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1日上午,从拗口驱车20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了白帝城。</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一尊雄伟的塑像凛然矗立于广场,这就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他的身前几面红通通的大鼓两边排开,他身后的石碑上镌刻着有名的《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人走进来,一种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气息不禁扑面而来,令人肃然而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到达白帝城核心景区。白帝城,位于今奉节县。奉节,古称鱼邑、鱼复、永安、人复。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诸葛亮奉命托孤,"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县,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入白帝城口,门两边石柱上刻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一联,告诉我们白帝城可谓其势险天下,其形胜古今,扼东巴门户,控西楚之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兵临赤甲,在此筑城,自号白帝,始为白帝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决定重点参观“白帝庙”。</p> <p class="ql-block">(一)我们在白帝庙,爱上了三国文化</p> <p class="ql-block">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一作大成或成),年号龙兴。建武十一年(35年),汉廷乃派兵征讨,被公孙述所拒。次年,复命大司马吴汉举兵来伐,攻破成都,纵兵大掠,尽诛公孙氏,“成家”为东汉所亡。计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共在位十二年。为纪念公孙述,当地百姓便在白帝城中白帝山上建白帝庙。</p><p class="ql-block">庙内现存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东西碑林等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明良殿,公元223年,刘备临终之际,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于诸葛亮,成就了明君良臣的千古佳话。殿内陈设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明代塑像,概括了白帝城风云变换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书以明理,德能立名)</p> <p class="ql-block">(淡泊明志,宁静致远)</p> <p class="ql-block">“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诸葛亮,让先帝猥自枉屈,三顾于草庐之中,临崩寄以大事,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知遇之恩,没齿难忘,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殷切期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出白帝庙往下,来到夔门观景台。夔门是长江三峡的起点,自古以来就有“夔门天下雄”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二)我们在夔州,爱上山水诗城</p> <p class="ql-block">高峡出平湖,白帝更诗意。</p><p class="ql-block">夔门雄峙、瞿塘幽深、环山皆秀、胜迹处处的奉节,往往会激发文人墨客无穷的灵感和创作欲望。旧时即有"经夔无诗,枉称诗人"之说。李白、杜甫、刘禹锡、王十朋、陆游等历代诗人在此创作了上万首诗歌,"诗城"美誉自古有之。</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竹枝词》一)刘禹锡在夔州,于巴渝民歌的基础上开"竹枝词"新风。(亲到夔州,才了解竹枝词原是古代巴、渝一带的民歌,又增加了一个知识点。)刘禹锡在此写了九首《竹枝词》,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表现夔州一带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其风俗与风情,展现了巴蜀地区的节物风光与生活、生产、爱情与娱乐的场景风貌。白帝城内为刘禹锡单辟了一个主题公园,可见一个有情怀、关注民生的文人,一个有进步思想引领的诗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纪念。</p> <p class="ql-block">"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写于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都城之时,诗歌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写得流丽飘逸,而又自然天成。真可谓“惊风雨而泣鬼神”!</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诗圣"杜甫,在寓居奉节的一年十个月时间里,写诗435首。当时杜甫已经56岁,身处夔州。他一生不得志,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尤其有名的是被称为“唐人七律之冠”的《登高》:</p><p class="ql-block">风急天高猿啸哀,</p><p class="ql-block">渚清沙白鸟飞回。</p><p class="ql-block">无边落木萧萧下,</p><p class="ql-block">不尽长江滚滚来。</p><p class="ql-block">万里悲秋常作客,</p><p class="ql-block">百年多病独登台。</p><p class="ql-block">艰难苦恨繁霜鬓,</p><p class="ql-block">潦倒新停浊酒杯。</p><p class="ql-block">诗歌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杜甫将自己的忧虑与夔门壮丽的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展现了高远的意境和博大的气象。</p><p class="ql-block">诗人和诗歌很多很多,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补充说明:夔门还是十块人民币背面图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是长江历史和文化的瑰丽宝库,徜徉其中,你可以尽享一场历史文化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白帝城,已是中午时分,船游瞿塘峡下午2:00开始。</p><p class="ql-block">在游客中心简单解决了午饭,正好有时间小憩片刻。</p><p class="ql-block">两点,游船准时起锚。如果说昨天我们只能是远眺,今天就可以在船上近距离观察瞿塘峡。</p> <p class="ql-block">船从夔门向上而行,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山上就是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这里就是“三峡之巅”徒步路线的白帝城起点。旁边有一个老关庙。据介绍,老关庙文化是峡江西部(瞿塘峡以西)地区最早命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它是4000年前人类躲避洪水灾害的"诺亚方舟"。</p> <p class="ql-block">船行江面,风平浪静。现在的瞿塘峡两岸高山陡峻雄奇依旧,但江流缓缓,舟船如梭。眼前的瞿塘峡就是一幅祥和、宁静的风景画,也是三峡大坝建成后,“高峡出平湖”的一个见证。</p> <p class="ql-block">悬崖峭壁处有悬棺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上有“夔门天下雄,船机轻轻过”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临江处还有山村人家,种植的作物还挺丰茂。不知道他们进山出山是否安全方便?</p> <p class="ql-block">我把主要视线关注在了两岸知名和不知名的灯塔上。虽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雷达应答器、GPS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综合导航体系不断建立,现在灯塔的导航作用越来越被弱化,导航价值在日益减少,但其拥有的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仍然可以成为我们的人文地理坐标。</p> <p class="ql-block">游船调转方向往回走,停靠于白帝城徒步起点处,我们上岸沿着栈道继续游览。</p> <p class="ql-block">首先进入江峡博物馆。首先闯入视线的是硕大的夔门古象化石。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大象化石,展示了大象的形态和特征,以及与其他动物的比较。该化石属于夔门古象,生活在大约2百万年前,体型庞大,与现代亚洲象相似。长江三峡地区是古动物化石的丰富地区,对于了解大象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尊古象化石也是江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然后,还有玻璃罩内白居易的《竹枝词》:“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当时诗人由江州司马改任忠州刺史,形同谪居。诗人此时政治上受到打击,思想苦闷。通过写唱《竹枝词》,既反映了人民的痛苦情绪,也表露了诗人苦闷细心情。</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有古炮台,这是观赏三峡猴群之所。对于猴,我对于这个群体印象一直不佳,因为多次亲眼所见其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锁江铁柱在悬崖边有一个模拟展示,真正的锁江铁柱现保存在夔州博物馆内。铁柱高约2.3米,直径约0.4米,重约1.8吨。铁柱表面凹凸不平,充满历史沧桑感。这是为了防御蒙古军的进攻,南宋在长江沿线的关键位置设置的锁江铁柱等军事设施。</p> <p class="ql-block">再次亲见民工为了建立游览设施在肩挑背扛地辛苦劳作,游客们纷纷驻足凝视,无不惊叹。但愿我们能珍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p><p class="ql-block">几个小时匆匆而过,我们坐船返回游客中心时,已是下午4:30。上车,争取在下班前赶往下一站——夔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我在夔州博物馆,爱上夔州文化</p> <p class="ql-block">奉节,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从战国至明清,先后建立过捍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关等军事重镇。公孙述建白帝城,刘备托孤永安宫,宋军踞守山城抗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此发生,众多英雄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杜甫三分之一的诗歌写于夔州也留在夔州,为研究夔州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博物馆内的中心位置留给他,理当如此。</p> <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的锁江铁柱)</p> <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走在夔州古城墙上,不禁感慨沧海桑田,历史变迁。曾经,奉节历史的绵长与文化的辉煌,在雄奇的山水间尽情地挥洒;而今,愿夔门下吟咏不辍的诗篇、战火熔炼的雄浑气概与心忧天下的节义情怀世代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