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太湖寺 ‍岁月深处的特殊记忆

周文彬(1296527)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周文彬</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296527 </p><p class="ql-block">图 文:周文彬</p> <p class="ql-block">《回溯太湖寺:岁月深处的特殊记忆》</p><p class="ql-block">岁月如长河,奔腾不息,一去不返。它不可逆转,无法复制,却能在我们心间留下深深的印记,如同珍贵的宝藏被存储在记忆的宝库。偶尔聊天、闲话之际,思绪不经意间触动那存储记忆的开关,往昔便如潮水般涌来。回首望去,在太湖寺的那段特殊岁月,竟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仿若一场悠长而又难忘的旧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1973年秋,正值文革后期,那时的我们还是初中生。“开门办学”之风盛行,成为那个特殊年代中国教育独特的风景,深深烙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灵魂深处。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我们青春记忆中无法磨灭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开门办学,是要以工农兵为师。荥经,那是个山区农村小县,广袤的农村是我们学习的天地。学校选择的开门办学点,便是如今的云峰山 4A 级景区的云峰寺,也就是记忆中的太湖寺。当年,那里已停止一切宗教活动,寺庙显得破败寒碜。然而,谁能想到,这里还有着另一番光辉的历史。1935 年 11 月,红四方面军从天全南下荥经,曾在太湖寺大殿内开办红军干部学校,传播革命真理,宛如一颗璀璨的红星在岁月长河中闪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那隆重却又带着时代特色的开门办学誓师大会上,学校高呼:“我们一定要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高年级同学作为先锋,先期在寺庙中吃苦受累。到了1974年初夏,轮到我们初七六级一、二班开启为期1个月的开门办学之旅。同学们远离父母的约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和平楼”下,我们以班为单位,高举红旗,挎着书包,背着背包,扛着农具,高唱革命歌曲,列队出发,徒步走向离县城4.5公里柏香村太湖寺。</p> <p class="ql-block">一到太湖寺,小伙伴们匆忙安顿好行李,还未来得及欣赏这古刹的美景和周边的山水风光,便在指定的空地上,以石头为凳,克心包儿(方言,膝盖)为桌,开启了开门办学的第一课——开荒种地。从此,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难忘生活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那些小伙伴时期铸就的感情,如同醇厚的美酒,虽不再如当初那般浓烈刺鼻,却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香醇,萦绕在我们心间。那些年经历的往事,也如繁星点点,点缀着我们的记忆天空。</p> <p class="ql-block">在太湖寺,有着许多难忘的趣事。那“碎蛇”便是其中之一。同学们除了艰难地应对简陋条件下的课程,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开荒种庄稼、挖水池和修路这些充满快乐的劳动上。在成片的古桢楠林树下翻地时,常常一锄头下去,揭开草皮,就能发现一条蜷缩成团、巴掌大小、近似肉色且一动不动的“碎蛇”。这碎蛇约 40 厘米长,秤杆般粗细,鳞片呈褐色,还有芝麻般大小的白点,外貌与鳝鱼相仿,因其易断,故而得名。指导开垦的农民伯伯说它无毒,用它泡的酒对风湿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有良效。听闻无毒,一些顽皮的男生竟徒手捉住碎蛇,故意朝女生走去,吓得女生们乱跑乱跳、尖声高叫,那场景真是让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两旁各有一眼水池,右边那一眼,是我们班开门办学的劳动成果,至今已不见踪影。引水入池时,还有同学调皮地跳进池中洗澡,那欢乐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运清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在了男同学肩上,不过也有体力好的女生主动要求参加。清肥,也就是 WC 公厕里的排泄物。大家用木桶背、用扁担挑,重量约 80 斤左右。出校门要称重,到达太湖寺还要称重。平常空手上山约 60 分钟,挑着、背着清肥负重前行,一路上山近 2 小时。那时的山区小县,自来水尚未普及,生活用水全靠扁担挑。挑肥虽难不倒同学们,但长距离翻山越岭负重前行,对大家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一周后的某天上午,同学们带着工具回校,装好清肥称完重后,便摇摇晃晃地挑(背)着清肥上山。走到偏僻处休息时,有同学趁四下无人,倒掉三分之一,再加水补足。来回 9 公里,不少同学双肩磨得血红,双脚打起血泡,可没一个人叫苦、喊累或当逃兵,那是我们青春无畏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还有那虚惊一场的时刻。开门办学,一日三餐需自己料理伙食。农村的同学背着不多的口粮和省吃俭用攒下的二、三块钱到校兑饭菜票,城里的同学拿着定量粮卡和几块钱换饭菜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主副食品都凭票供应,每个家庭经济都不宽裕,加上学校食物质量差、量又少,个别同学身体素质差,营养不良导致晕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同学友芹、炳芬、明芬、莲芬、建琼回忆,一天中午,同学们正有说有笑地排队打饭,突然有人高喊:“郭燕晕倒了!”顿时,大家慌了神。好在班主任任汝鉴老师及时赶到,在老师的指挥下,掐人中、捏虎口、拿毛巾、递开水……靠着集体的力量,郭燕同学慢慢苏醒过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这古寺中,也有猎奇探险的趣事。后来上课移至大殿,杜自楠老师在那空荡荡、阴森森的大殿上讲历史“山顶洞人,北京猿人”,可同学们却置若罔闻,更爱听他闲聊蛐蟮子是“地龙”。大家没事就猜想大殿空旷高大却无蛛网无尘埃的原因,集中的说法是横梁上藏有一颗避尘珠。课后有同学想上梁一探究竟,被大伙劝阻。当年寺庙停香火无人看管,无珠无尘确实神奇。</p> <p class="ql-block">十几个男生相约探险九龙溪,九龙溪在后山,离太湖寺 3 公里多。沿途,他们顺手牵羊取下老乡家门前晾晒的烟叶,还在蔬菜地里扯萝卜,被下乡知青劝阻还不服气。嬉闹间来到九龙溪,它躲藏在马耳山山腰的山谷深处,有四五个出水口,冬暖夏凉的清澈甘泉源源不断流出,当地人称神泉。有胆大的同学举着火把进洞,我也跟着小心翼翼地赤脚进去。洞内洞连着洞,黑咕隆咚,寒气袭人,只能弯腰摸索前行,磕磕碰碰走了 20 多米后无法再前进,只好踩着神泉退出。后来,80 年代初,当地人利用这股神泉修建了电站,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吃不饱的同学们总会想办法填充肚子。个别同学会瞅准食堂没人时,打上饭菜后再找借口进后厨,偷吃大师傅留用的饭菜。还有同学利用午休去马耳山下打茏包,这茏包是木本植物,有刺,发芽一周内可食用,一中午能打二十来斤,为晚餐添了一道野菜。</p> <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当属逮木怀。木怀学名蚌蚌鱼,黄褐色,拳头大小,一个半斤左右,属蛙类。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们八九个同学瞒着老师,在地铺上做好伪装,举着火把,悄悄地往九龙溪逮木怀。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间小路,沿小溪搜索。有经验的同学模仿木怀叫声,循声搬石块、掏石缝逮木怀。夜间,木怀见光就呆,几乎手到擒来,那湿漉漉、滑溜溜的感觉真奇妙。那一夜,我们逮了十多只。在溪边处理后,我们敲开后厨大师傅的房门,好言相求帮忙加工。不一会儿,一大盆香气四溢的红烧木怀出锅,其他闻香而来的男生和我们一起分享了这美味,那味道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建明同学因身体原因休过学,为强健身体拜师习武。在太湖寺,他一有空就去后山和一位有功夫的师傅切磋。他习武认真,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我则和那位身高不过 1.6 米、着蓝布长衫、不苟言笑却精神矍铄的花甲老人李光华师傅谈天说地,听他讲述太湖寺的故事。太湖寺三面环山,左“青龙”、右“白虎”,背倚“马耳双峰”,旁临“九龙溪泉”,植被繁茂,四周上千年的桢楠(西南最大古桢楠需七、八个人才能合围)、银杏、古杉、紫荆、黄桷楠等古树参天近 200 株,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难得的佛教胜地。寺内古建筑有左右长廊厢房、亭台膳院和山门殿、弥勒殿、观音殿、毗卢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圆通宝殿等七重大殿,气势磅礴。千年古寺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辟支佛道场,其著名景观“三奇”“三绝”——太湖飞来石、四季神水、摇亭碑动;古楠、古塔、避暑清风洞,每一奇都有民间传说,每一绝都是生命的赞歌。比如太湖飞来石,传说女娲补天时,在太湖边炼石,取石补至严道上空,不慎将一太湖石落在现荥经青龙柏香村境内,便是这太湖飞来石。摇亭碑动也曾被同学们亲眼目睹,虽现已消失,但那神奇的画面永远留在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值得庆幸的是,当年我们只在古桢楠林树下开荒种地,未曾对古寺有任何不敬和损毁。如今,4A 级景区云峰寺面积近 100 亩,建筑保存基本完好,是百姓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目前,正以此为依托着力打造“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六月十九庙会日,前来转山转水转佛塔休闲的男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弹指间,50 年过去,同学们的友谊却历久弥新。每当回溯在太湖寺的那段特殊岁月,大家依然兴奋激动,那些往事就像家珍般被一一细数,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永远珍藏在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