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岳麓书院之二-诸贤祠

老陈

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晴。长沙岳麓书院,老陈转到书院北侧的诸贤祠。<div>&nbsp; &nbsp; &nbsp; &nbsp;<b>船山祠</b>,专祀岳麓书院学生王夫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光绪元年(1875)始辟为船山祠。<br>&nbsp; &nbsp; &nbsp; &nbsp;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div> <p class="ql-block">  祠内上有“遗经在抱”匾,下为王船山先生遗像,王夫之自题画像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p><p class="ql-block"> 外侧立柱是清代岳麓书院著名学生、外交大臣郭嵩焘所撰对联:笺注训诂,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笺注训诂”指阐述注释古籍。“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羲、文、周、孔”均系人名,即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上联的大意是说王夫之在阐述注释经典中最专六经,善于吸取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的思想精华,就连汉宋诸儒在他的面前也只有洗耳恭听。下联中的“节义”指操守、义行。“濂、洛、关、闽”分别指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所创立的理学学派。下联大意指王夫之的节操义行和治学行文,终生都以理学思想为准绳,是继周敦颐濂学、二程洛学、张载关学、朱熹闽学之后,元明两代自成体系的一代学术大师。全联系统地介绍了王夫之的治学专长、承传、人品、文章及学术地位,文字深刻,对仗严谨,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联。</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一瓠道人,湖南衡阳人。晚年筑室于衡阳石船山下,学者尊称船山先生。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求学岳麓书院,师从山长吴道行,受岳麓学统传道济民、经世致用思想影响,组织"行社"。一生为学汉宋兼采,古今文兼治,遍治四书五经,会通程朱陆王,集中国传统哲学之大成,与黃宗義,顾炎武并称为清初三大儒家。著述凡百余种。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书院建祠专祀船山先生。</p> &nbsp; &nbsp; &nbsp; &nbsp;祠内的红木老家具。 <b>王船山之墓。‌</b><div>&nbsp; &nbsp; &nbsp; &nbsp;王船山墓位于湖南衡阳市衡阳县王船山故居内,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nbsp; &nbsp; &nbsp; &nbsp;王船山墓四周环境优美,墓庐分三级,墓坪内排列着三座坟墓,中间为王夫之墓,北侧是其继配襄阳郑氏夫人之墓,南侧则是其儿媳刘氏的墓。围墙中部嵌有汉白玉碑三块,分别刻有“伟大思想家王而农先生之墓”、王夫之自题墓志铭及其生平简介。<br></div> &nbsp; &nbsp; &nbsp; &nbsp;船山故居-湖南衡阳湘西草堂。王船山故居及墓所在的区域为生态文化旅游区,包括湘西草堂、船山文化园等多个景点,202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p class="ql-block"><b>慎斋祠</b>,亦称罗山长祠,专祀岳麓书院山长罗典。</p><p class="ql-block"> 罗典(1719-1808),字徽五,号慎斋,湖南湘潭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始任岳麓书院山长,凡二十七年。掌教期间,肄业学生三倍于朝廷定额数,“名下士发成业者数百人”。书院将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并不大的山长,与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张栻等思想先儒一同供奉,正是因其对岳麓书院的建设和发展功不可没,使湖湘学术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p> &nbsp; &nbsp; &nbsp; &nbsp;祠内上有“勤传教化”匾,下为慎斋先生像,画像堂联:湘江北去源流远,衡岳南来地脉长。<div>&nbsp; &nbsp; &nbsp; &nbsp;外侧立柱有联云:岳麓炳灵形胜擅名今古;洞庭毓秀人文叠超后先。</div> <p class="ql-block">  罗典(公元1719-1808年),字徽五,号慎斋,湘潭人。进士。累官至鸿胪寺少卿。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始聘为山长,历任时间长达二十七年。罗典学问广博,品行兼优,老成宿望,一生以"造士育才"为本。在岳麓书院任上时,每界肆业人数三倍于朝廷规定的数目,"门下士发名成业者数百人"。同时罗典致力于书院建设,以"颐养性情"为宗,栽花种竹,建红叶亭(今爱晚亭),修书院八景。咸丰年间书院乃建专祠于屈子祠北侧,又名"罗山长祠",后毁,旋迁建现址。</p><p class="ql-block"> 书院八景之风荷晚香。</p> &nbsp; &nbsp; &nbsp; &nbsp;<b>崇道祠</b>,又称“朱张祠”,专祀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张栻。始建于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建于今址,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重修,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建。<br> &nbsp; &nbsp; &nbsp; &nbsp;祠内悬“斯文正脉”匾,塑朱熹、张栻二人坐像。 &nbsp; &nbsp; &nbsp; &nbsp;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8月,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应主教张栻之邀,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从各地赶来听课者数千,“一时舆马之众,饮水池立涸”,因而成就了历史上的一宗美谈-朱张会讲。它是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一次著名的会讲。据说当时朱熹和张栻意见不合,在这里就理学问题讨论了三天三夜。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更加远播。 <p class="ql-block">张公南轩像与朱文公像。朱熹号晦庵,张栻号南轩。</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集大成者。其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周易本义》及《朱子语类》等。</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張拭(公元1131-1180年)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著作有《南轩集》。乾道初年(公元1165年),张栻主院,主张"成就人才,传道而济斯民"。朱熹、张栻二人所继承的都是二程的学说,同为理学大家,两人对岳麓书院的发展建设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朱张学"成为书院学统。书院于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建崇道祠于讲堂左侧,合祀朱张及书院建设有功之臣,称诸贤祠。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始建祠于讲堂后,专祀朱张。后毁。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建于今址。</p> <p class="ql-block">晦庵南轩岳麓讲道之图。</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自福建抵长沙,与书院主教张栻同台会讲,论辩"中和"之学,"三日夜而不能合",其影响盛况空前,来人之众,以致"一时輿馬之众,饮池水立涸"。从此,"岳麓之为书院非前之岳麓矣!地以人而重也。"院因人重,人因院名,书院因之成"朱张过化之地",而获后世学者敬慕。</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朱张会讲,开创了书院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体现了书院"百家争鸣","自由讲学"的特色,使书院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备了强劲的动力。岳麓书院在此次会讲之后,逐渐成为了湖湘学派的重镇和湖湘文化的中心。</p> <b>六君子堂。</b><br>&nbsp; &nbsp; &nbsp; &nbsp;又名慕道祠,供祀宋潭州太守朱洞、李允则、山长周式、安抚刘琪、明通判陈钢、同知杨茂元六位建院有功之臣。后凡有功于书院者,皆祀其中。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创建于院后今望江楼处。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重建于今址,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修。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长沙同知杨公茂元--浙江鄞县人。明弘治间重建尊经阁,勒「紫阳(朱熹)遗迹」,旨在承传朱张学统。</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长沙通判陈公钢--浙江鄞县人。明弘治七年重建书院院舍,特建专祠祀朱张,突显书院程朱理学之统。</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湖南安抚使刘忠肃公珙--福建崇安人。南宋乾道元年重建书院.延请张栻主院,书院因之成湖湘学派之重镇。<br></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岳麓书院山长周公式--湖南湘阴人。北宋大中祥符八年获真宗召见,得御书「岳麓书院」额,书院开始闻于天下。</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潭州知州李公允则--山西孟县人。北宋咸平二年增拓书院,书院初成讲学、藏书、祭祀、学田之格局。<br></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潭州知州朱公洞--北宋开宝元年袭唐末僧人之基,创建岳麓书院。</p> <p class="ql-block"><b>六君子简介。</b></p><p class="ql-block"> 六君子包括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珙、陈钢、杨茂元等六位有功于書院者。</p><p class="ql-block"> 朱洞,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任潭州(今长沙)太守,在唐末五代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建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 李允则,北宋咸平间任潭州太守。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扩建书院,形成书院讲学、藏书、祭祀基本规制。</p><p class="ql-block"> 周式,湘阴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任山长,为志载第一位山长。以行义著称,获真宗皇帝召见,书院始闻于天下。</p><p class="ql-block"> 刘珙,福建崇安人。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重建书院,延请张栻主院,书院成为湖湘学派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 陈钢,浙江鄞县(省志作应天)人。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重建书院特设专祠供祀朱(熹)张(栻),突出书院程朱理学传统。</p><p class="ql-block"> 杨茂元,浙江鄞县人。明弘治间谪长沙府同知,建书院尊经阁,勒"紫阳(朱熹)遗迹",传朱张学统。专祠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重建于今址。后凡有功于书院者,皆供祀于此。</p> &nbsp; &nbsp; &nbsp; &nbsp;祠堂的建筑艺术,精美的琉璃脊兽。 <b>濂溪祠。</b>专祀周敦颐,濂溪是其别称。<br>&nbsp; &nbsp; &nbsp; &nbsp;专祀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始建于今六君子堂处,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迁于今址。周敦颐是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濂溪"是其别称。其学说对以后理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被尊为理学开山祖师。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祠内上有“悠然会太极”匾,下方为濂溪先生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朱熹题联--道丧千载,圣远言湮。不有先觉,孰开我人? 书不尽言,图不尽意。 风月无边,庭草交翠。</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张栻题联--于惟先生绝学是继,穷原大极示后来世。</p> <p class="ql-block"><b>周敦颐简介。</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学者、思想家。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字茂叔,谥元公,因晚年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上,以故里濂溪名之,故后人尊称濂溪先生。曾任洪州分宁、南安军等地方官吏,凡三十年,为官清正。尤潜心儒家学说的研究和传授,著《太极图说》,提出了理学的思想和理论框架,为尔后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周敦颐因而被誉为我国理学的开山鼻祖。其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周濂溪先生集》等行世。</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周敦颐最为人熟知的是其著名的散文《爱莲说》。</p> <p class="ql-block"><b>周敦颐与书院。</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周敦颐不仅是宋代著名理学家,亦是宋代著名教育家。他的突出贡献除创建理学外,还"立书院以教授",开始了书院与理学的结合,从而促进了书院教育内容的充实、发展,书院制度的进一步成熟、完善。从周敦颐开始,后经程颢、程颐而杨时、罗从彦、李侗至朱熹,理学成熟了,书院也成熟了,书院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并在我国近古时期社会文化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由于周敦颐对理学、对书院的贡献,从南宋至清末,遍及大江南北以濂溪或濂山、宗濂、景濂、太极、爱莲为名的书院不可盛数,始终不衰。</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江州濂溪书院--位于江州(今江西九江)庐山之北的濂溪书堂,是周敦颐读书讲学处,又是其定居终老之所,它是周教颐亲手创建的最其影响的书院,在北宋时期书院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濂溪书院大多建在与周敦颐生平有关的地方。尤以江西、湖南、广东三省最盛。图为三省濂溪书院分布情况。</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赣州濂溪书院--周教颐迁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今江西赣州)时,与知州赵抃曾共同讲学于赣县,右图为赣县清代所建濂溪书院。</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湖南汝城濂溪书院--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全国各地原建有濂溪书院或纪念濂溪先生的祠堂,现已恢复成正在恢复,左图为近年恢复的湖南汝城濂溪书院。</p> &nbsp; &nbsp; &nbsp; &nbsp;濂溪先生像。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濂溪风光</b>--道州营道西距十八里的濂溪,是周敦颐的故乡,传说周敦颐幼年时即"志趣高远",好于濂溪之间读书、领悟经书含义及太极奥妙,后人因此把濂溪称为"圣脉"。</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太极图说</b>--《太极图说》一图一文,用图式和文字说明方式,阐述了宇宙的发生、发展过程,集中体现了周敦顾所开创的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br></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道州濂溪祠</b>--由于周敦颐杰出的学术地位和正直清廉的人品,卒后被封为汝南伯,道国公从祀孔子庙庭。全国不少地方亦建有纪念周敦颐的专祠,图为其家乡道州濂溪祠。</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爱莲池</b>--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写有著名文章《爱莲说》寄寓其情怀与心志。后知南康军时即在府署(今江西星子县)东侧挖池种莲,名爱莲池。据说周敦顾常口诵《爱莲说》,漫步赏莲于池边。</p> <b>四箴亭。</b><br>&nbsp; &nbsp; &nbsp; &nbsp;供祀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知府潘镒创建"敬一箴亭"于文庙大成殿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重修,改名"四箴亭"。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迁建于此。 &nbsp; &nbsp; &nbsp; &nbsp;嘉庆廿三年善化陈新率男启伯建。 &nbsp; &nbsp; &nbsp; &nbsp;祠内上有“圣学渊源”匾,下方为明道先生、伊川像。 <p class="ql-block"><b>二程简介。</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程颢(公元1032-1085年)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其弟程颐(公元1033-1107年)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兄弟二人同为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其著作收入《二程全书》。宋明儒学所以名之为理学,是因为二程提出了"天理"这一最高哲学范畴,故而二程又有"圣学渊源"之美誉。二程学说称洛学,后来洛学南传(也叫道学南传),形成两大主要支派,即朱熹为代表的福建"闽学"和胡宏、张栻为代表的湖南"湖湘学",朱、张同在岳麓书院讲学,故讲堂悬挂乾隆御赐匾额"道南正脉"。</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二程还以书院为基地传播其理学思想。河南洛阳嵩阳书院因二程讲学而名列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程颐又在洛阳亲创伊川书院。二程去世后,全国各地纷纷创建以二程名号命名的书院,以彰其功。岳麓书院亦于明嘉靖间建亭专祀二程。</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图为河南洛阳伊川县二程墓。</p> <p class="ql-block"><b>四箴解说。</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四箴"即宋代理学奠基人程颐所撰视、听、言、动四箴。明世宗推崇理学,亲注"四箴"颁行天下学校。现存"四箴"为明嘉靖年间所刻,内容包括"四箴"和世宗注解。</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视听言动"四箴是程子对孔子"非礼毋视,非礼毋听,非礼毋言,非礼毋动""四毋说"的进一步阐发,也表明理学家对日用言行及修养的重视,他们认为只要视而能察、听之能审、言而有道、动能守诚,就能够达到与圣贤同归的境界。世宗的注解则发扬了四箴在为人、为政、为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p> &nbsp; &nbsp; &nbsp; &nbsp;祠内左右两壁内嵌有明代石刻"四箴"碑四方。 <div>&nbsp; &nbsp; &nbsp; &nbsp;湖大云南校友会于1986年10月所赠的“湖南大学60周年校庆纪念”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