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的华沙老城区

中庸之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坐落在维斯瓦河畔的华沙老城区是波兰首都华沙最古老的一个城区,它的历史可以远溯到公元十三世纪的1280年,当时,马佐瓦亚公爵为控制维斯瓦河渡口,在这里修建城堡,开启了建城的第一步。1596年,波兰首都从克拉科夫迁至华沙,华沙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美丽的城市,并有了“北方巴黎”的美称。18世纪末,华沙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1920年,华沙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欧洲的大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沙惨遭纳粹德国的蹂躏,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战后,为还原古城的历史风貌,华沙人民根据以前的绘画、照片、残留在心中的记忆,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重建。如今的华沙凤凰涅磐,一座崭新的古城重新屹立在维斯瓦河畔。1980年,这个“覆盖13世纪至20世纪历史跨度的杰出重建榜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波兰官方在1994年将华沙老城区确定为“国家历史纪念碑”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华沙老城区的北边是巴巴坎,南边是鲜红色的旧王宫和矗立着齐格蒙特三世雕像的城堡广场。广场边上有一条通道,叫波德维尔街,那是老城的界街。古老的城墙将老城区分隔。城墙外的路边有很多摊位,方便游客来老城区选购纪念品和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王宫右侧的一条小巷走进去,是一个拱廊。那是连接城堡广场和圣约翰大教堂的通道。坐上老城区复古马车,香车宝马,很是兜风,古城的历史风韵尽在眼中。马蹄踏在坚硬的石板上,滴滴答答的清脆响声更加深了穿越时空重返久远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连接城堡广场和市集广场的狭小地块叫教士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座由齐格蒙特三世圆柱设计者丹尼尔·蒂姆在1646年铸造的铜钟,该钟名叫许愿钟。教士广场边上有全欧洲最狭窄的联排房,它们在十七世纪曾是华沙教区教士的居住地。这些教士身居陋室,刻苦学习,颇有名气。比如斯塔希茨,他参与起草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5月3日宪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宽阔的市集广场是华沙老城区的心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末。那个时候,行会代表和商人们在市政厅(建于1429年以前,1817年拆除)和市集广场聚会,召开会议,商议决定。早先,市集广场周围的房屋是哥特式的建筑,1607年大火之后,重建的房屋又引入了文艺复兴晚期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空旷的城堡广场相比,市集广场更具人间烟火味。作为老城区当之无愧的中心,更受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广场四周古香古色五彩缤纷的建筑,与其说是一栋一栋的房屋,不如说是一件一件的艺术品。临街建筑全是餐馆、咖啡吧、礼品店和高档酒店,其中不乏百年老店。殿堂高朋满座,或谈笑风生,或窃窃私语,古城人气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集广场中心竖立着我们熟知的华沙美人鱼雕像。一手执刀一手持盾牌的美人鱼象征着不屈不挠勇敢坚毅的波兰人民。这座美人鱼雕像建于1855年,现为复制品,原始的美人鱼雕像存于华沙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维斯瓦河畔还塑有另一座美人鱼铜像,比原始铜像大很多,姿态也更加优美。它由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特斯霍娃于1934年塑造,1937年建成,雕像原型是波兰女英雄什塔海尔斯卡。在纳粹德国侵占波兰期间,人们悄然将这座铜像拆卸掩埋。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把她重新竖立在维斯瓦河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于1936年的华沙历史博物馆就在市集广场北面,由几座廉价公寓楼联合构成。这座展示华沙历史的博物馆共收藏超过30万件藏品,其中最古老的文物可追溯至14世纪初。博物馆面积不算很大,但很好地展现了这座城市从中世纪到现在的历史与文化,有很高的参观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博物馆首先有15分钟的黑白影片。其中有几张照片是刚结束战争时拍摄的。照片上的华沙满目疮痍,到处是被战争毁坏的建筑物,令人惨不忍睹。此外,这里还记载了华沙历史上的繁荣、城市建筑与文化、以及重建古城的所作出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主馆有3个常设展:华沙的事物、华沙的数据和廉价公寓的历史。华沙的事物共陈列7352件展品,包括考古、肖像、银器、摄影、服装、钟表、明信片、地图、城市景观等;华沙的数据借助图表、通过人口普查、税收记录、城区地图等,直观地表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历史博物馆,一路下坡,来到老城北边的巴巴坎。华沙巴巴坎跟我在前面讲的克拉科夫巴巴坎如出一辙,都是半圆筒形的防御工事。当初,这一防御工事曾经环绕整个华沙老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在1939年围困华沙和1944年华沙起义期间,巴巴坎像老城区绝大多数建筑一样,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战后,人们根据17世纪的蚀刻版画,对巴巴坎进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华沙巴巴坎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建筑,建于1540年,其目的是为了替代不甚坚固的城门,就像我国有些古城的瓮城一样,拒敌于瓮城外。巴巴坎是一座配有枪手的三层半圆形堡垒,宽14米,从护城河底算起高达15米,周围有城墙环绕,壁垒森严,相当坚固。如今,这座崭新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人们游览打卡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老城区狭窄街道上的圣约翰大教堂让我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完整形象。这座不显山不露水的红砖天主教堂始建于十四世纪,是华沙最古老教堂。二战期间也被夷为平地,1966年重建。该教堂曾经是波兰历代国王举行加冕仪式等重大活动的场所,里面还有华沙最早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教堂貌不惊人,一旦走进去还是感到很震撼。教堂厚重的历史从那一座座雕塑一件件陈列一块块铭牌上体现出来。教堂里存有一座1383年的木头十字架、一块1753年雕刻的墓碑、一尊年代久远的巴洛克圣母雕像,还有一些说不出名的铭牌和碑文。这些宗教物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沙老城区发展演变的历史,值得品味与珍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