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声声吟咏纸乡(中篇)——千寿纸坊连史情之六

沙湾野老

<p class="ql-block">有一种手工制纸,洁白如玉、妍妙辉光、吸水耐干、防虫不蚀,用它刊印的书籍,清晰明目,久看不倦眼;用它书写的字画,行笔润畅,经久不变色。她,就是产于江西铅山县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史纸。连史纸也叫连四纸,为抢救这一频临消亡的连史纸制作技艺,江西含珠实业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投资复苏生产。本人很幸运参与了该公司筹建“千寿纸坊”的工作,相关情况分六部分,此为之六《竹枝声声吟唱纸乡》的中篇:</p> <p class="ql-block">“和熙四月艳阳春,鸟语花香草木深。水复山重疑无路,溪转竹桥童家坪。”“闲步童家山水间,空灵寂静无车喧。林泉野鹤结庐住,恬淡悠闲度此生。”此两首竹枝词写的不是浆源,而是天柱山乡檀合村管辖的一个地方,名叫童家坪。之所以写它,是因为我们来这里收过竹条。这些年婺源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火,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她被人们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然我要说的是,童家坪其实比婺源还要美,因为它还具有一点原始的风貌。而这种原始风貌的美,更触及人的心灵,对于现代人而言,尤其从都市来的,更具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相比较浆源,这里亦是青山环绕,溪水潺流,却山更青,水更绿。童家坪滩多田少,滩的上面横七倒八着几条小溪,溪桥均为就地取材毛竹搭建。有几根毛竹扎成竹排,直接搁在溪的两岸;也有做了竹筐盛满了大卵石作桥墩,再在上面平搁竹排。说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原始,主要还是没有电和也不通车,就连乡村常见的摩托车也看不到一辆。还有这里村民住的房子,仍是那种传统的大瓦屋、篱笆墙,门前一条土路,弯弯曲曲伸向远处的田间、山坞。</p> <p class="ql-block">除此,一些其它地方早就绝迹了的茅草房、禾梗堆,在这里也仍然比比皆是。只是这里的茅草房住的并不是人,而是用来做纸,生产我们称之为草纸的那种迷信纸。禾梗堆则是为了储存做纸的材料和牛过冬的吃食,星星点点,散落在村子的前后左右。远看,山环着水,小溪竹桥两三座;近瞧,水映着山,田路瓦屋四五栋。其间再点缀一些茅草房、禾梗堆,一幅水墨山水田园画要多美就有多美。我想它若能够开发旅游的话,当今世外桃园非它莫属,游客到此没有不流连往返的。只可惜,因了一座水电站,它后来被库水无情地煙没了。</p> <p class="ql-block">山里的冬天,气温比外面要冷到三至四度,却此时的风景非常美。比如下雪,较之外面更大,因为没有什么人走路和汽车过往,大地一片白茫,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水浒传》“风雪夜归人”的场景。做纸他乡,此时我不由地有点怅然,随即写下一首略带伤感的竹枝词:“气温骤降雪花飞,旷野白茫路人稀。转眼山乡腊月到,新年临近该家归。”我对纸坊的那一次下雪记得如此清楚,乃是因为那天恰好小桃源老了一个人,当地人冒着雪到我们纸坊把龙杠抬出去用了。好不容易村民将龙杠请出纸坊,岂能让它再回来。我于是赶紧打了电话与村支书通气,叫木匠在纸坊外墙边钉了一个简易棚架,就再没有让龙杠抬进纸坊。</p> <p class="ql-block">纸坊工作虽然很忙,却空闲时间也还是有的,尤其清早和傍晚。除了散步和与人聊天,我会吹几下笛子或者葫芦丝玩。这天大雪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便又吹起了笛子和葫芦丝。随着“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等的伤感曲调,我的心亦被带到了百里之外的河口。是夜难眠,翌日早起即赋竹枝词二首,借此寄托我对家乡的无限情思。其一:“山麓寒林秃树高,北风呼啸雪花飘。纸坊冬夜相思寄,一管悠悠紫笛箫。”其二:“悠扬葫芦吹竹枝,竹枝吹罢起相思。相思情似清溪水,溪水潺流河口时。”</p> <p class="ql-block">我所写的竹枝词,如同我的为人,比较实在,基本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从没有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浆源这个地方,因为处在一条山垄里,外面若进来个把生人,马上就会引起大家的注意。由此它虽然封闭一些,却也十分安全。来此不久,我便发现一件与外面乡村不同的事。即这里的农户人家,每年秋收稻子归仓之后,都会将鸡鹅鸭和牛放到田里去觅食。一般来说,放养的鸡鹅鸭和牛都是早出晚归,主人要清点的。但也有意外,个别人家把牛放到田里就不管了,以致于有牛好多天都不回栏,据说还丢不了。我因此作竹枝词《秋后田景》来记述这个事:“秋后山间野菊花,稻收满坂跑鸡鸭。赋闲老牛卸笼套,相伴鸡鸭田为家。”</p> <p class="ql-block">再比如我们这里有一对姊妹在家里办了一所幼儿园,我以为不怎么样,应该不会有几户人家把小孩放到里面去读书。谁知去那里看了,却不是我想像的那样,该幼儿园各项幼儿活动的设施还是比较齐全的,学生也不少,加上别村来的,将近有三十几个。姐妹中一个读了幼师,能教孩子唱歌跳舞和画画。另一个初中毕业,则可教孩子认字、写字和算数。这后者还更受山里人欢迎,尤其老人。如我们纸坊老周五岁的孙子在那个幼儿园读书,就常听他说小孙子今天又认识会写几个字了,满意的欣喜溢于言表。这些我统统都写进了竹枝词《山村幼儿园》:“桃源姊妹幼儿园,教学设施样样全。孙儿背书识几字,喜得爷奶笑开颜。”</p> <p class="ql-block">春耕时节,一天纸坊外面田坂传来“嘟哒哒,嘟哒哒”的农机声,出门一看,是周家村民小组长老周驾驶农机在帮人家耕田。休息的时候我问他,山区田地比较少,你买农机帮人耕田划得来不?他答道,这事要是搁在以前肯定划不来。不过现在还行,因为政府实行惠农政策,买农机给予了很大一部分的资金补贴。他指了指自己的这台农机,说它原本一万多,现在只要六千就能买到,省了将近一半的钱。我曾经是下乡知青,晓得以前农民种田没有什么收益,交这交那,除了锅粑冇闷饭。现在好了,不光种粮食田亩国家有补助,连买农机国家也贴补了一部分钱,由此十分感慨,写下《农机下乡》竹枝词:“春风送暖百花开,贴补农机乡下来。犁地耙田赛骏马,粮食再上新高台。”</p> <p class="ql-block">“民风淳朴遍山乡,互助栽禾老少夸。你帮我来我帮你,栽了东家栽西家。”这是我有感浆源这地方互助栽禾所写的一首竹枝词。我们纸坊边上一户人家,因为离得近和有一台麻将机,相互间来往比较多,混得也就更熟些。插秧季节到了,一天这户人家栽禾,女主人香妮一早跑来请我们去她家吃栽禾饭。我有些不解,问做纸的雷师傅,她们家栽禾本来就忙,还请我们吃饭。老雷说,人家这是客气话,她其实是想我们去帮她们家栽禾。哦!原来如此。这里人家栽禾都是相互帮忙的,没有工钱,但东家的饭还是要吃的,且饭的档次不能太低,必须上酒。如香妮家的栽禾饭光啤酒就喝了五、六箱。我很多年没有干过农活了,肯定帮不上多大帮。不过我们纸坊三、四个做纸的师傅,他们可都是干农活的老手,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这不,他们几个都跟随东家下田栽禾,只有我留在厨房帮忙。由于菜也不会弄,只能坐在灶前烧火。</p> <p class="ql-block">“早春二月雨连绵,欲暖乍寒山里边。青壮宽衣打麻将,老农蓑笠耕桑田。”</p><p class="ql-block">互助栽禾的行为值的提倡,却年轻人不愿干农活这事也得批评。如今因为青壮年外出打工,此处田里的活多是老人和妇女干。春节将到,外出打工的人渐渐回来,山村逐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家。然这些青壮年的大多数,回家后除了吃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打麻将和玩扑克上,好像非如此才是过年。年后直至早春二月,也有一些暂时未出门的青壮年,仍旧泡在麻将馆里,基本就不管田里菜地的活。我曾见到一家麻将馆里某老翁的儿子在打麻将,而老翁就在离麻将馆不远的田里耕田。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竹枝词。</p> <p class="ql-block">“山乡女子浑身胆,个个勤劳不惰懒。夫去他乡自己来,手持刀锯木柴砍。”同其它地方乡村一样,浆源的青壮年男子也多去了外地打工,剩下在家里的,便是些老人、小孩和妇女。然留在家里的妇女们并没有闲着,或者说因为男人不在家,她们还更加的辛苦与劳累。除了要搡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小孩外,还要下田干活,甚至于上山砍柴。有一次我们到童家坪去收竹条,路上看到几个三、四十岁的村妇,肩驼一百多斤的木柴涉水过溪。上岸后看到她们在穿鞋,才知道刚才她们在水里是打赤脚的。我想城里工作的白领、蓝领们,大概没有人会知道河底不是淤泥,就是乱石,打赤脚行走该有多么地不容易。以前我当知青时也砍过柴,扎在腰上的刀夹放一把大柴刀。而现在我看那些妇女身上的刀夹,不仅有大柴刀,还有一把小手锯。有了小手锯,砍大柴就省力多了。看来砍柴这个事情上,亦反映了时代在向前发展。</p> <p class="ql-block">反映时代向前发展的地方多了,其中之一便是乡村公路,变化太大了。有一句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可见修路乃是为民造福的好事。然我在浆源所见到的修路,却是好好的良田被沙石顷刻间给填埋了。甚至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如我们纸坊边上的五堡洲和狮山头,修路中亦要将原来的小路扩大取直,占去一些好田。山里田地本来就少,如此乱占滥用,不知农民是怎么想的,难道不觉得可惜吗?反倒是我,心里头隐隐作疼,写下了竹枝词《乡村修路》:“新村建设路先行,车卸砂石坂上伸。修路利民本好事,良田碾压疼人心。”</p> <p class="ql-block">“志向此生当老师,无缘梦里空心思。‘非遗连史’课堂讲,花甲成真不算迟。”此《梦想成真》竹枝词,乃是我到天柱山乡中学讲授连史纸制作技艺课时写的一首诗。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梦想,我也一样,就曾梦想长大了当一名老师。可事与违愿,上初中即遇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甭说当老师了,就是书也没的读。先是随同学一道下乡插队,而后当工人再入机关。凭生爱好美术,前些年一度利用业余时间辅导过几个孩子画画,人家喊我老师。可那是在家里教的,算不上真正的老师。而这次就不一样了,天柱山乡的学校开展乡土教育,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史纸,校领导特意请我去给学生们讲课。尽管讲课的时间只有半天,且学生为六、七年级的两个班。但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有说不出的激动,儿时的梦想终于成真啦!</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现在山村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吃的方面。以前这里贫穷,谁家不是地里种什么就吃什么,哪还有闲钱去买菜吃,况且想买菜也没地方买呀?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家里养的猪能留下一小部分吃就不错了。那时也有贩子进山来,摇着拨浪鼓,用冰糖和一些针头线脑换孩子们手中的鸡毛鸭毛破塑料鞋。我们来到这里时,贩子贩卖的商品已经变成了蔬菜。还不仅仅是蔬菜,里面也有鸡鸭鱼肉。他们也不再是挑着担子走,而是开着“突突突“的三轮车。如我们纸坊食堂吃的菜,有时也在这种菜贩子那里买,为此我有感而发了《今昔山乡小贩》两首竹枝词,先前是:“一根扁担两筐篮,串户走村拨鼓郎。线脑针头任尔选,鸡毛破塑换冰糖。”现在为:“送菜三轮村口响,众人围困肉蔬′抢`。山民日子节节高,也把生活质量讲。”</p> <p class="ql-block">说起到菜贩子那里买菜,我便想起曾经在这里做过的一次好事。一天早上,做纸师傅老章从大门外进来,说小桃源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好几个月都没有吃过肉,刚刚从我们纸坊门口走过去,想去乡政府所在地的高泉买肉。他走的比蜗牛还慢,怕是到中午都赶不回来?我就问,他没有儿子?不养他呀?老章说有哇!三个,但都不养爹。有这样的事……我当即心生侧隐之心,让老章把老人送回家,待菜贩子的三轮车来了,便去到那里买了两斤肉给老人送去。没想到他吃住的地方更是让我吃惊!老屋稀破郎当也就算了,还老人的床铺就紧挨着猪栏,要多脏就有多脏。回纸坊后,我非常感慨地写下这首《苦命老翁》竹枝词:“年过古稀作地翁,毕生辛苦深山中。儿仨不管居猪圈,有日无餐挨寿终。”</p> <p class="ql-block">纸坊坐落在这里,我们少不了要与这里的村民们打交道,请他们干活,上他们家购买材料和蔬菜等。一来二去,我们之间慢慢相熟,个别的还成了朋友。他们来纸坊玩,我请他们吃饭,他们家有个什么好事,也会请我们去喝酒。这个地方杀猪是要弄杀猪饭的,除了请杀猪的人吃饭喝酒,也叫一些亲朋好友来热闹一番。我就去过好几户杀猪人家凑这种热闹,之后写了两首竹枝词叙述到老乡家里吃杀猪饭的情景。其中一首为《农家宰猪》:“又到寒冬腊月天,农家喜庆瑞丰年。杀猪弄饭乡邻谢,大碗酒干大肉钳。”另一首是《邻家喝酒》:“温馨明月照山乡,溪水流银树影长。酒过三巡人始醉,拳划六圈纸坊还。”</p> <p class="ql-block">“溪水潺流碓自春,搓牌夜半回坊中。远山隐约桃源静,近树迷濛月色空。”此竹枝词中的搓牌即为打麻将,描述的是我们晚上到老乡家里打了麻将回纸坊的情景。如今全国都打麻将,自然也包括乡下了。说实在的,我对打麻将不是很感兴趣,但在这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要彩头不大,偶尔也会去玩一下。邻居香妮家有两张麻将桌,有时缺人,她便打电话来叫我们。乡下没有路灯,野外乌漆摸黑,十一点钟就相当晚了,得赶紧结束了牌局回纸坊。此诗描述的即是那个时候的真实场景。如坐落纸坊门前溪畔的水碓,有时闸板没有合紧,水轮转动会发出“吱依……呀”的声响。这在白天可能感觉不到,可这会听时非常清晰,加上朦胧的月光,近树远山真的非常迷人。</p><p class="ql-block">(铅山县老科协会员:杨必源,联系电话:13970330925)</p><p class="ql-block">(本文还有下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