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禁戒,大致说来有两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种</span>禁戒最重要,就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不能够伤害任何一个众生,</span>只要是对其他众生有伤害的事情,一概都不做,这是最低限度的禁戒。对于戒律的作用,古人总结为一句话:"防非止恶。""防非"就是防止自己做不对的事情,"止恶"就是停止制造恶业。什么是恶业呢?伤害别人的都是恶业,让别人损伤的都是恶业。如果我们能够守持"不伤害众生"的禁戒,懂得防非止恶,那么我们不管到哪里都会快乐。因为谁都喜欢与人为善的人,谁都不喜欢损人利己的人。所以,要想吉祥如意,最低限度的禁戒就是不伤害一切众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种</span>戒律的要求更高一层,就是不仅不伤害众生,还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尽量去帮助一切众生</span>。</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层面绝不伤害一切众生,在佛教里是小乘的别解脱戒;这第二个层面要尽量去帮助一切众生,就是大乘的菩萨戒。</p><p class="ql-block">前面一种是最底线,我们一定要做到。因为只要给出伤害,未来就会有百千万倍的伤害回到自己身上来,这肯定是谁都不愿意承受的。损人利己其实都是暂时的假象,损人的同时种下的必定是自己未来加倍受损的种子。所以,绝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这是最低标准,在此之上,还要尽已所能去帮助一切的众生。不但不伤害众生,而且还要想办法利益众生,这就是"严持诸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戒。</p><p class="ql-block">佛教里面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杀生"</span>,就是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一种吉祥,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健康长寿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古人说:"微命必护,寿之本也。"如果能够不杀生,就可以健康长寿;如果伤害甚至杀害生命,就会多病短命。这就是因果法则。伤害别人的生命,未来自己的生命就会受到伤害;保护别人的生命,那么自己的生命就会延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偷盗"</span>,是指不去侵占别人的财物。如果侵害别人财物,未来我们的财物就会被别人侵害。谁都想要财富丰足,但为什么有些人做生意老是不能成功,总是会亏本,甚至还会遭遇偷盗、欺诈、抢劫,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丢东西?这都是因为过去侵占别人财物而成熟的果报。</p><p class="ql-block">第三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邪淫"</span>。邪淫就是指除了夫妻之外的所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当然也包括婚前性行为。佛经里面讲,邪淫的结果就是:第一,不能够得到满意的伴侣;第二,婚姻伴侣关系会破裂,伴侣关系会不和谐。当今时代,离婚率越来越高,婚姻家庭不幸的案例似乎俯拾即是,这些就是人们过去邪淫的果报。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守持不邪淫的禁戒,这样,未来才能够顺利地找到满意的伴侣,而且伴侣之间也能够和谐相处。幸福美满的婚</p><p class="ql-block">姻,都是来自于不邪淫而得到的果报。</p><p class="ql-block">第四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妄语</span>"。妄语会让我们丧失做人的信誉。如果一个人的诚信丧失了,讲的话没有人相信,那么做事情就不容易成功。有些人讲出来的话,哪怕是正确的,都无人听信,那是因为妄语太多了。小孩子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妄语不仅使我们的语言没有威力,而且未来还会常常感受被欺骗和诽谤的果报。如果能够坚决做到不妄语,我们的语言就会非常有威力,大家对你说的话有信心,你自己也会感受到一个诚信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饮酒</span>"。酒是乱性之物,饮酒会损伤人的智慧,佛经里讲,饮酒得到的果报就是愚痴,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科学家公布一项研究结果,无论轻度或中度饮酒,都不能避免对饮酒者的大脑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磁共振成像调查的结果,轻度和中度饮酒者在饮酒后的确会引起脑量的萎缩。酒精可以麻醉人的神经,有些人烦恼痛苦时就用喝酒来麻醉自己,但是"借酒浇愁愁更愁"!酒精是不可能帮助你断烦恼的,只能暂时麻醉,但是麻醉完后你的脑细胞已经受损了,只会使你更愚痴、更烦恼!而且,夫妇一起饮酒,生出来的孩子往往都是低能儿。这就是酒精减损人智慧的巨大威力,切莫以轻忽之心而放弃对不饮酒戒的守持。</p><p class="ql-block">佛教的五戒在儒家里也有相对应的说法,就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人生五种最重要的优秀品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仁:</span>是仁爱、仁慈。不杀生就是仁,不去伤害别人就是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义</span>:是遵守道义,不取不义之财。不偷盗就是义。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礼</span>: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伦常礼节,如果丧失了礼,人际关系就会混乱。邪淫就是因为丧失了应有的礼节,所以不邪淫对应的就是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智</span>:就是不饮酒。要想保持清明的智慧就要不饮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信:</span>就是不妄语,建立诚信。</p><p class="ql-block">所以,能够守持五戒的人,就是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君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p><p class="ql-block">五戒是禁戒中最基本的要求。佛经里讲,能够遵守五戒,来世才有可能再做人。如果五戒都做不到,那么来世想做人都没有资格。仔细想想,其实来世要做人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所以,不管是为了今世,还是来生,要想获得吉祥如意,就戒来做。一定要"严持诸禁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孩子如何尽孝,父母如何爱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立身",都离不开一个"<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孝</span>"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从小在父母身边能够学习孝道,能够按照孝道去对待父母亲、奉养父母亲,他就从小培养了知恩、感恩、报恩的美德,而且从小就学会了如何为别人着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把心放在父母身上的人,就能渐渐久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渐渐地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为别人服务。这样的人走到哪都会受人尊重和欢迎、走到哪都会吉祥。所以说一个"孝"字,于己可以对治私,达到修身;于家可以敬老爱幼,达到齐家;于企业可以和谐上下,达到治企;于社会可以人人爱敬、天下太平。"奉养父母亲"实在是一条至关重要的吉祥秘诀。</p><p class="ql-block">同时,依靠孝道还可以积累很多的福德。<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顺父母,就一定是没有福气的人</span>。除了出世间的三宝、善知识以外,世间最殊胜的福田就是自己的父母亲。所以,我们能够孝养父母亲,就能够培养很多的美德、积累很多的福报。</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非常精通,但是不孝顺父母的话,这个人是不会快乐的,因为他的生命之源、快乐之源已经被截断了。《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德行的根源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古代的医王孙思邈所著的《福寿论》中说:"福者,造善之积也。"我们要想有福报,就要知道福报的因是什么、福报的源头是什么?其实福报的因和源头就在于一个"德"字,而德之根本就是"孝"。古代汉字"德"的通假字就是"得",有德才能得,德就是福,一个有德行就会有福报,没有德行就没有福报。而孝是一切福德的源头。因为有了孝,才会有福报;因为有福报,才会幸福快乐。所以,"奉养父母亲"是吉祥如意的根本方法。我们通过孝养父母,可以培养所有的美德,积累很多的福报。进而扩展到尊重师长、尊敬有德,开启我们人生福德、智慧的宝藏,就能够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进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孝道不单是人生幸福圆满的源泉,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根大本,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关于如何孝顺父母,《孝经》及《弟子规·入则孝》里已经讲得非常具体、非常详细了。这里,我们再来补充一些佛教里独特的教法。</p><p class="ql-block">佛陀在《善生经》里专门讲到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处。</p><p class="ql-block">"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佛陀告诉善生,作为一个孩子应该以五种方式来敬顺自己的父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云何为五?"</p><p class="ql-block">哪五件事情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者供奉能使无乏。</span>"</p><p class="ql-block">首先在物质上要满足父母亲生活等方面的需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做什么事情,首先要禀告父母亲,得到父母亲的认同后再去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span> </p><p class="ql-block">父母亲所做的事情及父母亲让我们做的事情,都要恭敬</p><p class="ql-block">顺承、不和他们逆反,要恭顺不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span>。"</p><p class="ql-block">父母亲正确的、符合道义的命令不能够违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span></p><p class="ql-block">父母亲所做的正当事情,不要在我们身上中断,包括父母亲的一些非常好的传统。所谓的正业,就是正确、正当的职业。父母亲正确、正当的职业孩子应该继承下来。在古代印度有一个传统:父母亲做什么,孩子也应该做什么,不断父母所为正业。但是,佛陀讲的这条有个前提,必须是正业,如果不是正业,那也不用去继承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父母复以五事敬视其子。"</p><p class="ql-block">父母亲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呢?也有五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云何为五?"</p><p class="ql-block">哪五件事情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者制子不听为恶</span>。"</p><p class="ql-block">首先就是教育,父母亲不能听任孩子做坏事、学不好的东西。孩子如果学习不好的东西做坏事,父母亲就要去阻止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者指授示其善处。</span>"</p><p class="ql-block">还要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和方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阻止作恶,第二个是指明善处,父母亲要教育孩子,使其长</p><p class="ql-block">善灭恶。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者慈爱入骨彻髓。</span>"</p><p class="ql-block">父母亲对孩子的慈爱要非常地深刻,一心只为子女好,时时刻刻关爱他们,这种慈爱深入骨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者为子求善婚娶。</span>"</p><p class="ql-block">孩子长大了,婚嫁的问题需要父母的指导和协助,娶好的媳妇,嫁好的先生,父母亲要负指导和协助的责任。因为孩子缺乏人生经验和分辨能力,让孩子自己凭感觉来决定婚姻大事是不太可靠的,现代社会因为自由恋爱导致离婚率大增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佛陀也是要求父母亲要为孩子的婚姻负责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者随时供给所需</span></p><p class="ql-block">父母要尽量提供孩子生活,教育等方面所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