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关于建立知青博物馆的建议及其它</p><p class="ql-block"> 当年,全国1700多万的知青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当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恍惚间56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到目前为止,这些知青年龄最小的已过古稀之年,年龄大的已近80岁。还有许多知青下乡后不久,年纪轻轻就因各种原因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埋在了异土他乡。这才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p><p class="ql-block"> 他们中有因病而故的,有在抢救国家财产公亡的,也有因打架斗殴致死的。无论是怎么死的,都是在他们青春年少时,想起来真的好可惜。</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已经走向人生的暮年,或许再过二三十年,这代人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整体的消亡。想起来,心中不不免有些惶恐和悲怆。难道我们这代人,就这么心甘情愿,默默无闻,毫无声息地任其消亡吗?难道我们没有什么想法,没有什么遗愿吗?肯定是有的,只是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而没有能力去实现罢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自己,给知青留下一些历史的痕迹,只要努力有些事情并不难做到。比如建议有关方面或者有能力的有识之士出面建立一座知青博物馆,尽可能的复原当年知青生活、学习、劳动时的情景。可在广大的知青中征集知青文物如:锄头、镰刀、草帽、油灯、行李箱、手表、衣物、日记等一系列知青当年使用过的生活和劳动用品等等。据闻有些市、县已经建立起了知青博物馆。当年下乡到北大荒的知青兵团就在全国首开这方面的先河,引起了全国知青的关注,受到了广大知青的大力拥护。</p><p class="ql-block"> 二是建立知青墙,征集知青当年的照片、姓名、下乡时间、地点以及200字以内的生平简介刻印在墙上。这种方法占地面积不大,却可以永久保存,也省去了儿女们花大把的钱买墓地操心又劳神,而知青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缅怀方法。 </p><p class="ql-block"> 三是种植知青林。每棵树上挂一块不锈钢或铝合金的牌子,同样刻有照片及生平事迹。就把骨灰埋在树下或树旁。也可用黑色大理石刻制照片及生平简介,这也是永久纪念的一种方法。</p><p class="ql-block"> 四是在纪念知青上山下乡60周年的时候,出一册知青纪念文集,每人限两篇文章为好。借以用文章表达自己的知青岁月,以及青春回眸的难忘时光。对于不会写文章的知青,可以派专人采访写作,借以完成他们的夙愿,并将印成的书籍,赠送给国家、省、市、区级博物馆、档案馆、文博馆、图书馆等单位永久保存。当然,也可供读者阅读,这是留给后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在知青中征集作品,也是把自已尝经的知青经历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五是可以为那些愿意及有意向的知青朋友们录制光盘,或用手机制作美篇,这样可以永久保存影像及音频资料。</p><p class="ql-block"> 以上所述,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想法和看法,当然还有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为我所用。有些方法需要一定的资金为支撑,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可以接受社会及有能力的有识之士和单位的募捐。</p><p class="ql-block"> 无论哪种永久纪念的模式,都需要成立一个报请民政局批准的社团组织,成立专班,确定人员进行分工各司其职,设定完成期限。</p><p class="ql-block"> 这些方式和做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历史阶段。因为,这代人不断地走向暮年,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宽裕。这种造福社会,服务知青走向永恒的关键时刻,多么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站出来,为这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知青续写最后浓墨重彩可泣可歌的一笔啊。</p><p class="ql-block"> 这样,似乎可以告慰我们这代人凤凰涅槃般的一生。毕竟,我们为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抹曾经当过知青的蛛丝马迹。即使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是当成笑柄也没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因为,历史的本源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于1995年在顺城区委宣传部组织去医巫闾山旅游时,出了山门看到有卖工艺品的。看到这只布艺小老虎很是喜欢,顺便就买了下来。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属虎。</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45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