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舒国国都庐江郡郡城寻访</p><p class="ql-block">作者:吴守春</p> <p class="ql-block">在城池村“城池”东南角“长城子”与内城河埂基,竖有一同碑示,正面曰:“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池村古城遗址,合肥市人民政府二○一三年五月七日公布,庐江县文物局二○一五年立”。背面碑文:“城池村古城遗址——城池村古城遗址位于庐江县西南15公里的柯坦镇城池村,又称大城坂。据《安徽通志》《庐江县志》记载,初步推断为汉代庐江郡治(舒县)所在地。遗址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约600~700米,东西宽约500米,城址由东西城两部分组成,城墙由石块垒砌和夯土堆筑,在城西墙基发现有灰层和红烧土,城内发现有商周时期陶片和六朝瓦当,城墙外原有护城河。”这只是“初步推断”,随着深入研究发现,这里不仅是汉代、六朝、隋代庐江郡城所在地,而且还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古舒国国都。碑示里的“古城遗址”其实只是“城池”部分,“城池”之北的“大城坂”并未包括在内,而“大城坂”面积约是“城池”两至三倍,“城池”面积600亩,“大城坂”面积约在1500亩,古舒国国都、庐江郡城总的面积约在2000亩以上,约130万平方米。“原有护城河”句是不准确的,因为“护城河”基本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2019年,城池村古城遗址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p><p class="ql-block">大城坂《周氏宗谱》神宗崇祯七年八世孙周亲贤在谱序中言:“余家自明兴时徙居于庐之曹城。”“曹城”指的便是东汉末年的三国年间曹魏南下,将东吴周瑜、孙策、孙权自庐江郡城赶到巢湖之东或“江东”之后,鸠占鹊巢,成了庐江郡城的主人。曹操并非庐江郡城的始建者,在曹操军队到达庐江郡城之前的秦代或西汉年间,庐江郡城就已存在,在曹魏与东吴的庐江郡城争夺战中,城池肯定受到很大损坏,曹魏重新修葺那是肯定的。但曹操在柯坦庐江一带实在是“驻跸”太久,所以后人一想到“大城”便首先想到“曹操”,加之《三国演义》以及三国戏的广泛流传,曹操的知名度太高,而其他郡守包括庐江王没有哪一位堪与曹操相比,故称之“曹城”。当然,曹操所建的金牛城,却被一些封建正统卫道士们蔑称为“阿瞒城”,曹操小名“阿瞒”。</p><p class="ql-block">周家因环“大城”散居,以“大城”为荣,甚至一些先辈之号,都与“大城”有关,如七世周锐,号近城,史椽;八世周世爵,号守城。《康熙县志》:“大城,在县西南三十里。汉以前疑六在此,但不敢必其的为何城。后曹操兵与吴拒,岂亦因其旧址欤?城之傍,又一城濠遗址俨然。”该志又在“潜城”中云:“《一统志》在庐江城南二里。《左传》公子烛庸帅师围潜,即此。及考杜注,则曰在庐江六县西南。而六城在舒城东南六十里,岂亦大城之类欤?今之庐江并其地而有之,故邑名潜川。”《光绪县志》:“六城,旧志引《太平寰宇记》云,六城在舒城县东南六十里,考其地即金牛城,盖后汉时曾改庐江郡为六安国,故相沿以其郡治为六城。而西汉九江王都六之六,自在六安州,不在庐江也。按,汉时庐江郡本治舒县,其后改庐江郡为六安国,或即因其郡治,故后世名舒城为六城,理亦近似,至以金牛城当之,则非是。金牛城,《魏书·地形志》西汝南郡之安城也。”《光绪县志》:“大城,《天下名胜志》大城在庐江县西南三十里,曹氏拒吴所筑。按:庐江县西南大城或谓即故舒县旧址。三国时庐江巢县及无为州,皆为吴所据,魏不应得于此筑城也。《光绪县志》:“汉舒县故城,《括地志》云,舒今庐江之故舒城是也。《太平寰宇记》庐江六县东即古舒城。唐开元二十三年刺史竹承构奏于故城置舒城县。按,汉舒县得今庐江及舒城县地,隋改舒县曰庐江,唐又分合肥庐江置舒城县,其舒县故城或在舒城或在庐江,未可决也。”光绪年间《庐州府志·古迹志》:“大城,天下名胜志,大城在庐江县西南三十里,曹氏拒吴所筑。旧志按:庐江县西南大城或谓即故舒县址。三国时庐江巢县及无为州皆为吴所据,魏不应得于此筑城也。”显然,府志翻版了光绪县志之说。后说应当不符事实,因为曹魏攻打吴国,曾将吴国赶向巢湖之东,盘踞庐境。</p><p class="ql-block">由于明清时编纂的志书离庐江郡城存续的汉晋时间太远,所以存在不少模糊,甚至相互矛盾,但有一点,那就是“大城”是庐江郡城不可动摇,且因战争需要以及历代行政区划调整,在汉代之时一度改成“六安国”,这里也是六安国的“国都”。至于“城之傍,又一城濠遗址俨然”,可能是“后曹操兵与吴拒”而在今之陈埠社区灯塔庄曹王庙王跸山新筑之城,以与固守在东吴庐江郡城的“大城”相对垒,或是占领了庐江郡城后在今之小墩村茶庵庄构筑的“大城”卫星城。</p><p class="ql-block">按照最新研究发现,“大城”就更“历史悠久”了,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夏商周时期,那么这座“大城”先后存在的时间,就不是数百年而是近二千年。据《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远古时期,庐江县境内住着蛮夷民族。夏商周时期,为古舒国地。国都建城曰舒城,舒城即今之柯坦镇城池村的“城池”和“大城坂”。</p><p class="ql-block">据史家考证,商末或周初,皋陶之后偃姓的一支,或因为不甘周的统治与兼并,或因为获赐封地,从故地山东曲阜南迁至江淮一带,称为舒国。后析分为诸多小国,称为“群舒”,春秋时,楚尽灭偃氏之郡舒,但其遗民仍然在周边择地繁衍,据说舒氏以国为姓。舒国、群舒统辖范围为“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大别山以东,巢湖以西”地带,即今六安、舒城、庐江、无为、巢湖市、桐城、枞阳一带。群舒所含之国,《春秋释例·土地名》谓群舒有“舒龙、舒、寥、舒庸、舒鸠”五名;《左传》记载包括舒、舒蓼、舒庸、舒鸠;《世本》记载包括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就认为舒、群舒、舒蓼、舒庸、舒鸠是“一国而有五名”。舒国、群舒都有一个“舒”字,舒国也好,“群舒”亦罢,但它们的国都则在柯坦城池,或曰“城池”最初是古舒国的都城。换而言之,今庐江县则是“舒国”“群舒”的核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这一论点也是得到城池周边的出土文物支撑,当地周家井一带便出土过新旧石器时代的石锄、石凿、石矢等生产战争工具,表明远古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痕迹。两汉时郡、县同治亦在舒城。据上志记载: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九江郡属汉,境内设舒县(今庐江县城池埂),地名大城坂,今遗址城墙依稀可见,30米护城河尚存。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的庐江郡,郡、县同治。东汉时,庐江郡除建安四年至十九年间移治皖县外,一直治舒县,郡、县同治。古舒城,非今舒城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龙舒县(龙舒侯国)划合肥、庐江县部分地,始置舒城县,县名取古“舒城”二字为名。</p><p class="ql-block">地名、行政区划名自有其内在连贯性,如若这里不是商周时的舒国、春秋战国时的“群舒”,那么,哪来后来庐江郡的“舒县”?舒县在汉时甚广,如今的桐城县,当时只是舒县的一个乡,叫“桐乡”。</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关于“庐江郡”“舒县”“龙舒”“六安国”以及何时废庐江郡等,一直争论不休,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乃庐江雍正年间知县文史大家进士陈庆门,他写有《沿革五辨》,收入他主修的雍正年间《庐江县志》。</p><p class="ql-block"> 《辩庐江》</p><p class="ql-block">庐江之名自南而之北,自国而之郡与县。唐卢潘著辩还,引《山海经》以为古鄣郡之庐江而得名,援据殊确。后人泥于应劭之言,谓今之庐江即古庐子国,是殆未考汉初郡国之本末也。汉立淮南王,子赐为庐江王,故淮南国之南境,汉书列传谓孝景四年以庐江王边越数使,使相交因徙为衡山王,王江北(衡山即今六安州),据此则未徙之。时实建都于江南,故与越接壤,当时因江南有水号庐江,遂以名其国,与江北无与也(汉志颜注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陵,阳于古为鄣郡,与山海经合)。后立庐江郡,地跨江南北(今按,江南无庐江地,此说误辨,见沿革),而郡治在舒,是则以国名为郡名,徙置于江北矣。郡治后迁于皖,又迁六安及阳泉,皆号庐江,至南齐复迁于舒县,隋开皇时始徙庐江郡于合肥,以旧郡治为庐江县,于是庐江之名由郡而移于县矣。是则郡县之名本于国,国名本于江南之水,乃论者不察,竟谓古庐子国在今之县境,曷不即卢潘之辩而详究之耶。</p><p class="ql-block"> 《辩舒、龙舒》</p><p class="ql-block">《左传》僖公三年,徐人取舒。杜预以为庐江舒县,舒之县名起于汉。考光武本纪,建武四年遣马成围李宪于舒,唐章怀太子注云,舒县故址在今庐州庐江县西,据此则汉时舒县断在庐邑也。第群舒之国袤延数百里,庐江又兼有龙舒地,考汉楚王英传,封许昌为龙舒侯,唐张怀注云,龙舒县故城在今庐江县西,据此则汉时龙舒县亦在庐邑也。或以舒为今之舒城,按唐开元中,始割庐江、合肥两县地,并为舒城县,则舒城仅有汉舒县西偏之半,而其东境自在庐邑(舒城县旧城乃古舒鸠之城,寰宇记谓舒鸠故城在舒城城内是也。若汉时舒县为古舒国,其城自在庐江境内)。或又以龙舒为今之桐城县,按:桐城之东北境,在汉亦属龙舒,而实非当时县治也。盖唐时已有桐城县,如龙舒城在彼,则唐人注龙舒侯国何以不言桐城县而云在庐江县西耶?故知舒与龙舒两县,俱为庐邑地,舒则邑之北迤西,及舒城境,龙舒则邑之西南及桐城境。今考舒,旧志疑县西北之金斗(牛)城是(今按:其城大、小兼在邑北,恐非是,辨见沿革),若龙舒旧治当属县西南之大城。旧志以为金牛,则与桐城隔远,恐误。汉舒县有桐乡,亦在今桐城,此不过舒之一乡耳。 </p><p class="ql-block"> 《辨巢六》 </p><p class="ql-block">……东汉元和二年,又改庐江郡为六安国,徙江陵王恭居此,阅四年即复为庐江郡。和帝本纪,唐人注云,今庐州庐江县西,故舒城是其地也。据此则庐邑亦曾为六安国,故后世相沿以为六地。明《一统志》载,六城在舒城县东南六十里,考其地当即庐邑西北之金牛城,乃唐人所谓故舒城也。然竟谓皋陶后所封,及英布故居在是,则以东汉暂立之国,为西汉始封之六安国,其误甚矣。不可以不辩。</p><p class="ql-block"> 《庐州辨》</p><p class="ql-block">汉时庐江郡治舒,今庐邑是也。庐邑之属庐江郡,自晋迄齐不改……隋开皇初,始置庐州于合肥,废庐江郡以其郡治为庐江县,属庐州。</p><p class="ql-block">至于当时的庐江郡城情形以及庐江郡的物产地貌财政经济状况,只有在古代史料中能找到蛛丝马迹一鳞片爪。三国时期的公元232年,孙吴要攻打庐江郡城,魏国震惊,欲速增援,军事家满宠分析说:“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足经时。”果然东吴不敢轻举妄动。“庐江虽小”并非指庐江郡域小,而是指郡城,但“将劲兵精”,足以凭自身力量与东吴相抗衡,可见,其时的庐江郡乃军事强郡。南北朝时期齐朝的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殷渳在《请以庐江还南豫启》中写道:“庐江属南豫,滨带长江,与南谯接境,民黎租帛,从流送州,实为便宜。远来西豫,非其所愿。郡领潜、舒及始新左县村竹产,府州采伐,为益不少。府州新创,异于旧藩,资役多阙,实希得庐江,请依昔分置。”在此之前的永明二年,庐江郡曾划归西豫,这时候殷渳上书朝廷将庐江郡还归南豫管辖。从这份建议报告内容看,当时的庐江郡确是物华天宝,属于经济强郡。而同时期周边之郡如颍川、汝阴郡“荒残来久,流民分散在谯、历二境,租输益微,府州绝无。”</p><p class="ql-block">都郡存续。</p> <p class="ql-block">“大城”分二个阶段,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这里总体可以概括为“吴头楚尾”,那时候的“中国”由许多“小国”组成,所以史学家称之为“春秋战国”,夏商周时期天下分九州,属扬州域、扬州牧属地,到了周朝周宣王时期,属淮南楚国属下的舒,之后为舒鸠、群舒之地,统而言之,就叫诸侯小国“古舒国”吧,那么,这一时期的“大城”则是古舒国的国都。秦始皇统一中国,初分天下三十六郡,著名史学家谭其骧考证,到秦国后期,增设庐江郡,若是从秦朝后期设立庐江郡算起,直到隋朝结束,唐朝开国,彻底废除“郡县志”改为“州统县”,“大城”则是庐江郡的郡城,虽然这其间因区划调整战争朝代更迭等原因,“庐江郡”曾易它名,或曾短暂撤销,或郡城有过他迁,但总体则以“庐江郡”为主,庐江郡城基本上在“大城”。大略情况可以参考《康熙县志·建置沿革表》。</p><p class="ql-block">先秦——周宣王时期,属淮南楚之舒,徐人取舒,应氏以为故庐子国,春秋地属舒。周定王时属楚,周定王六年灭舒,周灵王时属舒鸠,偃姓子爵国,吴人召之,遂叛楚。周灵王二十四年,楚师灭舒鸠。周敬王吴伐楚,拔舒。周敬王八年属群舒之地之潜县。</p><p class="ql-block">秦——秦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二十四年以楚地为郡,庐江属九江郡。</p><p class="ql-block">西汉——西汉高帝属九江国,元年四年属淮南国龙舒地。汉文帝六年属淮南郡,十二年复淮南郡为淮南国。文帝十六年分淮南地,立淮南、衡山、庐江三国,立长子赐为庐江王。汉景帝时庐江国变为庐江郡,元封五年属扬州庐江郡,是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统诸州。元始四年属庐江亭。</p><p class="ql-block">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庐江郡龙舒侯国。元和元年,属庐江郡龙舒县。安帝永和七年,庐江郡,赈给庐江诸处饥民,又调滨水县庐江诸处谷送廒仓。九江盗贼徐凤、马勉等攻烧城邑,都尉滕抚克斩庐江诸贼,东南悉平。汉桓帝时庐江贼起,寇郡。汉灵帝时庐江黄穰等攻没国县,中平元年太守陆康讨平之。汉献帝袁术遣孙策攻庐江,拔之。兴平元年,孙策袭、拔庐江。建安四年,曹操平庐江贼陈策。建安五年庐江贼梅乾、雷绪、陈兰等残破郡县,兰败,奔潜天柱山,张辽追斩之,绪等降。建安十三年,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口归刘备。建安十八年,庐江等郡户十余万皆东渡江,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建安十九年,孙权拔庐江。后主建兴六年,吴人诱魏曹休,从庐江南入合肥,大破之。建兴十年,吴人袭魏庐江,败还。建兴十五年,吴诸葛恪北屯庐江。</p><p class="ql-block">晋——晋武帝属扬州庐江郡之龙舒。永兴二年庐江陈敏反,据吴、越之地。成帝属豫州庐江郡,侨立州郡,治无定所。</p><p class="ql-block">南北朝——宋国武帝永初三年,属南豫州庐江郡。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属豫州,省南豫州并入。庐江叛吏夏方进,诳动郡蛮,淮、汝、江、沔咸罹其患。孝武帝大明三年,南豫州分淮南、北,复置二豫。宋明帝泰始二年十二月,豫州淮西地没于魏,晋安王子勋兵寇庐江,沈攸之等大破之,退至姥山。齐国时属豫州、南豫州庐江郡。梁国太清三年马明据庐江东界。陈国宣帝太建五至十年,徐摱克庐江城,庐江蛮田伯兴出寇枞阳,刺史鲁广达讨平之。十一年,淮南之地,尽没于周。</p><p class="ql-block">隋——文帝时属庐州。按:自隋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而州与郡始混而为一。庐江县省龙舒、潜置,属庐州。齐置庐江郡,至是郡废。隋炀帝又复庐江郡,庐江人张子路反,将军陈棱讨之,旋平。贼李通德攻庐江,将军张镇洲击破之。贼帅张善安陷庐江。</p><p class="ql-block">唐——高祖武德元年,属庐州,是年,复改天下郡为州。</p> <p class="ql-block">古人建城极其讲究风水,古舒国、庐江郡、六安国,国都郡城,可不是随便拍脑袋的工程,是得相其阴阳观其靠山度其流泉,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而最终决定国址郡址。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舒国定都于此,符合当初的社会背景历史环境,那时人们一边狩猎一边采果一边农牧,这里西倚千里大别山脉,东临庐江“五湖”,北有巢湖,南是长江,关键在这一片区域内,是冈阜平畴之地,正好适宜建都。到了秦封天下三十六郡,据史家考证,秦末又增设几郡,其中就有庐江郡,当时的郡址,便顺理成章地选择古舒国的国都。</p><p class="ql-block">上面阐述的是古舒国、庐江郡城大的风水,而小的风水就更合乎当时遵循的阴阳规范了。康熙丁亥年《孙氏宗谱》孙曰璋写道:“元末明初伯忠公始迁于大城坂也,左有山曰青龙,蜿蜒绵互,右有峰为白兔,苍翠纷披,公悦山川之美而乐大成之名,其于后之人殆深有望欤。”啧啧,一家一户元末逃难尚且选择风水宝地定居,况乎一国一郡也!孙家定居于大城坂,“左青龙、右白兔”,《康熙县志·山川》在介绍青龙山与白兔山时写道:“青龙山,治西南一十五里,上有龙王庙。对峙有山,曰白虎。”与青龙山对峙之山,正是白兔山,所以,古人也称白兔山为“白虎山”。至少在古代山体没有被破坏之前,形象似虎。青龙山在大城坂北边小墩村,白兔山在南边枣岗村。</p><p class="ql-block">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城池”“大城坂”竟是龙盘虎踞、九龙攒珠之地。龙盘虎踞很好理解,左青龙右白虎,一龙一虎盘踞于此,等于是古舒国、庐江郡城前的保护神,谁胆敢侵犯越雷池半步?!“九龙攒珠”则是指城池周边有九条龙攒城池之珠。那九条龙分别是高子河、曹王河、白兔河、三胜(汊)河、板桥河、古埂河,以及城池东边城池村朱老屋庄的“龙骨”冈、陈埠社区古埂至三河的绕龙冈、黄龙山。</p><p class="ql-block">先看城池村朱老屋“龙筋地”。村庄紧挨“城池”之东,与“城池”只隔护城河。10户,现居孙、邢二姓,原本朱姓居住。城池边有口30亩的朱老大塘,既是护城河,又是挑筑城池的取土区,大塘北头有古墓群,内有古大砖。村庄中间是个冈子,白冈土,硬,难以挖动,是“龙筋”,直通朱老大塘。据说古人建大城,这是“城池”的龙脉风水,“城池”就建在这个龙脉之上。朱老屋庄原叫“朱庄”,明代当地周家花钱从朱家手里购买,当时这一带的田地乃“膳军之田”,军粮之田。《周氏宗谱》载:“周凤鸣,六世。官至山东泰安州州判的周元之父。有腴田三百崇室百楹。正德庚辰年府大饥,郡守周公移文八属,劝富民贷,公首倡义举纲粟八百,守赐之冠带而归。归值骤雨瀑涨,取道于舒径桃城,出百金以贸一女,母送之哀甚哭绝复苏,公问之亦世家裔也,父以逋粮逮追鬻女以杜,母惟一女不忍远离,公闻而怜之,还其女,不索其值。嘉靖二年复大旱饿莩枕藉,公仅有廪谷五千,乃慨然曰,天降祸乱民遭荼毒,我何忍拥厚赀,遂倾储而散不责以偿。又尝以金二百置朱庄,后朱有以膳军之田告者,官追卖者吐之,而价已费矣,公即还田弃价。”周凤鸣花巨资买朱庄,或许正是看中了这里是“龙筋地”。再看陈埠社区绕龙冈。据陈埠瓦院庄老人介绍,原叫“瓦岗”,民国年间我们这里叫“七冈保”,共七个山冈:大小黄泥岗、瓦岗、徐岗、天河岗、栗树冈、古埂绕龙岗,七个冈形成一条龙冈,故名。此处拉屎不生蛆,瘠薄,水利条件差,讨饭棍多,推小车多,寡汉多。民谣:“七冈保,保又小,出个保长没长屌。”刘兰召当保长,其夫朱植府,县参议员,长子赴台师级,小儿是新四军医院院长。三是陈埠社区黄龙山之龙。</p> <p class="ql-block">古志所谓的“大城”,包括今城池村的“城池”与“大城坂”两个部分。“城池”可能是老城区,“大城坂”或许为新城区;或者“城池”主要驻郡府等行政事业单位,“大城坂”则是居民区和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城池在古代指城墙和护城河,也可以泛指城市。城池,又称为城郭,是中国等东亚国家古代的军事防御建筑。柯坦这里的庐江郡城“城池”遗址,最初就是古舒国的军事防御建筑,古舒国的国都;后来变成了庐江郡城,大约相当于如今的省城。</p><p class="ql-block">新修《庐江县志》载:“大城,在城池乡。今属柯坦镇城池村,城垣基脚断续可见,护城河明显。相传为曹操抗吴时新筑。”《安徽省志》载:“大城坂位今县西南城池埂。遗址呈长方形,城墙残垣仍依稀可辨,有30米护城河尚存。内分东、西城,东西长0.5公里,南北宽0.4公里,总面积0.2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当地宗谱多有“大城”“城池”记载。乾隆年间岁进士徐永暘《陈石泉先生传》:“予尝访古大城遗迹,循长谷揖平山跨墨阜历高岭之原,见冈陵回合,俨然如大环,溪流映带,松竹丛深,田肥美民敦朴,意其间有隐德者居焉。长老往往称陈公石泉之为人。”陈石泉,雍正乾隆年间大城坂人。居心仁厚,好善乐施,建佛祠修桥梁施棺絮设义浆焚借券,种种美迹诚足馨齿颊烟丹史。《周氏宗谱》:“周道凝,卒于康熙三十七年,葬城子埂东北首,妣卒雍正七年葬城壕稍。”“妣卒于乾隆四十七年葬团城埂下西南首戴家塘梢。”“周芳卿,卒于道光二十八年,葬东城子东首古埂头。”“周启还,卒于民国二年,葬长城子背东城子埂下。”“周元赴,卒于光绪二十六年,葬西城子西埂大墩后胡毕塘。”《葛氏宗谱》:“葛懋兰,卒于咸丰辛酉年葬庐邑西乡池子埂。”</p><p class="ql-block">城池埂78岁的孙祥瑞说,本来,城池埂是庐江郡城的城墙,城废,变成“埂”。城池埂分三个小组,“城池”“城中”“老圩”。我曾祖父从潜山青草阁太平天国时期来迁,有个女儿嫁给当地荒田徐家,这里的土地当年是吴长庆家庄田。吴长庆家丫环养女嫁给柯坦叶家,晚清民国年间整个西乡多是吴长庆家田庄。吴大瘸子到此处收租带散财。所以,西乡地主多是佃吴家田庄的“二手地主”,老叶家也不例外,属吴家佃地主。这里叫“城池埂”,是城池西南边城墙的一段,城墙原本几丈宽二三丈高,因为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和人为毁平,庸为高出地表几尺高的埂。最初此处只有“长城”底下一户姓尹的开鸦片馆,因这里是古代庐江到界河、吕亭、桐城、安庆交通要道,向东走是巢县、含山、和县、南京。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忠王李秀成被俘,在狱中自述,就曾提到从桐城、吕亭、城池、三河这条太平军往返路线。后来因当地周家形成了街道,村部处的新圩子周敬亭,民国庐江财政局局长,在此建街做房,那时这一带悉为他家所有,形成城池埂对面街。分上城池埂、下城池埂。上城池埂在东,属周家,在城池食品站处,下城池埂在食品站之西,属荒田徐家。当时两街之间隔着田地,约有一百米。上城池埂有顺昌店铺,周家一家经营布匹、祭品、京广杂货、饭馆;下城池埂开有孙济养堂药店,我曾祖父孙子和、孙德满经营,我大祖父孙松林开了京广杂货店。孙子和在庐城徐好人家药店当朝奉,之前他在潜山老家也是经营祖传药店。我曾祖父喜欢抽大烟,此处水好,城池庄梅新民门前原是井垱,约五分田面积,泉水,潜水眼多,十多里开外的大烟墩、界河都来挑水。我曾祖见到这里可以吃大烟喝好茶,将女儿嫁给当地荒田徐家,在此扎下根来。城池这里是个土冈龙脉,这里能形成街道,与龙脉和泉井有关。解放后这里是城池大生产队,设有城池乡政府、公社。最初乡政府设在周老圩队被镇压的地主周鼎家房子,后迁到巴墩地主陈子正家拍草房舍,陈子正岳父民国年间是庐江商会会长王某。当时只有公社离此半里,供销社、粮站、食品站、卫生院都在城池。</p><p class="ql-block">过去,无为三坝未形成之前,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江潮会淹没七县,直淹到小烟墩青龙山麓。所以,现如今的庐城常遭水淹,不宜做城,故庐江郡城只能选址在现如今的城池村,若是再东挪,也会遭到江潮之害。“城池”分成如下几块:①东城约百亩;②西城约百亩;③长城。南边,现是塘,应是护城河演变而来;如今的“塘”便是“长城”,50亩,塘底下挖到大砖、古墓,一条龙冈,前头一片开阔地。当年此处几口塘是村庄或者是城市,解放后水利兴修才变成如今见到的“塘”。城中生产队一个队,下面几米处皆为砖头瓦砾。长城子有七八米深,有可能运木建城,土是黑的,树也是黑的。④城子。现叫城子庄,周家老祠堂在此。⑤大院子庄;⑥草院子庄。城池总范围约有五千亩面积,包括现在的城池村内的新田小村和小城池村以及吴西小村的笆墩、白牛冈,约等于今之柯坦镇城池村。</p> <p class="ql-block">城池村戴庄尹传能、戴必业介绍,城池分长城、东城、西城、小城、方城。南之长城子解放前是塘,实际是里外双护城河,可见当时此城属于“双保险”。1970年代兴修,长城子二丈深,曾挖出许多古树,树横一道竖一道,泥巴漆黑,树烂,但未成炭,表明年头约在一二千年,尚未碳化。挖塘时,上面一层火烧土,当是城墙土流下所致;底下是黑泥巴,黑泥肥沃,老百姓挑回家插山芋。东城子、西城子城墙埂底下挖出火烧石,当是当年建城时的城墙脚基,浅处五六尺,深达丈许。东城子、西城子最近遭打洞盗宝,他们在东边塘埂即城墙埂挖出盗洞,这里离城子庄约600米。东城埂土堆垒夯筑而成,盗洞达几丈深。当年这一带做屋,到城墙上挖石头下的墙脚,石头呈黄色,易碎,应是就地从白兔山取材,白兔山石头是石类质,石嫩,在汉代生产力低下时期,易挖,且近。白兔山与城池挖脚的传说,当与建城在白兔山取石有关。传说曹操建城时挖墙脚,跑出一只白兔,白兔跑到白兔山,拉五坨屎,成五个山包。这里地基软,不行,所以只打了墙脚。城墙是白云石,从白兔山开凿而来,白兔山枣岗大凹庄,有个大山凹,就是曹魏当年筑郡城开石头所致。</p><p class="ql-block">戴庄九旬老人戴必常说,“长城子”下面有个“方城子”,位于八拐田上。方城子在长城子西,现连到“长城子”里。长城子南城墙东边拐有个“三步二衖桥”,那里古为桐庐二县主路,有二条水沟,归二口塘用水,中间石头凿像井框子,一个沟安一个,走三步过二“桥”。曹操造城,地脉软,挖出一只白兔,变成白兔山。城池四周是土围墙,高台子。在城墙四周,有四五个大包子。①东城子大包子;②北边一个大包子,城子十八石庄;③西城子一个大包子,在城池粮站后头;④新圩子村部处一个包子。每个包子大约60平方米,设于城墙,用作了望台。</p><p class="ql-block">“城池”的城子里有二个庄,一个叫周家老祠堂,一个叫十八石,合并为城子村民组。城子在“城池”内,乃庐江郡城的“市区”。为什么叫“十八石”呢,原来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这里有十八石土地是淮军提督吴长庆家的田庄,后来吴长庆与刘秉璋、王占魁三人创为潜川书院“三乐堂”资金会,将十八石与周边的一些田庄的收入资助给潜川书院作办学经费。《光绪县志·三乐堂》:“西乡施家井田三十八石五斗,西乡傅家湾田十四石五斗,西乡新铺冈田十六石,西乡大城坂田十八石,西乡黄家埠田二十石。” </p><p class="ql-block">十八石庄75岁的丁瑶池说,此处离“长城子”一华里。8户,丁、荒田徐,周。村庄建在城池的北城池埂上。可能是古代当兵煮吃,在城墙上挖土灶,土是红烧土,出土有碗罐之类。当地居民做屋,于1986年挖到二个锅灶。那里是竹园,土包子,当是筑大城时挖护城河堆土。十八石大塘东西走向,当初是由“城池”护城河改造而成,挖出过罐子之类。转弯向南,与“东城子”相连,东边护城河1965、66年革田成方填成三口塘。“东城”东有城池公社办的窑厂、油厂、修配厂、预制厂、酱制厂、糖厂、编织厂等。此塘挖下去是黑土,灰褐色土层,稀烂,有碗、罐子等,相对当年水大,护城河里能跑船,船上掉下去或翻船落水所致。“长城子”原本两口塘,中间一道埂,后两塘扒到一起,那道埂正当城池南北交通轴线之上,应是通向南门的大道。城子壕沟内有许多木头,估计是江木,木排。有人说长城子是“陷马坑”,陷敌军之马,坑内有许多古树,很深的烂泥。城子东边山冈是挖城河堆筑的土,底座全部是乱石,白石头与麻姑石,七十公分厚,甚宽,是城墙脚。1973年在檀园做新田小学,城子庄老百姓挖城墙脚卖石头,百斤二角,石头是花岗岩页岩。城子庄东边塘从北向南长塘五亩,已填;东城门后的正方形方壕,已改田;周家老祠堂大塘长方形,东西向,尚在。西边塘在村部门前老胡塘10亩,原是胡家塘口;新圩小塘5亩;湖泊塘,属城池埂庄。这三塘相连,乃“城池”西边之护城河改造而成。城池范围东西3里,南北接近4里,长方形,整个城池约12平方公里,一千二百万平方米,一万八千亩。城池东是莲花庄、朱老屋;西边外围周家老圩、周家新圩,再向西则是柯坦古河道;北边外围是周家墩、草院、大城畈(离十八担庄3里)、童院子、大汉庄。城北是赵家塝、戴庄、周家井。</p> <p class="ql-block">周家老祠堂庄12户,皆周姓。周家老祠堂位于城池中心,古称“城子”。“城子”庄包括老祠堂和十八担,因庐江郡城“城池”遗址内只有这二个村庄聚落,故被称作“城子”。坐北朝南。周家蹲宫城中央的“城子地”。老祠原址现属周美松家,遗有夹旗杆石、旗鼓一对。这里地底下有许多没有花纹的古大砖,30公分宽40公分长,表明是建城之砖,而非汉墓之砖。</p><p class="ql-block"> 城墩</p><p class="ql-block">城池北是大城坂,属于平坂,东中丘陵冈地,再往东则是自北向南蜿蜒而去的三汊河,西也是丘陵冈地,再往西乃高子河与板桥河,而南临低畈,南之城池埂与低坂落差约一至二丈,再往前二三里则是西东走向的白兔山。这一地形决定了南边居高临下,不须设城墩布防,而北、东、西三方均有城墩。</p><p class="ql-block">北边十八石庄城墙紧贴城池南北中轴线处有个竹园墩,那个墩子破坏严重,当是城内拱卫北城门的一处高地。北城墙的护城河与竹园庄相对的“大城坂”范围内有个周家墩,先叫鲍家墩,后成周家村,成了周家墩。墩子有7、8亩,3、4米高,圆形,“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时打过防空洞,边有几口塘,当是人为所筑。位于“城池”北门护城河之北200米许,明代《周氏宗谱》言其为“松墩”,当年周墩与十八石之间都是坟山,生产队时规划平坟改田。周家墩庄基在大城畈与城池处地势最高,打井20米才见水,而城子几米深见水,十米以下为红白色的粉化石。值得一记的是,本庄人家不得癌症,而周边村庄患癌率高,可能与水土有关。这里除了是北城门外军事之墩外,可能也是古代阅兵的阅兵台,或谓点将台。也是昔日庐江郡祭天祭地之祭坛,好比是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和平年代文武百官在此祈求风调雨顺,战争年代在此祷告旗开得胜。</p><p class="ql-block">城东城墙埂上有几个小墩,这些墩子当是东城墙的城堞或瞭望墩营墩之类。窑墩位于城东北拐,里面有小瓦,红土,外围有口邢家塘,原为窑塘,窑塘东下为朱老屋大塘,前二三年推土机在塘底挖出几副棺材,未烂,还有铜香炉、梳子等。白马墩在东城城墙边,三四分田面积,五六米高。1979年抽从县河几道站提上来的江水开沟将墩子挖毁,相传那里是曹操坐骑白马战死,筑墩掩埋于此,因名。又叫“轿子顶”,呈六角或四方形。白马墩南依次是东城弯沟埂墩、葫芦田上墩、方壕子东墩。西城子埂现电线大塔处有个墩子,与城东拐窑墩一样,可能是烟墩或城垛城堞等建筑。过去城池埂小集设有肉案,因此墩地势高,竖根杆子悬挂“肉望”。</p> <p class="ql-block">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上下千年跨度中历次建筑而成,而且随着战争的破坏风雨侵蚀,屡建屡废屡废屡建。但建筑材料哪里而来,在当时交通运输原始的情况下,只有在最近取材。</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建城,需要很多石头,好在郡城周边是崇山峻岭。从目前柯坦镇范围考察,至少有三个石塘。一是白兔山,白兔山有五座山包,那里留下“大小凹”等石塘遗址,白兔山的石质是石灰石,最易开采,在爆破术落后的古代,这里是最为理想的取石山场,而从城墙脚挖掘出的石头来看,与白兔山的石质一致。二是虎洞村今虎洞水库的“石鼓石石塘”,那里的石质较脆,可开采成石条石槽石门枕铺垫街道的道路石条建筑物前的石构件等。响鼓石其实包括其上的包和庵山和乌龟山,开山危险性大,所以建有庵庙,以求神祗的保佑,这与矾山镇的大小矾山均建有“山神庙”一样。乌龟山石头绵韧无石疵,后来一直开采碓窝、石磙、油坊碾槽大磙、麻石条等。三是蒲岗村毛楼水库边的木灵山,那个山约有四十亩,石质佳,到处是古人开凿石头留下的石塘。如若不是大规模的城建,如此规模宏大的采石场,不可想象。</p><p class="ql-block">建城窑址周边就有两座,一是柿树村畈上庄三胜桥东有一窑墩,十余亩团墩,墩东一口窑塘,挑墩与烧窑所致,那里有不少砖头瓦屑。十余亩的窑墩,足见窑口之大。二是柯坦社区狮子山窑洼,那是一个古砖瓦窑的厂区,老人们说当年曹操驻跸于此,烧窑建宫殿行营复建战火中损毁的大城。狮子山嘴传说是雷捶所击,其实是炸石所致。城池南的“长城子”里,出土有大量江木,当地老者说那是当年建城趁长江汛期多从江西皖南等地采购而来,因为那时候长江尚无“江防”“江堤”概念,每到汛期,水至青龙山麓和白兔山麓,水运木排方便;当地虽多树,但只能做大型建筑物的小料,江南之木多为参天大木,不得不舍近求远。</p><p class="ql-block">城畈</p><p class="ql-block">《孙氏宗谱》:“孙曰隆,乡饮宾,生于崇祯癸酉年,卒于康熙庚辰年(1700),葬西乡大城坂。邑西乡碑志载,公为里老乐善好施,有邻妇鬻身外郡,堕平康矣。公白于官,捐赎金归,为之择配。里有急必周给之。”《徐氏宗谱》:“徐念溥,邑庠生,生于康熙十年,卒于雍正七年,葬大城坂。”其实,古代所谓的“大城坂”绝非如今仅仅局限于城池村的“大城坂”,而是自今城池村的“大城坂”一直向北延伸至今之陈埠社区直至老陈埠街。如《徐氏宗谱》:“徐田书,卒于乾隆二年,葬西乡大城坂罗家冈浪花涌月。”罗家冈即今陈埠新街北边的罗冈庄。</p><p class="ql-block">由于大城坂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不仅古代驻扎军队,一直到明清时代仍是军营所在地,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设有大城坂汛。道光年间《周氏宗谱·姻伯栖桐先生序》:“所居大城坂汛中,旧多宵小盘踞其间,为居民害。先生得其情状首率绅衿耆老协力驱除,居民恃以相安,宵小不敢复至。其平日排难解纷抑强扶弱尤有胜于人者,此其为乡里福星不诚足以美风俗乎。</p><p class="ql-block">”城池村的“大城畈”现分布好几个村庄。包括大城坂、徐圩、叶家水圩、童院、大汉塘等。大城坂庄位于徐圩东南边,在“城池”内的“城子”庄北之一公里处。村北二十四担塘,村庄西边方塘,东边老伍塘,北边十石塘,西有个三坝。</p> <p class="ql-block">85岁的张增保老师介绍,本庄原有一庙,叫“大城寺”,我记得庙基,出土有铜钱小钞,在江正华家门前。村庄西北是二十四石塘,长方形,30余亩,管周边二十四石田用水。养猪拱地,在塘边挖芦柴根熬水喝,挖出拱出古大砖,上有花纹,系汉砖。兴塘,挖土机挖出一个茶杯大的瓷瓶,据说是小姐用品。这口塘奇怪,起大风大雨,但中间有一块分把田地方却风平浪静,不知何故,至今成谜。那塘底有二亩面积白土,像石灰在水里沤了很长时间的样子,一点砂子都没有,没有杂质,揣测是汉魏晋时代的大墓。周边无此白土,当是从外地运来,古墓封土,不易烂棺。古董商们说此处地下三五米深处有古物,其他村民也说塘里有古大墓,碗盏罐子、盆、瓷瓶等。作为古舒国、庐江郡城旧址,地下湮没了多少文物遗存故事,只有天知道了。</p><p class="ql-block">水圩子全称叶家水圩,又叫二十四石,是过去某大户的二十四石庄田。叶家来此有五六代,81岁叶家民说,叶祠在孔城。本庄四周是水壕沟,水圩内有50亩,一条土路对外。当是太平天国年间所筑,因位于“城池”之东,或许在两汉三国年间,这个水圩子就是“城池”外围的一处军营所在,也未可知。童院庄原有一庙,有二个石狮子万年松一抱粗。童院大坦原有一座大坟,有古树和八个石吼,石吼可能是逼虎或狮子之类。童院大荡四亩,荡底尽是瓦片小黑砖,这一带当年都在庐江郡城范围内,故地下文物丰富。</p><p class="ql-block">郡城废迁</p><p class="ql-block">按照史料记载,隋开皇初年,废郡县制,改为“府县制”,始置庐州于合肥,废庐江郡以其郡治为庐江县,新的“郡治”即府治迁至合肥,庐江县属庐州。嘉庆《庐州府志·沿革志》:“夫庐州所以名‘庐’者,以庐江郡而名之也。”隋开皇是指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为隋文帝,史称“开皇之治”。隋朝虽只历二代,国运不足四十年,但杨坚、杨广父子却留下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如开凿京杭大运河,首创科举制度等,影响深远。开皇元年是公元581年,大约就在这之后不久,全国重新区划调整,绵延了八百年左右的庐江郡被废,庐江郡名以郡治所在的县即庐江县之名被保存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而庐江县则隶属于庐州府,成了庐州府辖下之县。“废庐江郡以其郡治为庐江县”,当时的庐江县治还在“城池”,可能是在唐代初年,县治则移至今之庐城,庐江郡城“城池”的历史使命大约定格在公元618年,离今也有1400元。宋建隆二年(961)祝况《重建县治记》云:“故制百里以邑之庐江,盖春秋庐子之国也。晋宋以还,庸为庐郡,隋大业中改为县。旧管乡一十二,户一万三千八百四十七,税钱九万八千七十五。地谦而沃,备逸而繁。汉玉叶之名区、魏粉郎之旧里,贤良俊杰,无世不产。有东顾、白若、铁冶、征岩,以疏其气;有牛渚、马头、郑渠、舒口,以导其污。金方斜带于连线,震位傍襟于大负。风烟却倚,背鸿宝之遥岚;气象前临,瞰金华之远翠。所谓群商之扼会,万货之泉薮也。”“舒口”在今罗河镇老店桥片及今枞阳,据姚鼐《惜抱轩集》:“东汉废枞阳县,并入舒,舒地遂及江矣。枞阳入舒,则枞阳为舒口。”最初的庐江县幅员辽阔,辖一十二乡,到了宋代熙宁二年割置无为县后,或省或改,所存公六乡而已,基本上就是如今的庐江县版图。</p><p class="ql-block">唐初,郡治县治缘何迁现在的庐江县城?原因有四。一是今庐江县城曾为庐江郡潜县之县治,这里有成为县治的基础。二是随着水运业的繁荣,庐江郡城其时的庐江县城的“城池”因无水运之利,仅靠长江汛期之水以“古埂”相贯通,只能是季节性通航,无法成为“群商之扼会,万货之泉薮”。三是区划调整后,省市级的庐江郡不复存在,城池里只是一个庐江县治,其城市功能不可与郡城同日而语,整体搬迁三十里外的今庐江县治较为容易。四是与长江治理有关。古代长江是纯天然的河流,每到汛期,水漫金山,直淹没今天的庐城,淹到庐江郡城“大城”脚下,到了隋唐,人们对长江治理力度加大,在长江边兴筑江堤,把江水管束,如此,大城坂完全失去了水利之便。五可能牵涉到风水,成了萧何败也萧何。</p><p class="ql-block">在上述四条理由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庐江郡城离湖泊、长江太远,在两汉三国魏晋时期,主要倚重的是陆军,到了隋唐,随着船运水师的发展,战争时陆军权重减少,水师权重增加,固守斯城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下面这个事实,或许从反方向能够说明问题。</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孙吴水师欲奔击庐江郡城,其时的魏国决定增援庐江郡,魏国名将满宠力排众议,分析说孙吴军队若是攻打庐江郡城,得须先乘“楼船”进入离庐江郡城最近的长江边登岸,那里离庐江郡城尚有二百里,“尾后空绝”,庐江郡的军队若是在后面包抄,东吴这些在水里如鱼得水的水师,上了岸后本就丧失许多战斗力,他们敢来挑衅?史书记道——</p><p class="ql-block">后主建兴十年(232)九月,吴人击魏庐江,不克。陆逊引兵向庐江。论者以为宜速救之。满宠曰:“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足经时。况彼舍船二百里来,尾后空绝,不来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整军趋杨宜口,吴人闻之夜遁。“城池”的废止,民间有很多看似荒诞不经的传说,背后却深藏城池废止的玄机。城池街孙祥瑞说,建城池打地基,挖深,挖到一只白兔,兔子跑出,水淹。白兔山长,后来不长,屙了三泡屎,成了三座山,跑到乐桥大凹口,去了枞阳,将城池这里的“地气”跑掉。历史上这里是南海梢,老城池处是平畈。后来长江筑了一坝二坝三坝,庐城淹没的可能性小得多,庐江西门湾直接下江,故庐城兴“城池”败;三坝兴,庐城兴。</p><p class="ql-block">周家老祠堂庄老人说,“城池”造城规模宏大,工期长。下雨,开沟淌水,下地脚,挖到一只白兔。白兔向南跑,在城南面周家井那边开阔地上屙三坨屎,长成白兔山。因白兔乃镇城基之宝,白兔跑了,“城池”的运数自然就衰败了。</p><p class="ql-block">柿树村周家老院老人说,城池是方形,汉代造庐江郡城池,因郡城人口密集,城内需水,筑古埂拦截三胜河。古埂一拦,水位直接衬到城池内的城区“城子”。古埂离“城子”只有一公里。古人造城极讲究风水,造城时请来堪舆大家,堪舆家说,挖城基时,挖到青石板就不能再挖了。但建筑工匠们出于好奇,果见地基下有青石板,撬开,跑出一只白兔,变成“城池”南边的白兔山。背后的意思是说,城池下面的地基很硬,是白兔山山脉的沿伸,白兔山本是顶城的吉祥物,把白兔山的“青石板”挖开了,郡城基础不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最终这座辉煌兴旺数百年的“城池”最终被淘汰废弃。</p><p class="ql-block">又有老人说,白兔山本来是完整的五座相连的山脉,因建“城池”凿石而被开掘得满目苍夷,白兔山地表部分是石类石,而下面则是红砂石,白兔山大凹是红砂煞,有血光之灾。隋唐之际战事频仍,其时的庐江战火纷飞,“城池”常被破城洗劫,便有好事者指出作为左青龙右白虎的立城风水之山的白兔山已遭破坏,那“红砂煞”注定了“城池”遭战火血光笼罩。亦有老人说,古代堪舆家早就说过,“凤凰发脉到龙池,劈下甘泉寺一枝。庐江有个三宝寺,大地还在钓鱼池。”钓鱼池在庐城南门,所以庐江县城最终由庐江郡城的柯坦城池村迁到如今的庐城。当年废止“城池”,异地搬迁到今之庐城,老人们传说,曹操弃大城的“城池”,将城内建筑物、城墙砖石拆除,凡是能够使用的,则沿大冈塘埂,将砖瓦材料一路传到庐江城。当然喽,他们哪里知道是谁担任“拆迁指挥部指挥长”,姑且就朝曹操头上“栽赃”吧。</p><p class="ql-block">城市布局</p><p class="ql-block">庙殿鼎立</p><p class="ql-block">一个古舒国的国都、一个郡城,它的城郭内应当有一些寺院或夫子庙建筑,那是一个城市的信仰和灵魂,也是一座国都郡城的标志和文化品位。前面说过,“城池”废止已达1400多个春夏秋冬日月轮回,沧海桑田,“城池”内的一切皆已面目全非,况且,传说废止“城池”时几乎所有的地上建筑均已被拆迁到现在的庐江县城其时废止的潜县县城,而剩下的部分亦已在千余年的农耕和人为破坏中或挪移他处或埋于地底,现如今的“城池”内,除了周氏老宗祠的周氏家庙还有些遗留外,“城内”寺庙已无痕迹。但我在现在称之为“大城畈”的区域内,却发现至少三座寺庙,因此我怀疑,大城坂可能是“城池”的外城,亦可能是庐江郡城发展到一定程度,原“城池”已经容纳承载不了日益膨大的城市需要,而拓展设立的“城池”新区或“新城”,这一思考是有根据的,因为大汉塘、徐圩、叶家水围、二十石塘口等,应当就是“新城”外围的护城河,而原来的“城池”作为老城区相当一部分城市功能迁到新城。</p><p class="ql-block">先说一下大城寺。大城寺在大城坂庄,地基上发掘出碗、钵子、整吊铜钱等。庙前有个大坟,有一人多高。寺门对南,南边有荡,三荡相连,荡有二亩,应是放生池月牙塘泮池。后高,两侧虎爪,坐落圈椅地上。根据“大城寺”寺名,我首先想到这是由于寺坐落大城坂之俗称,后来发现应当是庐江郡城之“大城”,大城里立的寺,更应当是“大成殿”,大成殿是“夫子庙”或谓“孔庙”的主殿,祭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进一行研究坐实了我的猜测。且看清代徐焕在《陈氏宗谱·陈子建侯兄传》里所写:“设帐于大城坂。化字炉添人检收,大成殿雇人勤扫,义材会敛费施棺,凡义举皆慷慨捐廉。”由此可见,这里的“大城寺”应是由庐江郡城所设的夫子庙大成殿演化而来。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董氏原话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遂后,各郡县设有孔庙。</p><p class="ql-block">除了大城寺,童院庄也有一座古庙。这座古庙究竟是什么庙,无法考证,但从村民的描述和遗址规模来看,似乎是个大庙。“大城坂”北边的大汉庄南边有一古庙,在现在的吴其勤家做屋处,但在此住家不发秧人。当地老人儿时听本庄吴长满说,他年轻时庙基尚存残墙,有一人多高,现遗址叫“瓦扎塝”,全是砖头瓦屑。吴长满若在,有一百多岁。老人们相传,此庙鼎盛时有百僧,足见规模可观。庙后葬坟,1958年平坟,有四座大坟。大汉塘处有一高墩,根据老人们描述,以及这座庙在整个“城池”“新城”的位置判断,当是城隍庙,城市的保护神。果然,《康熙县志》证实了我的判断,这里就是大城的城隍庙。《康熙县志》转引《一统志》云:“以潜城古迹在庐江南二里。《左传》注,庐江六县西南。而六城在舒城东南六十里,且潜川又为邑名,则潜之并为庐江益明矣。况今大城、金牛城濠隍俨然,形势亦壮,安知非其废址欤?”濠隍俨然,意思是说大城的护城河和城隍庙依然保存完善,而一般城隍庙都是坐落在城市一角的护城河边。城隍,即城隍爷,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为儒教《周官》八神之一,也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庐江郡城的“城池”因为历经千年,各个朝代或许有些变动,狭义的“城池”即今城池村的“城池”,中义的“城池”由“城池”与“新城”即“大城坂”组成,广义的城池涵盖它的外延。今蒲岗村有个老城寺庄,老城寺庄因老城寺而得名,这里离“城池”直线距离大约五里,寺早已没有踪影,只是遗留下这个地名而已,或许就是“城池”“老城”“大城”边缘的一座寺庙,否则,怎么叫“老城寺”呢?值得进一步研究调查。如果成立,那么这个历经千年的庐江郡城的城郭就相当广阔,表明当时的庐江郡的繁荣不可小觑。</p> <p class="ql-block">国都和郡城除了城隍庙夫子庙外,附近还得有社稷坛之类。《周氏宗谱》里有“罗家店后雨坛冈”的记载,雨坛冈在今柿树村三墩庄,这里最初是庐江郡社稷坛,郡城废止了,社稷坛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来便被用来祈雨的“雨坛”。三墩庄因村庄有三个墩子而得名,三墩或许还是春秋战国时的古舒国,以及后来的庐江郡城的天坛、地坛和雨坛。古代这三墩在其方圆数里相当有名气,到了明代中期,不少名人还以此为号,如明代曾任山东泰安府州判的大城坂人周元,他的号便叫“三墩”。三墩庄现有25户,江、陈、葛。75岁的江守顺说,三个土墩位于村庄西边,离三汊河(非三胜河)有一里多路。三墩在畈心。上面有古墓古大砖,是古墓群。古砖头有钱印花纹,长一尺三寸,宽五寸,厚三寸。古称“三星墩”,山岗上有塘,是月牙塘,在杨桥庄,塘约亩许,离此二里,全称“三星拱月”。这三墩圆形,每墩四五分地,生产队时挖过古大砖。三墩在一条弧线上,在北,月牙塘在南。墩子有二米高。墩上土皆为五花土,是小黄土、马干土、白僵土等,学名“五色土”,系有意搭配挑筑。他这一说,墩子的用途就不言而喻了,这里最初正是古舒国和庐江郡城的社稷坛。后来庐江郡废止,社稷坛“在野”,被他人占用葬坟。三墩向西南呈弧状排列,各相间约三四丈,墩子脚下挖出水涵。那些大古砖,应是砌筑社稷坛所用。其中中间一墩里有古墓,呈券拱形,砖头一头大一头尖。</p><p class="ql-block">社稷坛是祭祀社、稷神只的祭坛,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不仅在京城有国家的祭坛,地方各级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五色土”是古代帝王铺填社坛用的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分封诸侯时,王者按封地所在方位取坛上一色土授之,供在封国内立社之用。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五色土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数千年来被赋予无限美好的寓意。</p><p class="ql-block">关隘寨址</p><p class="ql-block">城池最初是军事防御建筑,后来才演变成城市。考之古舒国、庐江郡城外围的防御,则是散布在它周边的“寨山”“寨子”和“关隘”。它的南边十里开外的岱鳌山脉有一个马鞍寨,我在《乐桥山水》里有详细记述,这里不再展开,马鞍寨是防御从南边大凹口一带进入庐江郡城的“门户”。北边,则是今万山镇水关村的“冷水三关”,包括土关、水关、石关,那三关扼守舒城、汤池方向来犯之敌。西边,二寨耸立,一是今汤池镇大小马槽之金子寨,一是今虎洞村的刘王寨。这二寨前者把守白马岭,后者镇守桐城大小关。《康熙县志·关寨》:“金子寨,一曰天子。在马槽山。山势险峻。曹操尝据此屯兵。‘金子’不知谓谁。”“刘郎寨,一曰牛栏。马槽山绝高顶上。自麓至走马岭上,凡十数里。寨址宽平,可容万众。而下堰古埂之水为粮运,实险要可守之处也。‘刘郎’不知何指。世传天色阴晦,遥闻兵马金鼓之声。”刘郎寨,即今之牛王寨。在古代,这里是庐江乡,故马槽山包括今之汤池马槽与柯坦虎洞之山。“下堰古埂之水为粮运”,“古埂”有三,均在柯坦。一在柯坦社区板桥河水库,此路船运自虎洞河经板桥河经乐桥下枞阳入长江;二是今陈埠社区内的原古埂村,此水下县河经黄陂西河下长江;三是自高子河流至今城池村“大城畈”下的周家井庄向柿树村周家老院方向,入当年的白兔河下流枞阳下江。</p><p class="ql-block">庐江郡城的西北边还有一个寨,鲜为人知。这个寨也叫寨山,介于柯坦社区圣岭庄与陈埠社区灯塔庄之间。那座山昔在曹王庙后,又叫“丁寨山”,山呈八字形。丁寨山与黄龙山两山在柯葛路交头,留出一个狭窄地带,形成关隘。那里是古代甚至现在依然是桐城界河到葛庙、香蒲岗至大城、庐江的一条兵道驿道。“丁寨山”其主要内涵在“寨山”,后来,居江家楼房后面的丁家将其买下,故有“丁家寨山”之称。古代庐江县志介绍其为“玉跸山”,王即曹王,曹王即曹操,曹操行宫指挥部驻跸于此。</p> <p class="ql-block">城池的东边,则是小墩村的寨山之金荡寨。关于寨山,本书已有专节介绍,这里不再重复。这里只提一下宋建隆二年(961)祝况《重建县治记》里所写:“有东顾、白若、铁冶、征岩,以疏其气;有牛渚、马头、郑渠、舒口,以导其污。”这里的“白若”即是“百药”的雅称,寨山即“百药山”。祝况所写的是庐江县城的风水,他将东顾山、寨山、冶父山与征岩山列入县基之山,说那此山岭是庐江城的“以疏其气”的龙脉,实质就是拱卫庐城的意思。而在此之前,寨山拱卫的正是庐江郡城“城池”。寨山所立之寨叫金荡寨,如果不是《李氏宗谱》的记载,就会在历史的尘烟里消失。《李氏宗谱》是在介绍孝子李振庄及其父亲之墓时才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李振庄,卒于嘉庆十六年,葬金荡寨山西有碑。”其父“李光桂,卒于乾隆四十七年,葬金荡寨天马缀镫甲山庚向有碑。乾隆四十年旱大赈未至,村人有不举火者,翁首倡义赈,计里中贫口多寡给以升斗,得接大赈,所全甚众。卒葬寨山。”李振庄墓园在寨山西边腰部,这里便是古之“金荡寨”,为“天马坠蹬”地,有一马蹬石,是为马蹬。寨山山峰是头天马,与官山接壤的山凹,乃属马腰。</p><p class="ql-block">马芹牧场</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周家井庄采访,当地老者告诉我,我们这里古代叫马芹村。他说前些年我在村旁无意中发现一碑,上面明明确确记载这里叫马芹村,也不知道那是村碑或是墓碑,反正“马芹村”三字我看得明明白白,我一直很恍惚,这里咋叫马芹村呢?当我问他碑在何处,他说我也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陈埠黄山庄84岁魏刘陈老师说,香蒲岗那里解放前叫“马芹村”,曹魏养马之牧场。我们柯坦、陈埠、葛庙、城池一带,过去都叫“马芹”,那是一个大区域概念,记得民国年间结婚退嫁神,念:“庐江县西乡马芹村。”蒲岗村现在有二个即将消失的上马村和下马村,民国年间这里叫马芹村,即上马村下马村,当时上马村与下马村相连,总体称为马芹村。叶芹小学后有一株比大桌粗的枫香树,后被公社放掉。这里其实都是曹魏牧马场地。上马村塘头尚有一株三人抱的古枫香,76岁的宋德产说,我奶奶是养媳妇,她说她来时就这么粗,她在世113岁,相传那树清代是拴马桩。蒲岗村大凹庄有个大扭弯,百余亩,其下有一裂石,相传此处原是曹操养马厂,开阔平坦的山洼。</p><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田明哲《田氏宗谱·本谱略赞》:“我田氏由徽移潜,迨国初荡析去而返者,家马芹村,大约不过丁存八九。”《田氏宗谱》:“五世杨松,葬马芹村姚家庄宅后。”田氏元末明初迁今虎洞村田家桥、田家店一带,五世当在明前期,离现在五六百年,可见马芹村应在明代之前即有,“马芹村”是个大地名,“葬马芹村姚家庄宅后”,如今,柯坦之蒲岗村虎洞村葛庙村枣岗村柯坦社区等所有的村庄,不过都是建在“马芹村”区域内的村庄。《程氏宗谱》:“程宗古,生于乾隆四十二年,卒失考,葬西乡马芹村篦子山。”我在乐桥调查,发现当地家谱记载,今之檀巷、金桥一带,也属“马芹村”,如《郭氏宗谱》:“郭得才,号大海,金桥村郭氏迁庐一世祖。元顺帝朝进士,初为佥都元帅,江淮行省参政余阙幕友。元至正十二年,余阙分兵守安庆,表为先锋,独守孤城六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陷安庆,余阙死,安庆陷落,公知其势不可为,遂隐居庐江马芹村。”可见“马芹村”区域之广。柿树村有个马塝庄,包括畈上庄,据80岁的村民程国胜说,古代这里是养战马之区,因名。马芹不仅是丘陵冈畈,还有附近的山岭,如分水村的大小走马岭、大小马堰等,至今都保留着与“马”相关的地名。诚如乾隆三十二年皖桐邑庠生王元昂《叶氏宗谱·明翁先生赞》:“翁潜川西乡马芹豪俊也。”</p><p class="ql-block">秦汉魏晋时期实行的是郡国兵制。因古舒国、庐江郡城属倚山临丘之区,离江湖较远,所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骑兵、马队。《史记·韩长孺列传》:“当是时,汉伏兵车骑、材官三十馀万,匿马邑旁谷中。”“旁谷”为附近的山谷,“马邑”是指牧养战马之区。“邑”这个字最初亦作国称,秦汉后又是行政区划名,如五家为轨,六轨为邑;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四井为邑。那么,马芹村最初应叫“马邑”,古舒国郡城附近的丘陵山冈甚至山冲谷地,一律辟成牧马场。有趣的是庐江郡的牧马场出产一种马喜欢食的芹菜,至今,柯坦社区还有个绿色地理标志产品“王井芹菜”享有盛誉,故渐渐演变成“马芹村”。</p><p class="ql-block">“城池”不论作为战争防御建筑或是古舒国国都、庐江郡城所在地,都有大量的战马和马车,武将兵士骑战马,达官贵人坐马匹马车,故才有大片牧马草场,而最初牧马人形成的村庄,便有一个统称“马芹村”。当地家谱里有“小马槽马道”的记载,而蒲岗村之香蒲岗,最初也是马道,乐桥檀巷村有个土山包叫马道山。“马芹村”幅员辽阔,应有五十个平方公里以上,从其规模来看,古舒国、庐江郡的军事力量当是“兵强马壮”。</p><p class="ql-block">马厩“马芹村”巨大的牧马草场,必有堆马草的地方。城池村“大城”一边现还有一个叫“草院子”的地庄,离“城子”只有一二里。老百姓说这里最初是庐江郡城曹魏驻军堆积粮草牧草之区,后建村便有了草院子之名。最为有趣的是城池村的荒田庄,据说庐江郡城为了扩大草场,竟荒田养马。那里是马厩所在地,当时郡里的文武官员以马代步,马厩不可能设在城内,那会造成污染,但也不能离城太远,便在城之西侧设立。后来曹操赶走了周瑜、孙策,将属东吴的庐江郡城作为自己的指挥部,也在此牧马。</p> <p class="ql-block">铺舍</p><p class="ql-block">城池埂向西,过巴墩,则是官庭畈和黄家埠、官塘拐、钟岗,再向西过今乐桥镇,再向西便是桐城和清代的省城安庆。最初这里是古舒国、庐江郡城的官道、兵道、驿道。反方向则是过三胜桥到庐城方向,再向东延伸,则是通过今冶父山镇的鲁班塘铺、亭头铺、栖凤岭铺、又峰铺、七十里铺,到盛桥通向无为、巢湖的古铺道。这既是一条庐江郡城通往其辖下属县的东西干线,战争年代,无疑会呈现出“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杜甫所描写的“兵车行”的壮怀激烈的景象。</p><p class="ql-block">官庭畈</p><p class="ql-block">古代,庐江郡城相当于如今的省城和府城,由此及彼联想到“黄堂知府”,官庭畈庄现属于城池村,古代家谱里记载叫“官亭畈”。《王氏宗谱》:“王起彦,终于康熙四十三年三月十五,葬官亭畈甲山。”“官庭畈”“官亭畈”地名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官庭”“官亭”,二是畈地,表明这里曾经建过“官庭”“官亭”,是一处官方建筑。古之驿站兵道沿途建有此类设施,提供补给接传文书迎来送往等,至今军事沿线还有兵站之设。《王氏宗谱》上还有:“妣终于咸丰二年,葬黄家铺官亭畈西白牛冈。”先秦、两汉的古舒国、庐江郡城城池到桐城、安庆方向古兵道铺道的接官厅、铺舍,一直沿续到唐宋元明清,亦算奇迹。</p><p class="ql-block">85岁的官庭畈庄叶汝荣说,老庄在城池到枣岗、乐桥檀树巷一条古路边。牛形地村庄周围有蚂蝗塘、草塘、弯塘、白牛塘、牛滚荡、吃水塘,这些塘口便是牛胃。官廷畈又叫白牛岗。叶家17户,丁家20多户,现分成“丁庄”“叶庄”。后头山冈山坡长二尊石头,一个叫黄牛石,一个叫牯牛石,传说这两头“牛”晚上下山吃草,是神牛,现因炸石毁。石头有二人高四米长,牛头、牛角、牛肚子、牛腿,一应俱全。我们儿时常骑在牛身上玩耍,在黄牛石上睡觉。两条“牛”相距十米,这两块石头是从土里猛然长出来的,石根尚在。石头是石灰质,白的,因此山冈叫“白牛岗”,有口白牛塘,是神牛饮水打汪塘。官庭畈有个20亩的坦子,据老辈人口口相传,这里古代出黄堂知府,那里地下到处的砖头瓦屑,挖出二个柱础。黄堂知府家建有豪宅府第,叫“官庭”。“官庭”那地方当然风水好,清代这里是陈埠江家江家楼房老坟园,有个江家大坟,坟冢三米高,前头石碑,两边插碑,坟园是“虎形地”,坟前有个月牙塘。民国年间,坟主后裔当军官回来祭祖,当地刘家在三株大稻箩粗的椿树根上拴牛,江家军官拔枪将牛打死。大跃进时挖棺,用钉耙抓,抓头脚动,抓脚头动。棺材板一户做一副粪桶,并做生产队三副牛栏门。查《江氏宗谱》,江家坟葬的是举人江开祖父母。“江鸿,例授儒林郎,候选布政司理问。嘉庆十九年岁饥捐赈,抚宪咨部具题奉旨纪录二次,嘉庆二十五年恭遇覃恩以子桐官山西长子县县丞。生于乾隆二十二年,终于道光三年。妣太学生徐之梁次女,生于乾隆二十四年,享上寿八十有四,亲见七代五世同堂,奉旨给予‘七叶衍祥’匾额,终于道光二十二年,合葬城池村黄家埠白牛冈。”</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官庭”“官亭”看来规模可观,否则当地老人也不会想象到它的遗址是古代某朝“黄堂知府”大宅,在实行郡县制的府”亦有内在的道理。</p><p class="ql-block">黄家埠</p><p class="ql-block">“程美富,生于道光十四年,配赵氏,妣卒失考,葬西乡黄家铺。”枣岗村黄家埠在官庭畈之西,两庄毗连,无黄姓,相传是“皇家埠”演化而来,表明古代这里是官道的铺舍。黄家铺之上有个白马冈,村庄北边路之西有一个大烟墩,路之东有一个小烟墩,两墩相距20米。彭声满说,古代就叫黄埠,传说昔此庄出了黄堂知府。三国时期,这里是庐江到大墩、小墩、罗家店、城池埂、黄家埠、白牛岗至桐城三十铺的古兵道、驿道,这里当是一处铺舍或兵站。民国年间也是柯坦与乐桥唐老院古路。城池街76岁的孙祥瑞说,黄家铺由皇家铺演绎而来,那里有汉墓。表明那里是庐江郡城的驿站,好像如今的车站码头。</p><p class="ql-block">陵亭</p><p class="ql-block">《光绪县志·古迹·陵亭》:“《南史》陈败隋将麦铁杖于陵亭,生擒之。《太平寰宇记》庐江县有陵亭,引《搜神记》曰,龙舒陵亭有一大树,高数十丈,黄鸟千数巢其上。时久旱,父老共相谓曰,彼树常有黄气,或谓有神灵可以祈雨,因以酒脯往祭。亭中有寡妇李宪者,夜起,室中或有光,见一绣衣妇人曰,我树神也,以汝性洁,佐汝为生。朝来父老皆欲祈雨,吾已求之于帝,明日日中当验。宪乃具告。亭中众人大惊异。至日中果大雨,遂为立祠。神谓宪曰,诸乡老在此,吾居近水,当少致鲤鱼。言讫,有鲤数十头飞集堂下,坐者莫不惊悚如此。岁余,神曰,将有大兵,今辞汝去,留一玉环,曰,持此可以避难。后袁术、刘表相攻,龙舒之民皆流亡,惟宪里不被兵。今按,陵亭未详所在。”经过考证,陵亭当是城池村官庭畈的“官亭”。这里的“陵亭”,既是一个建筑的古亭,又是大城坂庐江郡“龙舒”城附近的一个基层行政单位“亭”。秦即汉代实行郡县制,县,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县令、县长领有县丞、县尉及其他属员。县令、县长主要管政务,县尉掌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县以下设乡,其主要职能有四:⒈摊派徭役;⒉征收田赋;⒊查证本乡被告案情;⒋参与对国家仓库粮食的保管工作。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治安。乡下设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代称里正、里魁,以“豪帅”即强有力者为之。里中设置严密的什伍户籍组织,以便支派差役,收纳赋税。并规定互相监督告奸,一人犯罪,邻里连坐。此外还有掌管治安、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设亭长。亭除了主要管理治安,还负责接待往来的官吏,掌管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事。两亭之间,相距大约十里。</p><p class="ql-block">麦铁杖(574~612),南雄百顺人,亦说始兴江口或重庆潼南人,生活于陈朝和隋朝期间。青年时即勇敢,有臂力,且步行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性开朗、喜酒、好交游、重信义。陈朝太建年间,铁杖曾结伙为盗,被广州刺史捕获,罚为官府奴隶,为皇帝执掌御伞。后为隋朝大将军。随杨素征突厥立功,后战死在征讨高句丽的战役中,时年38岁。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p><p class="ql-block">茶庵</p><p class="ql-block">兵道驿道沿途还广设茶亭。康熙四十七年孙善继《先祖锦业公序》:“西乡有地名曰三胜桥,为桐庐通衢,路无旅舍,先君捐资置田建庵于中途延僧四时德茶汤,往来行人赖无饥渴之困。于康熙三十二年岁大荒,先君请于邑侯王公(王仁深,河南仪封人,举人,康熙二十六年至三十五年任庐江知县)出常平仓之谷以给贫乏之家。”</p><p class="ql-block">津梁烟墩</p><p class="ql-block">津梁</p><p class="ql-block">城池南边自东向西的古驿道就有大烟墩的“姊妹桥”、夏岗庄的“狠汉桥”、三胜桥、马蹄桥、巴墩江家大桥等。马蹄桥位于长城子东赵家塝北,东对罗家店,一条沟上搭个石头,一米五长,红麻石,一根,上推车沟槽,旁边有一马蹄印,长城子淌水对赵塝田。</p> <p class="ql-block">这里介绍三胜桥。《康熙县志》:“大城桥,治西南三十里。”《光绪县志·桥渡》:“大成桥,在治西南三十里。”“大城桥”“大成桥”,这是三胜桥的官方桥名,表明一是此桥离“大城”不远,二是建此桥乃庐江郡城“大城”的配套设施,最初系庐江郡官方所建。</p><p class="ql-block">《周氏宗谱》则称其为三圣桥,“公卒于康熙己丑年,葬三圣桥。”现民间多称之为“三胜桥”,或叫三堰桥。建桥时一个女子出嫁,上梁,女子从容镇静地下轿:“披头散发从桥上过,十个石匠死九个。”其中一个石匠慌忙答腔:“我不在!”其他九个死掉。</p><p class="ql-block">三胜桥在“城池”东约里许的三胜河上。位于柿树村马塝东,城池村张冲西。古人传说,三国时孙吴与曹魏争夺“城池”,孙权与周瑜本驻扎在庐江郡城的“城池”,叫曹操端了老巢,赶到东边,孙权与周瑜不服,卷土重来。曹操在三胜河的河西守城,三次东吴来攻打均以失败告终,正应了兵书上所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后,曹操在三胜河上架桥以示纪念鼓舞士气。晚清,城池村城池埂周敬亭之父周华轩所建,周华轩许愿募捐修桥,果然得孙,小名“桥桥”,大名“周桥桥”。民国十年陆军少将三等嘉禾章三等文虎章塞北执法营务处总办山西河东道尹兼巡防营统领吕均《周公华轩传》:“公讳芳春,号华轩,候选县丞,以耕读世其家。适值洪杨之变,转徙流离未遑卒业。光绪中叶合族推公主财政,勤慎廉明,力祛私弊,越数载建宗祠中厅土木丹青经营结构有瘁心力而弗惜者。吾庐治西廿余里向有三胜桥,为行旅往来孔道,岁久倾圯,公倡议募修,登高一呼,众皆响应,阅数月而石工告成。公卒于光绪三十年享年五十有一。”三胜桥位于古桐庐之道的小河之上。上游接城埠社区之水,向东南流,流入柯坦河。西为城池村张冲,东是柿树村罗家店。三墩,青石,中间一墩,迎水面有桥梭子,高五米,上面二拱,每拱三根麻石条。有人说是牯牛顶桥,所以桥一直牢固,因牛劲大。喊顶桥时,牛“哞”地叫了一声。称之为三堰桥是因为当年河沟边有上中下三个堰塘,桥在堰之东边。清代重建顶桥是卖豆腐的刘驼子,刘驼子走村串户吆喝,石匠见他来了,一声喊,刘驼子以为有人买豆腐,搭腔,七孔冒血去世。第二次重修,是大牯牛顶桥。清末,城池老圩庄周新传祖辈周华轩建城池埂街,领首重建此桥。因这里是桐庐二县古驿道,所以柯坦、乐桥、桐城孔城大户都捐了款。当年有一建桥碑立在桥东头的罗家店。桥建成后,在桥西三十二步处埋有预备石,现在孙老庄队长孙继文田里。桥中间横担是青石,独轮车辙二厘米深,桥墩两边都是桥梭子。因桥面是三块石条平铺,又名“三石桥”。建筑材料主要是麻石条麻石块,桥面由六块石条分两段平铺而成,每块石条宽约40厘米,石块之间留有缝隙,桥面大约1 .5米宽。桥墩是“船形墩”,两端尖锐的桥梭子用以分水,减少洪峰时对桥的冲击。河的两边由石块砌成八字形的护坡,石缝之间用糯米稀和石灰粘连,坚固无比。</p><p class="ql-block">烟墩</p><p class="ql-block">古兵道一般每隔五里左右就有一个烟墩,或曰烽火台。在柯坦镇境就有若干个烟墩,较为著名的是“大烟墩”“小烟墩”,今小墩村以及今小墩村内的大墩村,即以烟墩名村。烟墩一般单个呈现,但在重要节点,就会出现跨道左右并列的“双墩”,“双墩”的设计,可能将墩打造成两个山头,若是敌军进入阵地,可以在两个“山头”上夹击。许多烟墩已经在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下,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大烟墩在小墩村大烟墩庄。84岁的夏舜是老教师,他是天墩庄人。他说,我们天墩庄与大烟墩相邻,位于古兵道一侧,天然长出的一个墩子,战争年代就是一个双方争夺的制高点。大烟墩是烽火台,烧狼烟。大烟墩遗址尚在,约亩许田面积,墩基现有四尺高,古代当远不止四尺。过去杀猪匠在墩上插肉幌子,远远都能看到。1980年代挖墩,墩顶有二分田面积,长许多杂树,未挖到东西。</p><p class="ql-block">小墩村小墩庄之“小墩”,也是烟火墩,墩在古兵道几丈开外位于小墩村周飞书记家山墙头,开干渠毁。此处离庐城18里,到桐城70里。此墩有一亩田范围,二丈宽四丈长,上为平顶,顶约三分田面积,高约二丈,当地群众在顶上种菜。开干渠毁墩时,里面啥也没有出土,纯粹泥土。当年战争,五里路一个烟墩,东边大烟墩离此五里,离庐城七里处还有一个“七里墩”。小墩离城池村的巴墩六里。</p> <p class="ql-block">枣岗黄家埠庄则是大小烟墩并立。大烟墩占地面积一亩许,高约十五米,是个圆墩,顶上有二分田面积。十年前有人盗墓,挖出盗洞十几米深,据说里面有一墓,是古大砖,棺椁二米宽高一米五。小烟墩里面也是墓,前五年被盗,墓门砖砌像马蹄窑门。彭声满家有不少小烟墩的墓砖。这两墩最初都是三国时期的烽火台,后被挪作墓葬。大墩前原有一庙,叫烟墩庙,庙大约毁于清代咸丰年间战争。在烟火墩前建庙,并非孤例,今郭河镇与汤池镇相接的龙庙村高庙庄便因烽火烟墩前有庙而得名。烟墩边建庙,一定与战争有关,古代每每发生战争,战前兵帅们都要到庙里祷告祭祀,期求神灵护佑,减少伤亡,夺取胜利。</p><p class="ql-block">军营高地</p><p class="ql-block">城池一定得坐落在平畈,因为只有在平畈,才容纳得了城市的内容。我们的先人讲究的是中正对称,尤其是国都郡城,都是在一个广阔的平畈上沿一条中轴线构建,最为典型的是北京明清时的核心紫禁城。城池最初是军事防御设施,城边必然得有军事高地军营驻地存在,否则,有城无防,乃兵家与主政者的大忌。</p><p class="ql-block">先秦两汉魏晋时期实行的是郡国兵制。《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三月丁酉,诏曰:‘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李贤注引《汉官仪》:“高祖 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郭沫若《中国史稿》:“西汉初年,地方有经常训练的预备兵。山地或少马的地方多步兵,叫做‘材官’;平地或多马的地方多骑兵,叫做‘车骑’。”根据上述记载可见,古舒国、庐江郡均有郡国军队,军队兵种较为齐备,有正规军之类似如今的装甲兵的“轻车”,有马兵之“骑士”,有海军之“楼船士”,就差没有“空军”“空天部队”了。“材官”属于地方预备役民兵性质的兵种,是正规军的有力补充,一手拿枪杆,一手握锄头,天下太平时生产,战争时就成了军队。</p><p class="ql-block">城池与“大城坂”西边,自北向南,一字摆开田墩、小松园墩、墩棵、野猫墩、巴墩等若干个“墩子”,这些墩子沿古兵道分布属于城池的外围军事高地,驻扎军营,当是城池的重要屏障。城池正东三胜河两岸,有二个墩子,一是城池村王家墩,现在叫王家墩庄,十多户,崔、周、倪。此墩离城池直线距离一二里许,三四亩面积,北边有口墩塘。像窑场,是个窑墩。原叫“望火墩”,又因为是官方“王家”所筑,演为王家墩。“望火墩”首先让人联想到烽火台,当然有烽火台的功能,但挑筑如此大的墩地,绝不仅仅是烽火台那么简单,当是古代的军事要寨。</p> <p class="ql-block">柿树山岗庄杨桥庄之间蟹壳墩位于三胜河东,十余亩的墩子,是古代神墩,老百姓说是古代窑址,引江济淮挖毁,出土有瓦片、瓷片,一个泥烧的壶和三个脚的鼎等。传说青龙山、白兔山、蟹壳墩三山赌长,结果某家在蟹壳墩上葬坟,将蟹壳穿通,“蟹壳墩”死,长不成山。墩下有一个“死人堰”,为抢堰水,打死过人,或车堰水车累死过人。作为神墩,夏商周时期即已存在,只是到了“城池”建城后,庐江郡城的守军利用此墩驻兵。</p><p class="ql-block">在城池之西北二三里许的高子河边,今陈埠社区茶庵庄附近有个占地面积达20亩的张墩,因居张姓而得名。张墩在古代叫“长官墩”,蓦地冈《王氏宗谱》:“三世王士庆,生于天顺八年,卒于正德十六年,葬于长官墩。”“长官墩”耐人寻味,说明它是“长官”组织所筑,“长官”到底是谁,不是古舒国的国君和庐江郡太守,还能有谁?傍河筑这么高这么大的墩子,得动用多少兵士和民工,古舒国国君和庐江郡郡守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其目的就是一个,高垒平台,兴建军营。</p><p class="ql-block">古埂城河</p><p class="ql-block">古埂</p><p class="ql-block">柯坦境内有数条“古埂”,因原系古运河,郡城废弃而运河塞,只剩下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河堤痕迹,称之为“古埂”。《康熙县志·关寨》:“刘郎寨,一曰牛栏。马槽山绝高顶上。自麓至走马岭上,凡十数里。寨址宽平,可容万众。而下堰古埂之水为粮运,实险要可守之处也。”古代,柯坦虎洞一带,汉晋时为庐江郡舒县之“庐江乡”,好比是舒县下辖的今桐城县的“桐乡”,后是庐江县之“庐江乡”,故马槽山包括今之汤池马槽与柯坦虎洞之山。“下堰古埂之水为粮运”,这只说到古埂的一个方面作用,其实也是运兵,自庐江郡城周围的兵寨营垒,可以通过古埂用“楼船”运送兵马到黄陂湖自无为入江,或从菜籽湖经今枞阳入江。据《康熙县志·兵驿》考证:汉时“实行郡国兵制,有曰楼船之士。庐江泽国也,宜用楼船,故《地理志》以为有楼船官。然其地亦多山阻,则材官之兵,疑当有之,第不可考耳。”“材官”指秦汉时始置的一种地方预备兵兵种,好比如今的预备役部队,农忙时生产,农闲集中训练,有备无患,战时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汉书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正是由于“然其地亦多山阻”所以该志怀疑水师“楼船”的存在,但恰恰忽视了“古埂”这一人工运河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古埂”现存有三,均在柯坦。一是今陈埠社区内的原古埂村,此水下县河经黄陂西河下长江;二是城池周家井庄向柿树村周家老院方向,入当年的白兔河入枞阳下江;三在板桥河水库大古埂,此路船运自虎洞河经板桥河过乐桥下枞阳入长江。</p><p class="ql-block">①陈埠社区郎家古埂。今陈埠社区辖内的原古埂村,由于建国后一直保留古埂之村名,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只有这一条“古埂”。这里的“古埂”又叫“古埂里”,在古埂里面住家,故称。因明清居名门郎家,又叫郎家古埂。当年古埂有两公里长,与东吴作战,曹操练水兵,在此筑坝凿个人工湖,其水来源于大葫芦顶、黑石尖等山,山洪暴发,淌三豁口。埂有二丈多高,三四丈宽,曹兵一人兜一衣拐土,便将古埂筑起。古埂东为万山岳庙村杨院村民组团不山,西边埂对陈埠古埂村民组古埂干渠管理段,现保存约有一公里。</p><p class="ql-block">古埂南西北三方群山环绕风光秀丽,东是个巨大的呈“八”字形的开阔地敞口,下为平坂。在“八”字口处横跨一道坝埂,因是古代所筑,名之“古埂”。筑坝蓄水,除了操练水军,运输粮船兵马,还能够做为水库浇灌屯垦的军田。据说曹操八十三万士兵驻扎于此,曹操号令兵士民夫,每人一担土,一夜间便将古埂筑了起来。曹操走后,这个军用库坝造福一方百姓,人们为了纪念曹操功德,便在埂头立下一碑,上题:“孟德三军一担土,缚住苍龙锁山口,镇害为利万民福,功高德厚颂千古。”由于古埂内外跌差太大,山洪爆发来势凶猛,这一水利军事工程,即使放到现在,也很难施工。1958年地方政府组织民工,在古埂旧址上建“胜利水库”,因埂无底容易溃破而作罢。所以当地老农感到困惑不解,当年曹操如何完全用泥土建筑了这座“古埂”。现古埂有二个口子,西叫“古埂豁子”,中间叫“大河湾”,苏城河的河湾,下通移湖水库,再流入庐城绣溪河。</p><p class="ql-block">曹操筑城,在“城池”南北各筑“古埂”,其实是古河道。曹操筑埂修河,为的是下江,完成他“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统一祖国的壮举。郎家古埂离城池有十里,河道开过去,士兵一人一兜土,便将古埂筑成,与后来的庐城县河相沟通,过黄陂湖,经无为州泥汊河入裕溪口横渡长江。</p> <p class="ql-block">②周家井古埂。城池村九旬老者戴庄戴必常说,周井庄东至柿树村周家老院方向有一古埂,约有300米长,自周老院下通城池大河。当时曹操从大城周家井庄沿着古埂修一条河对枞阳,从菜籽湖下长江攻打东吴。因为巢湖已被孙吴把守,尤其是在东关那里设有重兵,所以只好改道,从周家井向白兔山方向另辟蹊径,但那条河所经之地皆为冈丘,太难挖了,弄了个半拉子工程,后来不得已才弃城池而奔庐城,在那里建城,因为那里能从水路直接入江。至今,周家井庄向南,还遗留有一段“古埂”,这条古埂,没有像陈埠村境内的原古埂村的“古埂”那么有名气,但确实存在,如“程士荣,卒于乾隆四十一年,葬周家井小山河边古埂。”据柿树村周家老院庄老人介绍,周家老院大土井南边一百五十米处有一古埂,拦三胜河水。相传虎洞村方家小店庄陈孝子挑古埂拦三胜河,弄个南海梢,龙王三太子要乘船到乐桥大凹口迎娶石婆岭石小姐,一旦筑成,这里老百姓就会被水淹,雷公老爷怜悯苍生,持捶将石小姐父亲头打掉,将石小姐打成植物人,海龙王死了迎娶之心,掉船而去。城池是方形,汉代造庐江郡城池,因郡城人口密集,城内需水,筑古埂拦截三胜河。古埂一拦,水位直接衬到城池的“城子”。古埂离“城子”只有一公里。</p> <p class="ql-block">③曹王河古埂。顾名思义,乃曹王曹操所筑,如今只剩下曹王河故道。陈埠社区莫院庄老人说,此处是曹王河河湾故道,古代叫庙河口,村庄底下是厚厚的河沙。庙王河水昔从此经过,后因曹操驻军,在团结现黄山庙口庄挑一大古埂,把水撇到此处,成为庙河口。再后来,传说二郎神用鞭子在虎洞村乔河片处打一豁口,水从现板桥河流下,直对桐城孔城,也有人说是偷掘的。古埂有里许,俗称“老计家大古埂”,原叫下张湾,现村庄整村迁移安插到各庄,因那里原住计家,故称。莫院庄22户,李为主,计1户,江4户,余1户。李祠在汤池白果树处,字辈“天道维良,克振家帮。”无莫姓,莫家在太平天国年间消失。本庄现有人丁均为大反后而来。村居黄龙山东之田畈,有名的“二里畈”,因是曹王河故道,沙土,米煮饭涨锅。昔年曹王河自曹王庙从此经过对陈埠村竹房片墩子山。陈埠黄山、庙口庄60户。村居黄龙山之东。原是大河湾,叫“庙河口”,村庄有个土地庙。曹操筑大古埂,一人带个泥巴,成了一个大古埂,钱店到黄龙山脚。黄山庄老庙口是“青蛙地”,一个嘴巴在田中间,两个眼睛分别是长井垱、团垱,两条前腿两个坎子。青蛙坐在土地庙的庙门口。</p><p class="ql-block">城河</p><p class="ql-block">城池环以护城河,那么护城河水从哪里来,城池村这一带多为平畈,那么必得筑河引虎洞分水等西山之水进入护城河,而那时候的西山之水直接从今板桥河水库下泄,于是,曹魏将西边的今之板桥河在板桥河水库处东之黄龙山西之虎洞万老屋筑一道大坝,是为“古埂”,拦坝蓄水,抬高水位。作用有二,一是“饮马池”,让战马和军营用水;二是逼板桥河水自东之地势较高的曹王河与高子河分流。现已淤塞不存的“曹王河”,在今陈埠社区灯塔庄到黄山庙口庄,留下所谓的二里坂;高子河之水则主要流入今城池村“大城畈”“城池”的护城河。关于高子河还有一个故事,在故事里被称之为“茅草沟”,说是周氏老宗祠在“城池”中心,那里是一片平畴沃野,但因缺水而常为旱情所扰。老祠堂前有对石旗鼓,因出了文举周启源竖旗光宗耀祖而置。周举人朝觐皇帝,皇上问:“你老周家那里地方如何?”周举人回廪道:“我家乡乃汉晋庐江郡城城池故地,弦歌四起,风光宜人,但就是十年九旱。”皇上说:“这好办,赏赐你老周家望水开沟,引水灌田,但只允许开茅草叶宽的沟。”皇帝发话了,那可是金口玉言,上游哪里敢阻拦周家引水开沟,但茅草叶宽之沟那岂不是锹缝,周家人喜忧参半,这不等于明令不让开吗?举人老爷有心才,他回家后将茅草叶横着量,茅草一人多高,这样便从柯坦河汪家大桥处开了一条沟,引水到“城池”的“西城”为止。那城池四周都是护城河,居住在城池中心的周家还愁无水么?茅草沟转弯抹角十来里,上起柯坦河、二里畈、傅家湾、坝子口、老周家族田沟,如今茅草沟仍在使用,是干渠的一条支渠。</p><p class="ql-block">如果说高子河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城池的护城河时刻清波荡漾,直接为护城河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源,以及城内达官贵人普通市民生活用水,那么,城池东西的三胜河与曹王河,就是另一层意义的护城河了。</p><p class="ql-block">三胜河位于城池东,直线距离一至二里。源自陈埠,在陈埠社区三汊河庄形成河流,亦是今城池、柿树村分界河,此河等于是郡城城池东边的外围“护城河”。若非此河横亘,当年曹魏赶走了庐江郡城的孙策、孙权和周瑜,后来孙权周瑜欲夺回庐江郡城,正是由于此河,才使得曹魏守军接连取得三次庐江郡城保卫战的胜利,曹操认为孙周的三次失败,再也无力觊觎庐江郡城,才在此河上架筑三胜桥,以庆贺胜利鼓舞士气。</p> <p class="ql-block">曹王河在城池之西,直线距离大约在二里左右,这条河完全是曹操开的人工运河,因为在他之前这里本没有河,曹魏筑了板桥河古埂,截断了板桥河,这样板桥河之水便从曹王河与高子河分流。虎洞大堰庄85岁的何志全说,板桥河源头是虎洞山水,对柯坦大街柯院河湾到小圩子,至王板房,下小堰,流经大堰,对今之板桥河水库。大堰4亩,民国二十三年都未干,堰底有泉水眼。本庄叫荷花地,南边小园嘴子是藕钻,团圆形的4亩大墩是荷叶,村庄是藕节,堰及河道绕村庄一圈。河东有曹王庙曹王菩萨,大堰西边观音洞庙叫牛王菩萨,这两尊菩萨一管大堰之柯坦板桥河水系,一管曹王河水系。柯坦板桥河原来与曹王河不连,柯坦河水要往曹王河流,曹王菩萨狠些,不让流,因为柯坦河水太猛,流进曹王河,会淹没曹王河两边的良田。柯坦河水一下来,流到板桥河,而板桥河古代被曹操筑了道大古埂,下泄不畅,所以一到雨季,曹魏大古埂上游便成了汪洋大海。清代道光年间大水,水头太高,柯坦河夺曹王河而下,淹没了曹王河二里畈大片土地。两菩萨较劲,牛王菩萨睡了一觉,而曹王菩萨一直在坚守岗位,结果曹王河水又全部流到牛王菩萨管辖的板桥河。自此,曹王河淤塞断流,故道变成了如今的二里畈,虎洞山水包括老曹王河水,全流进板桥河,将曹魏所筑的大古埂冲断,大古埂东边对黄泥山,西边对万老屋。</p><p class="ql-block">汉塘春秋</p> <p class="ql-block">大汉塘位于大城坂区域,在大城坂区域中间,与童院庄、大城坂庄基本在一条东西直线上。大汉塘离城池南边的长城子两公里。</p><p class="ql-block">大汉塘庄东乃大汉庄,这个村庄建庄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庄龄二千余年,等同于半部中国史了。35户,徐、陈、吴、李、田。村庄有个大汉墩,据说是挖大汉塘的堆土,一箭双雕,挖塘以饮水,筑墩以垒城防。墩子占地20余亩,尚有二三米高,墩子上面有一个墩塘一亩多面积。冈畈地带的庐江郡城,当然得蓄水,就像如今的城市附近必须修筑水库,是为城市的“大水缸”。墩子早被开垦成田,有李家四斗、老吴家六斗、吴法全三斗、一担三等。</p> <p class="ql-block">大汉塘300余亩,塘内植有池彬。原有二口塘,即大汉塘、小汉塘,后来将二塘合并到一起,依然基本保持正方形,而正方形,正是古代天方地圆的“官印”,而官印,则有“印把子”。随着媒体的纷至沓来,美不胜收的大汉塘不仅在包括《人民日报》等众多报刊上“闪亮登场”,还在央视新闻频道上“霸屏”。如今的大汉塘已成为柯坦旅游目的地之一,特别受到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但他们笔底镜头下的大汉塘,只能是“浮光掠影”,有谁知道这口当年古舒国、庐江郡城的“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的“官方背景”?隐藏在喧闹背后的这个圆形塘墩,没有谁去关注,但它,却是大汉塘的灵魂;因为,大汉塘是古舒国、庐江郡城统治管理者的风水塘,说白了,乃古舒国国君的玉玺、庐江郡太守的官印;而塘墩,正是官印的“印把子”。因此,大汉塘是舒国庐郡的标志,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威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1986年为防止水土流失,固沙固泥净水,林业局给了一万多棵池杉,栽植面积150亩,使得低处的西南边为水域区,东北为池杉区。池彬耐水性极强,水淹部分的根茎部膨大。因有水有树,适宜鸟儿栖居。最常见的是白鹭鸶、苍鹭,它们在树梢结巢,早上一望真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约有几万数十万只。水鸟们凌晨五点倾巢出动,六点多一点就向远处飞去寻食,擦黑时吃得“满载而归”纷纷飞回。各种栖鸟作息时间不一样,早上先是白雀子飞,然后黑雀子才飞,基本上一年四季“常住人口”。虽然它们多是候鸟,冬季老鸟飞走了,但幼鸟小鸟飞不了,就成了“留守儿童”。鹭鸶三四月下蛋,四月底出窝,每年抱二三窝。</p><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21日下午,我采访了现大汉塘承包人霍尚法,老霍花甲之龄,城池村童院人,解放初霍家从乐桥霍湾迁来。他说,大汉塘340亩,实际库容面积270亩,蓄水48万方,最深2、3米。最初由田墩大塘、徐田小堰、大汉大荡组成,以大汉大荡为主。1968年大办水利,以调塘方式将陈埠罗岗大塘容纳进来,1985年全部整修扩大,形成现在的塘口。由于地处大城坂,塘内干涸,会发现许多砖头瓦屑,那都是秦砖汉瓦,是古舒国、庐江郡城的建筑物的遗留。</p><p class="ql-block">我从2005年承包,承租期20年,2012年除险加固造成损失延长五年。塘口放养有四大家鱼,塘内多为草鱼、鲲子、鲢、庞头,鳊鱼、鲫鱼、鲤鱼、白鲹、日本银鲫,还有白虾、鳖等。每年投放一万五千元鱼苗,年捞捕量二万斤,捞捕上来最大乌鲲四十余斤。垂钓每杆每人每天五十元,来此垂钓的有合肥、铜陵、金牛、庐城,主要来自桐城,因桐城水面少。</p><p class="ql-block">池杉现有约四千株,1986年栽植,约占水面三分之二。1990年开始吸引水鸟,随着杉木林长大,鸟儿越来越多。主要有白鹭、黄雀、麻雀、喜鹊、鹁鸽、青桩等。青桩羽毛灰褐色,站着一动不动,俗称。鹁鸽、青桩、白鹭常年在此做窝,部分白鹭则是候鸟,冬天飞到南方,春天再来,但仍有二万只白鹭在此四季居留。各种鸟儿在树梢做出不同的窝,白鹭、苍鹭用柴枝做窝,坚固,捣不下来,勾心斗角,像奥运会鸟巢图案,所以再大风再大雨都不怕“秋风卷我三重茅”。它们所搭之窝并不高,搭在池杉二三层的树桠之上,离塘面较近,便于给雏鸟喂水,因雏鸟吃鱼烧心。喜鹊窝则搭在树梢之上,属于“上层建筑”,一是惧人捣,二是喜鹊喝水少,三是在树梢上能高瞻远瞩。鸟在窝里不用遮雨,淋淋雨算是洗个澡。鸟爪在树枝上抓得很紧,棍子都捣不下来。喜鹊以昆虫为主食,白鹭苍鹭则是黄鳝、龙虾、蚯蚓、小蛇、青蛙、小鱼全吃,也吃虫子。2016年我投放八千元家鱼苗,全给鸟儿吃掉。耙田时拖拉机一响,将地里的虫子翻了出来,所以它们趋之若鹜。鸟粪喂鱼,树里水腥重,蚊子动把抓。鸟屎撒下像起雾,人在鸟树下走,它吓出屎来,属于攻击性撒屎,屎是它们与生俱来自备的武器。</p><p class="ql-block">每年四五月份是鸟的繁殖期,一年约二窝,白鹭一窝下二三个蛋或七八个蛋不等,母鸟抱窝,公鸟站岗,人若靠近,做出捣鸟等“危险动作”,公鸟在天空盘旋,叫唤,对你进行警告驱离,像是外交部“照会”。现在环保,鱼少了,不捣鸟,鸟多了,观鸟人多了,垂钓的多了,“渔家乐”办起来了,比单纯卖鱼收入反而增加了不少。加之我又改变了放养方式,投放大一点鱼苗,鸟也就吃不了塘里的鱼了。但我塘里残疾鱼多了,不少鱼被鸟啄瞎了一只眼睛,或者啄伤了鱼背,成了驼背鱼。不过,这类鱼反而价钱卖得高,因为嗜鱼的人懂得这是“环保鱼”。大汉塘里不投饲料,完全靠鸟粪喂鱼,实现了良性循环。鸟类吃的都是高营养高蛋白的昆虫、鱼类,拉下的粪便也是高营养,鱼吃下营养丰富的鸟粪,生长快,产量高,鲜美可口,别具风味。如今,“大汉塘鱼”已成了绿色地理标志;恼的是不少卖鱼收鱼的贩子,都鱼目混珠冒充“大汉塘鱼”,但也给我们大汉塘鱼进行了免费宣传。过去鸟不多,水无营养,有人戏称大汉塘鱼就剩个头,瘦骨伶仃,体质差,无肉。野生鱼与饲养的鱼是有区别的,如胖头鱼野生是金黄色,饲养的是乌黑色。鱼谚:“一眼膛,二肚囊,三尾巴,四中央。”“孬不孬,吃鱼腰。”天有点亮就开始嘶鸣,天大亮,成群飞出,太阳下山飞回。鸟认得窝,不会跑错它们的单元宿舍。鸟儿一般和平相处,但也有打架斗殴,如性侵犯、窝侵犯。白鹭孵蛋二十多天出窝,出壳雏鸟二十多天便能飞翔。过去我是捣鸟窝,恨鸟儿吃我的鱼,现在是巡鸟,看到受伤的鸟从窝里不慎掉下来,放回树上,让它趴回窝。小鸟翻窝翻掉下,或小鸟之间争吵动气也会不慎落水,大鸟会迅速飞下抓雏。</p><p class="ql-block">卫星城市</p><p class="ql-block">古代城池不仅是行政区域的政治首府,而且还是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军事防御体系都较完备,作为古舒国与庐江郡城之中心,庐江郡城的“大城”目前已发现至少五个卫星城市,其中四个在柯坦镇境内。这一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古代志书的认同。且看《康熙县志》:“大城,在县西南三十里。城之傍,又一城濠遗址俨然。”“又一城濠”且“遗址俨然”,表明当时编志书的人发现的“城之傍”的“又一城濠”保存得比较完整。不过,这个“城之傍”的“又一城濠”三百年过去,如今几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若不是当地老人的回忆指认,谁能想到“城之傍”的这座卫星城呢。①离大城最近的卫星城市在柿树村周家老院北边。现尚遗二个墩子,即大小墩,大墩有几亩,墩内爬出穿山甲,墩子有十几米高,在塘边,塘叫“城壕子”,墩子离三胜河二百米,有一土井,咸丰七年特大干旱都未干,十里内人家到此挑水。北方人到此讨饭,周家收留看井,北方老侉姓聂,死葬井边的胡家月形山。这里当是志书里所记载的“又一城濠”了。</p> <p class="ql-block">②小墩村小茶庵、周冲庄之间的“城子”。这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城卫星城,几乎就是“大城”的浓缩版。它介于小墩村的“小烟墩”庄与城池村的大城之间,古代桐庐故道将两城连接,相距约五里。周冲庄0户,周井周、百药山李。当地老者说,本庄在“城池埂”上建庄,民国年间城池埂古松树粗壮,那是桐庐古道的行道树,和城池的城埂树。据传说此城是曹操所筑,曹操在此扎寨,护卫东吴来犯之敌,某次周瑜亲率兵马打个回马枪欲一举夺回庐江郡城,收复家乡,曹操打不过周瑜,从此城溃退,向西撤往大城,用红糖水在“三胜桥”边写了五个大字“天不灭曹操”,蚂蚁嗅到糖味,迅速赶来吃糖,那糖水成了“黑字”。周瑜追至三胜河边,以为是天书,遂悬崖勒马不敢再追,错失了一次光复庐江郡城和家乡的机会。</p><p class="ql-block">77岁的周美国说,我们这里是古城,俗称“城子”。周冲庄建在南城埂,糟坊在北城埂处。“城子”有东西南北埂,四周低。东边有口塘20多亩叫二十四担大塘,北边北塘20亩,西边有小塘,南边周冲下为大畈大小堰,周边的塘口应为当年筑城所凿。城为正方形,边长二百多米,城内面积二万平方米,约有三四十亩。生产队时搞晒场,城上面有坦子,一颗大坟,古大砖。城埂小黄土,板实,是人工挑垒夯筑而成。西南角有一“城心小塘”,当是城内的人马饮水塘。糟坊庄老地名小茶庵,位于“城子”北边,后来周家酿酒,叫糟坊。82岁周美爱说,此处坐落在小烟墩至罗家店古道边,过了罗家店,跨过三胜桥,就到了城池,本庄30多户,多周姓,周家从周家老院迁来,到我处四代。古代这里因是庐江郡城的大道和卫星城“城子”,建有茶庵施茶。有趣的是当地《陈氏宗谱·石嘴堰上黄龙出洞形》坟图在“石嘴堰”下方标有“城头殿”字样。石嘴堰即今之小墩村之石堰庄,小茶庵庄后的“城子”离此不远,这个“城头殿”当是“城子”建的护城之殿寺。</p><p class="ql-block">③陈埠社区郎家古埂之“水城”。古埂庄85岁的江维山介绍,三国时曹操操练水兵,筑湖,埂有一公里长。古埂上边的山,东边叫①团山,属于岳庙平塘片杨院墩庄;②黑山尖,以山尖分水为界,山西北边属古硬山,此山上有个曹莺洞,归岳庙平塘片响水凹庄;③大葫芦顶山,山上有癞蛤蟆石,乌石,有人烧香,下大雨打暴,此石要动身,此处变成海梢,被雷打掉一个耳朵;④大龙岗、小龙岗、二葫芦包。我家所住的叫“古埂外”,上头叫“古埂里”。古埂是层层夯土,无底,中间叫“大河湾”,苏城河的河湾,下通移湖水库,再流入庐城绣溪河,入黄陂湖,再下则进入长江。既然是“水城”,也得有城隍爷保护,城隍庙在西边郎家老院下首,现在干渠脚下,二间屋。民国年间尼姑姓郭,山边人,庙基现挖成塘。庙基叫“葫芦地”,庙前一条大路,庙后一条大路,路分叉,庙基高些,像葫芦牵藤,供奉城隍老爷。此庙后来是郎家捐资重建,是郎家香火庵,老郎家最早居此,此处叫“郎家山口”。城隍庙有一个民国年间重修大碑,行人挑担至庙打尖,扁担放在碑上靠着。城隍庙在郎家老院东南边河边,我们记事时有香火,城隍庙后一个小土地庙。太平天国年间,郎家二人在城隍庙里躲藏,追兵来剿,见庙门有蜘蛛网,故未进庙,郎家最后只剩下这二个人。最初,这里郎家插草为标,所以郎家山口下的古埂,便被称为郎家古埂。</p> <p class="ql-block">《叶氏宗谱·古埂坟图》标注此处有“城隍庙”。《宋氏宗谱》:“八世宋尚友,生崇祯丁丑年,配马氏,创业于陈满铺之西,遂宅居焉。次子宋大彪,生康熙己酉年,配叶氏,女适城隍庙赵华士。”表明城隍庙在清代康雍年间已是古埂的地理标志。</p><p class="ql-block">④蒲岗村老城寺。老城寺庄现在是一个村庄,位于城池之西四里许,与枣岗村王庄一河之隔,那个地方有二个大墩,想必一千四百多年之前,应是庐城郡城的一个卫星城,在老城建有寺院,故称。</p><p class="ql-block">⑤乐桥镇檀巷王岗庄一带有个“庐城邑”,可能也是曹魏大城的“卫星城”。这里还有“听鼓楼”,当地家谱中有“生于嘉庆四年,葬听鼓楼”记载。金桥大田埠庄则是曹魏兵工厂的旧址,原叫“打铁铺”,误传成大田埠。这里是从城池向桐城孔城的十八里长岗驿道。</p><p class="ql-block">曹魏印痕</p><p class="ql-block">乱世出英雄,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蜂起,三国鼎立,本被孙策、孙权、周瑜等占领的庐江郡城,被曹魏攻取,由于其时的庐江郡是曹魏与东吴争夺的主要战场,曹魏将庐江郡作为攻打东吴、西蜀的前沿阵地,因而在庐江一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故当地明代家谱,索性称“大城”为曹城。</p><p class="ql-block">曹魏的部队自北方转战江淮之间的庐江一带,由于水土不服,传染了病毒,非战争死亡与日俱增;而且造成了当地百姓的流亡。故曹操在今之柯坦“大城”或王跸山的“丞相府”下达了一道“丞相令”,收入《康熙县志·艺文》。</p><p class="ql-block">丞相令</p><p class="ql-block">曹操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p><p class="ql-block">①玉跸山。《康熙县志》:“玉跸山,治西三十里。魏武驻跸于此。后人立庙曰曹王,今庙移下河滨。”表明最初的庙在山顶,到了明末清初才移到山下的曹王河边。《光绪县志》:“玉跸山,距治西三十里,相传魏武驻跸于此。按:山名玉跸,自是王者,玉跸所驻之地当魏武用兵之时,在汉称臣,不应有此称。”显然,《光绪县志》的按语实际上是编修志书的夫子们的迂腐,老百姓将其称作王跸山,在老百姓心目中,曹操事实上就是君王。</p> <p class="ql-block">志书上叫“玉跸山”,老百姓口中称之为“王跸山”,是一种不转弯抹角的“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这是“曹王”曹操曾经驻守扎营之山。这座山介于陈埠社区灯塔庄与柯坦社区石岭庄之间,因山顶曾建有曹王庙,此庙因祭曹操,最初属道教范畴,因而柯坦人称之为“斋公山”,《陈陶张宗谱》:“陈士柱,郡庠生,卒于乾隆二十五年,葬祠后斋人洼。”陈埠社区老者言其为丁家寨山,这里是曹魏安营扎寨之山,名之。到了清代,因江家楼房丁家购买此山,故称“丁家寨山。”老百姓说,曹操最终拔寨王跸山,是因为他认为他将“行宫”建在王跸山顶,但周边风水对其不利,因为此山前面的黄泥山舆堪家对其信誓旦旦地说是黄龙地,而在与孙权、周瑜交战时失利,有人又说黄龙山是鲢鱼地,王家板房庄是砧板地,王跸山北边老柯坦医院大桥处是火龙冈火烧,鲢鱼进了锅坦(柯坦),被活活烧死。曹操顿生被巧舌如簧的堪舆家戏耍的愤怒,遂拔寨而走。</p><p class="ql-block">②曹王庙。原建在玉跸山山巅,最初是在曹操行宫的基础上改建,这个庙迄今已有1800年。在封建卫道士的正统观念下,曹操是“奸雄”,但在柯坦老百姓心里,他则是“曹王”,因为他重建“大城”,疏导水利,浚凿“古埂”,这一系列重整山河的巨大工程,造福柯坦人民,影响至今!所以,他离开柯坦,当地人民利用他的“王宫”改建曹王庙,顶礼膜拜。明末清初,曹王庙毁于战火,清初重建,“今庙移下河滨”。实际上是从山顶移到王跸山南麓,因其下是曹王河。《徐氏宗谱》:“徐克谋,康熙乙未岁荐,后选镇江府丹徒县训导。生于康熙二年,卒于康熙五十五年,葬曹王庙。”清代与民国年间,曹王庙在今陈埠灯塔庄,与陈陶张祠堂毗邻,祠西庙东。二进各三间,砖墙小瓦,“土改”时庙做竹房乡乡政府,1958年拆除。84岁魏刘陈老师说,我七八岁在庙里读书,当时前进倒塌,只剩后进三间,分水钱科林老师在庙里教私塾。又有老人回忆,曹王庙一度是陈陶张香火庵,民国年间一进五间,庙门前两只石狮,但我们记事时已没有僧尼。曹王庙祭的是曹操,门前一对青石狮子,庙前一口荡,一株古柿树。庙门前下方一株大枫香树,树洞里能放桌子打牌。相传枫香树与黄泥山赌长,老树死,又从根茎长出这么一株高达五十米的古枫,后来油坊造榨,革掉。此树是陈陶张一世祖祖坟坟山树,坟冢有一分田,现改地但未挖棺,山边有一座青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③黄泥山。300亩,土石山,属灯塔、黄山等村民组,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设有岗棚。古称“黄龙山”,因曹操在王跸山立营,将黄泥山改名黄龙山。龙头对西北柯坦方向,龙尾巴对东南板桥河。龙头处有一个麻石,神迹,对天戳着,尖尖的,二米高,吨余重。民国年间有人托梦,还香愿,香火旺,建有一座小庙“戳石庙”,小庙前笔陡,后生产队时栽茶。山尾巴处老黄家竹园坟墩子也有一个庙。山腰有口井,民国二十三年大旱,此处挖一米,渗水,再干,此处潮湿。庙口庄老人们说,大古埂东之黄龙山尾,叫“草山”,那里曾是曹操军队的营垒。曹军在草坡上挖灶做饭,遗留有许多灶膛灶框,土都烧红,当地人挖土堆粪,偶然挖出。那地方后来改田,田里老是漏水,村民不解,往下挖,里面竟然是锅框,大骇。据说,曹操在此摆过“减灶添灶阵”和“木牛火牛阵”。咋叫“减灶添灶阵”,就是他在柯坦一带驻军甚多,黄龙山是他的重要营盘,当他的部队很少时,故意增加灶台,让东吴都督周瑜不敢轻举妄动;当其兵力雄厚时,又故意减少灶台,以诱敌深入,围而歼之。晚清,傅河湾人王兆麟有感于此,作有《观兵怀古》:</p><p class="ql-block"> 何人一战壮图开,</p><p class="ql-block">笳鼓频催吊古来。</p><p class="ql-block">减灶神通添灶法,</p><p class="ql-block">木牛权迈火牛才。</p><p class="ql-block">欲夸将士雄风锐,</p><p class="ql-block">先凛沙场泣血哀。</p><p class="ql-block">妙化牢笼多少计,</p><p class="ql-block">威严虎帐早安排。</p><p class="ql-block">④大古埂。黄龙山西之下有一条古埂,从黄龙山对虎洞村黄泥造,到香蒲上下马村方向,一里许长的大坝,土名“大古埂”。基本保留完好,中间一段断坍,位于板桥河上游,今建有板桥河水库。这条大古埂系曹魏所筑,曹操因水兵落后于东吴和西蜀,“赤壁之战”大败,遂卧薪尝胆,筑大古埂拦蓄虎洞西山之水,截断老的板桥河,一来蓄水饮马以及军队生活用水,二来蓄水成湖操练水军,三来将水位抬高引高子河到庐江郡城大城护城河,四是另辟蹊径在其东新凿河床较高落差较大的曹王河以利兵粮运输,五是建筑水库灌溉军垦农田,可谓一举数得。</p><p class="ql-block">据当地老人介绍,曹操大古埂固若金汤,虎洞山108条蛟龙泻水,历经1800年而不垮坝,实乃水利史上的典范,被誉为皖版都江堰。在我看来,它比都江堰更为神奇,因为都江堰河床分水皆为石梁,而曹操所筑的大埂,完全是夯土,没有一块石头奠基。那中间坍塌的部分,还是人为所至。某次发大水,古埂西边人马把守此埂,西边人回家吃饭,东边的陈埠人将古埂之西埂头挖开,形成豁口,下泄成了板桥河水库,以及板桥河。今板桥河河水因曹魏拦腰筑了此坝,原本是从陈埠社区曹王庙下的曹王河走,由于千百年来的泥沙淤积,曹王河几成地上河、悬河,因此曹王河两岸的陈埠人将古埂从西边掘断,以恢复板桥河之流。曹王庙处河不走水了,成了“故道”,离柯坦老街二里半远,故名“二里半”。曹王河故道肥沃,故有“锹泥碗饭”之说。虎洞这边的“叶畈叶畈,锹泥碗饭”与其一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⑤饮马池。《康熙县志》:“饮马池,治西三十里。世传曹操屯军距吴,尝饮马于此。”饮马池,绝不是一个“池子”,措词“池”自有雅致,曹魏饮马池即大古埂之上的蓄水。在晚清没有被人为掘断之前,大古埂还是桐庐古道板桥河上的“坝梁”,古代桐城盐从庐江肩挑车推,那时实行盐引制,盐是国家垄断商品,紧俏珍贵,为防打劫,挑盐推盐队伍几十人结队,从此坝梁上经过,浩浩荡荡。饮马池下,现是1966年修筑的板桥河水库,蓄水面积百余亩。1969年特大洪水,开水库豁子泄水,水头冲下去,油坊岗“老人塘”一条蛇从水库指挥所处游来,有四五丈长。张先举说,那年我当队长,蛇随大水从柯坦学校那里下来,尾巴一绞,绞出二人深一个垱。</p><p class="ql-block">⑥饮马堰。在分水村明堰庄,分下马堰和大马堰。明堰庄村居自北向西南的山冲,下马堰30多亩,明堰庄大塘叫大马堰,现是本庄当家塘,有五担田面积,从三汊河来水。大马堰与下马堰都是曹操军马饮水塘,堰在村庄西南边,西南是孤山,东南方向大葫芦顶、砍头山,背后团不山,中间是明堰大畈。村庄东边是三汊河,流入巢湖。一个山冲相邻二个马堰,可见曹魏兵强马壮。</p><p class="ql-block">⑦砍头山。曹操驻扎于此,在明堰处上马,叫“上马堰”,上马堰演变成“明堰”,“土改”前都叫大马堰。这里是曹魏军马场,周边是牧马山,曹操骑马到万山镇今陈桥村原马堰大队下马,所以那里又叫“下马堰”。曹操在砍头山杀人场砍杀犯人,等于是军事法庭,那里是法场,故称其山为砍头山。砍头山又叫狮子山,砍头山对过是大葫芦顶,也是一匹狮子,两狮抢明堰庄后的“团不山”之球。“两狮抢球”本是为了迎接曹丞相举办的欢迎仪式,生性多疑的曹操以为两狮乘玩球之机害他,一脚跺,骂狮子是畜牲,竟敢谋害孤家寡人!大葫芦顶好心犯恶意,气死。亦说大葫芦顶是砍头山狮子蜷曲弓起的身子臀部。那时候没有气象预报,曹军驻扎于此,便将大葫芦顶当作是座气象山,曹操说:“大葫芦顶招云,天就要下雨。”</p> <p class="ql-block">⑧走马岭。分水村大小炮子北边还有大走马岭、小走马岭,两山相连,中间有个凹。大走马岭在三十担庄西北向,小走马岭南边。两岭总长200米,系古代自十里长冲向东南的兵道,翻山越岭抄近的小道。大走马岭向东南方向过道中间,有个石疤突出,约二间屋大,形似战鼓,叫“大石鼓”,或曰“大鼓石”、“打鼓石”、“响鼓岭”。长途行军兵疲马乏,在此擂鼓助威,提振士气。</p><p class="ql-block">⑨曹仙庙。曹仙庙坐落曹仙凹,曹仙凹在分水村与万山镇长冲村交界的脉祖岭西侧,那里是曹魏营盘所在地。曹魏部队驻扎于此,把守十八里长冲南北交通要道,形成关隘。自脉祖岭向北至万山镇三十铺,是为十里长冲,三十铺是曹魏开辟的自舒城过庐江到巢县无为至长江的一条兵道,三十铺指离庐城三十里路,与二十铺之间今之水关村设冷水关,既拒东吴来犯之敌,又设厘卡征税,确保军费开支。</p><p class="ql-block">曹操不愧是古代三大军事家之一,他在脉祖岭设防,一下子便将庐江西山的“脖子”卡住了,因为今柯坦、万山、汤池所在的大别山余脉,都从此岭发脉,故称为脉祖岭。曹操在此扎寨安营,是守脉祖岭这一道关口,当年桐城、安庆及本处到北边合肥巢湖等地必经此岭。</p><p class="ql-block">曹仙凹下是烧罐地,既像烧罐,又确是当年曹营生活区,军队需要生火,故土有烧灰痕迹。由于曹操曾驻扎于此,人们将其景仰为仙,后人立庙以祭之,故谓曹仙庙。曹仙庙坐落脉祖岭西边的壁上挂灯山,老百姓希望曹操能给他们带生光明前景,故将此山名之壁上挂灯,或曰“灯盏窝山”。清咸丰年间庙毁于战火,脉祖岭庄王家在庙基葬下祖母之坟,上世纪九十年代,墓主托梦给其子孙,在旧址将曹仙庙恢复,并将菩萨立于坟冢之上,据说那里本就是曹仙蹲位。</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真正实现了全国意义上的统一,实行“车同轨,字同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设守、尉、监。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掌监察事宜。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而据著名史学家谭其骧《秦郡界地考》,到了秦末,增置到四十六郡,其中就有庐江郡。</p><p class="ql-block">假使谭其骧先生考证成立,那么,庐江郡自秦末初立,至唐代初年废止,作为庐江郡城城池的“大城”,前后存在就达800年之久。而今,庐江郡城的废止已历1400年,限于史料,郡城简史只能大体勾勒了。</p><p class="ql-block">郡城沿革</p><p class="ql-block">自秦末或自西汉年间置庐江郡、庐江国,由于当时的庐江县属庐江郡辖县,而首县舒县与郡治同城,故自置庐江郡到唐初实行“州管县”撤销庐江郡,郡治所在保留庐江郡之名为庐江县,而庐江县其时则归庐州府管辖,不久,在大城的庐江县又从大城移置县域内的被撤销的潜县县治今之庐江,在这约八百年间,庐江郡城、舒县县城均在大城。郡县沿革参见《康熙县志·历代沿革总说》:</p><p class="ql-block">庐州府——《禹贡》扬州之城。在三代为英、六、舒、巢诸国。春秋后,更吴楚而入于秦,为九江郡。西楚立九江国。汉初改淮南国。文帝时分淮南、庐江、衡山三国,后俱为郡,复属扬州。东汉为九江、庐江二郡。晋为淮南、庐江二郡。渡江后,属豫州。宋立南豫州,置南汝阴郡。梁置南梁郡、南谯郡,与淮南、庐江俱属南豫,立州治于合肥,更名合州。北魏因之。其称庐州自隋始。唐属淮南道。杨吴立昭顺军。南唐立保信军。宋则淮南又分西路焉。</p><p class="ql-block">庐江——古庐子国。汉为舒县及龙舒县,梁置湘州,后齐州废。隋省潜与龙舒二县,置今县。宋属无为军,元属无为州。唐及明并属庐州。国朝因之,编户二十里。</p><p class="ql-block">晋:庐江郡。汉置,统县十:阳泉、舒、潜、皖、寻阳、襄安、龙舒、临湘、六、合肥。</p><p class="ql-block">宋:庐江太守领县三:潜、舒、始新。</p><p class="ql-block">隋:庐江郡七县:合肥、庐江、襄安、霍山、慎、渒水、开化。</p><p class="ql-block">唐:庐江郡五县:合肥、慎、巢、扶阳、舒城。</p><p class="ql-block">宋:淮西路无为军,无为、巢、庐江,庐江有昆山矾场。</p><p class="ql-block">元:庐州路县三:无为系郭,庐江中,巢县下。</p><p class="ql-block">当然,因战争或朝代更迭,庐江郡城亦有短暂他迁,或许,在三国初年,由于社会持续动荡,庐江郡城可能有一段时间被迫迁入庐江郡所辖的“皖”县即今之潜山县。《康熙县志·附说》里言:又按蜀建兴十年,吴人击魏。庐江都督满宠曰:“权舍船二百里,悬军深入,恐其走不及耳!”皖城去江不数里,而宠云尔者,又似不在皖矣。盖先此曹操遣庐江太守朱光屯皖,大开稻田。吕蒙劝权破之,遂以蒙为庐江太守。岂滨江自皖以南皆属之,而魏之庐江固自若欤?皆不可考也。然以意义逆之,前汉在舒,后汉之末大皖,南朝之治在潜或龙舒。至隋大业间,始迁郡治于合肥,乃并省潜、龙舒地置今县,而仍以庐江为名。</p><p class="ql-block">战事扫瞄</p> <p class="ql-block">城池最初的功能就是军事防御设施,古之战争的攻城略地,胜负是以最终夺取一个地方政府首脑机关所在的“城池”为标志。围绕大城的争夺战伴随着郡城存续始终。</p><p class="ql-block">《庐江县志·武备·兵事》里是这样记载庐江郡城的战事的,虽属粗枝大叶,也只能提纲挈领。</p><p class="ql-block">汉</p><p class="ql-block">汉初属淮南国,文帝十六年属庐江国,景帝四年置庐江郡,领县十二,首舒,迄后汉皆为郡治。</p><p class="ql-block">淮阳王更始元年冬十月,新莽庐江连率李宪据郡称淮南王。《李宪传》。</p><p class="ql-block">光武帝建武四年秋八月,帝幸寿春,遣扬武将军马成率三将军伐李宪,九月围宪于舒,宪数挑战,成坚壁,不出,守之岁余。《纲目》。(作者注:由此可见,当时的庐江郡城的金城汤固。)</p><p class="ql-block">六年春正月,将军马成等拔舒,李宪亡走,其军士帛意斩之以降,余党犹数千人屯潜山,攻杀安风令,庐江人陈众单车白马往说而降之。《后汉书本纪》。</p><p class="ql-block">冲帝永嘉元年秋七月,庐江贼攻盱台(即盱眙),都督滕抚遣司马王章击破之。《后汉书冲帝纪》。</p><p class="ql-block">灵帝光和三年夏四月,江夏蛮叛。《后汉书灵帝纪》。庐江贼黄穰等与江夏蛮连结十余万人,攻没四县。庐江太守陆康击破,穰等余党悉降。《后汉书陆康传》。</p><p class="ql-block">中平元年,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庐江太守羊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小弱者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汉书羊续传》。 献帝兴平元年,袁术屯兵寿春,部曲饥饿,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不与,术大怒,遣孙策攻庐江,拔之。术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三国志孙策传》并注,《后汉书陆康传》。</p><p class="ql-block">建安四年夏,袁术北走,奔其部曲陈简,复为简所拒,士卒走散,活所为。乃遣使归帝号于袁绍。袁谭迎术欲从下邳北过,曹操遗刘备邀之,复走寿春,六月至江亭,愤慨呕血死。术从弟允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奔庐江太守刘勋于睆城。《钢目》。(作者注:睆城,属庐江郡辖下,在今怀宁境。)</p><p class="ql-block">冬十一月,庐江太守刘勋以袁术部曲众多,不能赡,遣从弟偕求米于上缭,诸宗帅不能满数,偕召勋使袭之。孙策恶勋兵强伪卑,辞以事,勋请出兵以为外援。刘子扬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也。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袭我后,则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勋不听,遂伐上缭,至海昏,宗帅皆逃,了无所得。时策引兵西击黄祖,行及石城,闻勋在海昏,策乃与周瑜袭睆城,克之,得术勋妻子抚视之,及其部曲三万余人,攻勋破之。勋北归,许策收其余兵二千余人,及船千艘,进击黄祖。《纲目》《三国志·刘子扬传》又《孙策传注》。</p><p class="ql-block">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曹操遣将克之。《三国志·刘子扬传》。</p><p class="ql-block">六年,孙权破太守李术于睆城,以孙河领庐江太守。</p><p class="ql-block">《孙韶传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归刘备。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诸郡赋税,以充军实。十八年春正月,曹操击孙权,进军濡须口……万御之,相守月余,权为笺与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还徙淮南,民十余万户既而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有睆城。《纲目》。</p><p class="ql-block">十九年夏五月,权征睆城。闺月,曹操遣庐江太守朱光屯睆城,大开稻田。吕蒙言于孙权曰,睆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宜早除之。权乃亲攻睆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亦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而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竝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从之。蒙荐甘宁为升城,督宁持练缘城,蒙以精锐继之,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侵城进攻,食时破之。获朱光及男女数万口。拜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纲目》。</p><p class="ql-block">二十年秋八月,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大败而还。《纲目》。二十二年春正月,魏王操击孙权军居巢,二月进军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三月权降。《纲目》《三国志·魏武纪》。</p><p class="ql-block">后主建兴元年(魏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春,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吴守将朱桓败之。《纲目》。</p><p class="ql-block">六年,魏扬州牧曹休,率步骑十万向睆,魏主叡又使贾逵向东关俱进。八月吴主权至睆,以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鉞以朱桓、全琮为左右督,各督三万人以击休,战于石亭。逊令桓、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至夹石,斩获万余,资仗略尽。《纲目》《三国志·陆逊传》。</p><p class="ql-block">八年(魏太和四年,吴黄龙二年)冬十二月,吴攻合肥不克而还。《纲目》。</p><p class="ql-block">十年(232)秋九月,吴陆逊引兵向庐江,魏人以为宜速救之。满宠曰,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足经时,况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绝,不来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乃整军趋扬宜口。吴人闻之,夜遯。宠以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往甚易,救之甚难,虽然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宜更立城徙见兵以固守引贼,平地而掎其归路,于计为便,魏主叡报听之。《纲目》。</p><p class="ql-block">十二月夏五月,吴主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众号十万,满宠募壮士焚吴攻具,吴吏士多病,又闻叡至,遂退。《纲目》。</p><p class="ql-block">十五年(魏景初元年,吴嘉禾六年)冬十月,吴拜丹阳太守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徙屯庐江睆口。《纲目》。后主延熙十五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冬十月,吴诸葛恪修东兴堤,初吴大帝筑东兴堤以遏巢湖。《纲目》。(作者注:吴兴师动众筑东兴堤,主要是防御曹魏自巢湖从濡须口下江,犯江东。)</p><p class="ql-block">晋</p><p class="ql-block">武帝太康元年(吴天纪四年)春伐吴,诸军并进。三月,吴主皓降。《纲目》。</p><p class="ql-block">惠帝太安二年五月,义阳蛮张昌叛,昌党石冰寇扬州,败刺史陈徽,诸郡尽没。秋七月,刘宏遣陶侃等攻昌于竟陵,大破之。其众悉降,惟石冰尚据临淮不下。十二月,吴兴太守顾袐,都督扬州九郡,传檄州郡杀冰所署将吏,于是前御史贺循、庐江内史华谭及丹阳葛洪、甘卓皆起兵以应袐,合击斩冰。《晋书》。</p><p class="ql-block">怀帝永嘉元年春三月,陈敏刑政无章,子弟凶暴,顾荣、周玘等忧之。庐江内史华谭遗荣等书曰,陈敏盗据吴会,命危朝露,今皇舆东返,俊秀盈朝,将举六师以清建业,诸贤何颜复见中州士邪。荣等素有图敏之心,及见书甚慙,密遣使报征东将军刘準讨之。已为内应。敏众溃,北走,追获于江乘。《纲目》并《晋书·陈敏传》。</p><p class="ql-block">穆帝永和六年夏五月,庐江太守袁真攻魏合肥,克之。《纲目》。</p><p class="ql-block">宋</p><p class="ql-block">泰始五年春,宋河、南柳、欣慰等谋反,欲立太尉庐江王祎,祎帝兄,而帝轻之,以孝武谓之,驴王徙封庐江,祎衔之,遂与欣慰通谋,事觉,诏降祎,车骑将军出镇宣城。《纲目》。</p><p class="ql-block">梁</p><p class="ql-block">武帝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庐江太守裴邃克魏羊石霍邱城。《钢目》。</p><p class="ql-block">陈</p><p class="ql-block">宣帝太建五年(北齐温公纬武平四年)夏四月,以镇前将军吴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以尚书裴忌监军事,统众伐齐。遣黄法氍将兵出历阳,齐遣军救历阳,法氍击破之。齐使王琳赴寿阳,召募以拒陈,庐江、历阳、合肥皆降于陈,法氍禁侵掠抚戍卒,与之盟而纵之,高唐等城亦降于陈。《纲目》。按,高唐今宿松县。</p><p class="ql-block">甲子,南谯太守徐克石梁城。五月己巳,瓦梁城降。癸酉,阳平郡降。甲戌,徐克庐江城。历阳窘蹙乞降,黄法氍缓之,则又拒守。法氍怒,帅卒急攻,丙子,克之,尽杀戍卒。进军合肥,合肥望旗请降,法氍禁侵掠,抚劳戍卒,与之盟而纵之。</p><p class="ql-block">隋</p><p class="ql-block">炀帝大业十三年三月,庐江人张子路举兵反陈稜,讨平之。李通德寇庐江,左屯尉将军张镇周击破之。《隋书本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庐江郡、庐江国,虽只管辖十二个县,但那时的县域面积非今日之县所能比拟,譬如说庐江郡之舒县,就大约包括今日的庐江、桐城、枞阳、舒城。大家知道,秦分天下三十六郡,即使后来增加到四十多个郡,那么一个郡也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大半个省。且庐江郡又介于中国南北过渡区域的淮河与长江之间,每每发生战争,庐江郡必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一个庐江郡史,就是半个中国史。治理庐江郡的太守、围绕庐江郡争夺的人物,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是彪炳千秋。限于篇幅,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操、曹丕、孙策、孙权、周瑜、鲁肃等著名人物,这里不再介绍。</p><p class="ql-block">自立为“淮南王”的庐江连率李宪。</p><p class="ql-block">李宪(?~公元30年),颍川郡许昌县人,东汉初年割据军阀。新朝王莽篡政时为庐江郡属令都尉,曾率军击败起义军王州公等人。新朝灭亡后,李宪据庐江郡自守。更始元年(公元23年),自称淮南王。建武三年(公元27年),自立为帝,设置百官,拥有九城,部众十余万。建武四年(公元28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派扬武将军马成率领三位将军,征调会稽等四郡兵力攻打李宪。汉军在舒县包围李宪,李宪多次出城挑战,马成坚壁不与交战,围守一年多。建武六年(公元30年),汉军攻下舒县,李宪逃走,途中其被军士帛意追击斩杀。</p><p class="ql-block">王莽在位末年,庐江贼寇王州公等人起兵反叛,拥有部众达十余万人,攻取掳掠各郡县。王莽于是任命李宪为偏将军、庐江连率(职能相当于太守),让他率领军队讨伐叛军。不久,李宪击败王州公。 后来经过数年时间,李宪才将叛军全部平定。当时,由于王莽实行暴政,天下皆叛,豪杰并起,共同讨伐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九月,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作为王莽新朝的骨干成员,李宪于是占据庐江郡自守。更始元年十月,李宪自称淮南王,设置将帅,并开始派兵攻打掠取郡县。建武三年,李宪在庐江郡自称皇帝,设置百官,拥有九座城池,其部众达十余万人。建武四年八月初十日,东汉光武帝刘秀到寿春县,派遣扬武将军马成率领诛虏将军刘隆、振威将军宋登、射声校尉王赏三位将军,征调会稽、丹阳、九江、六安四郡的兵力攻打李宪。同年九月,汉军在舒县包围李宪,马成命令诸军各自深沟壁垒。李宪多次率军出城挑战,马成都坚壁不与李宪交战,围守李宪整整有一年多的时间。建武六年正月,舒县城中粮尽,汉军于是向舒县发动进攻,不久攻下舒县,屠杀城中居民。李宪逃走,其军士帛意追击斩杀李宪,而后投降东汉,李宪的妻子、儿女也都被诛杀。汉军追击李宪的党羽,江淮地区全部平定。保郡有功的太守陆康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由于高成县地处偏远,当地治安很乱,每户人家都备有弓弩,而每次县令一到,首先就征发民力修建城墙。陆康到任后,将这些人遣散,百姓大悦,又以树立恩信为方法,连盗贼都逐渐被收服了。州郡上表彰他的功绩,于光和元年(178年)升任武陵太守,后来又转任桂阳、乐安两地,所到之处多有建树。之后,汉灵帝为了铸造铜人,大幅加征税收,百姓贫苦。陆康上表劝谏,被宦官误谗为诽谤圣明,幸而御史刘岱仔细研究了表文后,上奏解释,才以罢官返乡论处。之后,朝廷又重新征召了陆康,担任议郎。此时庐江郡出现盗贼黄穰等人,连结江夏等地的势力,多达十余万,攻陷了四个县。朝廷于是任命陆康为庐江太守。陆康就任后,赏罚分明,击破了黄穰等,其它残余也纷纷归降。汉灵帝表彰陆康的功绩,封陆康之孙陆尚为郎中。汉献帝继位后,天下大乱,陆康冒险派遣孝廉进贡朝廷,被加封忠义将军,秩达中二千石,已经是九卿级别。当时,袁术的割据势力屯重兵在邻郡九江郡的郡治寿春,袁因为军队缺粮,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闭门不与之来往,而且整修战备准备迎敌。袁术大怒,派遣孙策攻打陆康,将庐江城池层层包围。陆康率军队固守,手下士兵之前有休假外出的,闻讯皆返庐江,乘夜爬城墙回来帮助守卫。陆康一直坚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之后月余,他就病逝,时年70岁。朝廷怜悯他守城的气节,拜其子陆俊为郎中。</p> <p class="ql-block">羊续是古代清官的典范,他在当庐江太守时,留下了一则成语:羊续悬鱼。他嗜鱼,属下潜县令投其所好,特地让人捕捞一条大鱼送到郡府,羊续见潜县县令送来一尾鲜鳞,左右为难,若是不收,扫了人家面子,若是收了一条鱼,以后就会有人送一篓鱼甚或是一块金,咋办?他灵机一动,将鱼收下,当潜县县令离开后,他将鱼悬于庭。果然,潜县县令几天后送来了一篓活蹦乱跳的鱼,但却见羊续庭上那条大鱼尚未动,羊续指着悬鱼对县令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没吃完,哪好意思再收,县令明白了太守用意,惭愧而去。自此,那条鲜鱼变成干鱼,一直悬在羊续的庭上,直到他离开庐江郡,再也没有谁敢给他送“鱼”。如今的庐江县城的县基之山塔山之北,有一个山叫石鱼岭,据说就是羊续在任庐江太守时,因为清廉悬鱼拒贿,感动苍生,这座山幻化成他喜欢吃的鱼,而他离开庐江郡后,庐江郡民众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当时的潜县县城北边的山上建塔以铭之。《康熙县志》:“塔山,治北三里。上尝有塔,故名。其北子山有石鱼,长五尺。”《光绪县志》:“塔山,距治北三里,昔有塔故名。其北为石鱼岭,大山北衬为石鱼岭,脊有石如游鱼状,故名。”这条羊续的“石鱼岭”,一直被庐江士民所歌颂。清初庐江著名文士张琼麐便作有《石鱼歌》:“行人到此问石渔,何年奋飞风雨俱。藤萝蔓引长鳞甲,不向江湖任卷舒。游鳞涸辙釜中泣,石鱼自古远庖厨。造化一气共炉冶,万象肖形荣枯殊。动者易催静者寿,赤松岂为炎刘诛。此理茫然昧千古,秦宫汉殿增欷嘘。”</p><p class="ql-block">羊续(142~189年),字兴祖,兖州泰山平阳人。东汉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历任扬州庐江郡太守,大破黄巾起义军,迁荆州南阳郡太守,平定赵慈叛乱。中平六年,汉灵帝欲以为太尉, 拜为太常,卒于任,时年四十八岁。中平元年(184年),羊续被太尉杨赐征辟为府掾,此后四次升迁为扬州庐江郡太守。中平二年扬州出现黄巾军,攻打舒县,焚烧城郭。羊续征募舒县中二十岁以上的男子入伍,皆发放兵器上阵,羸弱的人就负责背水灭火。等到汇集了数万人,羊续率军大破黄巾军,庐江郡的黄巾军被平定。之后,安凤县出现以戴风为首的叛乱军,羊续又率军击溃敌军,斩首三千余级,生擒渠帅,其余叛军均免罪为平民,并发放农具,让他们参与农作。中平三年,荆州江夏郡的赵慈发动叛乱,斩杀南阳太守秦颉,攻陷六座县城。朝廷调羊续为南阳郡太守,负责平定赵慈叛乱。中平六年,汉灵帝刘宏任命幽州牧刘虞为太尉,刘虞推辞,向刘宏推荐羊续等人,刘宏便下诏书任命羊续为太尉。当时官拜三公的人,都要往西园缴纳一千万的礼钱,由宦官担任使者负责收取,名为“左驺”。左驺前来宣布诏令,很多官员都会毕恭毕敬,甚至向其行贿。而羊续则让左驺坐在一张席子之上,并拿出一件破旧的棉袄给左驺看,说:“臣能资助的,就这件棉袄而已。”左驺返回朝廷后,向刘宏汇报,刘宏不高兴,于是作罢。之后刘宏仍然拜刘虞为太尉,刘虞也一贯有清廉的名声,加上平定张纯叛乱有功,刘宏特意免去刘虞的礼钱。刘宏又改任命羊续为太常,也可免去礼钱。羊续还没来得及往雒阳赴任,就得病而卒,时年四十八岁。</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周昙有诗赞曰:“鱼悬洁白振清风,禄散亲宾岁自穷。单席寒厅惭使者,葛衣何以至三公。”明代“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以羊续为榜样,赋诗:“喜剩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p><p class="ql-block">太守刘勋</p><p class="ql-block">刘勋,字子台,东汉末年青州琅邪人。中平末,为沛国建平县长,与曹操有旧。袁术故吏,195年,袁术派遣孙策攻破庐江后即任命刘勋为任庐江太守。袁术败亡后,其从弟袁胤、女婿黄猗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投奔刘勋。刘勋又俘虏了想要投奔孙策的张勋、杨弘等人,当时刘勋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认为上缭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孙策必会乘虚袭其后,到时候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反对出兵。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孙策果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刘勋失败后于建安四年投奔曹操,任征虏将军,又为河内太守、平虏将军、封华乡侯,建安十八年在荀攸的带领下与众大臣一起劝曹操进任魏公。后因恃宠而骄,图谋不轨、诽谤等罪行被李申成告发而被诛杀。</p><p class="ql-block">三国谋士刘子扬</p><p class="ql-block">《康熙县志·艺文》载有刘子扬的《遗鲁肃书》: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余,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寿县东南)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刘晔二十多岁时,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扬州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当时郑宝想掳略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看中了刘晔是当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强逼他倡导这个计谋。刘晔知道后很害怕,但都没有被郑宝找到。此时曹操派使者到扬州,刘晔去见使者,论及当前时势,并请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郑宝于是带数百人带着牛和酒迎接使者,并等待刘晔。刘晔则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部众,自己则与郑宝在内宴饮,并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机会杀掉郑宝。但郑宝原来不好酒,并且很留意他们,令那人不敢下手。刘晔于是亲手用佩刀斩杀郑宝,并斩他的头下来,向他的部众恐吓:“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跑回营舍。当时营中尚有精兵数千,刘晔为防他们作乱,即骑郑宝的马匹到郑宝的营门前,向一些首领陈说祸福利弊,最终众人叩头迎纳刘晔。刘晔入营后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更推举刘晔为新首领。但刘晔见汉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与是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刘勋当时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则说:“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今出,祸今至矣。”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而孙策果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刘勋失败后,于公元199年投奔曹操,刘晔亦跟随。后来,曹操到寿春,当时山贼陈策在庐江聚众数万人,并据险而守。曹操曾派偏将试图消灭但不果。曹操于是询问可否征伐,很多人都认为山贼据险而守,难以攻克,而且无足轻重,不应征伐;但刘晔认为其实是偏将资历不足和天下未定而令到山贼仍敢对抗,当时局势已经大致稳定,应该先悬赏劝降,再用军事实力进逼,那山贼就会自己溃败。曹操同意,并派猛将在前,大军在后,最终如同刘晔所预测般平定陈策。战后曹操辟刘晔为司空仓曹掾。后来官至大鸿胪、太中大夫,去世后谥景侯。</p><p class="ql-block">“大开稻田”的太守朱光</p><p class="ql-block">建安中,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鄱阳贼帅,使作内应。建安十九年,吕蒙荐甘宁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锐继之。侵晨进攻,蒙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获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朱太守的“屯皖”是指在庐江郡的屯垦,因庐江郡滨江含湖,江滩湖涂若圈筑成圩,没有政府力量的引导组织,仅凭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无济于事。朱光“大开稻田”,掀起了庐江郡第一轮筑圩高潮,为后世的筑于树立了榜样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最终,使得庐江郡一带成了鱼米之乡。庐江今日的“东丘、南岗、西山、北圩”“山、圩各两分,一水五丘陵”的格局里的沿湖平原圩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7%,就是从朱光开始逐步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吴庐江太守,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以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p><p class="ql-block">受到魏文帝诏奖的太守刘靖</p><p class="ql-block">《康熙县志·艺文》录有曹丕亲下的《魏文帝诏》:扬州刺史刘馥子靖,黄初中为庐江太守,为政有馥遗风。卿父,昔为彼州。今卿复据此郡,可谓克负荷者也。</p><p class="ql-block">刘靖任扬州刺史,庐江郡属其管辖,《续修庐州府志·水利志》:“又刘馥传,魏太祖表为扬州刺史,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志,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蓄。”这里的“吴塘”即是在巢湖南岸今之郭河镇所筑的南宫圩和北宫圩,至今那里还遗留“吴塘嘴”的地名。该志同时还收入魏国应璩写的《与刘靖书》:</p><p class="ql-block">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鳏寡孤独,蒙廪赈之实。加之以明摘幽微,重之以秉宪不挠。有司供承王命,百里垂拱仰办,虽昔赵张三皇之治,未足以方也。</p><p class="ql-block">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p><p class="ql-block">刘靖 (? ~254年),字文恭,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扬州刺史刘馥之子。为政举措初显琐碎,能给老百姓带来便利,有其父刘馥的遗风。历任曹魏黄门侍郎、庐江太守、河内太守、尚书、河南尹、大司农、卫尉。出为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开拓边守,屯据险要,兴修水利,使百姓获利。嘉平六年去世,追赠征北将军,晋封建成乡侯爵,谥号景侯,其子刘熙承袭爵位。黄初年间由黄门侍郎升任庐江太守,魏文帝下诏说:“你父亲过去在那里任职,现在你又要去管辖这个郡,真可以说是能为国家担当重任了。”后来刘靖被调任河内郡太守,升为尚书,朝廷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又出任河南尹。散骑常侍应璩给刘靖写信说:“你由外边来担任纳言的职位,在京城作官。使百姓富足的政策,在于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院墙篱笆要造得又高又陡,来杜绝那些偷盗的企图;播种的时候,一定要选好搭配黍、稷、麻、麦、豆五类种子,以避免水旱灾害;农具一定要完备充足,不能耽误农时;养蚕、种麦要有苫盖的准备,才能保证不受雨淋。吏员要按期升迁,不要让他们滞留原位;鳏寡孤独的人,让他们享受到官仓的赈济;再加上明察秋毫,执法如山,不为权势所屈的魄力;各级官吏遵奉朝廷的旨意,举国上下都能垂手听命,那么,即使是前朝治理京兆的能臣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王骏,也不能同您相比。”应璩的信,基本是对刘靖为官的生动写照。刘靖在庐江太守任上,励精图治,宵衣旰食,采取了一系列的振兴庐江的措施,起初似乎让人感觉琐碎繁复,应接不暇,但最终还是便利了百姓,行事有他父亲的遗风。</p><p class="ql-block">晋朝太守袁真</p><p class="ql-block">袁真(?-370年),字贵诚。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江南“王谢袁萧”四大高门中的陈郡袁氏,东晋将领。建元元年,以寻阳太守跟随荆州刺史庾翼北伐中原,迁庐江太守、龙骧将军,官至假节、西中郎将、豫州刺史。晋穆帝永和六年,以庐江太守,攻打合肥,克之,执南蛮校尉桑坦,迁其百姓而还。兴宁元年五月,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复以西中郎将袁真都督司、冀、并三州诸军事。二年夏四月甲申,慕容暐遣其将李洪侵许昌,王师败绩于悬瓠,朱斌奔于淮南,朱辅退保彭城。桓温遣西中郎将袁真、江夏相刘岵等凿阳仪道以通运,桓温帅舟师次于合肥,慕容尘复屯许昌。晋废帝太和四年夏四月庚戌,大司马桓温帅众伐慕容暐。秋七月辛卯,暐将慕容垂帅众距桓温,桓温击败之。九月戊寅,桓温裨将邓遐、朱序遇暐将傅末波于林渚,又大破之。戊子,桓温至枋头。先使袁真伐谯梁,开石门以通运。袁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丙申,以粮运不继,焚舟而归。辛丑,慕容垂追败桓温后军于襄邑。冬十月,大星西流,有声如雷。己巳,桓温收拾散卒,屯于山阳,损兵三万。桓温甚耻之,归罪于袁真,表废为庶人。豫州刺史袁真怨桓温诬己,据寿阳以自固,潜通慕容暐。慕容暐遣其大鸿胪温统署袁真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领护南蛮校尉、扬州刺史,封宣城公,未至而袁真卒于寿阳。其子袁瑾嗣位。</p><p class="ql-block">袁真所在时代的庐江郡,因属南北朝十六国国家大分裂时期,因而动荡不安。慕容暐(350年~384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皇帝。慕容暐继位初期在慕容恪摄政之下仍能保持国家稳定,但后期在慕容评主政之下就渐渐衰落,最终被前秦所灭。慕容暐在国亡后成为前秦臣子,封为新兴郡侯。淝水之战后,前秦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慕容暐的叔叔慕容垂与弟弟慕容泓先后举兵建立政权,慕容暐计划杀死前秦皇帝苻坚呼应二人,但因事泄被杀。慕容垂(326年~396年6月2日),后燕成武帝,昌黎棘城鲜卑族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这二位君主,因为征战,在其时的庐江郡潜县今之庐江县白湖镇六岗村留下了慕容城遗址。《康熙县志·古迹》:“慕容城,治东二十里。世传慕容垂屯兵所筑,今不可考。”慕容城占地约四十亩,四面环水, 相传是慕容垂所筑之营垒,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开国领袖毛泽东在《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里对裴邃高度评价,他点评道:“(曹景宗,梁朝名将)良将也,仅次于韦睿,裴邃。”在战略家毛泽东眼里,曹景宗虽是梁朝名将,但强中更有强中手,尚不及韦睿、裴邃。</p><p class="ql-block">裴邃(?-525年),字渊明。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出身“河东裴氏”。裴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初任主簿,屡举秀才。早年曾仕于北魏,后逃回南梁,出任辅国将军、庐江太守,大破魏军。此后参与钟离之战,以功封夷陵县子。历职地方,任内开设屯田、稳定边境,颇立政绩。累迁北徐州刺史、豫州刺史,率军讨平文僧明叛乱,镇守合肥。普通五年(524年),裴邃统帅诸军北伐,连破多城,拓境至郑城及汝水、颍水一带,并大败北魏长孙稚。不久后,裴邃在军中去世。追赠侍中、左卫将军、夷陵侯,谥号“烈”。裴邃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居身方正,有威重。他死后,淮肥之人都为其流泪。</p><p class="ql-block">裴邃任庐江太守时,击败来犯的北魏将领吕颇军五万。天监五年(506年),出征邵阳州,大败魏军,并进破羊石、霍丘二城。随后参与平小岘、攻合肥。次年,裴邃参与钟离之战,于淮水暴涨之时,与冯道根、李文钊等人乘斗舰袭击邵阳洲上魏军。裴邃等奋勇冲杀,魏军大败,投水溺死、被杀者各十余万。梁军乘胜追击,又俘魏军五万,并获大量资粮、器械。普通元年(524年),裴邃统帅诸军北伐,先战寿阳不利。随后重新整军,一举攻破狄丘、甓城、黎浆等城,转战安成、马头、沙陵等城堡。次年,裴邃继续攻破新蔡郡,拓境至郑城及汝水、颍水一带,当地人都响应归服。北魏河间王元琛与寿阳镇将长孙稚率众五万,出城挑战。裴邃诱敌深入,大败魏军,斩首一万余级。</p> <p class="ql-block">西汉庐江王刘赐</p><p class="ql-block">《史记·列传》:庐江王刘赐,淮南厉王子,文帝十六年,封庐江王,王庐江、豫章二郡。景帝时徙封衡山王,庐江国除,置为郡。</p><p class="ql-block">刘赐(公元前174年~公元前122年)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汉朝宗室,西汉庐江王、衡山王。汉高帝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的第三子,淮南王刘安之弟。刘赐初封为阳周侯,公元前164年,他被汉文帝封为庐江王。“王庐江、豫章二郡”,差不多是说他这个庐江王分管庐江、豫章二郡。公元前153年,七国之乱后,他被改封衡山王。公元前122年,与刘安约定谋反,因为太子刘爽和同母妹刘无采、同母弟刘孝、后母王后徐来有矛盾,将事情告发,刘赐自杀,衡山国撤销。汉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追尊淮南王刘长,追谥为厉王。淮南王刘长有子四人,年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城侯。在汉武帝期间是衡山王,是汉武帝的叔叔。他的父亲刘长,兄弟刘安在他之前都谋反失败了,他也想谋反,可惜他们父子三人都是志大才疏,谋反未开始就失败了。在刘赐当衡山王期间,他手下的一个谒者(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想到皇帝身边做事,被刘赐发现后,刘赐很恼怒,在史记中司马迁用“恚”表示刘赐当时的心情,恚的意思是忌恨。刘赐的家庭也很悲惨,家里人都不合,哥哥告弟弟乱伦,父亲告儿子不孝。最后被汉武帝抓住把柄,把他们一家全杀了。</p><p class="ql-block">东汉六安王刘恭</p><p class="ql-block">《光绪县志》载:“六安王刘恭,章帝元和二年,改庐江郡为六安国,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章和二年国除。今庐江县西南之古舒城其故郡也,若西汉之六安国则在六安州。”意思是说,当时刘恭所封的六安王,实际上是庐江郡易名六安国,刘恭的六安王王府在今之柯坦城池。</p><p class="ql-block">刘恭(?-117年),河南洛阳人。东汉宗室大臣,汉明帝刘庄第三子。永平九年,赐号灵寿王。十五年(72年),封为巨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为国。元和二年,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肃宗崩,遗诏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其年就国。刘恭敦厚威重,举动有节度,深得官民百姓爱戴。永初六年,封刘恭子阿奴为竹邑侯。元初三年,以事怒子刘酺,导致刘酺自杀。国相赵牧以状上,因诬奏恭祠祀恶言,大逆不道。有司奏请诛之。刘恭上书自讼。朝廷以其素著行义,今考实无征,将赵牧下狱,遇赦免死。元初四年(117年12月20日),去世,谥号为靖,在位四十六年。</p><p class="ql-block">魏国庐江王曹徽</p><p class="ql-block">庐江王曹徽,建安二十二年封历城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封庐江王,正始三年薨。</p><p class="ql-block">曹徽,字子隽,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人,乃是东汉末年魏王、丞相曹操之子,其母宋姬,建安21年(公元216年)封历城侯,后封庐江王、寿张王、东平王。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徽策马去见曹操最后一面。但曹徽赶不及,曹操就死了,曹徽抱着曹操尸首痛哭。曹徽之兄王世子曹丕即位为魏王,领丞相、冀州牧。公元229年,曹徽去拜见已经是天子的曹睿,受封为东平公。公元230年,曹徽之母宋姬逝世,曹徽将宋姬之灵位送到邺城与曹操合葬。公元232年,曹徽受封为东平王,追谥其母宋姬为王太后、东平王母。正始3年(243年)去世,其子曹翕嗣位,后被晋朝封廪丘公。</p><p class="ql-block">据《三国志》记载,曹徽年幼时,曹操问众儿子的志向,那时曹徽十一岁。曹操问:“子隽啊,你将来想做什么啊?曹徽答:“裂土封王,带甲百万。文武全才,平叛讨逆。不容许奸佞之人在朝中,不容许奸贼之人在外郡。”曹操又问:“那你说你的武官要做什么?文官要做什么?”曹徽答:“武官要做就做辅国大将军,文官要做就做丞相三公。”曹操大笑。</p><p class="ql-block">晋庐江王司马普</p><p class="ql-block">司马普,晋朝成都王司马颖之子。封庐江王。306年,司马普和父亲司马颖及弟弟中都王司马廓一起被刘舆杀死。</p><p class="ql-block">南朝宋庐江王刘祎</p><p class="ql-block">刘祎,字休秀,宋文帝刘义隆第八子。元嘉二十二年,年十岁,封东海王,食邑二千户。二十六年,以为侍中、后军将军,领石头戍事。迁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散骑常侍,领戍如故。出为会稽太守,将军如故。二十九年,迁使持节、都督广交二州荆州之始兴临安二郡诸军事、车骑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元凶刘劭弑立,进号安南将军,未之镇。世祖践阼,复为会稽太守,加抚军将军。明年,征为秘书监,加散骑常侍。寻出为抚军将军、江州刺史,进号平南将军,置吏。大明二年,征为散骑常侍、中书令,领骁骑将军,给鼓吹一部,常侍如故。又出为南豫州刺史,常侍、将军如故。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领国子祭酒,常侍如故。七年,进司空,常侍、祭酒如故。前废帝即位,加中书监。太宗践阼,进太尉,加侍中、中书监,给班剑二十人。改封庐江王。</p><p class="ql-block">南朝宋庐江王刘充明</p><p class="ql-block">刘充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之孙,庐江王刘袆之子。袭封庐江王,官至辅国将军、南彭城、东莞二郡太守。废徙新安歙县。后废帝即位,听还京邑。顺帝升明二年卒,时年二十八,无子。</p><p class="ql-block">唐封庐江王李瑗</p><p class="ql-block">李瑗(586年~626年),字德圭,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柱国、备身将军李哲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宗室、官员、将领。李瑗初封黄台公。唐朝建立后,历任刑部侍郎、信州总管、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进封庐江王。武德四年(621年),李瑗与河间王李孝恭等合兵攻打萧铣,但未立功勋。武德九年,李瑗任幽州都督。朝廷因李瑗怯懦无能,没有将帅之才,而派右领军将军王君廓辅佐他。王君廓曾为强盗,骁勇强悍,阴险狡诈,李瑗推心置腹地倚赖他,和他结成亲家。当时太子李建成图谋铲除秦王李世民,暗中与李瑗相互交结。李建成死后,朝廷遣使征召李瑗入京。李瑗恐慌,便与王君廓商议。王君廓想捉拿李瑗,借此立功,便劝李瑗早做打算,李瑗于是决定起事。李瑗囚禁使者,调集兵力,并召燕州刺史王诜前来计议起事。李瑗将兵马全都交付王君廓指挥,兵曹参军王利涉认为王君廓反复无常,不能将权柄交托给他,应及早除掉他,让王诜代替他。李瑗犹豫不决,王君廓得知此事后,立即杀死王诜,并对将士们谎称王诜与李瑗谋反,劝他们跟随自己讨逆。王君廓率部下一千人进入城内,李瑗却未发觉。王君廓将崔敦礼释放后,李瑗才知王君廓有变,连忙率数百亲信而出,恰巧在门外遇到王君廓。王君廓劝说李瑗的部下,大家都丢下兵器而逃。李瑗大骂王君廓是小人,王君廓捉住并勒死李瑗。李瑗死时四十一岁,王君廓将他传首京师。朝廷下令追废李瑗为庶人,绝其宗室属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吴守春简介:</p><p class="ql-block">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安徽省作协理事、合肥市作协副主席,庐江县作协名誉主席,地域文化研究学者。首开以一个县域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山水人文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历史文化山水人文资源挖掘整理写作先河,引起文学文史界关注。其研究成果正在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模式正在被相关地区借鉴。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多次获奖,多篇被转载译介,有作品收入德国大学汉学系教材等,出版文学作品、历史文化专著三十二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