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霍达报告文学《走近谷文昌》

美友6376281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东山时,再提谷文昌,再号召学习谷文昌,谷文昌的名字和事迹,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大江南北,又一次掀起学习谷文昌热潮。</p><p class="ql-block"> 我了解谷文昌,是从20多年前第一次读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霍达的报告文学《走近谷文昌》开始的,至今 ,这部报告文学我已经反复读无数次了,每一次读,都有热血沸腾的感觉,为谷文昌的感人事迹,为了不起的作家霍达行云流水气盖山河的文笔。也是在当年,我借霍达到东山之际,专程从漳州赶去东山采访她,回来后以《做时代的秘书——访著名作家、报告文学&lt;走近谷文昌&gt;作者霍达》为题,发表了对霍达的采访记,今天翻出这篇文章浏览,当年采访霍达的情形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于是,当学习谷文昌热潮再次掀起,我以我的方式——诵读全文《走近谷文昌》的方式,让谷文昌的事迹伴随这部感动无数人的报告文学走进校园,让年轻大学生一代了解谷文昌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也通过声情并茂对这篇报告文学的诵读,让他们感悟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11月3日晚上,我和芗城区特级教师钟素丽老师合作的首场诵读会由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在该院图书馆举行, 该院师生代表和部分院外人士到现场聆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摄影:郑卓林 陈凌烁)</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众号这样报道:</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漳城院举办报告文学《走近谷文昌》围读会</b></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3日晚,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一场特别的围读会引导师生学习谷文昌同志的做人、为政,感悟谷文昌同志的为民情怀。</p><p class="ql-block"> 本次围读会选取著名作家霍达创作的报告文学《走近谷文昌》作为诵读内容,特邀漳城院特聘教授、芗潮剧社指导老师蔡文原,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漳州市芗城区进修学校副校长钟素丽担任诵读嘉宾。蔡文原、钟素丽声情并茂且配合默契的精彩演绎,让谷文昌同志的感人事迹不断回荡在图书馆的大厅里,也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师生。</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表示,参加了围读会后,才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了谷文昌同志的感人事迹。今后,要从谷文昌同志的感人事迹中进一步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更加勤奋学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青春力量。围读会还吸引了部分校外人员参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做时代的秘书</b></p><p class="ql-block"> ——访著名女作家、《走进谷文昌》作者霍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闽南日报记者 蔡文原</span></p><p class="ql-block"> 2003年,春暖花开,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霍达又一次千里迢迢从北京赶来东山,在谷文昌长眠的赤山林场,向英灵表达深切的怀念和敬仰。 </p><p class="ql-block"> 18年前,霍达发表了著名的报告文学《渔家傲》,用文学的笔调,将东山人民的好书记谷文昌的光辉名字及其感人事迹推向中国文坛。从此,霍达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尤其是东山人民敬重她、感激她。霍达也从此与东山结下不解之缘。 </p><p class="ql-block"> 18年后,霍达饱含深情,发表了报告文学《走近谷文昌》,再度令广大读者心潮澎湃…… </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蘸着泪水写谷公”</i></p><p class="ql-block"> 初春的一个傍晚,记者从芗城驱车前往东山采访霍达。由于途中耽搁,当记者叩开霍达下榻的华福酒店房门时,已过晚餐时间。霍达热情地让座上茶,并悉心交代酒店餐饮部为记者准备点心。 </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种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记者开始了对作家的采访。</p><p class="ql-block"> 记者:“《渔家傲》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谷文昌事迹还没有广泛传扬,你何以慧眼识英雄,选择了这个题材?”</p><p class="ql-block"> 霍达:“‘兵灾家属’!是这几个字吸引了我。”霍达快言快语,语气深沉果断。那是1985年,东山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扩大对外宣传,东山县政府从北京请来一批作家到东山创作,霍达是其中之一。在“寡妇村”参观采访时获悉,1950年5月国民党军队从东山溃逃台湾,强行抓走了4700名青壮男子,仅一个小小的铜钵村就达147名,岛上三分之一的家庭被拆散,撇下了多少新婚少妇、白发爹娘、无依孤儿!尤其令这位走过南闯过北、洋洋洒洒写了数百万字、熟练掌握数以万计词汇的作家心灵震撼的,是“兵灾家属”这个她前所未闻的词。东山解放了,去台国民党军人的家属怀着深仇大恨投人了翻身斗霸的土改和镇反运动,但是,当划分阶级成分时,他们又难免被归人“另册”。这些人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好几万,再加上儿女姻亲、姑表旧眷,盘根错节,涉及人员几乎遍及全岛。一个独特而又棘手的问题摆在刚刚执政的共产党人面前:难道能把这些人统统扣上一顶“反革命家属”的帽子,推到敌人一边去吗?中共东山县委以惊人的胆识迈出了审慎而又勇敢的一步,由此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名词“兵灾家属”,对他们在政治上不准歧视,与其他公民一视同仁,除了不享受为革命军烈属“代耕”的特殊照顾之外,照样分房分地,困难户给予经济补助。一项德政,众望所归,那些心里藏着难言隐痛的“兵灾家属”最懂得“信任”二字的分量,兵家必争之地,争的是人心!1979年叶剑英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之后,海内外炎黄子孙统一祖国的呼声高涨,中共东山县委在五十年代作出的战略决策,在新时期更加显示出无穷威力,霍达以一位作家特有的政治敏感,意识到共产党的这项德政,对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意义所在,对以谷文昌为代表的第一批踏上东山岛的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感到由衷的钦佩,她决定对此深人采访,用手中的笔,传扬共产党的这项德政赢得民心。</p><p class="ql-block"> 于是,霍达在作家采访团结束东山采访之后,只身留下。在以后的十多天时间里,霍达走遍东山的山山水水,听着人们深情地讲述着谷文文昌和东山的故事。她一步步走近东谷文昌,一次次被谷文昌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操所震撼,一次次被感动得潸然泪下。她蘸着泪水记下“兵灾家属”,记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书记谷文昌,记下顶着“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修建八尺门海堤宏伟工程的老县长樊生林,记下一批批不断开拓进取的继任者……</p><p class="ql-block"> 回到北京不久,霍达在《报告文学》刊物上发表《渔家傲》——一部反映谷文昌领导东山人民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创造新生活的发展史。 </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蝶岛令我心醉神驰”</i></p><p class="ql-block"> 霍达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p><p class="ql-block">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东山了。只记得初识东山是冬天,那时北方大地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闽南的东山温暖如春,苍翠的海岛、美丽的海湾和洁白的沙滩使我陶醉。十多年过去了,我先后游历过太平洋、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大大小小的许多岛屿,仍然觉得我梦中的东山最美,最值得留恋。”</p><p class="ql-block"> 谈起东山,霍达一往情深。</p><p class="ql-block"> 从《渔家傲》开始,霍达与东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隔一两年,她都要重访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每一次她都感受到东山年年在变,天天在变,令她目不暇接。她回忆说,第一次来东山时住在简陋的县委招待所,只有二十几张床位,窗外农家鸡犬之声可闻。第二次到此,三星级华福酒店已经竣工,台胞、外商云集,码头上高耸的龙门吊正在忙碌,远道而来的货轮帆樯如林。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她分别带专题电视片《蝶岛情》和《古镇铜陵》、《海岛新城》摄制组来到东山,拍下了蒸蒸日上的海港,“耕海牧渔”的海湾,游人如织的海滨浴场,雨后春笋般的乡镇企业,崭新的中小学校舍,别墅式的农民新居和敬老院,四通八达的环岛公路,集商贸旅游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百亿新城”……她还写了《说不尽的东山岛》、《东山男儿》、《东山纪事》等一系列笔调优美的散文、随笔,令海内外无数读者对东山岛心驰神往。</p><p class="ql-block"> 霍达对东山人心存感激,她说,不仅东山县历任领导敬重她、关心她,为她来东山搜集创作题材提供方便。她更感激东山许多与她成为忘年交的朋友——或是机关职员,或是文化干部,或是教师,或是渔民,他们都淳朴善良,待她亲如兄妹姐弟。她常与他们探讨文学,他们常陪她在海边散步。拉网回来,他们会给她送来小鱼虾,夜深人静海风乍起,他们打来电话问寒问暖。她从他们身上得到精神慰藉,获得创作灵感。霍达说不完道不尽与东山的情结,神驰在对东山的向往之中。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做时代的秘书” </i></b></p><p class="ql-block"> 我们回到《渔家傲》话题。</p><p class="ql-block"> 记者:“《渔家傲》虽然写于18年前,但今天读起它,仍是那样感人至深,感觉是我读过的众多写谷文昌的作品中,最为感人、深刻的一部。”</p><p class="ql-block"> 霍达:“那是因为报告文学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谈起报告文学,霍达更是神采奕奕、激情澎湃。霍达从小喜爱读史,青年时代曾随马非百老人致力于史学研究,对史学家司马迁无比推崇。司马迁对于史料的充分占有和精醉独到的见解,对历史高度负责秉笔直书的大无畏精神,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游刃有余的驾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文字才能,成为霍达心目中的典范,她发誓:“要做太史公的一名小学生”。她写历史剧、写小说,写报告文学,无一不受太史公的影响和启发。霍达尤其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创作时都喜欢从历史的、宏观的角度人手,《渔家傲》、《万家忧乐》、《国殇》、《民以食为天》等莫不如此。霍达认为,报告文学的任务应该是忠实地记录历史,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为未来保存历史。对于今天活着人们,它应当具有警策的作用;对于后世的人们,它还不失“以古为鉴”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当年,她饱蘸热泪写成报告文学《渔家傲》,作为解读谷文昌的第一份答卷。她说谷文昌不是神,未必能跳出历史的局限。因此她写了“洗礼”这一章节,写谷文昌在弥留之际对自己作了剖析,留给人以思考。霍达还谈到她的报告文学《万家忧乐》、《国殇》、《民以食为天》,言辞中,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深情。 </p><p class="ql-block"> 霍达洋洋酒洒,直抒胸臆,尽管所谈话题不可能在短暂的接受采访中表述得淋漓尽致,但其严谨的创作态度,历史的责任感,以及作家的志向和追求溢于言表。 </p><p class="ql-block"> 夜已深,记者言犹未尽,结束采访,带着霍达赠给的她在扉页上有亲笔签名的《穆斯林的葬礼》,返回东山县宾馆下榻。睡前,翻阅随身所带的有关霍达的资料,其中一篇霍达所写的随笔,题为《做时代的秘书》,文中透彻地阐述了作者的创作观,给人印象深刻。 </p><p class="ql-block"> 霍达,一位忧国忧民的作家,一位时代的秘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文发表于2003年2月24日《闽南日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