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何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农经学生对绿色生产视角的分析

新浪财经

研读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何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农经学生对绿色生产视角的分析<br><br>通讯员:李沛陶 余欣宇<br><br>党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文件的中明确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br><br>文件从宏观层面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在具体实施方面,文件强调了三种措施。一是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二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三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br><br>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会议报告从宏观层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而作为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当将党的指示与我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将宏观的国家方针与四川地域特殊实际相结合。经过翻阅农经领域相关文献与相关政策文件,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能够有效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br><br>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是落实国家藏粮于技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对破解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进行特别的关注。<br><br>近30年来,为追求粮食高产、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我国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量增加了2~4倍,农业化学品的过量投入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指出我国2017年地膜使用量为141。93万吨,多年累积残留量已达118。48万吨,由此可见,农业污染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传统高污染农业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br><br>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并针对农业发展提出“降碳、减污、扩绿”的具体要求。2021年由农业农村部等指定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10余次提到“面源污染”,20余次提到“固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等“碳”相关词语,并强调“面源污染”和“绿色低碳”的具体要求。对于“十四五”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绿色转型这一新阶段,农业面源污染和“碳”相关的问题将成为重要攻坚点。2022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行动。发展和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农业碳排放,对实现农业发展绿色转型乃至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br><br>四川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是实现国家“天府粮仓”计划的重要支撑。《四川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强调了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内容,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切实保障。<br><br>正因如此,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对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r><br>在产前环节,现有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产前绿色生产技术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认为,免耕少耕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于这种耕作方法具有省工、节时、高产、高效和保持水土的优点,受到了许多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持续关注。华中农业大学杨彩艳认为,测土配方有助于农户合理使用化学品,减少对土壤有机质及地下水环境的破坏。测土配方技术能够确定所要使用肥料的种类以及合适的施肥方法,最终使得施肥量与产量相适应,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这些绿色生产技术聚焦产前环节,拓宽了产前绿色生产概念的广度与深度。在产中环节,现有研究则主要聚焦于现实问题。<br><br>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徐定德副教授认为,虽然化肥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化肥常年过量、低效施用已经导致土壤板结、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化肥减量施用日益成为推动农业绿色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李想对辽宁大面积设施蔬菜种植户调研发现,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提高了蔬菜产量。在产后环节,国内研究大多聚焦于秸秆处理与利用。中国是秸秆资源第一大国,近年来由于农业经营方式和农户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传统作用逐步减弱,沦为了农业重点污染源。华中农业大学何可正对湖北省农田废弃物大面积堆积问题开展研究,发现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不仅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同时还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李毅超认为,秸秆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是一项既可以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的技术。而国外部分学者则聚焦数字技术赋能绿色生产技术,如Naemi Dertz研究发现,在产后环节引入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绿色生产的意愿。<br><br>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了宏伟蓝图。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秉承着自强不息、造福社会的理念,对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涵深入研究,对建设方案进行深入探索,将农经专业知识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观理论相结合,以绿色生产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切入点进行探索与总结,最终从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生产全过程总结出绿色生产的研究现状和部分有效路径,跨越专业知识、学校校训、地域发展、国家政策四个维度,从宏观-中观-微观全尺度进行理论学习并思考应对措施。<br><br>书本谈到:“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将三中全会报告理论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我想这是我学习这门课程、完成这次研读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