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 “ 三街八道 ” --城区的肌理

滏流東漸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文字:郝良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摄影:滏流东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邯郸,经过清光绪年间县城维修以后,形成了大致以今城南街以北、丛台路以南、陵西街以东、城东街以西的城市规模和“南北三条街、东西八条道”的城区道路基本格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南北三条街。在清末时期,邯郸城南北走向的道路是三条:即南北大街、城内东街和新街。从北门一路沿行而直通南门的一条大街叫南北大街。第二条是城内东街,位于今城内中街东边一条较早的南北大街,北起县衙门前,又叫衙前街,往南通到城隍庙,民国时改称东大街。现在的城内东街则在原城隍庙连通了庙前街,南到北斜街止。第三条是新街,位于县衙东侧和丛台南门西侧,名字虽曰新,实际上是邯郸城里的一条老街,北起今和安街,南到衙巷口街。为什么称新街?恐与明嘉靖拓城有关。在明嘉靖拓城之前,丛台位于邯郸东城墙之外。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董威借修城之机,扩建了连接丛台与城墙的这段甬道,新修连接丛台的这段东城墙以里地带,便是扩大的城区面积部分,新开辟的一条街称“新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在邯郸城这三条南北街道中,只有南北大街这一条能够贯通城区南北,所以民间称这条大街为“穿城街”(又称串城街),意即穿城而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说起邯郸的城关有些怪,有南北西三关,而没有东关,或者说有东关不在城外在城里。所以,在观音阁往东一段的和安街曾一度称“小东关街”。为何东关不在城外?因东门外地势低洼,城内的污水再加上阴天下雨,这里常年积水,无法形成商业市场,所以就选择门里为东关。“东关在里不在外”与“财神庙在外不在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清代邯郸特殊的城市肌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东西八条道。清末邯郸城的东西向主要道路有八条,自南而北有斜街(南北)、桃园街、庙道街、东关街、西门内横街、衙巷街(学前街)、小东关街(和安街)、连城街。清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结束“西狩”返京途中路过邯郸,邯郸知县在南北大街东侧辟了一处行宫,通往行宫的一段胡同以后又称行宫街。由此形成了邯郸城南北三条街、东西九条道的城市道路格局。除此之外,还有十数条小巷,巷名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痕迹。由于邯郸城的东西两门并不对称,而且西城墙与南北大街之间的距离仅有30米左右,所以,邯郸城东西走向的街道没有一条十字大街,这也是邯郸城市独特的道路架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在穿越邯郸城南北两门的南北大街上,共有六个道口,除了西门街口位于西侧外,其他五个道口均开于东侧,故民间有“穿城街上五道口”之说。由南至北分别是斜街口、庙道街口、衙巷街口、观音阁口、连城街口。斜街口,入口向东后又分为北斜街和南斜街两条道(清早期有中斜街)。明万历本《邯郸县志》所说明初的邯郸城“南不过斜街口,北不过观音阁”说的就是这个斜街口。庙道街口,往东通往城隍庙,再向东北拐通往城内东街可直达县衙。“与街东庙道口斜对西横街一道,达于西门,为西门内横街。”从城隍庙向南的一段也称庙前街,直接通往北斜街。衙巷街口因通往县衙而得名,由此向东可通往文庙、县衙、察院、新街口。这条东西宽阔的衙巷街,也称学前街,北侧是城内的官署建筑群。观音阁口,顾名思义是因观音阁而得名,道口的东面就是观音阁,是明代以来邯郸城内的标志性建筑。这条街曾称小东关街,以后改为和安街至今。连城街口,位于北门附近,这条街向东通往草场,自街东头转而向南可以到达丛台。明正德年间以前,丛台以及之北的草场都在城外,县志所说嘉靖拓城时“南北各拓半里许”,北墙突破了观音阁,将草场和丛台扩到了城内,故才有连城街之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在清末邯郸城的十数条小巷中,唯有“回车巷”闻名遐迩。回车巷位于斜街口到南门之间的南北大道西侧,它是明代万历十年(1582)前后,知县萧察为附会战国时蔺相如回车避大将军廉颇的故事而立的碑记。以后邯郸便有了一处“回车巷”古迹。故事虽然发生在战国,但回车巷却形成在明代,原碑已残。此地并非战国时的回车之地,但回车巷之所以能名传四方,是与萧察在此立碑和明万历十五年(1587)知县卢龙云的回车巷赋诗有直接关系,成为世代人们寻觅凭吊的一处古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走进现在的城内中街(穿城街),当年的五道口仅有斜街口依然车水马龙,虽然它周围的当年环境已面貌全非,但依稀可见旧日的痕迹。庙道口在20世纪70年代修建地区行署家属院时被堵塞,二十余年前我们到这个家属院里考察,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里是庙道口。衙巷口是在修人民路西段时冲掉了,清末时的衙署建筑群也早已荡然无存,是当年“破坏一个旧世界”修建邯郸地区行署大院时拆除的。再往北的观音阁口、连城街口也早已淹没在旧城改造的大潮中,居住在这一带的人也只有上了年纪的长者还记得这些历史地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2024.11.4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