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大纲(八)——清朝

非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康熙帝便装写字像》 清,绢本画,现藏故宫博物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清军入关起,至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国祚共268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清朝(上) 清朝的盛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北京为都城。在政治上,沿续历代中原王朝的制度,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依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融合,满族人巩固了自身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820年时的清朝疆域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前期,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島,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島、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时,中国对钓鱼岛和南海诸岛拥有主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钓鱼岛及其附属島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的。早在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島,清朝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管辖之下。众多古今中外的地图都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很早就在海南设立了琼州府,将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时,中国对西藏地区行使主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入关以后,即对西藏地区行使主权。1653年,五世达赖入京向顺治皇帝朝贺,顺治帝给予隆重接见,并赐予他金册、金印和封号,并拔款重修布达拉宫。</span></p><p class="ql-block">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康熙皇帝时,准噶尔蒙古势力染指西藏,清政府派兵入藏,稳定了西藏局势。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1751年,设置西藏地方政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乾隆皇帝时,英国派人入藏,试图染指西藏。六世班禅不为所动,明确告诉英国人,西藏是中国领土。六世班禅在乾隆七十寿辰时,曾长途跋涉到达承德山庄向乾隆贺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时,中国对新疆拥有主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准噶尔部落噶尔丹在俄国人唆使下,发动叛乱,占领天山以南和青海。康熙三次亲征,平定了叛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乾隆时,天山南部的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公元1759年,乾隆发兵平定叛乱,在全疆设置伊犁將军,驻扎军队,实行管辖,行使主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1771年,曾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沙皇俄国的压迫,战胜重重困难,十多万人举族东迁,回到新疆,回归祖国,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成为历史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时,中国对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拥有主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1685年,中俄发生雅克萨之战,沙俄战败。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属于中国领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获迅速发展</b></p><p class="ql-block">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进步,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p><p class="ql-block"><b>清朝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成就。</b></p><p class="ql-block">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曹学芹的小说《红楼梦》在京师开始流传。《红楼梦》后来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成为中华文化中最耀眼的巨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朝的覆亡</b></p><p class="ql-block">清朝的衰败,潜伏于乾隆,暴露于嘉庆,发生于道光和咸丰朝代。</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二年(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p><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西方各国经过工业革命,国力增强。西方文化中的侵略性、扩张性和冒险性,与工业先进性相结合,使列强们急于向外寻求海外利益和财富。</p><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面对外有列强入侵中国,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再加满人腐败,道光之前很少起用汉人,清王朝便急剧走向衰败、衰亡。</p><p class="ql-block">自1840年起,中华文明遭遇百年屈辱。但纵观中华数千年历史,晚清七十年只是一小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趋势,不可阻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清朝(下) 清朝帝王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关外】</b></p><p class="ql-block">【后金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p><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永乐帝在长白山女真族一支设立建州卫,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先猛哥帖木儿受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自此,建州女真汲取中原文化,与汉族互市贸易,其势渐强。</p><p class="ql-block">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叛明,并先后统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改女真为满州,创立八旗,建立“金朝”。为区别五百年前曾灭了辽国和北宋的女真人金朝,后史称努尔哈赤的金朝为后金。</p><p class="ql-block">公元1619年,明神宗以袁应泰为经略,发兵20万东征后金。萨尔浒一战,明军大败,明朝对东北的统治瓦解,后金遂占据并迁居沈阳。</p><p class="ql-block">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发兵攻宁远,被宁远守将袁宗焕大败,努尔哈赤受伤而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太宗 皇太极】</p><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皇太极,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子。任内命其弟多尔衮征服了朝鮮和蒙古科尔沁部。天聪十年,皇太极改后金国号为清,定都沈阳。</p><p class="ql-block">公元1629年,皇太极趁李自成进攻河北之际,自喜峰口入长城,犯畿甸,遇袁宗焕奋力抵抗,相持不下,乃用反间计,使明思宗杀掉了袁宗焕。1640年,清人大举进攻锦州,蓟辽总督洪承畴降清。</p><p class="ql-block">皇太极之侧福晋孝庄,蒙古族,是清史上有名的孝庄文皇后。孝庄生皇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p><p class="ql-block">孝庄曾在顺治和康熙两朝辅政。清皇室自孝庄之后为满族和蒙古族混合血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关内】</b></p><p class="ql-block">【清世祖 顺治 福临】</p><p class="ql-block">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孝庄皇后生。六岁登基,在位十八年。福临幼年登基,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p><p class="ql-block">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顺治派多尔衮利用明降将吴三桂入关,夺取大顺燕京,赶走李自成,迁都北京,入主中原,舆图一统。</p><p class="ql-block">明亡后,郑成功于闽浙一带树南明大旗抗清,令顺治无法一统。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对台湾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建立明郑政权。</p><p class="ql-block">顺治四年(1647年),清兵攻下福建,明隆武帝战死,顺治统一江南。顺治政治清明,多有建树。后笃信佛教,欲剃度出家而未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顺治的宠妃董鄂妃乃清史中灿烂明星。</span>顺治十八年,董鄂妃因病不治而亡,顺治多情天子恩情不断,一夜晏驾随鄂妃而去。顺治之死因,史少成疑。终年二十四岁,在位十八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圣祖 康熙 玄晔】</p><p class="ql-block">康熙帝,爱新觉罗·玄晔,顺治第三子,佟妃(谥孝康章皇后)生。幼患天花,获免疫,八岁登基,祖母孝庄太后摄政,科隆多辅政。十六岁亲政,年少气盛,一举治服权臣鰲拜。1673年,南方三藩叛乱(尚可喜于广东、耿继茂于福建、吴三桂于云南)。康熙帝采用明珠之谋,平定三藩。1683年,清军入台湾,郑氏政权亡,清统一台湾。康熙治内西征漠北,驱逐沙俄,奠定清朝兴盛根基,开康熙盛世。康熙多子,九子夺嫡令史说纷纭。在位六十一年,是清朝在位最长的皇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世宗 雍正 胤禛】</p><p class="ql-block">胤禛,康熙四子。1722年继位。治内平青海,镇苗地,除功臣,留骂名。虽名誉不佳,但"康乾盛世"之成功过渡,雍正也算是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昏君的朝代。细想想,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末代皇帝溥仪,其他确实都不昏庸。雍正也是如此。当然,慈禧太后另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高宗 乾隆 弘历】</p><p class="ql-block">弘历,雍正四子。乾隆任内朝政宽平,偃武修文,四夷入贡,八荒称臣,六下江南,修四库全书,开乾隆盛世。1759年,平定南疆回教大、小和卓叛乱,清朝的武功达到极盛。</p><p class="ql-block">乾隆后期,英国开始寻求对华贸易,乾隆不願开国门与英通商。这是历史上中西首次的贸易战。</p><p class="ql-block">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时禅位于嘉庆,适时而退,享年九十岁。</p><p class="ql-block">乾隆中期重用贪官和坤,吏制腐败,压制言论,大兴文字狱,焚烧毁灭汉文典藉,社会矛盾激化,为嘉庆朝的颓衰埋下祸根。</p><p class="ql-block">乾隆是中国最后一个可称优秀的皇帝。在乾隆去世后的几十年,中国就开始了百年屈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仁宗 嘉庆 颙琰】</p><p class="ql-block">颙琰,乾隆十五子,禅位而即。即位后清肃吏制,惩杀和坤,清廷稍作起色,但矛盾依然。白莲教兴起,湘、鄂、川农民揭杆而起,南方半壁危如累卵,国库耗尽,清廷由盛转衰。嘉庆时期,英国开始向华输入鸦片,进行鸦片贸易。1820年,嘉庆于狩猎中崩于避暑山庄,在位二十五年,寿三十八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宣宗 道光 晏宁】</p><p class="ql-block">晏宁,嘉庆次子。道光朝代,国难深重,国库空虚。道光倡节俭,绝奢靡。英国强迫与中国通商,自印度输鸦片入中国,道光颁佈禁烟令,派湖广总督林则徐到虎门禁烟。</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1840)年,爆发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派军舰40多艘和4千名水兵,封锁广州珠江口岸,逼迫中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島,赔款2100万两,开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为通商囗岸。</p><p class="ql-block">五口通商之后,美国、法国趁火打劫,紧跟英国逼道光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自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社会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p><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在道光年间诞生了中国国粹京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文宗 咸丰 奕詝]</p><p class="ql-block">奕詝,道光四子。咸丰乃清朝最有“名气”之皇帝,人称“苦命皇帝”,因他摊上的大事特别多。(1)咸丰元年,两广岁饥,官逼民反,两广发生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以基督教为旨意,号召民众,自称天王。咸丰在位十一年,太平天国与其分庭抗礼十一年。(2)太平天国未灭,同时又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弃城而逃。在热河,病体沉重的咸丰听到圆明园被焚的消息,当即吐血不止。(3)他娶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老婆叶赫那拉氏。咸丰皇帝逃难热河一年多,未能回京,最后病死在避暑山庄。临死前,把儿子载淳托付给肃顺等“八大臣”,但慈禧却在恭亲王奕䜣配合下,发动“辛酉政变”,将肃顺处死,载垣、端华自尽,其他八大臣革职,实行“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政体,摄取了清王朝的实际权力。清王朝自此被慈禧统治了四十八年。(4)他是签订卖国条约最多的皇帝,与英、法、俄、美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国门洞开,丧失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国土。(5)重用汉臣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藩在咸丰之后,继续受慈禧重用,以其组建训练的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并对攻陷的南京实行屠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穆宗 同治 载淳】</p><p class="ql-block">【慈禧 同治生母 同治和光绪两朝实际掌权人】</p><p class="ql-block">载淳,咸丰长子,慈禧生,六岁登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十年以后,咸丰大婚,慈禧方归政于同治,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大权仍掌握在慈禧手中。</p><p class="ql-block">同治亲政初期,慈禧曾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实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商业和新式教育获得发展,清王朝出现过短暂的兴盛,史称“同治中兴”。</p><p class="ql-block">同治名为皇帝,实为傀儡,终日怏怏不快,进而微服出入青楼楚馆,终染梅毒而崩。</p><p class="ql-block">同治驾崩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身孕,慈禧却不等皇后分娩,着立醇亲王奕譞子载湉入嗣继大统,皇后阿鲁特氏心中凄愤,自尽于宫中。时1875年,同治19岁,慈禧40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德宗 光绪 载湉】</p><p class="ql-block">光绪帝载湉,醇亲王奕譞子,其父为道光七子,其母为慈禧胞妹。同治死后,入嗣给咸丰。</p><p class="ql-block">十八岁时,由慈禧作主,娶慈禧弟弟之女,此便是隆裕皇后。</p><p class="ql-block">光绪因中法战争(188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以及拥有现代派珍妃而名闻清史。</p><p class="ql-block">中法战争中,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而镇南关大捷,是晚清唯一的对外胜利。</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时,光绪力主对日宣战,然而北洋水师在战争中全军覆没,清廷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島、台湾及所属岛屿(含钓鱼岛)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日本白银二亿两。</p><p class="ql-block">为了支付赔款,清政府以关税和盐税为担保向英法借款,使中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了列强手里。</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后,德国、俄国、意大利等国均以武力相威胁,要求租借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三门等港口,慈禧命李鸿章与列强和议,国门开放,任由各国通商。自此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前,光绪力主对日宣战。战败后,闻知签订马关条约后,嚎啕大哭,<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吾欲救中国耳,若能救国,则朕虽无权何碍”。遂</span>立志变法图强。</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公元1898年),光绪依靠康有为、梁启超实行变法,欲行宪政。但变法遭到慈禧等保守派反对,光绪密令袁世凯借天津阅兵之机,先杀荣禄,后劫太后,推行新政。袁世凯允诺,出门即向荣禄告密,慈禧遂发动戊戌政变,杀谭嗣同等六君子于菜市囗,囚光绪于瀛台,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戊戌变法失败。</p><p class="ql-block">时列强瓜分中国愈盛,引义和团兴起于山东、直隶,延至天津、北京,初得慈禧纵容,攻打使舘,围攻教堂。借此,八国联军出兵攻占天津北京,慈禧胁光绪逃往西安。</p><p class="ql-block">出逃之前,慈禧将光绪非常钟爱的珍妃沉井。</p><p class="ql-block">公元1901年,李鸿章与八国经过一年谈判,签订《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p><p class="ql-block">条约签订以后,李鸿章便死于北京。《清史稿.李鸿章传》给他的结论是"中兴名臣,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晚清明志帝光绪皇帝被慈禧以砒霜毒杀(光绪死因一直成谜。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光绪的头发进行了测验,得此结论)。</p><p class="ql-block">次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末代皇帝 宣统 溥仪】</p><p class="ql-block">溥仪,醇亲王载沣子,入嗣给同治,兼祧光绪。是慈禧临死前指定的皇位继承人。</p><p class="ql-block">1908年2月2日溥仪继位,时年三岁,由其父载沣作摄政王,成为末代王朝的掌权人。</p><p class="ql-block">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佈宣统退位,清祚告终。</p><p class="ql-block">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二千一百三十二年的封建帝制,至此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参考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吕思勉《中国通史》人民日报出版社2023年8月第1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22年,退位十年后的溥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