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有贤妻(上篇)</p><p class="ql-block"> 文/邱步道</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个优秀的女人。我是一名部队与地方工作时间兼半的军转干部,几十年干事创业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多,但平身不出彩不出众的人生际遇,丝毫不能掩盖我媳妇作为优秀女人的底蕴与成色。现如今,我已步入花甲之年,回望与妻子张林菊30多年的筚露蓝褛风雨兼程,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女人,什么才是聪明贤惠、温柔体贴,什么才是通情达理、夫唱妇随;我才深挚地体会到一个家庭,什么才叫相濡以沫、心心相印,什么才叫同甘共苦、携手前行。</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江苏苏中里下河地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8岁离开老家赴千里之外的陕西参军入伍,曾凭着自身勤学苦练拼搏奋进的心气劲,如期演绎先入党、后上军校、再被提干“人生三部曲”。1991年,我在驻守陕西省渭南市的某师政治部担任新闻干事,当时采写新闻稿件的工作压力山大,我整天奔波忙碌在基层部队,无暇谈论顾及个人私事,但年迈父母接二连三书信的反复催促,年龄一年大似一年的尬尴处境,迫使我不得不把恋爱婚姻摆上议事日程。因为顾及南北方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差异,考虑到自己在部队究竟能干多久心里没数,我曾一度把结婚成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锁定在老家江苏兴化县城。在此期间,经好心媒人牵线搭桥,我也曾心潮荡漾风尘仆仆地回原籍相过几次亲。每次见面,情窦初开的女孩对我穿着笔挺军装、谈吐稳重文雅印象深刻,对我年纪轻轻就拥有新华社和《解放军报》社特约通讯员的头衔十分着迷,普遍认定我在部队肯定是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追求有上进心的好青年,但对方父母冷静下来细思极恐,奉劝姑娘从现实出发慎重考虑,理由是小伙子远在大西北的野战部队,个人吃苦受累不说,关键是结婚成家后鞭长莫及,长年累月照顾不到家庭;小伙家在农村,父母年老力衰家境贫乏,没有半点经济支持补偿能力,缺少在县城买房安家的必要物质基础。就这样,几次兴冲冲地来孤怜怜地回,直把我这个所谓的"小秀才"逼到墙角根。面对我的眉目紧锁心灰意冷,年近七旬的父母也是愁肠百结寝食难安。</p> <p class="ql-block"> 安慰好老爹老娘回到部队后,作为被爱情遗忘的大龄青年,我没有因此失望茫然顾影自怜,而是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倾注于全师新闻报道工作之中。1992年3月,我与集团军新闻干事联手,采写的题为《摒弃花架子 提倡真功夫 某师改进工作作风从严治训》新闻稿件,上了《解放军报》头版头条,这篇独占鳌头含金量十足的"重磅稿件",不仅铸就了我担任师团新闻干事的从业高峰,也让我的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得到极大抚慰与满足。当时,虽说个人清灯孤影,整日伏案赶写稿件,但那英演唱的风靡全国的电视连续剧《山不转水转》的主题歌,成了点亮我枯燥难熬生活的一束光,尤其是歌词中吟唱的“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的圆,那太阳掏洞也要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窿,没有结不成的缘,那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更是成了我驱赶寂寞、砥砺生活、畅想未来的心灵鸡汤。</p>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1992年春夏之交的5月,我被兰州军区宣传部点名指派,去北京参加由《解放军报》社组织的全军新闻干部业务培训班,同去的还有某陆军疗养院政治处一名姓张的女干部。该疗养院与我们集团军军部隔街相望,同属兰州军区管辖的驻守在西安临潼的友邻单位。因为分在同一个学习小组,而且都是来自陕西驻军部队,张干事对我倍感亲近印象深刻,承诺回陕后帮我在他们疗养院介绍个好对象。</p> <p class="ql-block"> 军中无戏言。从北京返回陕西后的张干事甘当“红娘”,她发动全处男女老少帮助物色人选,最后把筛选后的目光聚焦在该院疗三科护士,也就是我现在的妻子张林菊身上。小张籍贯山西绛县,父亲是建国前参军入伍的老革命,经历西藏剿匪、青海平叛等多次战役战斗,曾担任过临潼陆军疗养院院长,八十年代中期在该院离职休养。小张在家中五男二女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自幼条件优渥,衣食无忧,打记事起就一直被哥哥、姐姐们宠着护着,不仅平素吃饭挑剔,而且家中务事从不沾手,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这样的家庭别样的小妹,能不能看上我这个漂泊不定一无所有的兵哥哥,张干事们心里也没个底。一个雨过天晴夕照骊山的初夏傍晚,张干事与小张的闺蜜高干事两人一起,蹑手蹑脚走进首长居住的老式四合院,说明来意后张院长笑容可掬,听说给他小女子介绍的对象是隔壁某集团军所属王牌师的新闻干事,舞文弄墨有两把刷子,更是乐得合不扰嘴,当即表示我们父母这儿没有问题,并再三强调,军中女儿找个军中儿郎不悖常理,小伙子老家远在江苏,生活暂时困难一些无所谓,我们不能用"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的狭隘观念和片面眼光看人选人,只要小伙子能够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在军旅,不改建功初心”就行。</p> <p class="ql-block"> 有了父母的深明大义与坚定支持,曾经心高气傲小我三岁的张护士也就顺势而为,于是我们按照张干事的约定初次见面。待我紧张惶恐地走进张干事的办公室,倏然瞥见一张《解放军报》摊在办公桌上,细看才知道是那天我的稿件上了头版头条的报纸,对此我正襟危坐,但心里明白是两位介绍人事先设置的道具,目的是为了烘托气氛,增加小伙对姑娘的吸引力。在媒人的牵引嗫合下,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了对方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印象中她最后询问的是“你老家在江苏什么地方?”我便顺口回应道:“在江苏省扬州市”。对此,小张护士再没吱声,借故家里有点事就提前告辞了。当天下午,好心的张干事给我们这边反馈信息,说姑娘见面后对小伙子的相貌有些介意,不只是个头偏低,更主要的是年龄偏大长相偏老。听着好事没有好戏,我们新闻战线的老大哥,集团军宣传处周干事便急中生智,说这样我们双方媒人再做做工作,让他们晚上再见上一面,成与不成全当交个朋友,地点就在我家。也许是上天赐予的良机,注定的情缘,这不见不要紧,再见还真见出了好感、催生了情愫,从此我俩在临潼与渭南两地频繁走动,正式开启了由相识到相恋不可逆转的人生旅程。在这个相处的过程中,能让张护士由"执子之手”朦胧初心转化为"与子偕老”铁定行动的,源自于工作上一个不经意的小插曲。1993年3月,她所在的疗养院率先在分部医疗卫生系统组织开展"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争做黎秀芳式的好护士”主题演讲比赛,科室领导踊跃报名推荐她参加,而且要求必须为科室争光添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解开张护士的愁眉,我充分发挥自身文字特长,以该科室护士长为工作原型,加班加点赶写了一份三千多字的演讲稿。此稿在预决赛演讲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被评委们评定为唯一的特等奖。此举让张护士一锤认定我是个文化人,从此对我是疼爱有加死心塌地。文化的“一招鲜”有时也能“吃遍天”。这个无巧不成书的故事花絮,不仅打破了千百年来“关中姑娘不对外”的民间戒律,也书写了“一篇演讲稿换来一个好媳妇”的爱情传奇。</p> <p class="ql-block"> 经过大半年的爱情跋涉,我俩在双方父母的期盼中走进了婚姻的“始发站”。因为囊中羞涩,苦涅的军婚一切都得因陋就简。1993年7月,在去当地民政部门办理好结婚证后,我破天荒地请了一个星期的婚假,掏出全部4000多元的积蓄,做了几件力所能及的“应景文章”、“面子工程”:首先,带妻子去西安买了一枚价值500多元的结婚戒指,晚上在烛光下含情脉脉给她戴上,算是用这个简单的仪式代替女人一生一世最看中的婚礼;其次,联系两个农民工,用涂料把单位分给她的筒子楼的老旧单身宿舍简单地涮了一下,并用剩下的积蓄买了一张床、一台小彩电和一具老式的煤气灶,算是给妻子营造一个能够遮风挡雨安顿身心的家;最后,由老岳父出资买了香烟、喜糖,逐一给夫妻双方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报了喜,晚上摆放五桌酒席,宴请了父女两代人在疗养院工作相知相好的领导和同志们。办完这些事情,提干五年的我已身无分文,晚上跟妻子躺在疗三科房间的公用床上,我泪眼婆娑歉疚不已,难过地哭得像个孩子,妻子用她女性特有的温柔再三抚慰我,说有我在这个家就在,别看我身体瘦小孱弱,但我有决心为你营造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我们不与人家有权有势、大富大贵的去比,寒碜的日子总会好起来,平凡的生活才过得有滋味。你明天就去渭南上班,家里支锅垒灶的事就不用管了。妻子心正意诚、说到做到。随后,她用自己的私房钱添购了衣柜、筒易沙发,像蚂蚁搬家一样,把娘家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物件往小家拿,有时在露天楼梯上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等我一个月之后忙完手头工作回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生活设施配套、物件摆放有序、内外干净整洁、饭菜汤羹齐备、温暖舒适倍至的新家。看到她因切菜不小心被划破的手指头,我心疼不已,她却满不在乎朝我调侃,“我用两处小小伤口换你两篇长篇通讯,这个痛忍了,划算,值得!”</p> <p class="ql-block"> 娶进门的新媳妇总得见见公婆,这是常理常规。8月份,我们夫妻双方各自请了20天的婚假,兴冲冲地回江苏老家探亲。当时买不上卧铺票,坐的是老式绿皮火车硬座,二十多个小时的哐啷颠簸,直把弱不禁风的妻子累得头晕目眩、呕吐不止,好不容易到达南京站后,又要顶着像蒸笼一样的闷热酷暑去中央门车站,汗流浃背换乘公共汽车往兴化县城赶。两天两夜的长途奔跑,等到达村庄时,别说一个平时不太出门的女同志,就连我这个年轻气壮的“老江湖"也被折腾得够呛,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寒喧问候闻讯赶来的一波又一波的亲戚乡邻,妻子望着三间摇摇欲坠80年代初盖的砖瓦房,看着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吃的是从房前码头直接提上来的河水,一到晚上苍蝇蚊子满天飞,照明还点着老式的煤油灯,她没有流露出半点埋怨不适的情绪,反而舍不得70多岁还在村里替别人打工的公公、婆婆,不断念叨他们在农村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太不容易。庄户人家每逢子女成婚,主人总要设宴款待村里干部、同姓户族、亲戚友邻,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件,也是约定俗成回避不了的规定动作。有天傍晚,妻子隐隐约约听到我父母私下商量此事,正在为凑不够酒水钱而悄悄发愁,待她问明情况后,毫不犹豫从自己包中拿出仅有的3000多块钱,塞到我母亲手中,并落落大方地安慰道:“你们年纪大了不要为难自己,这是我爸上个月给我的嫁妆钱,我们自己的婚事自己操办,不能给你们老人增加负担。”有了足够的银子给婚宴做支撑,我父母主办和几个哥姐协办的底气就上来了。那天,我们的婚宴在鞭炮声中如期开席,满打满算有10桌人,妻子爽快地陪我给客人一一敬酒致谢。农村人直性子,有时高兴起来喜欢闹酒,看到新媳妇举杯而至,有人逗着妻子必须一对一喝白酒。为了不让大家扫兴,她来者不拒,竟然出人意料地仰起脖子一口一杯。客人散去,我扶着醉意醺醺的妻子到床上休息,看着我心里担心难受,她却语出惊人直抵心扉:“我们都是军人,关键时刻要挺得住、拉得出、打得响。今天吃的是面子饭,喝的是感情酒,再呛再辣也要咽下去。只要你们邱家能够喜气盈门,今后子孙能够活得快乐体面,让我这个做儿媳妇的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离村归队时,父母和乡亲们恋恋不舍地把我们送到村口,望着苍老蹒跚的母亲,妻子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再三叮嘱:“你们在农村生活不能省,家里有什么困难写信跟我们讲,老俩口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走在村庄通往公路的土路上,她还不住扭头回望渐行渐远的村口,舍不得老无所养生活凄苦的公公婆婆。</p> <p class="ql-block"> 1994、95两年,是我俩组建小家庭最不寻常最不平凡的两年,工作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原因是,我服从组织安排和工作需要,由师宣传科下放到离临潼更远的所属某步兵团担任组织股代股长,代理期间工作是否胜任,直接关系到我能否按时转正,为日后跨入营团职干部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妻子有孕在身,挺着大肚子还要上白岗值夜班,孩子出生后谁来帮助照看,仍是个无解的题,千钧重担全都压到她一个人身上,能否做到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新家能不能开好局、起好步。我所在的某步兵团驻守在华阴与华县交界的秦岭北麓,距离军部临潼有90多公里,该团是兰州军区东片部队人装满员的甲种团,一直以铁丹忠心、南征北战、战功卓著、英雄辈出而闻名。和平建设时期,该团初心如磐、使命催征,练兵打仗劲头足,战备训练任务重,改革试点项目多,依法治军管理严,上级期望要求高,成了这支厉兵秣马能征善战团队的显著特色。组织股是一个团队内部文字材料的突击队与多面手,党委和政治机关日常运转的文电材料,都由该股负责起草撰写。作为新上任的代理股长,我除了跟司政后装四机关的同志一起下部队检查考核战备训练和"双防"工作外,几乎没日没夜泡在办公室爬格子,时常一份材料还没写完,另一项更急更重更难的任务又压了过来,平时想在周末喘口气都不现实,更别说抽身回去跟家人团聚了。为解除我的后顾之忧,全力支持丈夫在基层一线部队干事创业,妻子逐步养成忍耐倔强的心性与习惯,常年咬牙吃苦耐劳,甘当勇挑家庭大梁的“贤内助”,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始终坚持做到“三不”,即不主动打军线电话诉说儿女情长与相思之苦,不把家庭生活遇到的烦恼事项与实际困难告诉丈夫,不轻意呼叫丈夫回家协助自己分担压力纾难解困。就这样,我在团队工作两年,虽说营院门前有公路、铁路双线贯通,但回临潼却成了难以暗渡的迢迢银河,往往一个月才能鹊桥相会一次,遇有部队演习演练、野外训练,一连几个月也见不到人影。1994年5月,恰逢"5·12"护士节,我们的儿子露露在西安部队医院通过剖腹产顺利降生,这是我们夫妻俩期盼已久的大事喜事,我破例请了10天假,日夜守护在他们母子身旁。不知是剖腹产还是调理不周的缘故,妻子竟然在产后没有奶水,没法只好用奶瓶冲牛奶粉代替母乳喂养。出院回到家后不久,小家伙或许有先天先觉,当他感知奶瓶乳胶头不是妈妈真乳头时,便怎么也不肯喝奶,于是逼着妻子只能采用妙计以假乱真,就是把护士输液用的细小橡胶管,用胶布绑到自己乳头上,塞到宝宝嘴里,然后把奶瓶高高举起,像打点滴一样慢慢往他嘴里送。这样慢折腾难熬过的日子,妻子整整坚持了一年多,直至孩子勉强能够断奶为止。儿子倒是在吃饱喝足后安然入睡,可他那知道妈妈的乳房乳头,已被日复一日的胶布粘得又肿又痛不成样子。</p> <p class="ql-block"> 初建家庭初为人母,含辛茹苦操持家务,这倒不是妻子难以逾越的障碍,最让她担心受怕心力交瘁的是儿子经常生病就医。不知是胎儿初始发育小的原因,还是剖腹产引发的连锁反应,孩子出生满月后,自身免疫力抵抗力较低,时常出现扁桃体发炎的症状,随之而来的是发热、咳嗽、腹泻等立体发应。如果寻诊问医不及时,伴随而来的将是更为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接踵而来的就是长时间高烧不退。常年身边没有个男人,父母虽说住在同一个营院,但年龄也大了,况且还有些老龄疾病,实在不敢让他们焦虑操心,这样遇有孩子突然生病这种紧急情况,妻子只能抱着他,自己往两公里外的临潼妇幼保健院跑。每次去医院就诊,有时白天还好些,好心的同事或哥嫂还能搭把手帮个忙,如果碰到深更半夜刮风下雨,那痛苦的就是孩子难受的便是大人。因为常去妇幼保健院打点滴,少则每月一次,多则一月两三次,那里的医生护士对他们母子俩早已面熟于心,开口就是“又来了”,因而无需询问这位小病友的姓名、年龄,即可拿起笔来直接开处方。孩子生病住院对缺少经历经验的年轻母亲来讲,是最揪心最难熬的事情,但就在最需要男人顶场的艰难时刻,她宁可一个人苦苦支撑偷偷抹泪,也从未想到拿起军用电话,把儿子生病的信息透露给我,我往往是事后才知道母子俩相依为命共克时艰的大概情况。1994年11月,满地落红的关中已进入初冬,稀疏黯淡的路灯在嗖嗖的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冷,那天妻子带着儿子在科室值夜班,时值午夜她发现白天只是轻微咳嗽的孩子,突然出现不间断地腹泻,当护士的她倏然意识到事情不妙,便顾不得外面漫天飘洒的雨夹雪,立即用军用大衣裹起孩子直奔医院。当时,天黑路滑见不到人影,霎时间风卷雨雪又打得人睁不开眼睛,紧张害怕的她一不小心,直跌得个人仰马翻,由于本能的心理身体反应只顾着护住孩子,她自己的左胳膊却碰到路边的护沿上,造成间断性骨折。因为察觉早用药快,儿子的秋季病毒腹泻很快治愈,而妻子的小胳膊却遭受重创,不得不用夹板石膏绷带固定吊到脖子上,三个月之后才恢复如常。心中始终装着丈夫和儿子,唯独没有自己,是妻子知苦不言苦、逢难不畏难的一贯作派与精神特质。1995年7月,我团按照军区年度训练计划,跟随集团军部队开赴宁夏青铜峡沙漠深处,参与多兵种实战化对抗性“西部一95演习”。临训动员整装待发时,团长带领我们几名机关干部去集团军司令部、后勤部协调申领部分急需的演习器材,考虑到这次团队进驻贺兰山,一去就是四个多月,办完事路过临潼疗养院时,首长特地指令我回去跟妻子打个招呼。看到我心情忧郁地从大门出来,细问才得知孩子得了急性肺炎,妻子带着去附近医院住院去了。性格直爽体谅部属难处的张团长二话没说,直接命令司机把车开到妇幼保健院。看着头手挂着吊针、咳嗽难受不止、小嘴哼哼唧唧的孩子,望着我妻子头发蓬乱、疲惫惊恐的神色,号称"夜老虎团”铁汉的张团长也动了侧隐之心,建议我作为留守人员值班,先陪妻子给儿子把病看好。面对张团长的关心照顾,妻子左右为难,但她很快镇定下来谢绝了首长的好意,说“我习惯了,一个人在家能顶得住,这次部队演习就是练兵打仗,任务面前没有特殊,他一个上传下达的机关股长,不能关键时刻当逃兵,必须舍弃小家挺膺担当。”听到妻子这番语,张团长很受感动,当即表示,你们把孩子住院看病的发票收拢整理好,我和政委这次破个例,不管给孩子看病花多少钱,团里全给报销。到达演习地点后,面对风卷沙尘、帐篷连营、战机轰鸣、炮火连天、席地而寝的野外战场环境,我除跟随演习战役战斗进程,牵头组织政治机关起草印发各类作战文书外,还锚定夯实打牢团队思想、组织、战术、技术、作风基础,潜心研究探索“动中抓建、稳中求进”的有效路子和成功做法,形成的经验材料被集团军复制完善后作为范本转发各部队。演习回撤归营后,团党委报请师里提前正式任命我为该团组织股长。两个月后好事成双,我被选调到集团军政治部组织处工作。军级政治机关直接从团一级机关选人用人,这在集团军选拔配备干部工作历史上是少有的。妻子在疗养院那边的工作,同样也没有因为家庭的过多拖累,而影响她爱岗敬业的热情,放慢她履职尽责的脚步,她连续多年被院里评选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年度先进工作者”“基层科室护士标兵”,军区《人民军队》报曾以“争创先进科室有功、争当模范军嫂有名”为题集中宣传报道她的感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 小要贤,老要爱,婆媳要当母女待;妇当女,婆当母,婆媳关系好相处。这两句流传民间的通俗谚语,既点明了历代婆婆、媳妇必须领悟恪守的亲情定位与行为取向,同时也道尽了天下婆媳温暖和谐美美与共的相处之道。我妻子身为儿媳,同样也面临着如何孝敬老人善待公婆的问题。虽说她与从农村来的婆婆一起生活时间不长,但她用深情笃定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要得家庭和,媳妇先敬婆”的尘缘佳话。1994年4月,我曾在给老家父母的回信中流露出妻子即将分娩暂时还没找到保姆的忧虑,想不到儿子出生刚刚满月,两位目不识丁从未出过远门的老人,竟然凭着信封上的地址千里迢迢,背着大包小包摸到了家门,这一路上遇到的辛酸苦难至今令人难以想象。因为父亲按合同约定还要赶回村里帮助养殖户看护鱼塘,所以只停留了三四天,就急匆匆地踏上了返程。奶奶留下来照看孙子,妻子有了可靠帮手,自然高兴不已,这样白天可以安心踏实上班,可孝敬照顾老人的担子却又落到了她的肩上。如何让一个从农村来的水土不服的婆婆尽快融入这个新家,妻子从日常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像对待自己的亲娘一样,不厌其烦、一招一式地进行指点帮带,遇有生活上的细节出入、习惯偏差,总是尽量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商量,从未在老人面前喊嗓子、掉脸色。为了让婆婆穿着干净舒适,出入不同场合体面一些,她表现出少有的慷慨大度,一次性给老人从内到外买了换季衣裳;兼顾南方老太太的饮食习惯,她一改北方人以面食为主的生活基调,坚持每天蒸一次大米饭,时常买些少量的鱼肉类及豆制品回来用以改善老人生活;想着婆婆白天带孩子比较辛苦,她主动封锁八小时之外所有的交际圈、应酬圈、娱乐圈,坚持每天下班后按时回家,目的是早点给老人换把手,多让她到外面溜溜弯、放放风;考虑到婆婆生性活泼、爱说爱笑,但因为来到陌生地域语言不通,她就尽量挤出时间用农村老太太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多跟老人唠嗑拉些家长里短,既形象直观地给她讲述解读陕西方言、民风民俗、趣闻轶事,又生动活泼地帮助她调节精神生活,排除恋家思乡之苦。有段时间,妻子所在科室承担一年一度西北边防官兵来院休息疗养任务,因为接待人员数量多,需要全科人员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所以无暇顾及到街上买菜,他便带着婆婆、孩子去娘家蹭饭。尽管外公外婆忙前忙后热情招呼,但细心的妻子还是发现,婆婆吃饭夹菜显得非常生疏拘束,达不到平常的摄入量就早早放下碗筷。回来深入交流后才得知,原来婆婆不是嫌饭菜不投口,而是内心有想法有顾虑,怕农村来的老婆子吃饭放得太开,让当干部的亲家俩有想法难接受。尊重婆婆的内心感受,从此妻子一反常态,宁愿从娘家多拿些生菜熟食回来加工,也不让老母亲在吃饭问题上局促不安左右为难。在与婆婆朝夕相处彼此关爱的过程中,妻子通过用心用情观察老母亲细微的思想情绪变化,逐步看清认准一个事实,就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太太,对日常吃饱穿暖要求并不高,最让她们说不出难熬过的是,某天某日忽然离开熟悉热恋的故土故园,让她们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域和环境中安身立命,这才是短时间内难以跨越的心灵孤岛、生活鸿沟。当年临近中秋,妻子发现老母亲时常白天抱着孙子孤独地对着庭院大树凝神,晚上望着天上忽隐急现的月亮发楞,便琢磨着老母亲肯定又思念故乡了,又开始担心没吃没喝的老头子了。为填补她语言与精神交流上的失落与空缺,让她在部队营院也能体验到乡情乡音的真实与亲切,妻子利用各种渠道到处询问,看有没有从江苏苏中地区过来的老乡。当打听到隔壁分部干休所也有一位从老家兴化过来帮助带孙女的老奶奶时,妻子喜出望外,立即带着婆婆登门结对交友。有了这个老乡"情感驿站”,婆婆白天抱着孙子就有了固定去处,相同的家乡情结、相同的叙事语言、相同的儿孙纽带,把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紧紧地攥在一起,从此她便找到了在老家生活的感觉,早晚像变了个人似的。</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婆媳同心,其利断金。我母亲聪慧务实、眼光独特,来家里生活不久后就发现,虽然我们夫妻俩每月都拿工资,但我会抽个烟,孩子又要买粉奶,而且隔三岔五还得往医院跑,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对此,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琢磨着怎样才能出把力,帮助我们把紧日子过寻常过扎实。经过到菜市场几次考察,母亲决定从擅长腌制咸货咸菜方面先行着手,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儿媳时,妻子不容置疑积极响应,立即从日杂商店买回大大小小的团团罐罐,协助老人在厨房腌制制作了包括莴笋、冬瓜、缸豆、芹菜、白萝卜、胡萝卜、苞菜、芥菜以及香肠、黄豆酱、辣椒酱、红枣酱等20多个品种。在婆婆的引领带动下,妻子也很快学习掌握了蒸馒头、包包子、擀面条、煎锅贴、摊饼子等面点制作技艺,极大地丰富了一日三餐的菜盘子。正是靠婆媳俩这样勤俭持家,精打细算过日子,儿子出生后的头两年,我们不仅度过了生活难关,实现了年度收支平衡,而且在让一家老小吃饱喝好的情况下还略有节余。别人家的媳妇在产后养得又白又胖,而妻子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内却整整瘦了10来斤。据老母亲后来回忆,在她到部队带孙子的一年半时间内,她没看到儿媳妇添过一件换季的衣服,没见到她买过水果、零食、糕点放到自己嘴里,更没听说过她在外面花钱下馆子吃过一次饭,称赞"像这样勤俭持家会过日子的儿媳妇,别说在大城市,出生于干部家庭,就是在我们农村乡下打着灯笼也不好找”。</p><p class="ql-block"> 我母亲在老家四邻八村是出了名的“佛奶奶”,她从年轻时就学经诵经、修持佛法,慈悲为本、福慧双修、缘起性空、涅槃寂静,成了她一生的坚定信仰和精神支柱。时令进入农历乙亥年六月,随着艳丽的石榴花红遍坡坡坎坎,一场与子嗣平安的幸福之约,一年一度的临潼单子会即将拉开帷幕。单子会是千百年来陕西临潼民间自发形成的最大庙会,每逢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三日,陕西关中地区的香客和信徒,包括西北五省的大量游客,都会带上床单登上骊山之巅,汇聚来到人山人海、香火缭绕、钟鼓齐鸣的老母殿前烧香叩拜、祈福许愿。单子会盛宴日益临近,听邻居陕西老太太介绍,骊山老母殿的香火很灵验,一生信奉佛陀、看惯香烟袅袅的母亲,立即向儿媳妇请示,表达了也想去参加庙会的强烈愿望。考虑到单子会期间人头攒动,而且攀爬的骊山小路崎岖陡峭,老人赴会存在最大的安全风险,说什么也不同意,想不到一向温和谦让善解人意的婆婆,竟然以不吃饭相要挟,向儿媳妇表达无声的抗议。妻子看拧不过她的倔犟劲,只好把孩子放到娘家,满心顺从陪她一起上山。为了让婆婆开心满意,确保老人人身安全,妻子提前预备了床单、香烛和供品,并利用白天陪她从人少的骊山后坡寺沟攀山登巅。到达山脚下时,妻子又用事先准备好的军用背包带,一头系在老人腰间,一头扣到自己手臂,谨防人挤人意外走散。好不容易爬到遇仙桥,看到满山都是人山人海,直把人工修筑的狭窄山路挤得水泄不通。就在婆媳俩前行受阻,正商量着准备折返的时候,人群后忽然出现了一个吹哨子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与妻子面面相觑后才惊喜确认,原来是早年熟悉要好的初中同班同学。民警大哥被老同学的孝心爱举所感动,立即出手相助,开辟绿色通道。少顷,他用对讲机帮忙雇来两名挑夫,把老母亲用背包带绑在滑竿轿子上,直接从路边丛林中迂回穿插往上抬,而他则以民警的身份鸣锣开道,充当侍卫,一路为老人保驾护航。待老母亲以特殊香客的待遇,到山巅按规定流程完成所有烧香祈福动作后,落日余晖已笼罩整个骊山。下山时随着夜幕降临,妻子打着手电筒提心吊胆,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婆婆,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生怕反应迟缓有个闪失,就这样十几公里的盘山土路,她们踯躅而行整整走了三个多小时。到家后,婆婆像是勇士一样打了个大胜仗,可直把儿媳妇累得倒在床上动弹不得。儿媳的开明大义,让婆婆深受感动,从此婆婆坚持每晚烧水为她泡脚按摩。时值年关,母亲抱着越来越重的孙子深感力不从心,流露出想回老家的想法,妻子纵有万般不舍,但也不得不面对老人也有老人生活的现实。临行前,妻子含泪拿出一半的家底,用针线把它缝到母亲的棉袄里,看着嗷嗷待哺的孙子,想着开年还得雇佣个保姆,她又悄悄地把钱放到了妻子的枕头底下。那天天色阴暗寒气袭人,筒子楼里的左邻右舍都到楼下为老人送行,望着婆婆远去的背影,妻子抱着儿子蹲在路边,鸣咽不止哭得像个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