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份朋友来问我天水去过吗,我说学校组织重走长征路时去过。她又问甘南去过吗?这个我到是没去过,她说再去一次吧。我想也好的就答应了。我以为她会去联系,嗨她却推给了我。我找了两个旅行社都不行,最后在9月份找到招商国际旅行社才成团。10月8号正式出发。</p> 我们觉得火车太慢,让旅行社给买了到庆阳的飞机票。10月8号的早班飞机是6点多,我只能提前一天住到朋友家,第二天早上3点多起床打的到机场。坐的是长龙航空杭州直飞甘肃庆阳飞机。 上午9点多到庆阳,机场不大在看到一条标语:中国算谷,智慧庆阳。到时觉得很奇怪,这么一个小地方也是中国算谷?后来看了朋友的美篇才知道,庆阳是国家“东数西算”重大战略布局中的一个节点。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朋友做过功课说庆阳有个北石窟寺,这样我们到的当天下午可以先去看看。我们节约了时间又可以多玩一些地方。吃过中饭我们打的去北石窟寺,路程一个小时左右。路上师傅给我们介绍了当地的情况,我才知道庆阳在80年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长庆油田指挥部的所在地,所以有个机场。如今油田指挥部搬到西安,机场也就显得冷清了。 北石窟寺俗称大佛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在这里70岁以上的老人门票是免费。 我们去时外面看整个石窟在大规模修缮,对外只开放3个窟。 165石窟门口的两个石雕像 七佛图和七佛造像题材,全国早期开凿的其他石窟也有实例,然而完整意义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宏伟、最有代表性,为以后七佛窟的兴建开创了先例。 这是从旅游介绍说明书上借用的七佛造像。 听说石窟内不可以照相,里面黑黑的很难看清。正好碰到两个游客用电筒在看,我们问了一下能不能借用,他们说售票处可以借到。还有这等好事我们立即就去门口售票处果然借到了。因为光线不好只拍了3个佛造像,两边4个没拍到。 上图中两个小佛像是北魏时期的胁待菩萨。 有了电筒方便多了,里面看的非常清楚。虽然破坏很严重,但仅存不多的雕像都是精品,非常有历史年代感,造型很特别,色彩很丰富,不愧是国家级文物,值得细细欣赏。 我们在里面留影 222窟门口 222窟的佛像被人们认为是武则天化身。这是一个典型的盛唐洞窟,佛高四.○五米,尽管它也是佛的样子,但头像能给人强烈的世俗感觉。这尊佛像五官轮廓分明,与其他盛唐佛像有著区别。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佛像∶「面相圆润,细眉大眼」,显然这是当时人们依照著某位活著的女性所做的雕像。我在它的前面合了影。 弥勒菩萨 骑象菩萨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钟山下,距市区25千米,海拔1083米,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 尊,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它属于敦煌研究院直接管理。 晚上在庆阳住了一夜。 北石窟小视频 10月9日游平凉崆峒山:早上我们8点左右从庆阳坐公交出发。中间停车休息看到当地人收下的玉米堆在路旁,问了一下才知道是故意放在那里让它自己晾干。 11点半我们赶到平凉和苏州坐火车来的两个游客碰头。这里是绿皮火车停靠站。广场不大有个纪念塑像,纪念当年修建铁路的建设者。 12点在广场右侧和上海来的游客集合,没想到只来了两个苏州人,他们是一对夫妻,公司来了一个2+1的豪华大巴,上面有手机充电器,坐椅宽大舒适。师傅姓贾。我们4个人的九色甘南10日游正式开始了。 苏州游客小付夫妻俩。 12点半不到我们就到今天的旅游点--崆峒山。 这里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我们在山下的游客中心吃的中饭(小米粥+肉夹馍+鸡蛋才16元)。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3公里处,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总面积83.6平方千米。崆峒山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都光临过这里。<br><br> 我们是坐游览车先到中台,这是里游客集散地之一,是游客购物、休闲、餐饮和住宿的集中之所。没有导游我们只能是走到哪算到哪了。 【1】胡耀邦题:崆峒山纪念碑。1986年5月时任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赠与平凉地委。在胡耀邦去世三年后,1992年平凉地委立碑“以誌其盛,伟人名山永垂不朽”。 这是景区游览车票,上下是不一样的。 【2】三皇楼,它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是为奉祀天皇伏羲创八卦、地皇神农尝百草、人黄轩辕创文明而建。三皇楼又名中峰锁钥,是通往崆峒山主峰——马鬃山的门户,故又有一天门之称。是古代登顶必经关口。阁楼上曾供奉三皇而得名。 这里是中台 “崆峒山”是历史极为悠久的道教名山,自然风光秀丽险峻,既有北方山势的雄伟,又有南方青山的俊秀,最高峰海拔2123.5米,丹霞地貌的山脉上,名寺古刹傲然矗立犹如天宫仙殿,是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派的发祥地。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名人碑刻 【3】飞升宫(始建年代不详,这是1997年重建的小殿,主祀无量祖师)。 【4】这是毛泽东主席手书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四首中的一首: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 先到东台 【5】东台关圣帝君庙,就是关羽庙。一座关帝圣殿,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 东台是观日出、云海及平凉市夜景的佳地 【卧观平凉,晨观旭日亭】据说这是唐代诗仙李白所提。 在东台关圣帝君庙里面可以看到下面的【6】崆峒水库。 东台周围的自然风光小视频。 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台宝塔。 【7】法轮禅寺大门上的4个字是启功写的。 外面的守护神 进入后就看到一个大大的禅字 大门的背面有【回头是岸】四个大字 寺旗 法轮寺内的小视频 法轮寺是崆峒山创建时代最早、最负盛名的一座,它始建于唐代原名舒华寺。宋朝改为法轮寺,它屡毁屡建。近年来,群众捐资在旧址修建了大雄宝殿和僧房。法轮寺西侧是舒华寺,东侧是陡坡疏林。现在上面的字是赵朴初先生所题写。 守护神 各式门 【8】凌空塔:始建于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修葺。明代诗人罗潮有诗赞曰:“浮屠高七级,中虚外壁立。绝顶八窗开,晴山树历历”。1981年,凌空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空心砖塔,塔顶生长有近200年松树,挺拔苍翠,构成了叹为观止的“古塔托松”之胜景,被誉为崆峒山一大奇景,也是“崆峒十二景”之一。 凌空塔的正反面。它是一座无基座七级八角砖塔,宝塔坐北朝南,高32米,底层周长32米,面积为554.3平方米。 【9】莲花寺:在崆峒山北台,又称,是二僧(尼姑)所居地,初建于唐贞观年间,旧志记做崆峒山五台寺之一 小院里面的观音堂,地面很干清。 莲花寺大雄宝殿 韦驮殿 莲花寺的边门 我后面的山是道教所在地。 【10】朝天门:始建于明代,亦称一天门。门楣上“朝天门”三个大字是由平凉著名书法家张秀民先生所书,“崆峒山”三个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两边的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阕,雾海浮槎诣道门”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 门前两侧有九只驮着石头,砖块的石山羊。当年修建宫、观、道路山羊承担了驮送材料的工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山羊对崆峒山的贡献,就把它塑在了这里。这里是五只绵羊。 这是山羊,共有四只。 修渡桥 【11】朽木桥:位于北台,是游览观音堂的唯一通道。以前这两个沟壑之间架设的是一根独木,但是经过长久的风吹、日晒、雨淋,独木桥渐变成了朽木,后来传说它玄化了,于是朽木桥便成了检验游人善恶的“试金石”,正人君子和孝子贤妇过此桥便安然无恙,恶人过桥则会双脚踩空。如今,这座桥已加固成仿生态钢筋水泥桥,也叫做“修渡桥”。 【12】千手观音殿:在北台后方的孤峰上,又名飞檐神庙,里面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高7.5米,五层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为11面相,前面有48只法身手,后面有960只护身手,共1008只手,每只手上有一只眼睛,寓意千手用来护助众生,千眼则用来观照众生。 千手观音精美绝伦,堪称崆峒的一大胜景。观音堂始建于唐代,复修于1994年,由张国庆捐资重建。 墙上的84个观音化身小视频 两棵百年松树 崆峒山游览图: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玩了图上显示的这一部分。 崆峒山总结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