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足迹(二十八)畅游刘家峡风情

W.S.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2012年4月和2019年9月,先后两次畅游刘家峡风情线,领略了“黄河明珠”的壮丽景色,亲眼目睹了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感受了大自然赋能之优美风光和石窟文化之魅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刘家峡水电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临夏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span>1958年9月开工兴建;1961年停工;1964年复工;1969年3月第一台机组22.5万千瓦机组于投入运行;1974年12月5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投产发电,刘家峡水电站竣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家峡水电站是中国自行勘测设计、制造设备、施工安装、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水电站,代表了中国20世纪60—70年代水电建设和机电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是新中国水电事业的里程碑。刘家峡水电站安装5台大型国产水轮发电机组,分别担负着供给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用电的任务。电站厂房宽约25米,长约180米,有20层楼高。坝型为重力坝,最大坝高147米,总库容57亿立方米。5台国产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5.8亿千瓦时。同时,它还是一个兼有防洪、灌溉、防凌、养殖等综合利用价值的大型水利枢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家峡水库蓄水容量达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呈西南-东北向延伸,达54公里。拦河大坝高达147米,长840米,大坝下方是发电站厂房,在地下大厅排列着5台大型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达到年发电57亿度的规模。把陕西、甘肃、青海三省的电网联结在一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1年9月18日,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宾努首相游览临夏州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水电站,参观拦河坝下宽敞的厂房,这里排列着五台大型发电机组。这座当时全国最高的拦河大坝,把汹涌的黄河拦腰斩断。郭沫若和贵宾们站在大坝上,看泄洪道水流奔腾,雾气直冲云霄。浩荡奔流而来的黄河,突然被大坝截住,锁在峡谷中,汇成碧波荡漾的大湖。又可看水天一色,渔帆点点。于是,他心情激动不已,感慨万分,写下了《满江红·游览刘家峡水电站》:“成绩辉煌,叹人力真真(正)伟大。回忆处,新安鸭绿,都成次亚。自力更生遵教导,施工设计凭华夏。使黄河驯服成电流,兆千瓦。绿水库,高大坝,龙门吊,千钧闸。看奔腾泄水,何殊万马。一艇风驰过洮口,千岩壁立疑巫峡。想将来高峡出平湖,更惊讶。”准确地描述了刘家峡水库大坝、电站的雄宏壮观和高峡平湖的清澈秀丽,人民战天斗志、治理黄河的伟大成就。<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8年11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家峡自然风光优美,景色宜人,是游客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乘坐游艇溯黄河而上,入峡奇峰对峙,千岩壁立,出峡则为高山湖,黄土清波,水天一色,真正</span>欣赏到绝美的高峡出平湖之风景,感受大自然之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炳灵寺石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崖壁上,为世界文化遗产,属敦煌研究院管理。炳灵寺石窟开凿于西晋初年(约3世纪),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最早称为唐述窟。唐朝称龙兴寺,宋朝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2014年6月炳灵寺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炳灵寺石窟有上下四层,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71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炳灵寺石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漫步景区欣赏石窟文化之魅力的同时,也被古代石匠精雕之作所折服,留给了世人深厚之文化底蕴和石窟宝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甘肃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中生代晚期的早白垩世(距今1.2-1.44亿年)红色陆相沉积地层为载体,保存了大量的造山带构造珍贵的地质遗迹,蕴藏着丰富的地球科学信息,发育峡谷、石柱、峰林、丹山赤壁、天然蚀刻象形和造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丹霞式地貌景观,极具地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园区内完好保存历代佛家石窟及庙宇,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既是一座实践地学科研和科普教育的天然实验室,又是一个珍稀而不可复得的游览观光乐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整理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