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两国之旅(一)哈萨克斯坦国印象

潇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0月20日,我们乘坐郑州直达乌鲁木齐的火车,开启了中亚两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之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0月二十二日早上到达乌鲁木齐后再转乘高铁前往伊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到达伊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伊宁是一个美丽的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上午我们由霍尔果斯口岸进入哈萨克斯坦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进入哈萨克斯坦国,兑换外币最重要一点是如厕,在哈国如厕每次收费10坚戈。哈币最大面值5000坚戈。这是今天兑换的哈币坚戈。一元人民币兑换哈币60坚戈,我们每人300人民币兑换了一万八千坚戈。我们轻而易举就成了万元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管理员在收取如厕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往阿拉木图的路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进入哈萨克斯坦前往阿拉木图的路上,第一个景点就是恰伦大峡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恰伦大峡谷属于哈萨克斯坦恰仑国家自然公园的一部分,位于阿拉木图市以东约210公里,是哈萨克斯坦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恰伦大峡谷因地质变化而形成,像是上苍在草原腹地上撕开的一道狭长的裂缝。其壮丽的风景,可与闻名世界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阿拉木图我们下榻的酒店,看起来很像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铺,其实里面的房间住的还是蛮舒服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阿拉木图的早晨。清晨从下榻的酒店窗外望去,把我惊艳到了,洁白的雪山、秋黄的树叶、房屋,一幅唯美的画面展现在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感受阿拉木图。阿拉木图是原哈国首都,现第一大城市,常住人口200多万。市区公共交通很发达,人们出行大多是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几乎没有间隔,一辆接一辆。有意思的是,城市里没有共享单车、电动车,但有共享电滑板车。城市有现代化建筑也有老式建筑,我们住的酒店很有意思,从外面看好像是一间很小的店铺,进到里面才知道是酒店,酒店规模不大,但很干净舒适,饮食也还不错。今天我们乘坐缆车到阿拉木图最高处俯瞰了整个城市的全貌,比想象中的繁华和现代。这里的人们很友好,见到我们就说“你好”。总之,给我的感受还是不错的,虽然他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富裕,但他们的生活很悠闲、很自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乘坐缆车俯瞰阿拉木图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阿拉木图早高峰堵车严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街上的共享电动滑板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总统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冼星海雕像。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两位音乐家用音乐书写了中哈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为纪念两位音乐家的友谊,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居住的房子被辟为冼星海故居,阿拉木图的弗拉基米尔大街改名为冼星海大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木图升天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潘菲洛夫公园内,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建于19世纪,是阿拉木图市的历史最悠久、最大的教堂。该教堂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二高的木质教堂,整座教堂没有使用一颗钢钉及钢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苏联时期曾被用作博物馆,1995年哈萨克斯坦归还东正教会后恢复了教堂的宗教性质。1911年阿拉木图地震中,周围所有房屋几乎倒塌,但这座教堂保留了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8勇士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坐落于阿拉木图市果戈里大街,占地18公顷。公园林木茂盛,景色秀丽,内有长明火、光荣纪念碑、军官之家等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纪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击退德国法西斯坦克进攻,表现英勇的前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的28位勇士(其中有10名为阿拉木图人)而命为现名。那场战斗结束后,这28位勇士全部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公园是当地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假日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央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师带领小学生去博物馆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友好的阿拉木图市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交站候车的市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加油站。哈国每升汽油与一瓶矿泉水价钱相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元人民币兑换60坚戈,显示屏上显示的252坚戈每升油,只相当于四元人民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哈萨克斯坦」未完工的世界遗产——《亚萨维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哈萨克斯坦有一处重要的世界遗产位于突厥斯坦,这就是著名的《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1103年出生在什姆肯特附近的塞拉姆小镇,是伊斯兰苏菲教派的创始人,布哈拉苏菲教之首,他以优美的诗歌传达神谕,深受当时人民的欢迎,被人们誉为宗教圣人。他就放弃了这种尊贵的地位,来到了突厥斯坦(当时叫做亚瑟城)传教,他劝说人们要虔诚和慈善,鄙视贪婪和贪财。他的诗歌流传很广,被人民还当成圣歌传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视“圣人”穆罕默德为自己的老师,为了表示对圣人之死的悲痛之情,在他63岁这年(因穆罕默德也逝世于63岁),定居于清真寺旁的一个地下室,并以传教度过了余生。公元1167年,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在突厥斯坦逝世,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建造了一座小陵墓以纪念他,这座陵墓后来成为了穆斯林朝拜的地方。如果一个穆斯林朝拜此陵墓3次,就相当于到“圣地”麦加的朝拜,为此,突厥斯坦也有“第二个麦加”之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看到的陵墓是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死后的233年,由帖木儿命令重新建造的。1395年,经过了无数血战后,贴木尔摧毁了戈尔登游牧部落的力量,放火烧了他们的都城,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他决定在原来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的位置上新建一座巨大的、辉煌的纪念馆,贴木尔还亲自参与了陵墓的规划设计。但在新陵墓还没有完工之前帖木儿就死了,陵墓的工程也就停工了,所以,这是一座没有完成的工程,至今主体的很多部分还裸露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午餐,马肉马肠土豆🥔,下面是宽面条,挺好吃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吃过午饭,我们离开阿拉木图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国,路边的瓜🍈摊吸引了我们,摊主招呼我们下车吃瓜,瓜真的好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再见了阿拉木图,再见了哈萨克斯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