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莲姐的小儿子结婚了,接到她传话让我们几兄弟姊妹抽空去吃酒席。我很奇怪,她家不是在老屋基吗?怎么通知吃席的地点却是在常么街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离家在外上学,继而在外面工作生活多年,老家的事和老家周边的人事知之甚少。像莲姐这样同寨同邻居的表姐,我的印象仍只停留在童年时那些零星的认知和记忆里。因为她和大姐同年同月生,自小和大姐一样,只读过几天书就从小帮着家里完成这样那样的农活。她是家里唯一的两个女儿,排名老二,与我们又是表亲,和大姐从小就是“闺密”,所以童年时就有了更多的亲近感。好像还未成年,她就嫁到对面的山村,大姐则远嫁到另一个乡镇,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她们之间相互彼此就来往少了。对各自的生活和岁月就如同远去的时光,慢慢让辛劳冲谈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婚礼在常么街上自购的楼房里举行,隆重的场面颠覆了我对农村传统婚礼的看法和观念。常么街曾经是一个乡政府的驻地,只因十年前合并到另一个乡镇,政府机关迁入德峨镇合并了。但宜于国道246经过的便利,即便乡政府各机关的迁走并未影响这个街道6天一集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迎亲的队伍中男同志全都西装革领,伴婚的女方全都穿着白色的婚纱,车辆排成了长龙。来自莲姐的四个兄弟们扛来的鞭炮、烟花堆成了一排,新郎新娘步入家门时那些亲朋燃放的鞭炮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造成酒席开餐的时间不得不推迟了半个多小时。到正式开席时和吃席的中途,长街上仍然有人在陆续的燃放。鞭炮炸开后红色纸屑堆积得十厘米厚,整天街道都铺了一层红色的满地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鞭炮燃放过程中,在大家用手指堵住耳朵的那些时间里,我看到周围邻居家都赶紧的关门关窗,生怕燃放的烟尘钻进了他们的房间。酒席采取了外包的形式,所有的饭菜和桌椅均由专业的队伍统一提供。后面就餐的亲朋都说这一带的农村酒席现在全都采取专业化服务了,减少了主人家的麻烦。还说,连县城的好多家办席都请德峨镇的餐馆承担,承包人即赚了钱,主人家也减少了做菜请人的一切烦恼,皆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席中,触及我心底的更多是觉得,莲姐家发达了。席罢与一位亲戚的攀谈中,让我得知了莲姐家的很多事。她和小儿子不仅前年在常么街上购买了40多万的三屋楼房,5年前还在县城分到了一套贫困农户异地安置房,去年又在一个老旧小区花了十多万元购买了一套老房子。这些农村人不敢想的事,甚至工作多年的我不敢奢想二套房的事,莲姐短短几年就做到,让我奇怪她怎么发达得那么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桌的客人说,她这些都是全靠“磨手板皮”辛苦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莲姐有两个儿子,丈夫40多岁就因病过世。一个农村女人要为两个儿子娶媳妇,还要建房子,在辛苦耕耘那点零星的坡地和旱田也仅能解决温饱的年代,难处可想而知,并且丈夫还有几个较小的兄弟仍需照顾。因此,莲姐两个孩子都过早的掇学回家陪她务农了。大儿子到了成婚的年龄,只好去一个十多公里的壮族寨子做上门女婿。若不是家里太穷或是田地太少,这一带的汉族是极不情愿去做上门女婿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儿子有了新的家庭,小儿子就与莲姐一道辛苦在家务农。这些年因为随着外出务工风潮的兴起,她们母子俩也像其他人一样,放弃了在家耕地种田的日子,四处跟随着周边的亲朋到外地务工揽活。随着精堆扶贫政策的眷顾,母子俩被纳入精准扶持对象,县城异地安置区那套房子就是最大的福利。虽然四处奔波的她们无暇享受仅花5000元就得到的县城房子带给的好处,但总算在县城里有个“家”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母女俩并未因此而“躺平”,而是继续努力拼命挣钱。别人务工是夫妻俩,她们到哪里打工都是母子俩。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区内的很多地方都有她们的身影,不是在建筑工地就是山沟坡岭,干的活都是苦重的累活。这些年她们俩挣了好多辛苦钱,大多是挖桩挣来的。挖地基桩、挖高速公路路桩,儿子在井里挖掏装桶,母亲在井口吊桶,一锄锄、一桶桶泥土,换回一张张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省吃俭用,积少成多。随着其弟弟在常么街上做生意赚钱购买了房子,莲姐也用多年积蓄和借来的部分钱款购买了弟弟斜对门的一栋三屋商品楼。继而母子俩又外出挖桩挣钱,还完了借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着当年无奈外出上门的大儿子在县城没有房子,她又与小儿子一道继续挖桩,帮小儿子购买了在套二手老房子,让兄弟俩全都在县城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好解决自己的孙子们今后在县城能够顺利上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挖桩很危险也很辛苦,这一带农村好多人没有什么技术,大多都去无奈选择了这项冒着生命危险,但钱来得快的活路。大家都觉得,做多了也有经验了,习以为常不觉得怕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以命相博,如若要真出什么安全事故,也只能认命了。一次在挖桩过程中,莲姐在井口摇升降机没注意检查吊绳,升到一半绳子断裂,一桶沉重的泥石从6米多高的井中坠落到井底。幸好小儿子在喊叫声中本能的贴墙一靠,沉重的泥桶刚好砸在身边,触地弹起的石块打在他脚背上,并无大碍,幸运地躲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完熟人介绍完莲姐这几年的辛苦,看着站在门前招呼客人的莲姐,我不由得对莲姐更添了几份敬意。她一直在门前对每个来客不停的笑盈招呼,始终不断重复说着“让你们破费银钱了”的简朴话语。他今天特意穿了件崭新的当地汉族传统服装,我猜想这肯定是她这辈子中难得高兴的一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呀,年纪轻轻就嫁给一个家穷的丈夫,帮衬着把丈夫家一大堆兄弟姐妹拉扯长大。在正值中年丈夫因病离世后,一个农村女人扛起家庭的一切,难处、苦处可想而知。现今苦尽甘来,为两个儿子解决住房等后顾之忧后,迎来小儿子那么盛大隆重的婚礼。为母亲的她,这一份的沉重义务和责任在这一刻算是应尽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的日子,该是等待天伦之乐,享受慢慢老去的岁月了。虽然我知道她不会停歇下来,一辈子过得那么艰苦,那份写在脸上已然苍老的面孔,难得的一回放松与释怀。即便今后年纪大了,不能再从事挖桩的苦重险活,凭着街上这栋楼房,或租或是自行经营销售些日杂百货,亦或是做些豆腐、加工些常用生活所需拿到旁边的主街上去卖,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莲姐一家的生活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代在进步,许多身边的人事,慢慢在变好。经历风雨见彩虹,平凡的人事最能给我最多的感动。看着莲姐脸上洋溢着的笑容,真为她感到高兴。</p> 欢迎浏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