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与变化的艺术之美——赏析《诗经·无衣》兼谈诗歌中重章叠唱手法的运用

810的老好人

<p class="ql-block">重复与变化的艺术之美——赏析《诗经·无衣》兼谈诗歌中重章叠唱手法的运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章叠唱这种艺术手法不是起始于《诗经》,却在《诗经》中得以最鲜明的体现,《诗经》中有大量的作品都采用了这种表达形式,例如我们熟知的《关雎》《蒹葭》《桃夭》等诗篇。我们可以感知的是,这样特意重复而又加以适当变化的语言形式不仅方便于记忆,使歌者易于演唱,而且利于增强情感表达,在反复咏唱的过程中产生“百转千回”的效果,哪怕是到了今天,它仍然常用于现代诗歌或者歌曲当中,在重复与变化中产生强烈而美好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那么,这种在整篇诗歌中连续多次(一般是三次)的重复,在古代诗歌惜字如金的表达需求中是否会过于浪费文字呢?因为从整首诗歌来看,在这些重复中只是在某些位置换了个别文字,这就意味着其他重复的章节要表达新内容的能力就被削弱了,比如我们来看今天我赏析的这首《无衣》:</p><p class="ql-block">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p><p class="ql-block">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p><p class="ql-block">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p><p class="ql-block">从整首诗来看,不同的内容只有“袍、泽、裳”“戈矛、矛戟、甲兵”“同仇、偕作、偕行”,其他的内容都是重复的。这样一来,在原本篇幅就不长的诗歌中,这种相对量较大的重复是不是就压缩了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空间?它完全可以取消里面重复的文字,用以加入整个事件和情感中可以涉及的其他内容,使得内容更加丰富,甚至情节更加完整,情感更加充分。</p><p class="ql-block">这样说并非没有道理,比如说后世的文学创作更讲究“无一字无用处”,格律诗歌在用字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在诗词的创作中是不主张字、词、句的重复的,除了叠字、顶真、反复(后两者其实用得并不多)等几种特殊手法的需要外,重字甚至被认为是诗病。之所以这样,其实也不完全是古人的苛求,他们是希望将诗歌的文字功能发挥到最大。</p><p class="ql-block">但是不得不说,这样做的确对诗歌的创作产生了一些局限,不仅是对写作者的文字功底要求更高了,同时也在不经意间限制了某些出于本心的表达(因为文字的限制,有些内容有着重复的需要却因为格式的限制无法重复)。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样做使得诗歌这种原为广大阶层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从接受心理上与普罗大众拉开了一些心理距离,使得受众群体变小,其传唱程度有所降低。你看,诗词不就慢慢地变成了文人墨客们的阳春白雪,与民间百姓格格不入了吗?</p><p class="ql-block">就民间百姓来说,除了思想情感的共鸣之外,易于接受的还是那些内容、形式等方面比较简单的诗歌作品,这是由他们的文化水平决定的,过于复杂的内容和形式不利于他们接受,更使得他们难以咏唱。于他们而言,刻意强调内容的丰富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简单些、能掌握的才能更普遍地接受和传扬。就好像李白的《将进酒》和《静夜思》,从内容和艺术上来讲,《静夜思》差之《将进酒》老远了,可是能背出《静夜思》的人恐怕要比能背出《将进酒》的人多几十几百倍吧?什么道理?《静夜思》就短短四句二十个字,一下子就记住了。《将进酒》呢?不好意思,我到现在都背不牢。你再看看现在的歌曲,三岁小孩都能唱《小苹果》,为什么?就那么几句重复来重复去,简单易学。</p><p class="ql-block">所以,乍看起来,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会浪费一些文字,但它在文字和旋律的重复过程中反复强调,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变化来推出新内容,能让人较容易地接受并记住内容,同时在情感的抒发过程中越来越突出,是有着它的巧妙作用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无衣》这首诗。了解过本诗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首战歌,是战士出征时共同咏唱的歌曲,是将士要唱着冲锋陷阵的,所以它在内容上就不能太多,在形式上就不能太复杂,重章叠唱就正好满足了要求,利于同唱,便于整齐,能于气势突出。反过来说,如果内容太多,要那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将士来硬生生记住,那显然是件为难的事情,如果没有重复的节奏,那也很难做到咏唱时的速度统一,这样势必造成咏唱时断断续续、参差不齐,就更别谈什么气势了,白白损耗了将士的士气倒是真的,所以这样的重章叠唱艺术手法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成为了提高士气、增强战力的一大法宝。</p><p class="ql-block">当然,《无衣》的重章叠唱也并不是简单的反复,其实它在复沓的过程中也注意了将几处变化的内容加以推进,补充了必要的内容,更增强了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构架和情感内容。</p><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看“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前面的一句“岂曰无衣”让我们知道,当时秦国的将士(主要是战士)生活应该是很艰难的,但哪怕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他们并没有消除了抵御外族的斗志,而是选择了同甘共苦、一起战斗。难能可贵的正是他们的“袍泽精神”(“袍泽”一词正是出自本诗),他们已经苦难到没有足够的战袍甚至是衣服的程度(袍是战袍,泽是内衣,裳是下衣,由袍而泽而裳,正可见出他们在物质上的缺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但是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他们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与战友分享。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同穿一套衣,同吃一锅饭,同对一场又一场生死战,这是何等的战友情谊?这是能将性命相托的兄弟啊!其中同对艰难、互相扶持、共同奋战的决心和勇气是多么突出和可贵?</p><p class="ql-block">接着再来看“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明明都是武器战甲,为什么不用“甲兵”一词来替代,反而要列举三个呢?目的很明显,正是要突显将士的豪情。武器种类有很多,三个词是列举不完的,却可以从中看出将士的无所畏惧。从一个“我”字可以看出这些武器并不是由于战争而由国家临时配发的,秦人尚武,所以男性大多都配备武器,甚至他们还有不同的兵种分类,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很快汇集分配,迅速赶赴战场。一个“修”字,极富场面感,虽然不是写出浴血奋战的战争场面,却写出了将士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场景,他们磨刀擦枪、挥戈舞戟的场面足以令人热血喷张,更重要的是,由戈矛而矛戟而甲兵的整理顺序,反映了他们忙而不乱、勇而无惧,这个准备的过程正可体现他们为国、为君义无反顾的豪迈情怀。</p><p class="ql-block">最后来看“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这“同仇”并不是谁的私仇,而是国仇,是为了秦国,也是为了周王朝,所以它就有了伟大的意义,将士的舍生奋死就有了可贵的精神依托,所以更能够将将士们团结在一起,使得他们同仇敌忾、勇往直前。心理上的建设最终化为现实中的行动,“偕作”意味着将士们出发了,他们排列在整齐的战阵之中,共同进退,浩大的场面正是战斗力的有力呈现,足以面对任何突发的情况,将将士们的齐心协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偕行”意味着将士们开始打仗了,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哄而上又或者一哄而散,而是进退有度,毫不混乱,一切的攻守都决定于将领的指挥,他们相信将领的指挥、战友的配合,在共同奋战中杀敌取胜。由同仇而偕作而偕行,将从准备到战斗的过程简洁有力地概括出来,很好地突出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秦国的将士唱着这首战歌出发了,这场战争最终是以秦国和周王朝胜利结束的。战争取胜的因素很多,一首战歌当然不可能成为其中的决定因素,但是由这么一首战歌推及参战将士的精神风貌却是可取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一起唱着这首战歌,场面是多么宏大,声音是多么响亮,将士的情怀是多么豪迈!战士为国、为君一往无前的勇气足以撼天裂地。这其间,我们不能否定重章叠唱这种手法在这首战歌中的巧妙运用的作用:重复而简洁的内容使得将士们记得住、唱得出、唱得准,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情感表达又使得歌声越来越激昂、情感越来越亢奋,较少的变化的内容又使得歌词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了较充分的内容,内容上的心理契合又使得将士打从内心里接受,从而产生强烈的同生共死的心理期许。这么一首战歌,足以传唱千古。</p><p class="ql-block">由《无衣》拓展开来,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在《诗经》中,在其他诗歌或者其他文学体裁中重章叠唱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充满艺术美感、适于抒发强烈感情、能够获得广大受众的艺术手法,它的重复与变化的巧妙运用,将更好地彰显文学的艺术魅力,值得推广,我们不妨投入更多的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