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城坊东街21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苏滋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太原府城北的城坊街上有座明洪武年间修建的城隍庙,是太原历史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城坊东街2I号则是百年老校太原四中的校址,它的北面是太原天主教总堂,也是全国重点历史文化单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四中和教堂的中间曾是北城区文化馆,依稀记得读小学前有时会去馆前一片空地上看露天电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模模糊糊记得夏天一个下午,听大人们说晚上放映记录片《平息西藏判乱》,全院孩子都特别兴奋,为看电影时占好位置,夕阳西下时,就和院里的大孩子们早早去了,见空地上放映员刚挂银幕布,便在四周溜达,一直往南行,走到一座有台阶的大门口,同院大孩子告知我是四中,从校门往里望,只见校园里很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是六三年考进四中的学生,进校时,校园给我的印象是空间宽敞,绿树成荫,特别美丽,每一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学习和生活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说心里话,在四中读书的六年里,从来没有想过四中的前生,只是知道在校园南边的一排平房里,住着杨仁康老校长,传闻老人是民主人士,偶尔也能碰到老人,记忆中在寒冷的冬天,老校长戴着棉帽,脖子上围着一条素格毛围巾,身穿呢大衣,拄着拐杖,和老伴相随在校园里行走,有一种高贵气质,给人留下从容,自信和优雅的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时间到了九十年代,在某次饭局上,有位老者得知我曾是四中学生后,便粗略地讲了四中的前身是新民中学,讲了四中的土地所有权归教堂所有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似乎听懂了一些,但又觉得有几处不甚清楚,但不好意思多问。</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萌生了回母校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大约在初冬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天空的雪花似有似无,缓缓地,轻轻飘飘地洒落下来,我走进四中,也许是星期天的缘故,校园里几乎看不到人影,我静静地走到红楼前,走进小院里,走到校门口西边的复式圆顶厕所前,平生第一次细细地观看这几座带有欧式风格的民国建筑物,饱经风霜的建筑,历经了岁月的洗礼,留下了岁月的沧桑的痕迹,但我却无法把它们和教会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时间又过了十余年,2015年前后,我和康德卿学长断不了见面,聊天中,讲的最多的是四中往事,我会不时向康兄问起四中往史,由于康老先生曾在新民中学工作的原因,所以,康兄对四中校史了解甚多,与康兄聊天是一种学习,是一种享受,慢慢地我才知新民中学是民国十一年由杨仁康老先生创办;才知道抗战前,新民中学是太原在校学生最多的私立名校;才知新民中学抗战时迁校到四川壁山县,也方知新民中学于52年8月改为公立学校,53年从庙前街搬到城坊街2|号,并于当年4月改名为太原四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近几年,我断断续续在微信几个公众号看到小小写的《私立新民中学》,赵士岱先生写的民国太原《明原男校和加辣女校》以及百度百科的文章《太原市第四中学校》,头条上文章《太原四中的终身校长杨仁康》等,用心读了几遍后,四中的历史脉络便在脑海中逐渐清哳起来,不免又想起读书时见到的杨老校长,老先生在五四运动期间,就担任山西大学学生会总干事,抗战时,先迁校洪洞,新中数百名学生和当地民众组织抗日晋南游击支队,铮铮铁骨,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夏日里一个清风明月的夜晚,几位同学应赵建华相邀,在户外聚餐聊天,建华兄是四中老书记赵鸣鹤的长子.,讲了老父亲许多鲜为人知的四中往事,赵书记是六一年秋季从市工会调到四中担任一把手,老书记温文而雅,治校有方,又善于团结人,来校时间不长,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到六.三年秋季开学时.高中就增为两个班,全校师生深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而世事多变,一场运动结束了四中良好发展势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夜虽深,谈兴不减,细聊方知老书记竟然和杨老校长同为洪洞县人,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今年夏季天气出奇热,于是居家闲住,和几位同学商议做几集美篇,写一下四中历史沿革。一则好收藏,二则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四中历史,集思广益后,皆同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后来,我又和几位学长商量此事,并请他(她)赐稿,学长们欣然同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当然做系列美篇之事又的劳累毅生和彦龙两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从民国十一年新民中学建校至今己是102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百年沧桑,百年老校,让人感慨万分,岁月流逝,往事早己烟飞云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四中2017年又一次搬迁至太原城南新生里121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1922年杨老先生创建新民中学的校址在府城南门外东岗村,九十五年后又迁至城南,回到起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殊不知,四中早已在1984年就改为女子职业学校,倘若杨老校长地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已是深秋未,黄叶飘落在肩上,浑然不觉,望着拆除教学楼后留下一大片空旷土地的校园,心中泛起一阵酸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其实,学校又何尝不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斗转星移,一切都在静静变化 ,一切都在慢慢消失,也许,我们看不到百年老校最后的结局!</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四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主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旧时四中校园建筑</p> <p class="ql-block">编辑:彦龙</p><p class="ql-block">文作者:苏滋田</p><p class="ql-block">2024.11.4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