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进我进

《军魂永铸》公众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郑怀盛作品《敌后战场》连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八章:敌后武工队第1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郑怀盛 编辑:韩水霖</b></p> <p class="ql-block">  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蚕食”、“清乡”不间断进行,最终目的是把我军挤出根据地。其步骤是:第一阶段建立秘密特务情报组织和维持会;第二阶段建立军事据点;第三阶段实行“强化治安”。敌人用这一套缓慢的、零星的、隐蔽的,由秘密到公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敌占区而游击区再伸入内地逐步“蚕食”的办法,分割和缩小我根据地,使我在敌占区、游击区的工作遭到一些损失,根据地也受到一些破坏。</p><p class="ql-block"> 1941至1942年,华北敌后抗战处于严重困难时期,根据地缩小了,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八路军由40万人减到34万人。为打破日军的“扫荡”、“蚕食”、“清乡”、“治安强化运动”,扭转不利局面、争取对敌斗争主动权,敌后抗日军民实行“敌进我进”的对敌方针。各抗日根据地创造出多种形式的“敌进我进”。如山东八路军于1941年冬提出“翻边”战术,即敌人打到我这里来,我打到敌人那里去。晋察冀边区在1942年初提出“到敌后之敌后去”。10月,毛泽东指示晋绥边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向敌人挤地盘”。</p><p class="ql-block"> 从1941年夏季起,八路军各部队先后派出武装宣传队深入敌占区,打击汉奸特务,宣传敌人必败和我军必胜的道理,揭露敌人实行“治安强化运动”的阴谋,瓦解伪军和伪组织,发动敌占区人民反抗日伪统治。1942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肯定了这种新的对敌斗争形式,作出了关于普遍建立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的决定。规定武工队的主要任务是:(一)开展对日伪的宣传战;(二)在地方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敌占区的群众工作,组织革命两面派村庄,发展秘密武装;(三)开展对日伪军和伪组织的下层工作;(四)打击敌人,铲除汉奸;(五)掩护交通与进行经济战。依据上述决定,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由军分区或主力旅选调政治坚定、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营以下干部和优秀战士,敌工干部、翻译人员(有的地区还有日本反战团体成员),同地方党、政机关选调的干部统一组成若干支短小精干、有一定战斗力的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占区全面开展对敌斗争。</p> <p class="ql-block">  在此种形势下,华北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进一步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克服困难,积蓄力量,为反攻作准备的指示,决定深入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按照主力军、地方军、人民武装相结合,根据地、游击区、敌占区的斗争密切配合的原则,派遣千百支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小部队,深入敌占区,积极打击敌人,除奸反特,宣传群众瓦解敌伪军,改造伪政权,变敌占区为游击区,变游击区为根据地,同时配合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恢复和扩大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武工队内部组织结构,设队长、政委。队长必须是部队营以上干部,政委则必须是县级以上干部。县政府派代表在武工队内工作,或由政府委任武工队内一人担任,以之提高政府在敌占区的威信。战斗骨干除少数骨干来自部队,多数是动员当地青年自愿参加。敌伪汉奸对我武工队领导、县区干部,凡是抗日的人,往往一律都叫“八路军”、“新四军”。各种武工队,一律归军区、军分区直接领导与供给。一支武工队,往往就是开辟一个新区的领导班子。</p><p class="ql-block"> 1943年,华北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进一步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克服困难,积蓄力量,为反攻作准备的指示,积极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派遣大批武装工作队和小部队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对敌斗争。至年底,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军民收复2000多个村庄,建立5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冀中区军民攻克和逼退敌据点、碉堡600多个,收复3500多个村庄;晋绥军区执行毛泽东关于“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抽调320多名干部加强武工队,并派出39个主力连和49个游击中队配合武工队活动,共拔除日伪军据点58个,收复村庄1000多个;晋冀鲁豫边区各军区派出近千支武工队和小部队,到边缘区和敌占区打击敌人,建立许多小块游击根据地,收复大片抗日根据地;山东军区抽调600名干部,组成43支武工队,大力开展边缘区的斗争,共拔除日伪军据点340多个,并促使伪军溃败、逃亡7000多人。</p> 笔耕不辍,军魂永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