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北京探望两位叔叔婶婶是我们姐妹俩多年的夙愿,也是我们父母的遗愿。当年父母临走时都关照过我们,叔叔和舅舅都是我们的亲人,不要忘了他们对我们的帮助,不要断了这份亲情。谁知道事情一拖就是几年,先是我们俩都要帮着带第三代;然后妹妹生病手术了;待身体好转,三年的疫情开始,买好的飞机票只能汕汕的退掉;等疫情结束,与妹妹相同的疾病又找到了我。好在与病共存在人生中已不鲜见,乘着复查结果良好,我们总算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北京,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四叔和四婶,这张照片是由四叔家的二弟拍的,四婶在照片上提的字。四叔是长得和大哥(我父亲)最相像的弟兄,以前他探亲回苏州,总有上门拜访的同事和学生看着他的背影叫“韩老师”,而同时有两个韩老师会答应😄。如今看到四叔就像看到我们的爸爸一样,特别亲切。</p> <p class="ql-block">四叔四婶都是北京化工学院的老师。四叔上海人,四婶是老北京,出生镶黄旗,不过她说旗人的许多规矩她也是记不得了,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旗人与汉人已经融为一体。在他们房间柜子上摆放着多年前学校里为他们俩拍的五十年金婚照,将近六十年来,四叔四婶相亲相爱,相依相伴,相辅相成一起共同走过。如今,退休多年的他们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生活自理,每天也能看看手机,玩玩微信。加上有帮助老人的北京政策照顾,又与大儿子相邻,可随叫随到,二弟也经常回家探望照拂,一家人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四叔四婶快九十岁的人了,依然思路清晰,头脑敏捷。回忆起在苏州与我们相处的日子里一些有趣的事,对我们这些侄儿侄女侄媳侄女婿甚至第三代的名字依然清楚记得,连第四代约莫几岁,该读哪一个年级也分毫不差。要知道,在我们韩家,那可是一个兄弟姐妹很多非常庞大的家庭。快九十岁的人有这么清晰的思路真是不容易。</p><p class="ql-block">四叔非常感激从前在苏州大哥大嫂(我父母)身边的日子,感激大哥大嫂在他们缺失母爱后,对他们几个兄弟的照顾与影响。当年,他们都是在大哥大嫂的照顾下,上海转到苏州读书,都是从苏高中考上大学离开江南的。</p><p class="ql-block">晚上,四叔四婶还安排我们一起'在饭店晚餐,除了家乡菜,还有北京特色的春饼,烤鸭。我们祝愿四叔四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四叔四婶服务过的学校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五叔和五婶。五叔在北京内燃机总厂厂长位子上退下来,五婶以前是小学老师。很羡慕他们的相处模式。五婶说话仍然像小学老师,和颜悦色,细心温和,给五叔服药时也说,乖,吃药了。就像对待一个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五叔,是我父亲五个弟兄中公认最聪明的一个。常听爸妈说起他年幼时从未认真做过作业,明天要考试了,用一支粉笔在阳台上从东到西,又用脚边擦边写从西到东就算复习完了,考试一准是个好成绩。</p><p class="ql-block">五叔也非常调皮。那年三叔也在苏州,深夜看书时听得外面动静,走到天井,望见五叔正走在高高的屋檐上,要知道苏州老式房子那种琉璃花窗,粉墙黛瓦是很高的,吓得三叔赶紧叫来大哥大嫂,敲门向邻居借来梯子,将五叔接下天井。半夜三更,他是怎么上去的呢?至今这事成为一个迷,也成为老邻居口中有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五叔后来从苏高中考入南京工学院,离开了苏州。</p> <p class="ql-block">临走,我抱了一下五叔,他是看着我出生,与我相处时间最长的小爷叔。五叔说,东珍,记着,我们是流淌着相同血脉的一家人。不禁让我泪目。五叔,那个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经常穿一件皮夹克的年轻人,我一直记得。我祝福你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北京,我们来过了,北京,我们还会再来,这里有我们一脉相承的亲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