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前后,我国省市气象台开始装备气象雷达。河北省气象局分配到一套国产气象雷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家气象局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中央气象局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军委气象局。1953年8月1日中央军委气象局转归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正式转制国务院直属单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全国战备,中央气象局又转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河北省气象局也转归河北军区领导。1973年又转归地方领导。当时河北军区派了几个现役军人到气象局工作。老家河北昌黎的军区作训处参谋小魏就是其中一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3年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分别批复,同意新增雷达探测组(12人)和气象云图接收组(6人)编制。同意划拨土地30亩,在今天的石家庄体育南大街178号新建了主体三层、部分四层的气象局,含气象台办公大楼。大楼东西两侧4层,东面是卫星云图接收室,屋顶是卫星接收天线。 <span style="font-size:18px;">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安装后,我一直负责这套设备的机务维修、调整工作。气象局大楼</span>西面四层是雷达探测室,屋顶是雷达天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8年河北省气象局随河北是革命委员会从保定迁往石家庄,一开始没有办公的地方,暂时在西郊的石家庄地区气象局办公,我和机务员王广义临时住在人民商场旁边市京剧团一间宿舍,每天骑自行车去石家庄地区气象局值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久转到今天裕彤体育中心西侧的原石家庄体委的一座2层小楼办公,才算安定下来。那时,正在文革,很多部门被取消,省气象局123人,只有3个报务员、1个机务员和3、4个天气预报员、一个台长来到石家庄,其他的同志都去了宣化五七干校。省气象局也取消了,和省水文站2、3个人共同组成了河北省水文气象工作站,由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领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裕彤体育中心还没有建设,1972年举办全国五项球类比赛,原来的石家庄体育场才翻新,1992年香港投资控股才建成裕彤体育中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省气象局所在体育南大街车水马龙、无限繁华。当年却只是一条不长的碎石子路,路边是垂柳,两旁都是庄稼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天的河北省气象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河北气象大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2年夏,我和河北军区的小魏被派往无锡,去军工厂接收气象雷达。那时候我刚刚23岁不到,已经在河北省气象台作报务员7年多了,还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小伙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7年从成都母校回到石家庄还没有去过江浙一带南方。毛头小伙子,没有生活经验,不知道南方天气热,以为到了无锡很快就会返回石家庄,没有带夏天的衣服,穿着父亲给我的一身草绿色军装就出发了。没想到到了无锡,要等待几个星期才能装火车。我们只好在无锡市政府招待所住下等着雷达装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我的头发又厚又密,天气热,每天一头大汗,衣服上全是汗碱。我去街上理发,由于听不懂无锡话“修面”是什么意思。一个年青姑娘给我理发。我以为和石家庄一样,理完头发就完了。那姑娘说了一句什么,看我没有听懂,就放倒椅子,给我刮脸。我以前没有刮过脸,看着她的刀子在眼皮上刮,怕她刮破了,不敢合眼,一直盯着她的剃头刀,把她看了个大红脸。这也是我第一次刮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待装车期间,我和小魏去了太湖鼋头渚,那时鼋头渚没有一点商业气氛,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秀丽的太湖山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可惜那时候没有旅游的概念,没有去无锡更多的地方游览,也没有照相机,没有拍下太湖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太湖鼋头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了几个星期,雷达终于装车了。一整节货车车厢,装上了大木箱,里面是我们期盼的国产气象雷达,虽然是电子管独立元器件,分辨率不是太高,仍然是当年我们最先进的装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气象部门总是先进技术、装备最早应用的部门。这的确是真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电传机、单边带无线接收机、传真机、卫星云图接收机、微机、大型计算机,以及后来的先进雷达、气象卫星、气象火箭,气象部门都是最早装备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到火车出发时间后,我们原以为火车会像客车一样很快回到石家庄。两个人上街买了一张苇席、两个暖水瓶,暖水瓶里装了酸梅汤(那时候没有瓶装水),买了一袋面包就上车了。火车发车已经是傍晚。第一次坐货车,火车启动、停车一点也不温柔,每次都是强烈的撞击,巨大的冲击让我们坐不住,我们躺在凉席上,没有枕头,也没有盖的东西,和衣而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以为2天就会到石家庄,沿途像客车一样停靠车站,我们可以买东西吃。没想到火车根本不进车站,而是在野外编组,多次编组,我们孤零零被甩到支线上。不知道为什么时候,突然猛烈撞击,又被挂进列车,继续北进。第二天我们的面包和水都吃光了。没地方买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时间开车,只好饿着。就这样,从无锡到石家庄,走了快4天。也不知道经过了那些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4天半夜,到了石家庄东货场。我们两个饥肠辘辘从车厢里出来,赶紧步行走回方北村旁边的体委小楼。那时候东货场出来都是玉米地,我们两个跑进玉米地,掰了几个玉米啃起来,边走边吃。这趟任务总算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浙江淳安X波段雷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转眼52年过去了。1984年我也离开了河北省气象局,调到省科委工作,离开了熟悉的技术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711雷达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50多年来,我国气象事业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之后,我们尊敬的中央气象局局长邹竟蒙(邹韬奋先生之子)当选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主席,我国和美国等国家打开了技术交流、合作的大门。90年代,在邹竞蒙局长直接参与下,气象部门的同志用了四年多的时间艰苦谈判,用不到300万美元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引进的第一部性能达到美国的WSR-88D雷达、超过日本的新型雷达,价格大大低于进口雷达。为先进气象雷达国产化、普及打下了基础。今天,我国先进气象雷达国产化率超过95%,核心部件都实现了国产替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气象雷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国拥有世界一流人才水平的最强大的气象队伍和最先进的空、天、地、海气象监测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气象雷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在广袤的国土上,经过科学布局,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气雷达监测网。截至2023年,参与气象监测的天气雷达到540余部,其以独特的探测能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捕捉强对流等复杂灾害性天气方面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可谓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上的瞭望者,实现了“千里眼观风云,瞬息间捕风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为在我国气象工作发展历程中工作过的十九年倍感骄傲。哪里有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有我工作,学习的足迹,有我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有我的爱情和友谊。</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令我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福建长乐雷达2004年25日12时左右的反射率三维剖面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台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春天回到石家庄的家里,在院子里看到了我们的老台长边文华,他正在院子里散步。边台长1927年出生在河北任丘,不到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从军,他的事迹被收录到《开国将士风云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6年边台长曾经带领我们去唐山抗震救灾,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灾后气象通讯和天气预报恢复工作。1977年又带领我们去沧州交河县及庄村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作一年。想起我们和台长几个人睡在一台土炕上,晚上老鼠嗖嗖地从耳边窜过,去偷吃我们的口粮。边台长经验丰富,教会我们用罐子装水,罐口蒙上报纸,报纸用刀片划成米字,微微相连,上面放一点沾了油的馒头。,用一个小木棍给老鼠搭个梯子。夜里老鼠一爬上去,报纸承受不了老鼠的重量就掉在水里淹死了。刚进村第一天,我们在生产队长院子里等着队长给我们安排工作队住的地方。院子里有一颗枣树,树叶已经落光,上面还有一颗枣。我们正在想如何把那个枣弄下来。边台长笑眯眯地往树上踹了一脚,那个枣就掉下来了,台长顺势接住吃了起来。边台长没有官架子,和边台长在一起工作,开心快乐,不会寂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见到边台长他已经97岁了。看起来身体还硬朗,但已经认不出我是谁了,耳朵也听不见了。我用手机拍下来这张照片。真是感慨万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