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行(十四)——五台山

美友12698930(谢绝鲜花)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4日•下午</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p><p class="ql-block">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它们分别是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p> <p class="ql-block">传说这四座山分别是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的修行地,因此都有悠久的宗教文化渊源,同时它们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p> <p class="ql-block">佛教传入五台山,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p><p class="ql-block">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宗教活动场所共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p> <p class="ql-block">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碧山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圆照寺、殊像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是五台山黄庙之首,总管五台山藏传佛教事务的大喇嘛就住在这里。清康熙、乾隆,多次来五台山朝拜,都在菩萨顶住宿,曾赐大喇嘛提督印、斩杀剑。</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30000余尊,此外还有佛塔、影壁、牌楼、碑碣等。</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有众多的佛塔宝刹。形制有车堵波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性质有佛塔与墓塔之分。</p> <p class="ql-block">佛塔中为舍利塔、灵迹塔及一般的供奉塔。墓塔中可分为高僧墓塔与一般性纪念塔;规模上大者高56.4米,小者仅0.05米,精巧玲珑。</p><p class="ql-block">在全国现存佛塔中,圆果寺的元建阿育王塔,塔院寺的释迦文佛舍利宝塔,显通寺的组合式铜塔以及《华严经》字塔,均属珍品。</p> <p class="ql-block">最多的佛像主要为泥塑,自唐到现,连续不断,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沿革体系。作品嫣红姹紫,斑驳陆离,将五台山充实成一座罕见的佛像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最罕见的是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在菩提树叶上彩绘的十八罗汉图,共12幅,单数绘单,双数绘双,工笔重彩,共成一册。</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寺内寺外保存下来的钟、鼓、钵、板、碑、碣、幢、匾、牌、联、诗、文等等,数量浩繁。其中不少属于国家珍贵的文物。</p><p class="ql-block">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缺水如影随形,是它发展中不可忽视之殇。冬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p><p class="ql-block">山西长期面临严重缺水问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8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初到山西,车窗外连绵的黄土高原和玉米地不断掠过,很难看到大片水域的景象,那干涸似乎渗透在这片土地的每一寸。</p> <p class="ql-block">再说山西从古至今一直雨量欠缺,正因为干旱才保护了一大批古建。尤其是木建筑,如:应县木塔、严华寺、善化寺、悬空寺、晋祠等。凡事有好有坏,当辩证论之。</p><p class="ql-block">再说传说:文殊菩萨知东海龙王有能润气候的“歇龙石”,便化作和尚前往借石。</p> <p class="ql-block">到了东海,龙宫巨石凉气逼人。文殊向龙王道明来意,龙王拒绝,说此石是花数百年从海底捞起,龙子劳作后靠它歇息,不能外借。文殊再三表明为造福人间而来。龙王不想借又不好明拒,心想老和尚搬不动,就说若能拿走就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殊谢过龙王,对石念咒,巨石变小如弹丸,被他塞入袖筒后飘然而去,龙王惊得呆住,后悔不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殊回五峰山时,烈日当空、久旱无雨、大地干裂。他将神石置于山谷,奇迹出现,五峰山成清凉牧场。此谷得名清凉谷,人们建清凉寺,五峰山也改称清凉山。</p> <p class="ql-block">清凉寺清凉台</p><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五台山也巧,时晴时雨,刚好应了上述故事。不要说不信邪,因为经历少,故而判断有误。我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唯物主义者,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也是自信者。以前说“人定胜天”,到这时,不管信仰也好,迷信也罢,不得不信天道地道佛道。</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文殊菩萨修行地,文殊师利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称。文殊菩萨顶结五髻,以代表大日五智,手中持剑,表示以智慧为利剑,驾狮子以表示智慧之威猛。</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征,被视为智慧和文化的化身,因此与读书人有着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在佛教中被尊称为“大智文殊”,是四大菩萨之一,智慧与辩才第一。他的形象常常手持慧剑和般若经,象征着智慧和辩才。文殊菩萨的形象多样,有时手握莲花,有时手持宝剑,表示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文殊菩萨被视为科举考试的守护神,许多读书人在科举考试前会祈求文殊菩萨的庇佑,希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种信仰在现代依然存在,许多学生在高考前也会拜文殊菩萨,希望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不知有人统计成功慨率为几许?</p> <p class="ql-block">潞潞不愧为带路人、好导游,招前顾后左右逢源,带领游客克服困难游玩胜景,还不忘自己的经济收益。现在的分配制度根据“多劳多得,潞潞导游也遵循此,一路上不断向游客贯输忠孝信悌礼义廉耻的传统理念,说的冠冕堂皇正大光明,临了不忘带一些私货,大家是聪明之人,解释也就多此一举。</p> <p class="ql-block">潞潞指定的驾驶员把车开到了五台山龙泉寺的一处停车场,旁边就是一个佛事供应点。潞潞对我说:“你腿脚不便,不宜登山,就在停车场等着吧。”说完,便急忙去指挥游客购买香烛等上供物品,然后带着他们上山拜菩萨了。</p> <p class="ql-block">娘舅在一旁陪着我。来这儿的香客大多是女子,妇女似乎总是在信仰上更为虔诚、实在和纯真。从古至今,痴心向佛的女子数不胜数,难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一说呢,在信仰这件事上,女子常常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一辆辆大巴接连而至,一波又一波的香客不断涌来。男人看女人总是看不够,上了年纪的男人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这些女香客,有的小家碧玉般温婉,有的有着大家闺秀的气质,有的虽徐娘半老却韵味十足,更有那倾国倾城之貌的,就像开了美颜效果似的。</p> <p class="ql-block">这时,听到一个驾驶员在旁边说:“这些女的好多是从事美容行业的……”怪不得一个个看起来鲜灵活跳、龙飞凤舞的。原本我还因为不能上山拜菩萨而独自生闷气呢,看到这有趣的场景,倒也缓解了不少无聊。</p> <p class="ql-block">在佛事的供应点,人来人往,购买香烛,向来是拜佛者的自愿之举。我静静地站在一旁,望着那迎面而来的香客们。他们姿态各异,有的拎着装满香烛等物的香袋,有的虔诚地披着佛巾,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捧着偌大绸布包裹的人。</p> <p class="ql-block">待我定睛看去,才发现原来是拜垫。那些拜垫被制作得精美无比,边角对应恰到好处,尽显精致。一开始我还不明所以,可渐渐地,捧着拜垫的人越来越多,我这才留意到,这些拜垫大多是明黄色的。</p> <p class="ql-block">再仔细观察,它们之间确有不同,竟还分了几种。有的印着雅致的花纹,有的则是绣着精美的图案,而且脚部的形状也各有差异,有直脚的,有雕着狮子脚的,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佛说“众生平等”,这是从佛性的角度出发,意味着所有众生都拥有佛性,都有成就佛果的可能。然而,现实却有些微妙。信众们经济条件不同,所供奉的物品自然存在差异。可无论是价值不菲的奢华之物,还是路边随意采撷的一朵小花,其根源本应是信众内心对佛法的深深敬仰,是一种纯粹情感的外在体现。</p> <p class="ql-block">但遗憾的是,在某些人那里,这似乎变了味,成了他们出头露面的契机、炫耀成功的舞台、捕捉赚钱机遇的场所。其实,在时代的经济大潮冲击下,每个人都难以置身事外,但信仰不应被世俗的杂质所玷污。</p> <p class="ql-block">在正统的佛教教义里,供奉不过是信众表达虔诚和敬意的途径,是源自内心深处的发心。寺院本应平等对待每一位信众,不会因供奉的多少、物品的贵贱而区别对待。每一份信仰都是晶莹剔透、无比珍贵的,不应该被物质的表象所蒙蔽和误解。</p> <p class="ql-block">佛教的核心是强调修行,那是内心的觉悟与解脱,绝不是建立在供奉多寡、物品优劣之上的等级差别。只是,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又有哪一座寺院能真正坚守这份纯粹,让信仰回归本真呢?这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离开五台山路上,潞潞为游客带来纪念品,据说是开过光的,有佛串、玉坠、笔等。秀丽也请文殊菩萨赐福的两合笔,一合赠于孙女欣欣,一合赠于外侄孙可乐。一石多投,皆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4日•下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