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虎头,中俄边境重镇,位于完达山余脉与乌苏里江畔之间。周围遍布着原始森林、湿地湖泊。专程来到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侵华日军修建的虎头要塞。在东北边境,当年日军修建了一系列军事要塞,虎头要塞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军事基地,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周边,日本关东军修建虎头要塞的目的在于以此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理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但仍有近1500名残余日军在黑龙江虎林负隅顽抗,直到8月26日才被彻底歼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在中国虎头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号称“世界上最为坚固、最具规模的地下军事要塞”,自1934年开始修筑,由10万中国劳工和被俘战士历经7年建成。日本花费10亿美金,集结了4万兵力,部署了当时世界最大口径的大炮,射程达20公里,有“东方的马奇诺防线”之称。</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参观后,直接从二楼进入虎头要塞的军事工事中。沿着狭窄陡峭的山洞拾级而下,浑身上下陡生寒意。可以看出,当年日军修筑的地下工事,施工技术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混凝土灌注的要塞墙壁均厚达3~4米。</p> <p class="ql-block">地下设有指挥所、将校休息室、通讯所、医院、伙房、浴池、水房等等,应有尽有。地下共分上、中、下三层,日军及军官家属在里边生活,就像一座地下城市。</p> <p class="ql-block">从通道中钻出地面,是被森林覆盖的山坡,当年这座山上到处都是隐匿的射击孔、暗道、竖井、暗堡。绵延的群山,遍布着纵横蜿蜒的公路及通往后方的铁路,使整个虎头要塞浑然一体,形成了一个具有平面立体交叉火力网的强大军事工事。</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被中外学者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标志。虎头要塞遗址,已成为世界上独有的重大历史遗产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