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故事】陈老师

初见

<p class="ql-block">昵称:初见</p> <p class="ql-block">美篇号:53252677</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诚谢</p> <p class="ql-block">陈老师自青年时代便在本村执教,他几十年如一日,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他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他是我读小学时的启蒙老师,每当忆及他,我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感激与敬意。</p><p class="ql-block">一九七零年的秋天,我进入村小学习。村中有一种传统习俗,认为开学日文昌星下凡,文昌星是掌管入学升学的神明。村民们相信,谁家的孩子开学日最早到校,便能得到文昌星的垂青。因此,新学期开学时,家长们都会早早地送孩子上学,祈求文昌星高照,祝愿孩子们聪明伶俐,学业有成,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开学的第一堂课,便是行拜师礼。陈老师笔直地站在讲台前,神情庄重,目光如炬,用坚定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学生,那威严而又慈爱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他手持花名册,口中念着学生的名字,被点到名的学生便由家长领到讲台前,先向黑板上方的毛主席像敬礼,再向陈老师行礼。当陈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时,母亲牵着我的手,走到陈老师面前,双手合十,一字一句地教我念道:“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从今起我愿做您的学生,聆听您的教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陈老师回礼,说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伸出右手握住我的右手,表示对我的接受与祝福。</p><p class="ql-block">入学仪式虽简朴,却充满仪式感,尊师重教,师道尊严,薪火相传,这是村里世代相传的古老传统,即便是在文革年代,也未曾中断。</p> <p class="ql-block">陈老师年将六十,身材魁梧,心宽体胖,国字脸,浓眉大眼,高鼻梁,戴着眼镜,秋冬季节里常穿一套灰黑色的中山服,上衣口袋里别着两支钢笔,显出一种文人学者风范。他上课时声音洪亮有力,犹如校门口那口洪钟般悠扬远播。</p><p class="ql-block">然而,我上学时正值文革动乱时期,学校不再教授文化课程,学生们整日无所事事。陈老师看着学生们的现状,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他深知,老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家长送孩子上学,是为了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茁壮成长。然而,如今时局动荡,老师无法教授文化课,学生们又能学到什么呢?“生不学,师之惰”,老师不上课,让学生荒废学业,便是失职!</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语文课本上,全是语录和口号,既枯燥又乏味。为了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陈老师在课余时间,从古典幼教启蒙书籍《增广贤文》、《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等选编出生动有趣的“补充教材”。陈老师说:“这些书是我国古代启蒙读物,内容广博,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到文化文学常识,再到为人处世,无所不包。它们是国学精华,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俗话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大家一定要跟老师好好学习啊!”</p><p class="ql-block">一天下午,他给我们上《常识》课,讲完课文后,便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教我们念《弟子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陈老师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早晨要早起,晚上要晚睡,人的一生很容易就到老年,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要珍惜年少时的时光,勤奋学习,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老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p> <p class="ql-block">正当我们聚精会神地听陈老师讲课时,突然,大队中心小学的一位教师带着公社教辅员大驾光临,叫陈老师立刻停止上课,跟他出去。教辅员对陈老师说:“早就有人举报你向学生灌输封建教学内容,我不相信,现在让我抓到了现行,你公然挑战上级,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你不知道这有多么危险吗?现在我们教育战线已经够乱了,你不能再给我添乱了。教科书有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不得胡作非为。你教的这些内容,如果被上面知道了,给你定个反动派,叫你吃不了兜着走,罪莫大焉。轻者遭受批判,重则开除。念你初犯,且有一片赤子之心,我就给你网开一面,下不为例!在时代洪流中,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识时务者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谨记啊!”</p> <p class="ql-block">教辅员的宽容,使陈老师逃过一劫,但他不能再教语文了,只能屈才去上算术、常识和劳动课。然而,“好了伤疤忘了痛”,陈老师眼看着学生整天在学校里无所事事,感到忧心如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他再次冒着风险,为我们教授“补充教材”。他用爱和知识点滴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在那些混沌的岁月里,陈老师的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会根据四季变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教我们认识节气、动植物和花卉知识,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我们也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冬天,陈老师上算术课时,他带我们到开满晶莹剔透的梅花下,教我们念古诗《咏雪》:“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看不见。”陈老师是一个有着多愁善感与人文情怀的人,他善于把简单乏味的数学课化为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课,让我们在乐中学习,在朗朗上口的诗歌朗诵中深刻地学会了课文,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冰雪的神奇魅力,跟着陈老师诵诗,我们仿佛走进了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一朵朵寒梅在雪花纷飞中绽放,雪花融入了梅花,我们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p> <p class="ql-block">学校下面有一个大果园,上劳动课时,陈老师便带我们到果园里劳动。一天,他带我们到果园给果园除草,看到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上挂满了宛如小灯笼般的柿子,在秋风中摇曳。一阵风吹来,枯黄的柿叶纷纷落下。</p><p class="ql-block">面对这如画的秋色,他趁机引导我们学习古诗词。他说:“同学们,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孔绍安的一首《落叶》诗。现在你们就听我来诵读这首诗吧。”陈老师用一种悲伤与无奈的声音念着:“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诗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落叶的轻盈与秋风的凉意,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在那一刻,我们仿佛与诗人跨越时空,共同感受着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与不舍。</p><p class="ql-block">陈老师告诉我们,这首诗借落叶形象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可惜那时年少,只觉得诗的意境凄楚动人,并不知道他这是在借景物抒怀。</p><p class="ql-block">讲解完诗,陈老师站在柿子树下,眺望着莽莽远山,满目惆怅,心中充满了思念。陈老师是外地人,来本村教书已多年,身在异乡,乡音渐远,心如落叶,飘零似客,思念家人成了他心中最深的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