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亲情荡漾凤凰山</b></p><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凤岭呈秀翠柏劲;阖族一堂,家祠敬宗祖恩思。二零二四年寒衣节,博山中石马黄氏家族祭祖暨宗祠修缮工程竣工典礼仪式,在凤景秀丽的凤凰山黄氏宗祠隆重举行。陕西三原的亲人们回来了,山西太原的亲人们回来了,他们回到了祖上的根,魂牵梦绕的老家——黄家庄。他们终于寻找到了那份深藏于心的家族情感,这是他们心中流淌了多年的那份对远方亲人深深的眷恋。这份情感,如同古老的黄河之水,绵延不绝,穿越万水千山,只是为了那一份血脉相连的牵绊而不辞劳苦地无尽地追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家庄,亦称中石马,一个古老而宁静的村落。她座落在风景如画的凤凰山下,地处常熟川之中,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据村碑记载,此村始建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历经千年桑沧,黄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和传统。而陕西三原、山西太原的黄氏后裔,作为黄氏家族的重要一支,也同样承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陕西三原、山西太原黄氏族人心中,黄家庄永远是那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黄氏家族成员或因战乱,或因生计,或因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踏上了迁徙的征途,他们或北上关东,或南下江南,或西闯关西,将黄氏家族的血脉播撒到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论走到哪里,在他们的心中,黄家庄,不仅是一个地方的代名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归宿。他们翻看泛黄的族谱,聆听着老一辈口耳相传的故事,心中那份对亲人的渴望与思念愈发强烈。不是吗?你听,来自陕西三原的亲人黄文兴先生不正在向老家的亲人们讲述着那不堪回首的闯关西和寻找山东亲人的历历往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八五零年山东、河南、陕西及全国各地,太平天国义军在中原地区闹得轰轰烈烈,再加上河南一带的东、西捻军,也闹腾得此起彼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后西捻军进入潼关,回、汉的反朝廷军队也纷纷响应,各路军马互相残杀,关中地区更是发生了民族之间的冲突,闹得民不聊生。从同治元年到光绪六年,这十几年间,战乱不休,灾害叠起,交替肆虐,导致人口锐减。满目蓬蒿景状惨,堪怜沃土变荒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的内乱,致使关中一带地广人稀,几乎成了无人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急需要移民来开拓种植。作为父母官的焦云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焦云龙何许人也,此人生于一八四零年,山东周村贾黄丁家庄人。一八七四年,三十五岁的焦云龙考中进士,先后任陕西三原、富平、安康、长安县执事,绥德、商川知州,潼关同知等职。此人相当亲民,体恤民意,每到一地,首抓教育。在三原办“正谊书院”,在富平办“湖山书院”,在潼关办“关山书院”等。他还经常帮助农民解决种地上的问题。一八八一年,上海《申报》刊登焦云龙为政清明一事,称他为“公在池阳,视民如伤,五日在城,五日在乡”,是一个真正爱民如子的好官员。 这个人在一九零一年潼关官暑衙门病逝,身无遗物,靠众人资助才“棺敛治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焦云龙在陕西关中一带任职期间,深知家乡山东人多地少,战乱不断。父老乡亲深受生活疾苦,而关中大量的土地荒芜。于是,就给陕西巡抚上书,要求从山东移民。得到批准之后,焦云龙付出一腔的心血,亲自回家乡山东动员乡亲们“闯关西”。焦云龙是文化人,编了很多顺口溜,动员大家到关中去开荒种地。例如“三原县,闲地多,顿顿花卷白馍馍。” 、“西安府,好碾子,一天三顿大卷子”。 历史上估计 由山东“闯关西”的约三十多万人。这里的村庄一个连一个,都是山东庄。焦云龙为了安抚民心,死心塌地的种地,筹集了数万两奖金。凡是来种地的给种子、耕牛及安家费。经过几十年的耕种,关中一带又重新恢复了经济繁荣,农业十分发达,人人安居乐业的状态。先祖黄在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闯关西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陕西三原宗亲文兴先生在祭祖仪式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片采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在圣,一八八五年出生,博山县尹家峪村的一个农民。种有二十多亩地,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这里属于丘陵山区,很少受到外界干扰,生活还算平静。谁知道有一天,黄在圣还像往常一样,准备套犁种地。一开门居然遇到了一帮人来拉牲口,测量地皮,把二十多亩地全收走了。说是其父黄荣昨晚上把地输给了别人。这一句话把黄在圣给说蒙了,没有土地、农具,一家老小怎么生存?如此遭遇,黄在圣也只有背井离乡,和那些无地可耕的村民们一起举家逃难,“闯关西”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陕西三原黄氏后裔终于有人出息了,有的在齐鲁大学读书,有的当了兵混得也不错。上大学的就是我的五爷爷黄瑞斋,五爷爷大学毕业后回到三原,在于右任创办的中学教书。每周都有丰厚的收入,买了很多地。家里有地种,家人的生活就好转了。当兵混得不错的就是黄立升,也有不错的收入。当兵哪有不打仗的,没有多久就出征打仗没了音信。生活有苦也有甜。解放了,没有战争了,生活就变得更安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们家门口有一棵两个人合抱粗细的大槐树,大槐树的树荫遮有半亩多地大,树下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一个夏季的晚上,大人铺个席子,坐在席子上扇扇子乘凉。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围在大人周围,听三奶奶讲故事。三奶奶说,我们从老家逃来陕西的事,车上坐着老小,牛拉着车慢慢地走。在上山坡时,突然打滑,马车后退了,吓得大家乱叫,多亏了一个半截树桩,挡住了车轱辘的后退。有人问她,后来呢?她说后来我们就走到这个地方,在平地上挖个坑,用茅草和苞米杆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房子,晴天在外面做饭,雨天在屋里烧锅。其实没多久,我已经迷迷糊糊了,被大人都抱回家去睡觉了。至于山东老家是什么样,心里头特别感到神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博山区博山镇尹家峪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三原佛张村及黄氏宗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道自己是山东人,打小就对山东特别亲切,可是对山东却是一无所知。直到文革时期,山东老家的黄立孝来到陕西,那时候才知道,黄立孝的父亲黄绍义,解放前也常来陕西,挑着茶叶担子,做生意,赚不赚钱的也能到陕西跑一趟。我的五爷爷,也常给山东老家的人写信,让那些没有地种的人到陕西来。二零零五年黄平生到山东探亲,去了一趟青杨杭村。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来想象中那么远的老家居然也有人来往。我在四川工作了那么多年,也有机会去山东青岛,去莱州。那都是飞机直来直去。就是没机会去淄博。天赐的机会,退休以后又去了几家公司干了几年,最后在西安科技大学搞了一项设备,那就是摩擦焊机,应用在电解铝行业。招标时,中铝山东铝业分公司有幸与我们合作,这个公司就在淄博。我的设计工作,也搬到淄博,住在厂招待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二零一五年的事,周末我借机会去博山看看。记得上小学时,我看见我四叔在门道的小桌子上放有一封信。是山东博山南博山镇青扬抗村。于是脑子里就把这个地址名字记下了。等我坐公交到了博山公交站时,我问工作人员有没有一个青扬抗村,工作人员笑着说没有青扬抗,只有青扬杭村,那边有个牌子,你去看看。我跑过去一看,果然有个青扬杭村站。我明白了,原来我看的信封是用毛笔写的字,将杭字错认成抗了。我买了票,就在牌子下边等车。到了青扬杭,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了黄立泉,一打电话他又不在家。临走时在村口碰见一个人,找到了黄立平家。并在黄立平家吃了饭,要来一本油印的家谱。天色也晚了,我就拿着家谱回到淄博中铝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陕西省三原县陂西镇佛张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一个周末,立泉叔给我打电话说他在家里。于是我第二天又去了。在场的还有黄立中,我们进行了一场比较全面的家族探讨。我介绍了一些家中的情况,比如我老爷爷叫黄在圣,我爷爷叫黄启贵,我大伯叫黄立升。吃过饭,立泉叔建议我跟他一起去尹家峪村。已经是下午了,我问他来得及吗?他说来得及。于是我们匆匆抄近道去了尹家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尹家峪,找到了一个叫黄绍夏的人,听名字就知道是我爷爷辈的。到他家坐了一会儿,他就说起黄在圣来,圣人的圣,还有黄在圣的孙子叫黄立升,这个他知道。我笑了笑,他说在黄荣墓碑上刻着的,从小他就在墓碑那里玩,上边的名字他记得清清楚楚。我爷爷那一辈的人名字他没记住,就是因为不是绍字辈。我说他们是叫黄启富,富、贵、荣、华几个字,我五爷叫黄瑞斋。说完我就跟黄立泉对视了一下,笑了。因为他说的跟我说的一模一样,而且是墓碑上刻的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是解放前五爷爷带着人来给他的爷爷17世黄荣立的碑。可惜在文革时被砸坏了。我们出了门想看看地方,他说坟早都平了。指了一下那一片玉米地,说就在那里。打小的家乡梦,也就在这一刻,被黄绍夏的一番话证实了。我看了黄家的总谱上也记录到17世黄荣,以后就没有记载,空下了。但是黄荣去世后,由于没有钱置办棺材,简单的用两口水缸对口下葬。黄荣因为赌博赌没了家产,只能这样将就着埋了,令人十分寒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伤心的事过去一百多年了,不提了。还是说说今天的祭祖活动,叶落归根,我们这些陕西人能找到我们的根,是多么荣耀的事情。能来这里祭祖也是非常激动,非常叫人高兴。站在这里就像回到了我们真正的家,这边都是我们的亲人都是我们同根同血脉的族人。这是陕西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幸事!在我们这一代就实现了。我们足足等了一百三十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祖先,先是从第九代由石马的黄家庄迁到山头的窑广,十一代由山头窑广迁入青杨杭,十五代由青杨杭迁入尹家峪。我们的第十八代祖先,又从博山迁移到三原,他们付出的艰辛是我们不能想象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后辈们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我们要理解他们,我们更要尊重他们的选择。我感到他们的选择是最正确的。他们的选择,就是为了后代子孙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们要高声喊:祖先们,我们来探望你们了!是你们的庇佑,是你们辛苦的迁移,让我们得到了平安的生活。祝你们在风景优美的凤凰山祥和安息!祝家乡的父老乡亲幸福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兴先生扣人心弦地讲述,目噙泪花,黄氏宗亲地聆听为之动容。礼炮声声,如在倾诉着黄氏家族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锣鼓齐呜,似在彰显着黄氏家族一代代兴旺发达的辉煌。此时此刻,在黄氏宗亲的祭祖仪式上,亲情如同温暖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宗亲们身披着统一的黄色绶带,神情肃穆,共同缅怀先祖的恩德。他们虔诚地肃立在先祖的碑前,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这一刻,黄氏宗亲的心紧紧相连,共同传承着家族的信仰和荣耀,彰显出浓浓的亲情和团结的力量,亲情荡漾凤凰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文至此,得五言律一首,寄赠陕西三原、山西大原的亲人们,愿你们诸事如意、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逃难三原迁,沧桑历百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传承延谱序,接力续新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常忆蹉跎路,尤亲梓里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枝繁缘故土,一祖脉相连。</p> <p class="ql-block">图/三原小峰</p><p class="ql-block"> 石马实人</p><p class="ql-block">文/石马实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黄淑庆,笔名,石马实人。山东博山中石马人。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于原博山二中退休。现为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老干部之家》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诗词》、《诗词百家》、《诗词月刋》等刋物,参编过《博山山水》、《博山诗刋》、《饴山诗讯》,著有《汲水泉诗文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