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封故园

程欣

<p class="ql-block">启封故园</p> <p class="ql-block">朱仙镇启封故园,即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河南省、开封市重点项目和省、市重点旅游项目,由河南开心一方置地集团投资、河南省朱仙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开发的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该项目位于开封市朱仙镇北侧、开尉路以西、运粮河两侧,总建设周期10年,计划累计投资120亿,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启封楼</p><p class="ql-block">启封故园的标志性建筑----启封楼。众所周知,朱仙镇是开封的启源,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开封的发源地。朱仙镇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历史地位显耀,文化底蕴深厚。大牌楼为景区标志性建筑,通体采用南非水胶木和太平洋地区的铁木,榫卯搭建而成。它宽36米,高16.83米,进深11米,为七门八柱结构,寓意启封故地千年古镇欢迎八方游客。也是有迹可查的中国最大的牌楼,堪称中国第一大牌楼。</p> <p class="ql-block">牌楼正面匾额刻为繁体“启封故园”(启封故园),背面为繁体“朱仙古镇”(朱仙古镇),彰显八朝古都厚重底蕴。开封八朝古都各个朝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今都用手工雕刻的图案浓缩在朱仙镇大牌楼上,所以大牌楼就是展现开封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p> <p class="ql-block">四面牌坊</p><p class="ql-block">宽10.8米,高11.43米,进深10.8米。东面牌坊的匾额为漕运码头(背面匾额:商埠重镇)。雕刻楹联“纳南吐北,千帆竞驶朱仙渡;卸东装西,万商蜂拥运粮舟。”</p> <p class="ql-block">北面牌坊匾额为朱仙大捷(背面匾额:精忠报国)。雕刻楹联“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p> <p class="ql-block">南面牌坊匾额为豫剧之源(背面匾额:中州音韵)。雕刻楹联“锣鼓梆子,五花八门蒋许门;生旦花脸,南腔北调祥符调。”</p> <p class="ql-block">西面牌坊的匾额为年画鼻祖(背面匾额:迎祥纳福)。雕刻楹联“唐宋起兴,千家口碑垂金石;明清鼎盛,万户载道占鳌头。”</p> <p class="ql-block">景点的正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湖,码头上有游船,园区整体是江南仿古明清建筑,依水而建。</p> <p class="ql-block">千总署,千总是清朝漕运总督下设的官职,统领运军漕粮。这是按照明清府衙的相关文献史料,结合朱仙镇漕运文化而设计建造的。走进启封故园的千总署,公堂之上悬挂“明镜高悬匾”,背靠“海水朝日图”,四根立柱上有二组对联,分别是:“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明”;“地居黄运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官做军民主,宽以恩, 严以法, 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p> <p class="ql-block">验粮楼</p><p class="ql-block">验粮楼,又名仰需楼。验粮楼是古代政府设在漕粮征收地的外派机构,负责将每年地方上缴的漕粮验收定级并登账入库。全国都设置了类似验粮机构,河南省有粮道衙门,开封府及祥符县设有类似征粮机构,下设监督巡查官、征收监兑官、押运官、领运官等。</p> <p class="ql-block">潜龙桥</p><p class="ql-block">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九月间,整个黄淮下游地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旱情,情况严重。年事已高的乾隆最后一次南巡,在南巡视察河工期间,他对整体筹划河务及治河引水的重大工程亲自决策,祭祀河神也达到了盛况空前的规模。乾隆皇帝在纪晓岚、河南巡抚毕沅陪同下,巡视了贾鲁河下游的朱仙镇,并下榻清真寺。当时乾隆皇帝下旨令河南巡抚在朱仙镇再修一座大拱桥,方便百姓出行。后人为纪念一历史事件,把乾隆皇帝修建的桥称作“乾隆桥”,为避讳帝王字号,便谐音称“潜龙桥”。</p> <p class="ql-block">状元桥</p><p class="ql-block">状元桥,它全长152米,桥面宽6米,历时十个月纯手工雕凿而成。所用石材均为五莲红,来自于有着“江北石材第一镇”之称的山东省五莲县桥头镇。</p> <p class="ql-block">开封是宋都,当时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一直很喜欢读书,于是在各地士子进京赶考的时候他也去凑了个热闹。宋重和元年,即公元1118年,赵楷才17岁,他偷偷地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非凡异常,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殿试并夺得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在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宋徽宗为鼓励众皇子读书,赐赵楷黄金千两。赵楷分文未取,以朝廷赈灾的名义赐予遭受黄河水灾严重的朱仙镇一带,用剩下黄金建造了一座桥,老百姓称它为状元桥,实则纪念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全国现有100多座状元桥,而景区状元桥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为没有名分的“状元”命名的状元桥。</p> <p class="ql-block">及第阁(状元牌楼),科举文化是我国古代选用优秀人才的一大创举,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汇集到京城,再过命题考核后由皇帝殿试钦点“新科状元”。科举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规章制度,历朝历代都将科举当着一件大事来抓,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三场,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大宋的重文轻武也使得科考十分隆重,启封故园内的及第阁状元牌楼就是再现了古代科举文化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聚仙桥,这座桥和鬼谷子及其弟子有关。鬼谷子率领众徒弟在这里经过九九八十一日的努力修成正果,得道成仙,朱仙镇有了“聚仙镇”的称谓。</p> <p class="ql-block">众徒弟成仙之后经过了数年,大家都怀念和鬼谷老师在一起学习的美好时光还有挖井成仙的日子。于是相约一起重游“聚仙镇”,来到古镇以后大家无不赞叹古镇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把古镇建设的如此美丽。众仙在赞叹古镇景色的同时,利用古镇现成的石板在顺河街上修建一座桥更加方便百姓生活。桥修好以后众神仙在古镇流连忘返,大家都舍不得离开这座美丽的古镇,于是相约还要再聚古镇。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些神仙,所以就给这座桥命名为“聚仙桥”。</p> <p class="ql-block">木板年画</p><p class="ql-block">2006年,朱仙镇申报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项目类别,序号306。</p> <p class="ql-block">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年画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p> <p class="ql-block">活字印刷</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绍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