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未知为生命的常态

思竹

<p class="ql-block">  婴儿呱呱坠地时,总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和一颗探索未知世界的心。从小蝌蚪的长跑,到精卵结合,到细胞分裂发育生长,我们永远难以想象,生命的诞生多么顽强。那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是永远保持婴儿般的热情,视未知为生命的常态,不断学习探索,发现世界的多元和美好。</p><p class="ql-block"> 想象那天,远古的祖先仰望星空,思索着宇宙的奥秘。他们又怎知自己对未知的好奇,对后世影响多么深远?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每一次对未知的探索,都是人类值得尊重的智慧开启。沧海一粟,对于个人来说,学习探索则是需要长期坚持,使人永远保持生机活力的秘诀。</p><p class="ql-block"> 从书中学习。读书是一个快速学习的通道,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读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才能让人在一个领域深耕,并发现其中的乐趣。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吸引定律”,指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或者说这是一种“心想事成”。阅读是修心的过程,也是我们与先贤、哲人交朋友的过程,我们总能在书籍中找到相似的灵魂,寻找到未知的答案。当我们处于信息茧房时,要摆脱人云亦云,就更要站在先贤的智慧,从不同人的思想维度思考问题,认知格局打开,许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 吸引定律是奇妙的,我们关注什么,就一定会吸引什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比如关注财富,最好的方法不是浪费时间寻求捷径不劳而获,或者与人争辩这个月工资少了多少,而是找到问题的痛点,并持续专注学习。当我们专心学习时,磁场便开始改变。曾任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的周金涛,写过一本《涛动周期理论》,该书通过周期理论,竟多次完美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的重要拐点。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年较大影响的P2P暴雷、房地产崩盘,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提前感知。万物相通皆有规律可寻,前人的智慧毫无保留地记录在了书中。无论我们是关注财富、健康、美食、艺术等等,最终目的,都应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思想的局限,更多维地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读一本书是与一位大师交流,坚持不懈读书方可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在行走中学,实践出真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走就是一个求索、求证、丰富自我灵魂的过程。一个地方就是一本书,那些书本里的知识,通过行走和亲身调研可以达到进一步升华。当我们走进寻常烟火,感知背着背篓菜农们的酸甜苦辣,便诞生了“重庆背篓专线”;当我们坐上拥挤的旅游大巴,感知外地游客对“轻轨穿楼”“长江索道”的执着,便自然而然会思索一个地方交通运转、游客体验、流量承接。“兼听则明”,一些褒贬不一的决策,恰恰蕴含了复杂多变的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当我们真正穿上最普通的鞋子、舒适的衣服,经历最漫长的等待,用最柔软的同理心,便可真正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感觉如同福尔摩斯探案,许多灵感都是在行走中获得。某天,你突然感到那些曾经在书中被你忽略的细节,它们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的脑海。它们融化成我们的血液,生长为我们的骨头,化作我们望远的眼睛,我们会欣喜地看到一个更多元的世界,摒弃世俗的傲慢与偏见,便可无限接近更完美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交流中学习。“读万卷书,不如名师指路。”敬重德行高深的智者、长者、学者,与她/他们交流本身就如同阅读一本书。年少时总听大人说:“他们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都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如今再听这句话,竟包含了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与人有效地交流,首先要“尊”,贵在真诚,彼此舒适。“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自恃清高。永远保持对新知的热情,保持不耻下问的精神,坚守百折不挠、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真诚平等地交流,通过自身知识架构,再加工再学习,快速丰盈我们的认知,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英国诗人拜伦所说:“人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犹如昼夜交替时星辰挂在天空。现在是什么,我们知道得很少;将来会怎样,我们知道得更少;日夜不息,时间的流水滚滚而去,把我们宛如泡沫的生命带到远方;新的诞生,旧的破灭,浮现于岁月浪花。” 人生短短几十年,在这短暂而又充满未知的生命旅程中,勇敢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永保对事物好奇心。如此,才不枉这人间美好一程。</p><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最难。知“道”易,做“到”难。先从思想自知,觉醒,依“道而行,不浪费时间争辩解释,少立flag 多做实事,不是人人都要做马斯克造火箭开飞机,但要跳出舒适圈,永远保持学习探索的热情,视未知为生命的常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