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王道森</p> <p class="ql-block"> 菜园写真(原创)</p><p class="ql-block"> 王道森 </p><p class="ql-block"> 我从公务员岗位退休后种植五分地蔬菜,已连续十五个年头。采用传统种植方法,不用激素、农药和化肥,只用菜枯等有机肥料,是环保蔬菜。今年因了夏秋长旱,秋冬蔬菜姗姗来迟。</p><p class="ql-block"> 走进我的菜园子,泥色还是主色调,少有夺目的浓绿重彩。也好,菜园子就像一个大家庭,两圈园子划分五十畦,祖孙四代满堂,新老交错,各适其所,和睦共处。</p><p class="ql-block"> 菜园的祖辈,要数棚架上的冬瓜藤、南瓜藤、丝瓜藤、刀豆藤、扁豆藤,半青半枯;还有绿叶脱落干条挺立的黄秋葵;还有青枝绿叶的茄树和生姜;还有换上新叶或者茎叶消失的芋头。它们春末落户,越过长夏,奉献了累累硕果。走到秋凉季节,有的还在坚挺着开花,间稀挂上委琐的小果。它们是功不可没的前辈,理应受到敬重,我向它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九月以来,睛旱连绵,气温居高不下,下种打秧历经艰难。快菜、包菜、芹菜、花菜、红菜苔、红萝卜、冬苋菜诸君,都连续下种育秧二轮或三轮。自已下种育秧,或者买秧、向菜友索秧,陆续栽种的菜苗呈梯队型。快菜有五个梯队,萝卜有三个梯队,包菜有两个梯队,芫荽菜、白花菜、西兰花、大蒜、藠头、油麦菜、芥菜、生菜,数量不多,只有一个梯队。</p><p class="ql-block"> 下种与栽苗采用梯队型,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第一,土壞不可能一趟到位,而是一边收割夏菜,一边腾地、翻地。豆角、四季豆、西红柿、辣椒、花生、红薯等,都是即采收、即腾地、即翻地。第二,用工基本均衡,避免手忙脚乱和集中受累。第三,陆续出菜,细水长流,保障从10月到来年3月,都能吃上鲜菜。</p><p class="ql-block"> 今年虽然晚了季节,时至10月下旬,老一辈的丝瓜、南瓜、冬瓜、辣椒、茄子、薯叶菜、蕹菜、扁豆、秋葵、扁豆、刀豆等都到了尾声,新栽的第一梯队蔬菜即芫荽菜、广心菜、快菜、白萝卜,就接踵而来,跟上茬了。</p><p class="ql-block"> 五分菜园大约三百五十平方米,划作五十个方阵,陆续栽上的菜苗万余株。无论它们早到和晚来,都是我一手栽培,看着长大。而今,看到它们朝气蓬勃的姿态,就像欣赏一群幼儿园的孙娃娃,有了子孙满堂的慰籍。看到它们整齐排列的队伍,又像在检阅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有了老将军带领千军万马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我为菜园洒下了汗水,付出了辛劳。菜园给我布满了勃勃生机,带来了健康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这是黄秋葵。只栽了七株,从尺许高开始挂蒴果。沿着主干挨次往上开出黄花,一朵花儿结出一个蒴果。这蒴果酷似多棱的青辣椒。秋葵是多产的母亲,几乎天天开花挂果,两至三天采摘上十枚,够一个家庭吃的。现在,秋葵的干条长到2米多高了,干条布满密集的节痕,可见每株结果达五、六十支之多。秋葵营养丰富,西欧称之为“植物伟哥”。刚上市的价格很贵,每斤十五元,低价期也有五、六元。秋葵生命力极强,耐旱,少虫害。是值得推广的一种优良蔬菜。</p> <p class="ql-block">这是扁豆,蒴果有洁白,也有有紫红,弯月形状,故称“峨眉豆”。它服役已经到期了,又有杂藤的缠绕,己经没有少壮时期的风采了。民间说,扁豆是发物,病人不宜吃。其实它富含营养,炒肉味美,只要焯水并炒熟,是不会对病体产生危害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刀豆。我老家叫“刀把豆”。它的藤蔓长得又长又粗,开花有白色、紫色,蒴果长达尺许、扁宽寸余。只需栽上两株,就够一个家庭享用了。刀豆长到七、八成熟,就宜及时摘取,老了生纤维、肉质变硬,就不能吃了。刀豆民间一般不作清炒,而是切成小条状,焯水过后晒成七成干,拌上盐、剁辣椒、豆豉,加入一点植物油,装于瓦坛或者玻璃瓶,一周左右就可以吃了,是佐餐美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瓜架上已经枯死的南瓜藤蔓。长夏季节,南瓜结了一拨又一拨。青南瓜和老红南瓜都可以吃,尤其是老红南瓜味道甜津,不含糖分,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我之所以还未将藤蔓彻底拨除,是因为尚有部分活藤,偶尔挂上几枚青果。</p> <p class="ql-block">这是丝瓜藤,也大半枯死了。偶尔还开出几朵花,挂上几枚小丝瓜,青黄不接季节派上用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生姜。生姜是家家户户常备的佐料菜,市场价格不低。栽种生姜块根,之前要开穴放足基肥(以沤肥为佳)。栽下的种姜不会腐烂,待子姜长出之后,可将种姜抠出,名曰老姜。农历九、十月就可以采挖了。如果让生姜在地里过冬,要加盖稻草之类的保暖之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茄子。它是从省农科院买来的优质秧苗,免除虫害,苗杆粗壮,枝繁叶茂。都半年过了,还在开花,偶有紫色秋茄子收获。</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一批早到的白萝卜,也叫韩国萝卜。它叶子碧绿,不易抽苔,萝卜长约8寸,上下均匀,质地脆嫩,水分丰富,味甜可口。韩国萝卜晚至农历十一月还可下种,来年正月成熟。</p> <p class="ql-block">这是芫荽菜。今年的芫荽菜早到,我用了心思,将种子甪棉纱布包裹、浸湿,放置冰箱冷藏过五天。然后晾干,拌草木灰匀撒于地畦。一次成功出芽,长得茂密又壮实。自家吃不了多少,靠邻里朋友们帮忙吃呵。</p> <p class="ql-block">天旱时从菜友那里扯来的白菜秧子,以为是快菜,其实是"杂牌军"。长成了七、八寸高,有了七、八片叶子,就可以割取做菜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快菜。它是黄芽白(大白菜)的变种,生长期两个月(大白菜三个月),故得"快菜”之名。它颜值高,外沿叶子翠绿色,中心叶子似包非包,形若卷花。口感纯正、嫩爽。是冬月的主打蔬菜。</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蒜。今年这大蒜是旱秋种下的红皮香蒜,出芽缓慢,两个月还没长齐楚。好在土层疏松,上面盖了茅草,气温低下来了,还会陆续发芽出苗。即便出苗不足量也无妨,稀疏的蒜苗会更加粗壮,蒜头个大。</p> <p class="ql-block">这是糯冬苋菜,看起来不成气候。因为前段气候旱燥,出苗率低。但冬苋菜遇上冬冷气候容易发蔸,来日会成为一蓬蓬的蔸儿。</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兰花。西兰花的苗与广心菜、白花菜、包菜都很相似。开花就不一样了。花与叶子都是深绿色,以花球做菜,焯水后清炒或者炒猪肉,都是好菜。</p> <p class="ql-block">这是油麦菜。油麦菜之苗与莴笋相似,几乎没有区别。它只长叶子,不长茎干,以叶子为菜。</p> <p class="ql-block">这是包菜,也叫卷心菜。包菜宜早栽,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栽苗,大约一个半月之后,即12月卷包。过了立春不包的,就会抽苔,那就没用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芥菜,有人叫它大青菜。它长大后容易发蔸,长成庞然大物,一蔸可达五、六斤重。大都用以腌制盐菜。</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萝卜。往年都是连片撒播种子,今年听别人的经验分行撒播,可能有利于长块根。</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菜。红菜发蔸快,主要食用菜苔,菜苔凭蔸摘取。叶子也可以清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