神颂歌的乐曲声中,载歌载舞,纵情狂欢,完全坠入忘我之境,最大地释放出人的本性,将酒神节变成了狂欢节。从古罗马、古巴比伦到当今西方世界,各地几乎每年都要庆祝这一节日。西方人的这种传统做法,无疑体现了西方民族张杨、外露的性格,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含蓄、内敛完全不同。德国哲学家尼采还特别提出了“酒神精神”,认为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话日的意义。而相当一部分欧美文化,也都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酒神精神。可见,酒和艺术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酒文化中,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p> <p class="ql-block">近代中国没有跟上西方世界工业文明的步伐,长期滞留在农耕文明时代,但在古老的制酒业方面,却仍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国的第一大名酒茅台酒,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制酒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酒快速走向世界,多家国有酒企成为上市公司。其中贵州茅台品牌价值高达4 000多亿元,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2024年上半年,21家主营业务为白酒的上市公司中,15家实现业绩上涨。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6家名酒企业营收超百亿元,且营收、净利润保持双增。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五家企业上榜前十名“最具市场价值品牌”。</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的酒文化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并与西方的酒文化不断交流和融合,并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潘作成,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公务员退休。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铁力市诗词协会副主席。主编《铁力文史资料(三)》及《铁力政协》《铁山杏林报》等。合编报告文学集《脚步声声》。散文、诗歌等作品在《人民政协报》《黑龙江日报》等多家期刊发表。散文《永远的密营-﹣老金沟》《浪花里飞出的歌》等获国家和省市级奖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诵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韩吉林,黑龙江省庆安人,一九五二年出生,从小酷爱文艺,长年活动在庆安文艺舞台,科级干部退休,现庆安县诗词协会会员,网络《清茶夜话》栏目任主编、主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