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问我老家在那里,山西洪洞大槐树。老家故居叫什么,古槐树下老鸦窝。2024年11月3日下午,驱车来到洪洞县,看到老家的大槐树。</p> <p class="ql-block">到老家了,大门上写“大槐树寻根祭祖园”!</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明朝政府为了解决中原地区的人口问题和劳动力短缺问题,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据史料记载,从1368年到1418年,50年间共进行了18次大规模移民,约140万户登记在册。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山西、河北、河南等地,被迁移到其他地区以恢复和发展经济。</p> <p class="ql-block"> 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又称明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大槐树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等,指是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p><p class="ql-block">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p><p class="ql-block">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统治中国只有89年的元朝,却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1341年),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发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元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的照壁,很大的根字,两边 饮水恩源!</p> <p class="ql-block"> 元朝时的黄河曾有20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加之天灾不断,黄河泛滥、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洪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致使黄河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几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p> <p class="ql-block"> 位于洪洞县旧城北1公里的贾村西侧。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古大槐树处,是历史上元末明初著名大移民的出发地、出发点,如今成为寻根祭祖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槐旁有碑亭、木牌坊,亭内竖有青石碑一通,上刻“古大槐树处”碑刻介绍了当年移民概况。还有金代石经幢、茶亭、移民姓氏陈列等,如今已成为寻根祭祖园,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寻根祭祖节”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古槐为汉代所植,已枯。第三代正茁壮成长。明代时,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永乐十年(公元1416年),由于元末战争连年,鲁、冀、豫、皖、苏等省出现了大片无人区、无人村,明太祖朱元彰采纳大臣建议,七次从山西向外大移民,出发地就在大槐树处。后有“要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谚。因此,古大槐树处成为后代人寻根问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洪洞大槐树不仅是一棵树,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它成为了许多移民心中故乡的象征,许多人在离开家乡时在这里登记和告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槐树成为了人们思念家乡的寄托,许多民谣和故事都与这棵树相关。如今,尽管原来的大槐树已经不存在,但在其原址上重建的大槐树仍然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寻根祭祖,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下无厕所,只有解手所</p> <p class="ql-block">我要解手,憋不住了!</p> <p class="ql-block">看看我的脚指甲,是不是洪洞县人,</p> <p class="ql-block">600年前的明朝大移民,812个姓氏从洪洞大槐树下出发,在这里查看一下有你姓没下!</p> <p class="ql-block"> 本人姓张,在2号位下面正中央的位置。找到张氏先祖的牌位,上香三支,叩拜成礼。</p> <p class="ql-block">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p> <p class="ql-block">一壶槐树酒</p> <p class="ql-block">相逢又分手,阔别众乡友,一壶槐树酒,思念在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