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 | 邂逅莎车

太玉

<p class="ql-block">昨天离开帕米尔高原,走314国道一路向东,晚投宿喀什地区莎车,原本我们只是过路客,一了解才知道,这个小城竟然是新疆年代最早的古城,比喀什的历史还久远,遂决定走进莎车。</p><p class="ql-block">早上10点退房,驾车几分钟来到阿勒屯路,在莎车“非遗博览园”停步,很不凑巧,除了参观了一下外观,门口竖着维修改造的闭园公告。</p> <p class="ql-block">非遗博览园街对面左侧,是阿勒屯清真寺,一栋很有美感的伊斯兰建筑,庄严肃穆,墙面以米黄色为主色调,大门宽敞高大,是传递信仰的圣地,只有信徒才能入内,虽然不对外开放,但精美的建筑值得观赏,是莎车的宗教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清真寺一旁,非遗博览园对面,阿勒屯广场边上有一座院落,内有叶尔羌汗国王陵和阿曼尼莎纪念陵。</p><p class="ql-block">叶尔羌汗国是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存在于新疆地区的一个国家,曾向清朝称臣纳贡,与清朝是宗藩关系,后被准格尔汗国所灭。</p> <p class="ql-block">阿曼尼莎汗是叶尔羌汗国第二代汗王的王妃,十六世纪维吾尔族杰出的女诗人和音乐家,她搜集整理了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汇集歌、诗、乐、舞、奏于一身,对新疆文化的传承、对音乐的创新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莎车每天都有十二木卡姆演出,在纪念陵门口,张贴着演出场次和时间,我们所看到能歌善舞的新疆人演出曲目,都是来源于十二木卡姆。</p><p class="ql-block">在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外墙,有很多用维语和汉语刻写的诗句,情爱和艺术的内容居多,“我原像个红苹果,已被情烧的坑坑窝窝”,这些穿越百年的情话诗,无论岁月流转,始终不变,是对阿曼尼莎汗的纪念。纪念陵是白色的伊斯兰风格建筑,一根根粗大的廊柱、雕花的窗棂、浅绿和白色,高级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再一个比较值得一看的历史景点“莎车府”,是清代新疆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追溯历史,莎车府不仅是军、政务机构,还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这里不赘述。莎车府建筑比较新,典型的汉地府衙、汉式院落建筑,几进几出青砖灰瓦、高墙大院,给人一种庄重威严的感觉,特别是县衙里红底金字的“肃静、回避”,明镜高悬下,知县手执惊堂木,这个堂审画面在电视里常常看到,我在一旁应景的喊出“威武”,而且还有意拉长尾声……整个衙门清净清幽,置身其中,很容易沉浸其中,感受到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莎车的历史人文,在阿勒屯路汇集不少,距阿曼尼莎汗纪念陵100来米,便是“喀赞其历史文化街区”,和闺蜜从墙上镶嵌着各种维族器乐、充满西域风情图案的彩门进入,立马就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一眼望去,绚烂的色彩、浓郁的民族风情,建筑多元,有古建筑见证历史的变迁、有欧式风格建筑、还有中西结合建筑,也有装饰性艺术性独特的建筑,街区每隔一段路,就有一扇打卡木门,看得眼花缭乱,抬眼望见生活在二楼的维族大妈,她朝我们看了看,继续忙碌着手中的活计。</p><p class="ql-block">干净清净的街区,各种民族手工艺制作店铺,和内地一样,也有老街茶馆,可能时间尚早,店铺部分开门,街上行人较少。我们在挂毯地毯铺前驻足,被眼前题材广泛、色彩图案丰富、幅宽大小不等、做工精细,当作商品出售的织品震惊,那不应该叫商品,都是艺术品……</p><p class="ql-block">莎车,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城极具魅力,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