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饭吃罢饭食瘫,午饭过后热痨监,晚饭得个鸡宿眼”,这句老人常说的话,原本是挖苦“懒人”不积极工作的。乍一听似乎有些夸张和戏谑,但仔细琢磨,却能从中窥探出不合理饮食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提醒着我们健康饮食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先来说说“早饭吃罢饭食瘫”。很多人在早餐后会感到昏昏欲睡,仿佛全身无力。这其实与身体的生理机制有关。当进食后,为了更好地促进消化,身体会将大量的血液分配到肠胃等消化器官。这样一来,大脑的供血就相对减少了,从而让人产生困倦感。就像一台机器,当资源被某个部分大量占用时,其他部分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同时,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会促使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又会进一步促进色氨酸进入大脑,而色氨酸会合成褪黑素,褪黑素可是一种和睡眠相关的激素,它一出现,困意自然就来了。 </p><p class="ql-block"> 这种吃太饱后昏昏欲睡的状态,也就是“饭食瘫”,可不仅仅是让人打个盹那么简单。它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首先,对肠胃功能不利。如果吃太饱后就睡觉,肠胃蠕动会减慢,消化液分泌也会相对不足。想象一下,肠胃就像一个忙碌的工厂,突然放慢了节奏,工作效率自然就降低了。这样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情况。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肠胃疾病。</p><p class="ql-block"> 其次,会增加肥胖风险。吃饱后就休息,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而摄入的过多能量就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就好像一个仓库,只进不出,东西自然就越堆越多。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p> <p class="ql-block"> 再说说午饭过后的“热痨监”和晚饭之后的“鸡宿眼”,虽然表述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不合理饮食在不同时段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午饭如果吃得过饱或过于油腻,可能会让人在午后感到身体疲乏无力,好似痨病的午后症状,影响工作效率。而晚饭如果吃得太晚或太多,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下去还可能对眼睛等器官产生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些不良影响,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呢? </p><p class="ql-block"> 控制制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好,避免过度进食,减少肠胃消化负担。这样身体就不会因消化而把大量血液集中到肠胃,从而减少困倦感的产生。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聚餐,面对满桌的美食,一时没忍住,吃得肚子圆滚滚的。结果饭后整个人都没精神,只想找个地方躺着。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注意控制食量,感觉身体也轻松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像蔬菜、水果、全谷物杂粮等。这些食物消化相对缓慢,血糖上升平缓,胰岛素分泌也会比较稳定,减少因激素变化导致的困意。而且,它们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对身体有益。比如,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力,水果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延缓衰老。 </p> <p class="ql-block"> 适当运动也很重要:饭后不要立刻休息,先进行适度的散步等活动,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避免血液在肠胃过度聚集。我有个朋友,每天晚饭后都会去公园散步半小时,她说这样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放松心情,晚上睡觉也更香了。</p><p class="ql-block"> 健康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从这句“老人说”的谚语中吸取教训,避免“饭食瘫”等不良状态的出现。通过控制食量、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运动,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充满活力,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陈国军,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跨界阅读公众号主编,《家乡》杂志社签约作家,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平煤神马老年作协会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