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摘要与体会——人生思维或从此澄明

大地无垠

<p class="ql-block">  按:《当下的力量》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感觉最有价值的一本书。近日,为了编写本摘要,又重读了一遍,感觉仍然如此。正如书中所说,如何做事比做什么事更重要,原因就在于思维极为重要。要关注当下,这是我们常听常说的一句话,但其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道理有哪些?我们却不尽了然,本书则给出了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回答,让人脑洞大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前言</b></p><p class="ql-block">“我无法再忍受我自己了。”</p><p class="ql-block"><i>——29岁时,这句心语和感觉,让作者顿悟:“我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果我不能忍受我自己,那么肯定有两个我:‘我’和‘自己’。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那个真实的就是本我。</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1章 你不等于你的大脑</b></p><p class="ql-block">开悟可简单地定义为“受苦的终结”,这只是否定性定义。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本体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至一生命”。005</p> <p class="ql-block">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是重复的,而且是无用的,甚至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如果你观察你的思维,你就会发现这是真的。这还导致了你生命能量的严重损耗。014-015</p><p class="ql-block"><i>——人们常常感叹:“为什么什么事也没做,仍然感到很累?!”原因就在这里。</i></p> <p class="ql-block">思维和意识不是同义词,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016</p><p class="ql-block"><i>——思维是海浪,而意识是大海。</i></p> <p class="ql-block">无念是有意识,但没有思维,只有在这种方式下,你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因为只有在这种方式下思维才有真正的力量。017</p><p class="ql-block"><i>——这就是为什么清晨醒来的感念和认识最正确的原理。</i></p> <p class="ql-block"><b>情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b>。如果思维和情绪之间有明显的分歧,那么思维永远是说谎的一方,<b>情绪则始终是真实的。</b>018-020</p> <p class="ql-block">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当感受到极大美感、极度恐惧或体力受到极度挑战时,才能引起思维的暂时失语。这时思维空白才会产生,当这种思维空白产生时,突然,你就会感受到你内心的宁静,在这种宁静状态中,有一种微妙却很强烈的喜悦、爱与平和。022</p><p class="ql-block"><i>——爱的巅峰即是思维空白。</i></p><p class="ql-block"><b>欢乐总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悦是由内而生的。</b>023</p><p class="ql-block"><i>——欢乐和喜悦的微妙却根本的区别终于找到了。</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2章 意识摆脱痛苦的途径</b></p><p class="ql-block">通常,<b>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b>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思维通常否认当下并试图逃离当下。换句话说,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或者可以这样说,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思维中解脱出来。思维和时间是密不可分的。030</p><p class="ql-block"><i>——现实本无好坏,痛苦源自主观思维</i></p> <p class="ql-block">痛苦之身不希望你直接去观察它并认清它。当你观察它,感觉到它在你体内的能量场并关注它时,那种无意识的认同就已经被打破了。这时,一种更高的意识状态产生了,我称它为“临在”。痛苦之身就不会再控制你。</p><p class="ql-block">“<b>万物在光明下无所遁形,同时万物在光的照耀下都会转化成光</b>。”036</p> <p class="ql-block">恐惧的起源:<b>心理上的恐惧其实和任何具体的真正迫在眉睫的危险无关。心理上的恐惧总是源于“可能会发生的事件”,而非“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b>。你身处此时此刻,而你的思维却跑到了未来,这就创造了一种焦虑的鸿沟。<b>当下的事情是你可以去应付的,但是你无法应付未来存在于思维中的事情</b>。041</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3章 深深地进入当下</b></p><p class="ql-block">终结时间的幻象:</p><p class="ql-block">从思维中去除时间,思维就会停止。</p><p class="ql-block">当你与思维认同时,你就陷入了时间的陷阱:你会不由自主地完全生活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之中。这样你的心思会完全被过去和未来占据,而不愿意接纳当下时刻并允许它存在。过去可以赋予你一个身份,而未来代表了解脱的希望或任何一种形式的满足,因此你会强迫性地认同它们,但实际上这两者都是幻象。</p><p class="ql-block">时间一点儿也不珍贵,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幻象。你认为珍贵的东西不是时间,而是不在时间内的那一点,即当下。实际上,当下才真正的珍贵。<b>你越关注时间——过去和未来,你就会越多地错过当下</b>。当下才是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首先,因为<b>它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你的整个生命就是在这个永恒当下的空间中展开的</b>,而这个永恒当下是唯一不变的常数。<b>生命就是此刻,你的生命从来不会不在此刻,未来也不会</b>。其次,当下是唯一可以带你超越有限大脑的切入点,也是唯一可以带你进入永恒的本体领域的关键。</p><p class="ql-block">任何事物都不能存在于当下时刻之外:</p><p class="ql-block"><b>你可曾在当下之外体验过、做过、思考过或感觉过什么东西?</b>你认为你做得到吗?有什么事情能发生或者存在于当下之外呢?答案很明显,不能。</p><p class="ql-block"><b>过去和未来本身没有现实性,就像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一样</b>,它只能反射太阳光。所以过去和未来仅是永恒的当下的光线、力量和现实性的反映。过去和未来的现实性都是从当下借过来的。051-053</p> <p class="ql-block">进入灵性殿堂的关键:</p><p class="ql-block">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紧急情况下,意识会很自然地从时间转变到当下。那个有着过去和未来思维的人格会立即撤退,被强烈的临在意识代替,同时它会变得非常警惕和宁静。此时任何及时的反应都是从有意识的状态开启的。</p><p class="ql-block">有些人喜欢参加冒险性的活动,如爬山、赛车等,原因是这些活动迫使他们进入当下时刻——<b>在这些高度紧张的时刻里,他们能从时间、从问题、从思维中解放出来</b>。054</p> <p class="ql-block">摆脱心理时间:</p><p class="ql-block">学着在你生活中的实际事物上利用时间,我们可以称这个时间为<b>钟表时间</b>。但是当这些实际事务被解决后,请立即回到当下的状态。这样,就不会创造出心理时间。所谓“<b>心理时间”,就是认同过去,并且持续地、强迫性地投射到未来。</b></p><p class="ql-block">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离开了时间就不能做任何事情,当下时刻仍然起到关键的作用,任何从过去中吸取的经验,都与当下有关,并适用于当下。任何计划以及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活动都是在当下时刻完成的。</p><p class="ql-block"><b>开悟的人通常会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但是他们对时间的关注仍然同时进行着。换句话说,他们会继续利用钟表时间,但是他们会将自己从心理时间上解放出来。</b></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并努力实现它,你是在利用钟表时间。你知道你的目标,但是你也全力地关注你在当下时刻所采取的行动。然而,如果你过于注重目标,或许因为你在寻找幸福或成就,成为一个更圆满的自我感,这时你就没有在关注当下了。当下失去了固有的价值,而沦为通向未来的踏脚石。这样钟表时间就变成了心理时间。</p><p class="ql-block"><b>当下时刻是你所能拥有的一切。从来没有一刻你的生命是不在当下的</b>。059-061</p> <p class="ql-block">消极心态和痛苦根植于时间之中:</p><p class="ql-block">如果决定未来的是你在当下时刻的意识质量,那么决定你意识质量的东西又是什么?是你临在的程度。</p><p class="ql-block"><b>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所有形式的恐惧,都是因为对未来过于关注而对当下关注不够所引起的。愧疚、后悔、悲伤、怨恨、痛苦以及所有形式的不宽恕都是由过于关注过去而很少关注当下时刻引起的。</b></p><p class="ql-block">你可能很难认识到时间是造成你的痛苦和问题的原因,你认为痛苦和问题是由你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引起的。从传统的观念来看,这是对的。但是,<b>除非你解决了大脑不断制造麻烦的功能失调问题,也就是它执意于未来而拒绝当下的问题,否则所有的麻烦都会换汤不换药地重复出现。根本原因在于:被时间所限的思维本身</b>。062-063</p> <p class="ql-block">在生活情景中寻找你的生命:促使你不断向前迈进的是希望,但是希望会使你将注意力集中在未来之上,而这种对未来的关注会促使你否定当下,因此造成你的不快乐。065</p><p class="ql-block"><i>——因此,不可过度关注未来。</i></p> <p class="ql-block"><b>所有的问题都是思维的幻象</b>:</p><p class="ql-block"><b>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不可能有任何问题。一个情景出现时,我们要么是去应付它,要么就是去接受它,对它说“好的”,为什么要把它转变成问题呢?“问题”的意思是,你在心理上不断地琢磨某种情况,而没有真正地在当下采取行动,并且你还无意识地将它变成你的自我感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当你创造了一个问题时,就创造了一份痛苦。所有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一个简单的决定:<b>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会再为我自己创造更多的痛苦</b>。<b>我不会再创造任何的问题了</b>。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是它同样也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选择。除非你内心真正厌倦了痛苦,而且受够了痛苦,你才会做出这种选择;除非你能汲取当下的力量,否则你也无法坚持下去。如果你不再为自己创造痛苦,也就不会再为别人创造痛苦,更不会再消极地制造问题来污染这个美丽的地球、你的内心世界和人类的集体心灵。</p><p class="ql-block"><b>如果出现了你现在就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你的行动是产生于当下的觉知,那么它们就会很果断很清晰,并更有效。这种反应不是来源于你过去的思维模式,而是来源于对问题的直觉反应</b>。067-070</p> <p class="ql-block">本体的喜悦:</p><p class="ql-block">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被心理事件所控制了,问自己:“<b>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让我感觉喜悦、自在和轻松呢?</b>”如果不是,当下时刻就被时间控制了,并且生命因此被视为一个负担或一种挣扎。</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受到喜悦、自在和轻松,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改变你正在做的事情,<b>你需要改变的是做事的方式</b>。<b>如何做事通常比做什么事更为重要。</b>试试看,如果你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通过做这件事所取得的结果上,会发生什么情况。请将你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当下所发生的情况上,这意味着你同样完全接受当下时刻的事实,因为你不可能在完全关注某事的同时又去抗拒它。</p><p class="ql-block">请不要担心你行动的结果,仅仅关注行动本身就好了。现存最古老最优美的灵性教导《薄伽梵歌》,将对行动结果的不执着称为<b>业力瑜伽</b>。它也被描述成“神圣的行动”。</p><p class="ql-block"><b>当你不再迫切地想逃离当下,本体的喜悦就会进入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之中</b>。<b>当你的注意力转向当下的那一刻,你会感觉到临在、宁静和平和。你不会再为了成就和满足而依赖未来——你不再将未来视为救赎。因此你将不执着于结果,失败或成功都不会改变你本体的内在状态,你已经发现了生活情境之下的生命了。</b></p><p class="ql-block"><b>尊重每一件事,却又不在乎这一切。</b>071-074</p><p class="ql-block"><i>——如何做事通常比做什么事更为重要!做事的思维方式方法更关乎做事的成败和质量。不要有让当下尽快过去的念想,珍惜每一个当下就会感受到宁静与祥和。</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4章 思维逃避当下的策略</b></p><p class="ql-block">丧失当下时刻:幻象的核心:</p><p class="ql-block"><b>从时间中解脱就是:从你在过去中寻找认同感的心理需要以及在未来寻找满足的心理需要中解放出来。</b>这是一个你所能想象的最为深刻的意识转变。</p><p class="ql-block">觉察到你没有真正地活在当下时,就是一个伟大的成功:<b>这种觉察就是临在</b>。</p><p class="ql-block">任何时候,当你意识到你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你就已经进入了当下。 078</p> <p class="ql-block">衡量你意识水平的最好指标是:你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时,一个已经无意识的人会变得更加无意识,一个有意识的人会变得更加有意识。 081</p> <p class="ql-block">瓦解一般的无意识状态:<b>通过自我观察来养成监控自己思维和情绪状态的习惯</b>。“此刻我很自在吗”你可以经常这样问自己,或者,你可以问:“此刻我内在发生了什么事?”请像你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样地对你内心发生的事情保持兴趣,如果你内在没问题,外界才会正常顺利。 083-084</p> <p class="ql-block">从不快乐中解脱:任何消极的内心状态都是具有传染性的:不快乐比疾病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容易。通过共鸣原则,它会在其他人身上引发潜在的消极心态,除非他们具有免疫能力——高度的意识。086</p> <p class="ql-block"><b>无论身处何地,全然地安于当下:</b></p><p class="ql-block"><b>当下同样意味着此地</b>。你在抗拒你所处的此时此地吗?有些人常常希望他们身在别处。他们的“此地”永远不够好。</p><p class="ql-block">行动总比不行动好,尤其是当你陷入不幸之中很久时。<b>如果你所采取的行动是错误的,至少你会从中学到教训,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再是个错误了。</b></p><p class="ql-block">如果真的没有任何事情能改变你的“此地”和“此时”,并且你不能使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那么请放下内心所有的抗拒,而完全的接受你的“此地”和“此时〞吧。那个喜欢感觉痛苦、怨恨和愧疚的虚假而不幸的自我会因此而无法生存。这叫做臣服。臣服不是懦弱。在臣服中有很大的力量,只有臣服的人才有精神力量。通过臣服,你将会从内心上摆脱这种情况,然后你可能会发现,你在没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局面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哪种情况,你都自由了。</p><p class="ql-block"><b>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你在“这里”,却想到“那里”去。或你在当下却想去未来。这是一种让内在分裂的方式。</b>089-091</p><p class="ql-block">等待是一种思维状态,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不要现在;你不要你所拥有的,而要你所没有的。<b>任何一种形式的等待,都让你无意识地在你的此时此刻创造了一种内心的冲突:</b>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会大大降低你的生命质量。</p><p class="ql-block">设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本身并没有错,错误的是你将它看成是你对生命和对本体的感受的替代品。094-095</p><p class="ql-block"><i>——不要有等待思维!不要只顾去实现目标而不顾体验生命和人生!</i></p> <p class="ql-block"><b>什么是当下的力量?它是你临在的力量,是你从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的意识。099</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5章 临在状态</b></p><p class="ql-block">美好源自于你临在的定静之中。</p><p class="ql-block"><b>你是否曾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惊叹于它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浩瀚?</b></p><p class="ql-block">许多人在他们的思维中陷得太深,所以自然界的美丽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106-108</p><p class="ql-block"><i>——时常凝望浩瀚星空吧。</i></p> <p class="ql-block"><b>沉默是临在的一个更为有力的载体。无论你身处何地,沉默是进入当下时刻最容易最直接的方法。</b>倾听沉默会在你的内心深处创造宁静。只有你内心宁静,你才能感受到外在的寂静。宁静就是临在,从思维形式中解放的意识。11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6章 内在身体</b></p><p class="ql-block">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直接转移到身体内,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那个内在无形的能量场,它就是代表你肉身生命力的本体。</p><p class="ql-block">对体内的感受是无形的、无限的和深不可测的。</p><p class="ql-block">无论你在何时何地等待,请利用这些等待的时间来感受你的内在身体,通过这种方式,交通堵塞和排队,对于你将会成为一种享受。126-132</p> <p class="ql-block">宽恕就是放下怨恨,同时放下悲痛。宽恕是不去抗拒生命,允许生命经由你而活出自己。在你真正宽恕的那一刻,你已经从你的思维中收回能量了。这就是耶稣说“在你进入寺庙之前,请宽恕”的原因。136</p> <p class="ql-block">一个非常简单且有效的自我疗愈冥想方法:当你有几分钟空闲时,尤其是晚上临睡前和早晨起床的时间,<b>请让意识流遍你的全身</b>。闭上眼睛,平躺着。首先将注意力轮流集中在你身体的不同部位——双手、双脚、手臂、大腿、腹部、胸部、头部等,尽可能强烈地感受这些部位内的生命能量。在每个部位停留15秒钟左右的时间。接下来,从脚到头,再从头到脚,<b>让注意力一次又一次地像波浪一样通过你的身体</b>。反复练习几次,这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然后,将你的内在身体看成完整的单一能量场,并且去感受它。请将这种感觉保持几分钟。</p><p class="ql-block">让呼吸带你进入内在身体:任何时候,当你发现你很难与你的内在身体相连接时,可以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b>有意识的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冥想方式</b>,它会逐渐使你与你的身体相连接。随着气息的出入,关注你的呼吸,呼吸时感受你腹部轻微的扩张和收缩。如果冥想对你来说容易的话,请闭上双眼,并<b>想象你被光亮包围或沉浸于发光的物体之中</b>——意识的大海,然后<b>在这光中呼吸</b>。然后,感受这种发光的物体遍布你的全身,并使你的身体也变得光亮。然后逐渐地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你的感觉上,这样你就可以进入你的体内了。不要执着于任何出现的意象上。140-14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7章 进入危险化状态的大门</b></p><p class="ql-block">气是未显化状态和物质世界之间的桥梁。当你的意识导向外在时,思维和这个物质世界就成了主导;当你的意识导向内在时,它就会感知到自己的源头而回到未显化状态,那里是它的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100%地将你的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和你的思维上,在内在保持一些注意力,去感受你的内在身体,去感受你体内深处的宁静。<b>这就是所谓的开悟:一种与源头的联接状态</b>。150</p><p class="ql-block"><i>——始终保持对自身的觉知。</i></p> <p class="ql-block">寂静:每一种声音都源于寂静,又消失在寂静中,它所存在的每一刻都被寂静围绕着。寂静创造了声音,它是每种声音、每一个音符、每一首歌曲、每一句话语内在的未显化的部分。未显化状态是以寂静临在于这个世界上。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它的身上。<b>即使你在与别人谈话,你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间隔上,这样,寂静的范围就会在你的体内扩展</b>。除非你能够进入寂静状态,否则你就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寂静上。寂静在外,定静在内,你已进入了未显化的世界。</p><p class="ql-block">空间:就像声音离开了寂静就无法存在一样,<b>如果没有无物,没有安置物体的空间,物体也不会存在。</b>每一个物体和身体都源于无物并被无物包围,最终又会回到无物状态。不仅如此,在每一个物体的内部,“无”远多于“有”。房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空间,当然是空空如也的空间。无物—空间,是未显化状态以外显的方式出现在感官的世界中。</p><p class="ql-block"><b>在内心上,与空间里的物体(如家具、墙等)相对应的是你的思维“物体”:观点、情绪和感受,而空间的对应物是使你思维“物体”存在的意识,就像空间使得万物存在一样。</b></p><p class="ql-block"><b>空间的内在对应是寂静,无限深入无念的领域。时间的内在对应物是临在,永恒的当下的意识</b>。</p><p class="ql-block">世界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世界中,而在于超越世界。154-162</p><p class="ql-block"><i>——保持寂静,专注当下。</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8章 开悟的爱情关系</b></p><p class="ql-block">随处进入当下:</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拯救是成就满足,是和平,是生命的圆满。它就是做你自己,在你的体内感受没有对立面的美善。真正的拯救是一种自由状态——从恐惧、痛苦、匮乏和不满的感觉中解脱,从所有的欲望需求、占据和依赖中解放出来。它是从强迫性思维、消极心态,最重要的是,从以心理需求形成的过去和未来中解脱。</p><p class="ql-block"><b>当你认识到你没有必要去寻找神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找到神了</b>。</p><p class="ql-block">拯救的方法不止一个,然而,获取拯救的大门却只有一个:进入当下。165-167</p> <p class="ql-block">从上瘾到开悟的爱情关系:</p><p class="ql-block">当你通过接受事实而让批判停止时,你就从你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了,你就已经为爱、喜悦、和平创造了空间。<b>爱情最伟大的催化剂就是完全接受你伴侣的一切,而不是去批判或以任何方式去改变他或她</b>。</p><p class="ql-block">爱是一种本体的状态。你的爱不在你身外,你的爱在你之内。你永远不会失去它,它也不会离开你。爱不需要依赖一个人,一个外在的形式才能存在。</p><p class="ql-block">爱是非选择性的,就像太阳也是非选择性的一样。它不会对某人有特殊待遇,它不是排他的。排他性不是神的爱,而是小我的爱。然而,对真爱感受的强烈程度却因人而异。</p><p class="ql-block">真正的交流是共享的合一的实现,也就是爱。174-177</p> <p class="ql-block">在爱情关系中灵修:</p><p class="ql-block"><b>如果你观察到了你伴侣的无意识行为,请用你的爱去承认这个事实,这样你就不会对它作出反应。</b>无意识和觉知,无法长久共存。即使这种觉知是来自于另一方,而非作出无意识行为的那一方。</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能记得去觉知你的反应,你就不会迷失。<b>如果你能承认爱情关系不是为了让你更幸福,而是让你更有意识,那么这种关系反而会为你提供拯救机会</b>。</p><p class="ql-block">当然,<b>有时你可以指正伴侣的行为,但如果你非常警惕,非常有意识,你就可以这样做的同时,不受小我的干扰——不带责备、控诉或好胜心。</b></p><p class="ql-block"><b>学会在不责备对方的情况下表达你的感受,学会用一种开放的、非防御性的方式倾听你伴侣说话</b>。</p><p class="ql-block">一个纯意识的宁静空间就会出现——那个宁静的觉知的观察者。<b>这种觉知不会否认痛苦,但会超越它。它允许痛苦的存在,并同时转化痛苦,</b>它接受每一件事情并转化每一件事情。177-185</p><p class="ql-block"><i>——“到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来渡你的,尤其是爱人”;学会在不责备对方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i></p> <p class="ql-block"><b>全然的关注,意味着全然接受。</b></p><p class="ql-block">通过这种持续的关注和全面的接受,痛苦就会被转化成意识,这个过程就像这样:当一块木材放入火中或靠近火时,它就变成了火。193</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9章 超越幸福和不幸</b></p><p class="ql-block">超越好和坏的至善:</p><p class="ql-block"><b>无论何时,当负的事情在你身上发生时,在它下面都有着深刻的教训,尽管当时你可能看不到。</b>即使是一次短期的疾病或一个突发事件,都可能会向你展示生活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才真正重要,而什么一点儿也不重要。<b>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情景都是正的</b>。更为准确的说,它们不正也不负。它们就是它们的样子。而<b>当你完全接受本然——这是唯一明智的生活方法——你的生活中就不会再有“好〞和“坏”了,只有更高的善,包括“坏”在内的恶</b>。</p><p class="ql-block">“允许事实存在”的做法,会使你超越有抗拒模式的思维,这种思维会创造正和负。这是宽恕的关键。</p><p class="ql-block">你可能会悲伤和流泪,但是,如果你放弃了抗拒,在你的悲伤下面,你就会感觉到深深的宁静与安详以及神圣的存在。这就是存在的彰显,这就是内心的平静,这种善没有对立面。</p><p class="ql-block"><b>许多人在放弃抗拒和接受事实之前,似乎都得体验大量的痛苦才会宽恕。那些通过我们有限的知识面而被认知成邪恶的东西,其实是善的一部分。然而,除非你宽恕,它是不会降临在你身上的。如果你不宽恕,邪恶就不会被改变,它还是邪恶</b>。</p><p class="ql-block">202-204</p><p class="ql-block"><i>——宽恕吧,放过别人,亦是关爱自己。</i></p> <p class="ql-block">生命戏剧的终结:</p><p class="ql-block">当你让过去和未来影响你的现在,你就在创造时间,创造心理时间。无论何时,当你不尊重当下时刻,你就在创造戏剧事件。<b>当你变得完全有意识时,你就不会与别人发生冲突</b>。当你思维的要求与期望和当下事实之间不再发生冲突时,所有的冲突就会停止。206-207</p><p class="ql-block"><i>——所有冲突就会停止,直至平和。</i></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无常和循环:</p><p class="ql-block"><b>当事情进展顺利时就是成功的循环;当事情变得糟糕时,就是失败的循环。这时你必须放弃一些事情,以便为新事物的产生创造空间,为事情的转机创造空间。</b></p><p class="ql-block">对于灵性开悟来说,向下的周期是绝对关键的,你必须遭受一定深度的痛苦或损失,才会被灵性世界吸引。</p><p class="ql-block">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b>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b>;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就能获得的。</p><p class="ql-block"><b>接受生活的现实就是活在一种恩典、安逸和轻松的状态里</b>。这种状态不再取决于事情的好坏。</p><p class="ql-block">从<b>外在世界获得的幸福永远不会深刻</b>,它只是你本体喜悦的苍白的反映;只有当你进入无抗拒状态时,你才会找到内在的宁静。本体会让你超越思维的两个对立极,将你从对形式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即使你周围的所有事情都瓦解倒塌,你仍然能感到内心的深深的宁静,你可能无法快乐,但是你的内心却很平和。207-213</p><p class="ql-block"><i>——放弃,是为了产生!喜悦不同于快乐,喜悦是内在宁静的关键部分!“</i><i style="font-size:18px;">接受生活的现实就是活在一种恩典、安逸和轻松的状态里”,多好啊!</i></p> <p class="ql-block">利用和放弃消极心态:</p><p class="ql-block"><b>所有内心的抗拒都是各种形式的消极体验。所有的消极心态都是抗拒</b>。</p><p class="ql-block">《奇迹课程》正确地指出,无论何时,当你不开心时,你其实是抱有一个无意识的观点,就是你的“不开心”会买到你所想要的。如果你的思维不认为这种不开心会对事情有所帮助的话,它为什么还要去创造这种不开心呢?</p><p class="ql-block"><b>只要消极心态存在,就要利用它,将它作为一种提醒你变得更为临在的信号</b>。213-216</p><p class="ql-block"><i>——对消极心态要警觉,提醒自己要更觉知觉察。</i></p> <p class="ql-block">一个最强有力的灵修方法就是<b>深入地冥想一切(包括你自己)最终都会死亡</b>。也就是说:在你死之前就死亡,深深地走进它,你的身体形式在不断地衰弱,然后你所有的思维形式和思想内容也会跟着死亡,但是你仍然存在——<b>你神圣的本质仍然在那里</b>。真实的、怜悯的、觉醒的本质性的东西不会死亡,死亡的只是你的名字、形式和幻象。222</p> <p class="ql-block"><b>无论如何,请确保你的内心没有抗拒,没有仇恨,没有消极力量</b>。耶稣说:“去爱你的敌人。”这句话当然是“不要树敌”的意思。230</p><p class="ql-block"><i>——不要让一丝怨心停留超过3秒。</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10章 臣服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接受当下时刻:</p><p class="ql-block"><b>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b>你唯一能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当下时刻,所以臣服就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它是放弃对当下的内心抗拒。<b>内心抗拒就是通过心理批判和消极的情绪,对当下时刻说“不”。</b></p><p class="ql-block"><b>臣服是一种纯内心现象。它不是说在你的外在不采取行动并改变状况</b>。事实上,当你臣服时,你需要接受的不是所有的情况,而是被称为当下的那一小部分。</p><p class="ql-block">比如,当你陷入泥沼中时,你不会说:“好,我认了,我就让自己陷入泥沼中吧。”听任事态发展不是臣服,你不需要接受不开心的生活情景,也不需要欺骗你自己说:“陷入泥沼中没什么不好的。”不,你完全认识到你应该从泥沼中脱身而出,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刻,而不是给它贴心理标签。也就是说,对当下没有批判,也没有抗拒,没有消极情感。<b>接受当下的现实,然后才去行动,尽最大的努力从泥沼中摆脱出来。这种行动叫积极的行动</b>,它比产生于愤怒、绝望或挫折的消极行为更具威力。<b>不对当下时刻贴任何心理标签,</b>不断地臣服于当下,直到你取得理想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让我来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你一个人独自走在路上,但是你有一个光亮很强的手电筒,在浓雾中开辟了一个狭窄而明亮的空间。浓雾就是你的生活情景,它包含着过去和未来。手电就是你的意识临在,明亮的空间就是你的当下时刻。</p><p class="ql-block">不臣服会让你的心理形式——小我的外壳更加顽固,所以创造了一种很强的孤立感。除了你的心理形式,你的身体也会因为抗拒变得古板和僵硬,身体的各个部位会产生紧张感,整个身体都会收缩。<b>对健康极为重要的生命能量的自由流动就会受到限制</b>。一些治疗身体的方法可能对恢复这种能量流动有所帮助,但是除非你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臣服于当下,否则这些方式只会起到表面作用,因为它的根本原因——抗拒的模式——没有被消除。</p><p class="ql-block"><b>臣服与采取行动、寻求变化或达到目标是完全一致的。</b>但是在臣服状态中,一种完全不同的能量会流入你所做的事情之中,臣服让你和本体的能量源头重新连接。如果你所做的事是与本体相连接的,那么它将会变成你生命能量的一场庆典,并将带你更深入当下。通过不抗拒,你意识的质量、做事或创造的质量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臣服的效果会自然出现并反映出这些质量,我们可以称它为“臣服行动”。</p><p class="ql-block"><b>你会经历什么样的未来,主要决定于你当下时刻意识的质量。</b>所以臣服是引发积极变化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未来需要做的一百件事情上,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可以做的一件事情上。这不是说你不需要做任何计划,或许这个计划就是你现在需要做的一件事。我所说的是<b>请不要开始播放心理电影,把你自己投身于未来之中,从而丢失了当下</b>。233-239</p><p class="ql-block"><i>——“</i><i style="font-size:18px;">不对当下时刻贴任何心理标签!</i><i>”该行动,只管行动!</i></p> <p class="ql-block">在个人关系中臣服:</p><p class="ql-block"><b>当你对一个人和一个情景说“不”时,让它产生于你对是与非的清楚了解和你的洞见,而不是你的反应。</b>让它成为一个非反应的“不”,高质量的“不”,一个不带任何消极情绪的“不”,这样它就不会创造更多的痛苦。</p><p class="ql-block"><b>如果你不能臣服,请你立即采取行动:说出来或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这种状况,或者离开它。</b>请对你的生命负责,别用消极心态污染了你美丽的内在和这个地球,请<b>不要让任何形式的不开心在你内心中生存</b>。</p><p class="ql-block"><b>真正的臣服是放下整个争斗的心理—情绪的内在能量场。</b></p><p class="ql-block"><b>不抗拒并不是说不采取任何行动。它是指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由反应引起的。241-246</b></p><p class="ql-block"><i>——臣服、</i><i style="font-size:18px;">不抗拒,并不是说不采取任何行动,而是所有行动都不是由“情绪反应”引起的,而应当是清醒意识下的决定。</i></p> <p class="ql-block">将疾病转化成开悟:</p><p class="ql-block">臣服是内心毫无保留地接纳事实。</p><p class="ql-block">臣服不是改变现实,至少不是直接的改变<b>。臣服改变的是你</b>,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因为世界只是你内在的反应。</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接受了镜子中的意象,不管它是什么样子,<b>如果你对它友善,它就不可能对你不友善。这就是你改变世界的方式</b>。</p><p class="ql-block"><b>疾病不是问题,你才是问题</b>——只要你的小我思维处于控制状态。如果你生的是大病,请利用它去实现开悟。<b>利用生活中任何“坏”的东西去开悟</b>。246-248</p> <p class="ql-block">将痛苦转变成平安:</p><p class="ql-block">当你无法脱离痛苦时,你仍然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不去逃避它,而是去面对它,去全面地感受它<b>,感受它,但不要去思考它</b>。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感受上,而不是集中在造成这种感觉的人、事情或情况上。<b>别让思维利用你的痛苦去创造一种受害者身份</b>。</p><p class="ql-block"><b>全面的关注就是全面的接受,就是臣服</b>。250-253</p> <p class="ql-block">受苦之路:</p><p class="ql-block">受苦之路的意思是通过迫使你臣服,迫使你进入死亡状态,迫使你变得一无所有,迫使你变成上帝——因为上帝也是一无所有——<b>将这些你生活中最坏的事情、你的磨难变成在你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对于绝大部分无意识的人来说,受苦仍然是开悟的唯一方式。他们只有通过遭受磨难才能觉醒,才能开悟。</b>253-255</p><p class="ql-block"><i>——“</i><i style="font-size:18px;">将这些你生活中最坏的事情、你的磨难变成在你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i><i>”,本人五年前那段人生沼泽地的经历,就是最恰当不过的印证</i><a href="https://www.meipian.cn/4kr7opt5"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i>爱是最好的救赎——一位心疗成功者的“倾情告白”</i></a><i>。</i></p> <p class="ql-block">选择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人们看起来好像是有选择的,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觉。<b>只要你的思维及其受制约的模式控制着你的生活,你还会有什么选择?</b>没有。</p><p class="ql-block">痛苦最终会迫使你脱离这种无意识的状态。</p><p class="ql-block"><b>如果你的自我感觉源于过去,你就不会真正的宽恕自己和别人。</b>只有拥有当下的力量,也就是你自己的力量,你才能够真正的宽恕。256-260</p><p class="ql-block"><i>——调整和改进思维至为关键,而思想又决定着思维——阅读、了解并掌握《当下的力量》的思想和精髓,对于我们丰富思想、改进思路大有帮助。</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11月5日于G6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