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以前还没见有青岛这个地名,这块地儿就叫“胶澳“,胶澳府治在现今的胶州市城区。这个历史阶段可由胶州城区改造时挖出来的地下文物所证明。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皇帝批准在胶澳驻防,这就是青岛建置之始。光绪二十三(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胶澳镇的商贸店铺已有60余家,算是一个繁华的小镇了。 1892年春,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命主持胶澳防务,率两营军队移防胶州湾。并于天后宫以东建胶澳镇守衙门,后俗称为“老衙门”。总兵衙门与天后宫是青岛作为城市最早的建筑,对青岛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宋连威在《青岛城市的形成》中写道:“至此,以天后宫和老衙门为主要建筑形象代表的区域,已开始成为胶澳地区沿南海岸的区位中心,青岛村已渐突破旧时单一渔村的格局形式,逐渐向集镇化过渡。” 总兵衙门建筑风格采用中国古典形式,结构是梁架体系,砖木结构。材料选用花岗石砌墙,周边为青砖镶嵌,建筑一层飞檐,上覆灰色筒瓦,正门高盈丈余。依旧例,总兵衙门前为辕门,座北面南,门前设一长15米的影壁,在像衙门的一面上绘一状似麒麟的神兽名为“tan”,提醒官员不要太贪婪。门外置木制旗杆,上悬清廷大龙旗,辕门内正院分前后三进,东西还有若干跨院。衙门前的滨海街道称为“衙门街”。 1897年11月14日,德军借口“巨野教案”,在青岛前海突然登陆,章高元几经交涉被逼退兵,象征着青岛主权的总兵衙门失守。章高元的总兵衙门被改为德国胶澳占领军临时司令部。1898年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 在这间原总兵衙门的大门前,德军曾发布告示说:“现德中两皇帝间,已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妥租借占领地内的一部分--租借地的界线由两国官吏会同划定之。租借地内的居民,若有不服从德意志官宪命令者必依法给以惩处,不予宽容。租借地内人民必须认清并服从之。” 德国将青岛规划为军事和商业港口,清总兵衙门一度成为首任总督鲁绅达尔海军上校以及次任总督叶世克的办公府邸。 在1906年总督府大楼建成以前,大衙门曾是德国人政府部门的办公之处。英国人F·帕墨在《青岛(1898-1910)》一书中,详细写道:大衙门是中国人统治时期建造的,德国占领期间,这里仍然是中国官员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它也曾是首任总督鲁绅达尔海军上校以及次任总督叶世克的办公府邸。 1898年德国巡洋舰舰队来青时,舰队司令、普鲁士亨利王子殿下也曾在此处下榻。从那以后,这所建筑物被扩建并翻修了。其主要入口处在它的南侧。在德占时期,总兵衙门和天后宫这两个代表青岛之根的建筑,在青岛人民的力争下得以存在于一群红瓦的德式建筑中,成为一种象征,青岛市民称总兵衙门为“老衙门”。 1906年,德国总督楼落成,总兵衙门仍然是中国官员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br> 1914年11月,日德战争,德国战败,德国的总督府易手,总兵衙门一度成为日本占领者的临时海军兵营。1922年,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行政中心也在德国总督府这座大楼里。 “老衙门”在青岛的历史变迁中,渐渐变老,“老衙门”与西边高大耸立的“总督府”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好像是一位饮恨的英雄,进入了暮年,逐渐被人冷落、遗忘。 <p class="ql-block"> 而老衙门的第一任主人,同样也是最末一任镇守总兵章高元,在退出青岛后,被国人称为“罪人”,一个未守土、未尽责的民族罪人!其实,凡知道内情者都很清楚,“不抵抗”是无能的清政府官员命令,他必须遵守的!但是,这样一顶沉重的帽子,硬是扣在章高元的头上,让他抬不起头来,面对舆论纷纷,他两耳失聪。1912年,壮志未酬的章高元,在凄风冷雨中病逝于上海。</p> 1930年代,总兵衙门又成为了居民的住宅。1940年前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李仲刚(后来成为汪伪政府警备司令)在总兵衙门里创办了一所私立中学“东文书院”。学校专收中国学生,课程和一般中学不同,有国文、日语、史地、尺牍、修身等。1945年日本投降后,学校解散。 1949年,青岛解放后,总兵衙门成为了青岛二中的分校校舍。 1959年5月,总兵衙门建筑在建设青岛人民会堂时拆除。历经沧桑的老衙门,见证了青岛历史的老衙门,消逝于历史的云烟之中,在原址开建青岛人民会堂,于1959年5月兴建,次年竣工。1960年5月,青岛市人民会堂在总兵衙门旧址落成,至今做为青岛人民参政议政、接待贵宾、文艺演出的场所。 清总兵衙门,就这样被时代掩没在蓬勃发展的岛城里。这所“老衙门”,已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标志着青岛历史原点的符号。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1.05.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