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故事】我的一次割爱捐赠

仙山红叶

<p class="ql-block">  昵 称:仙山红叶</p><p class="ql-block"> 图/文:仙山红叶</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5067866</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记载历史,传承文明,2022年湖北竹溪农商银行决定建设本行“党史馆”,作为本行的一员,我慷慨割爱捐赠了收藏数十年诸多的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的相关史料,至今已过去两年多了,每当看到系统内外干部员工到本行“党史馆”观摩时的情景,本人都为自己当时所尽的微薄之力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湖北竹溪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2年,至今已有72年的发展历史和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  前34年我不曾亲身经历,但是在我尘封的儿时记忆中,闪耀的却是叔叔阿姨们“挎包银行”精神的灿烂光芒,一代代“信合人”接力披荆斩棘,成就了农村信用社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后38年,我与农商共成长,1986年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幸运的我赶上了新时代,不曾懈怠,砥砺前行,续写着农村信用社转身为农商银行的华丽篇章。回顾往事,使我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更使我信心百倍。</p> <p class="ql-block">  在我至今38年的金融工作生涯中,不仅见证了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规模由小到大、综合实力由弱到强、员工人数由少到多、社会地位由低到高等系列历史巨变,也见证了农村信用社从乡镇农村信用社多级法人改革为县一级统一法人,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为农商银行等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同时也见证了农村信用社由当初的一艘“小木船”,变成了现在高速航行的“大舰船”,可是说在本系统工作,这已在我生命中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从事的工作岗位和自己的爱好等关系,本人收藏了本单位大量的改革发展资料,涉及有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发展中重要的制度、办法、讲话、通知和杂志、书籍等实物、史料。</p> <p class="ql-block">  本行2022年建设“党史馆”,当时我想这些史料估计用得上,就决定将自己收藏数年的史料,分类整理后自愿捐赠给了单位,这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对单位建设“党史馆”来说也许微不足道,可是对我本人来说,自认为在我的生命中做出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体现了一个老党员永久不变的初心和使命。</p> <p class="ql-block">  经统计,我捐赠的诸多史料中:涉及物品类有3种(1982年购买的老式黑白电视机1台、老式水壶1个、算盘2把)、本系统杂志类25册、文件类12份、金融书籍类22本。</p> <p class="ql-block">  我捐赠的这些历史发展实物和资料,如今都摆放在本单位“党史馆”展览柜中,不时有许多领导和同志们前来观摩。尤其那台老式黑白电视机,这是我老父亲1982年购买的最值钱的家用电器,至今虽然已经过去42年了,但至今没坏,如果还放在我家中,也许还是个收藏品,可是放在单位的“党史馆”内却格外显眼,不仅勾起了本行干部员工难忘的怀旧感,也见证了我国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史上的亲历者、参与者、践行者和见证者,我收藏的这些发展史料,如果仍保存在自己手中,这或许只是一份个人青春的记忆和难舍的情怀,2022年我自愿无偿解囊捐赠后,如今在本行“党史馆”展厅内,已成为本单位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拼图和见证,它承载一代代“信合人”、“农商人”不变的初心,也必将助力湖北竹溪农商银行大步迈向美好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