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柯文平

柯文平 西藏山南市曲松县中学<br>旦增曲扎 西藏山南市曲松县中学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比厌学更为严重是抑郁、自杀和攻击行为。2019年4月17日晚间十点左右上海男孩跳桥事件、2022年全国媒体和网友为期100多天深度关注的江西上饶铅山县致远中学胡鑫宇离奇从校园失联并自缢的案件、2024年震惊全国的河北省邯郸市三名不满14岁的少年霸凌杀害并填埋同班同学的案件、前不久一男生因情感纠纷用水果刀在江西南昌工学院捅死女生……一件又一件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悲剧,涵盖了大中小学生各个年龄群体。而这,还只是报道出来的部分。从各种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数据来看,问题远比新闻报道出来的更为严重。</p>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作为家庭和学校面对孩子心理健康高发问题该怎样及时干预呢? <b>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b>孩子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和家长一起度过的,家庭对童年的影响是巨大的。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家庭是孩子一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根基。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究其实质,相当一部分与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有关。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共识。<b>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恩爱。</b>父母在赏识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孩子的平凡,就像孩子接受父母的平庸一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懂孩子、陪伴孩子并与孩子共情,<b>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攻击”,我们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要和善而坚定,要以柔克刚</b>,用退一步的智慧引导孩子成长,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更重要。<b>在中小学生心目中,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有温暖的家,其次是有知心朋友。</b>所以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交际,要多鼓励、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玩,一起游戏、运动、聚会和野餐等。另外,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科学研究发现,良好的兴趣爱好能够提升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质量,能够影响人们的个性品质发展,更能够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b>有条件的家庭,最好每年带孩子出一个地方旅游。</b>旅游可以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风俗和人群,拓宽视野,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这种体验有助于减少孩子的抑郁状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做到师生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人人必修课。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有明确要求。<b>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绝不是玩几次沙盘,做几次游戏,上几节课,谈几次心就可以解决的。</b>有些学校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就直接叫家长带走,甚至希望从此相忘于江湖,殊不知,这会直接把孩子推向深渊。<br> 学校工作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二十年来,笔者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从入学照到毕业照,从俯视学生到仰望学生,每一个学生的青春成长史诗里都有我们老师温馨的故事。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做以下努力。 <p class="ql-block"><b>  走近并读懂每一个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b>开学第一课,人人上台自我介绍,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教师将每一个学生的发言稿放入学生成长档案,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家访,充分了解学生。没有家访,就不懂学生,不懂学生,就无法因材施教。教育是帮的艺术,家访是帮的前提。家访不能走形式,家访要走心,积极开展十元钱千分爱活动。每一次家访之后,师生关系更和谐,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质量。</p> <b>在老师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只有学生。</b>我们要转变教育评价理念,改变评价机制,从多角度去发现学生,表彰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长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闪闪发光。我们要深知,每一个学生可塑性都很强,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每一个学生都允许犯错,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被唤醒、被点亮。因此,对待学生需要用到放大镜、缩小镜和望远镜。同时,我们要民主和科学管理班级,公平和公正服务学生,办有温度和尺度的教育。 <p class="ql-block"><b>  通过周记广开言路,倾听学生,指导成长。</b>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这篇周记内容包括一周以来学生对学校、班级、同学、家里或社会上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向学校老师家长提出意见。周记只能是每个学生亲自交给老师,要求任何同学未经允许不能翻阅他人周记。当老师打开学生周记的时候,就打开了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房。这项工作对校园防欺凌也至关重要。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这里得以更个性化、更具智慧、更有温度的实现。</p> <b>  体育,让学生更有力量地成长。</b>教育的最高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健康的体魄是个人成长的根基,而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出的毅力和韧性,是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团队意识,更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品质。缺乏体育教育,学生的全面成长将无从谈起。体育,不只是运动,更是最基础、最美好的教育。体育是最接近孩子天性的一项教育,体育不仅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更重要是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我特别重视阳光体育活动和课间趣味运动会,体育课下雨,我有时会调课,尽可能让同学们的体育课在阳光下进行,让同学们在校园里浑汗如雨,出汗时身体会分泌多巴胺等幸福激素,有助于提升心情和幸福感,从而达到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对心理健康有益。 <b>艺术,让学生更高雅地成长。</b>通过每月组织学生观看励志电影、学唱励志歌曲、跳舞、画画等用艺术教育赋能学生成长。艺术对人的认知、创造、审美、理解适应、社会交往和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的关键时期,通过观看励志电影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促进身心健康。音乐可以治愈心灵。音乐教育对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思维和丰富学生联想。舞蹈可改善心理认知健康,促进大脑活跃,释放快乐激素,提供情感宣泄,增强社交互动,提升自信创造力,是心灵的守护者。绘画对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绘画可以调动孩子的创造力、思维力,有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绘画常常让孩子进入一种专注和放松的“心流”状态,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找到情绪的平衡。我们也可以通过绘画作品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我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确保人人能唱歌,个个会跳舞。没有专业美术老师,我借助各种教育资源从外面请进来。 <b>  劳动,让学生更充实地成长。</b>哈佛大学有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也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成年以后就业率的比例为15:1,犯罪率为1:10。爱做家务的孩子,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数和家庭幸福指数。从9000多个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孩子出现游戏成瘾、厌学、电子产品依赖、抑郁、亲子冲突、懒惰、消极等系列心理问题,有一部分原因与“劳动活动太少”密切相关。身体活动欠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体力劳动永远不会过时,即使是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时代,我们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主要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做到学校劳动、家庭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老师坚决不能以劳动代替惩戒,劳动不是犯错人才做的,劳动人人有责,劳动光荣,劳动最美。 <b>学生成长在活动中。</b>积极开展<b>体验孕妈感恩教育</b>,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母亲十月怀胎,通过模拟怀孕(每个学生腹部系一个10斤重的书包,书包里放一个代表生命的鸡蛋。通过俯卧撑、夹乒乓球、穿袜子比赛体验孕妈日常生活,确保鸡蛋不能破。每一项比赛结束之后,我都会检查鸡蛋是否破损,当我邀请鸡蛋弄破的学生分享时,他们说着说着就哭了),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与不易,以此来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敬意与感恩。每期开展一次<b>“我最敬佩的同学、我最感激的同学”主题班会</b>,同学们用真挚的话和感恩的心分享了彼此间那些不起眼却温暖人心的瞬间。每一个微笑、每一次鼓励,都如同春日里的暖阳,照亮了彼此的心房。马斯诺原理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通过班会被拉满,孩子们幸福感爆棚。每周利用返校时间开设新闻课程,<b>观看央视新闻周刊</b>,专人播放、专人主持、激励分享,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社会热点让学生不做井底蛙,新闻人物让学生争做时代楷模。 面对当前网络冲击、手机诱惑和教育的内卷等对孩子的影响,家庭和学校要分工明确、精诚合作、理解支持、充分信任。<b>家庭是孩子在学习疲倦后回来“疗伤”和“充电”的温馨港湾</b>,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宫殿,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指明灯。家校共育,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