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宁波(四)普陀山

张子敏

<p class="ql-block">候船</p> <p class="ql-block">乘船前往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岛,素有"海天佛国"的美誉,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全国首批确定的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的胜景集寺庙、海、沙、石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景区林木繁茂,行走其中心态都变得祥和了。</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普济寺,亦名前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赐额“普济群灵”,遂更名为普济寺。</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普济寺主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普济寺中轴线上古建筑依次为御碑殿、天王殿、圆通殿和藏经楼。普济寺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总体布局既采用传统的中轴线方法,又充分利用地形地段来安排单体建筑,集清代建筑之大成,为浙江清代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普济寺放生池上筑有三座石桥1. 瑶池桥:这座桥位于普济寺的门口,朝向西边,也被称为平安桥。在古代,这座桥是百姓行走的,寓意着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2.中间八角亭称平桥,与卸碑亭、普济寺古刹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据说是从前供皇上走的。 </p> <p class="ql-block">  3. 永寿桥:这座桥是明朝时期张髓大太监为了督造普济寺皇家寺院扩建工程而建造的,是文武百官行走的桥,寓意着走上去步步高升,走下去永远长寿。总的来说,这三座桥都有着独特的含义和历史背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传统。</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平安桥上,但求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体验一下皇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认真听讲</p> <p class="ql-block">多宝塔,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的普济寺东南,海印池附近。元元统二年(1334年),宝陀观音寺(今普济寺)住持孚中怀信禅师受宣让王帖木儿不花“施钞千锭”,购苏州太湖美石建造多宝塔,故又名“太子塔”。普陀山多宝塔是普陀山保存最古的建筑,也是现存的元代最大的宝箧印式塔。</p> <p class="ql-block">隔墙观塔</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多宝塔通高18.17米,由两层台基、三层塔身及塔刹三部分构成。各层平面均呈正方形,立面呈向上收分的梯形。各层平面均成正方形,立面成横宽于竖,向上收分的梯形。普陀山多宝塔的造型代表了元代汉蒙、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展示了元代汉地藏传佛塔的发展趋势。</p> <p class="ql-block">紫竹林,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的一个景点。因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在此栽有紫竹而得名。紫竹林,主要有“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紫竹林、光明池等景点,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由河南洛阳铜加工厂承建·顶现弥陀,基本采用飘海观音形像,端庄慈祥。大佛材料采用仿金铜精密铸造,由96块铜壁板组成,溶入佛面黄金6500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字。南海观音立像处,恰是当年慧锷留不肯去观音之新罗礁上首龙湾岗墩,这座南海观音铜像已成为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路遇可爱的小猫咪</p> <p class="ql-block">感受南国风光</p> <p class="ql-block">坐船返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