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博物馆

悠然-陈家友

<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222—589年)在南京建都,故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p><p class="ql-block"> 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p> <p class="ql-block">  南京六朝博物馆是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更让人惊艳的是,博物馆馆址就是六朝建康城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厅就看到了计里古车,它能根据车轮转动的距离,自动计算出车行里程,并通过车子上方的木人击鼓报告行程。</p>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通济门出土的铜弩机。</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有大量的六朝青瓷、陶俑、墓志、砖文等文物,从色彩、造型、工艺等方面,展现了六朝的文明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  青瓷灯,东晋,南京迈皋桥小营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瓷香薰,东晋。</p> <p class="ql-block">  南京栖霞灵山出土的青瓷龙柄鸡首壶,东晋。</p> <p class="ql-block">  六朝时期“鸡首”在艺术领域中的运用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鸡首是这个时期几乎所有酒壶、茶壶壶嘴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  青瓷狮形插器,西晋。狮子脊背上的圆孔与身躯相通。</p> <p class="ql-block">  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1983年出土于南京雨花台长岗村一座东吴墓中。壶体上的绘画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是我国迄今所见以绘画技术美化瓷器的最早器物,是早期瓷器中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釉下彩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起源于唐代。这件保存完整的釉下彩瓷器的出土,把我国釉下彩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500年,对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这件文物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永久不可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青瓷莲花尊,1972年出土于南京灵山的一座南朝墓中,是目前我国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被称为“青瓷之王”。</p> <p class="ql-block">  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西晋。魂瓶,又称堆塑罐、谷仓罐,多为青瓷质地,流行于三国两晋时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墓葬中的随葬品。南京狮子山出土的这件魂瓶,胎质细腻,外表施青釉。该物件集多种形象于一体,图案复杂而生动,既具有现实主义内容,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是细节与整体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战国以后,殉人制度逐渐衰落。随着陶俑陪葬制度的发展,陶俑的艺术造型越来越精湛。六朝博物馆展出的一批陶俑,在形态、衣着、表情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  人物俑。形态匀称,动作表情自然。</p> <p class="ql-block">  这一组表情丰富的人物,使我们能体验到六朝的一种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  服饰是社会审美的重要依据,从陶俑的衣着可以看出六朝崇尚轻松自然,悠闲随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石麒麟。在南京有多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包括石兽、石柱、石碑等。石兽包括有麒麟、天禄、辟邪和石虎。这些大型石刻已经成为江苏文化遗产中极其珍贵的古代雕刻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石柱。</p> <p class="ql-block">  六朝瓦当,出土于南京大行宫等建筑工地。瓦当是古代建筑构件,一般用于宫殿、衙署、寺观等高规格建筑,作用是保护檐头。随着审美的发展,瓦当也越来越具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  六朝瓦当有云气、人面、兽面、莲花等多种图形,风格迥异,精美绝伦。人面瓦当在国内其它地区出土较少。</p> <p class="ql-block">  六朝时期带字的城砖。</p> <p class="ql-block">  这块城砖上的字就是“城砖”。</p> <p class="ql-block">  1970年在南京象山一东晋墓出土的陶牛车和陶群俑,组合造型非常生动,是六朝考古出土的最精美的一组文物。</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还展出了一些铜镜、铜鼎、铜壶、铜爵等物品。这些铜器具不仅体现了六朝时期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p> <p class="ql-block">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是古代民众生产、生活的写照。六朝建康城遗址已经发现水井十余处,井底皆铺木板,井壁多用砖砌,部分井壁也用特制的陶井圈,井口有外方内圆的井栏。</p> <p class="ql-block">  陶屋,东晋。</p> <p class="ql-block">  六朝的墓志书法,上承汉代石刻书法艺术传统,同时吸收南北书派的艺术营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状态。书体由隶书转向楷书、行书融合过渡的趋势。</p><p class="ql-block"> 这是谢鲲墓志,立于东晋。1964年9月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戚家山残墓中。</p> <p class="ql-block">  1965年1月,在南京新民门外象山出土了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墓志上的字体是带隶意的楷书,用笔多方,结构奇拙。</p> <p class="ql-block">  高崧夫人墓志,1998年出土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一六朝墓中。</p> <p class="ql-block">  六朝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时代,当时玄、儒、道、佛等学界的“意见领袖”被认为是继周秦诸子以后的第二度哲学时代。</p> <p class="ql-block">  道教雕塑。</p> <p class="ql-block">  错版竹林七贤拼镶砖画。</p> <p class="ql-block">  石门,2012年出土于南京灵山大浦塘村南朝墓。根据残存的墓志推断,墓主可能是南朝齐梁时期的宗室贵族。石门柱正面阴刻神兽及花草纹,内侧面阴刻武士像及花草纹;门扇正面亦阴刻武士像。雕刻纹饰线条飘逸洒脱,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是迄今发掘的六朝墓葬中唯一保存有纹饰的石门,极大拓展了对六朝绘画、雕刻艺术的认识,是研究六朝美术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墓室后壁。</p> <p class="ql-block">  六朝木桩遗迹。遗迹位于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壕沟与道路交汇处,呈两排分布,东西宽约4.7米,南北间距约4.5米。木桩粗壮,推测为桥梁的桩柱或是用来加固承重的基桩。</p> <p class="ql-block">  六朝建康城夯土墙遗迹。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考古人员在南京东箭道原汉府街长途汽车站工地,发现了一段六朝时期的夯土墙遗迹,墙基宽约25米,夯土外侧包砖。</p> <p class="ql-block">  经考证,此遗迹为1700年前六朝建康城建筑遗址。正是因为这处千年遗址的出土,才有了今天的六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这次考古发现,对于确定六朝台城东界及台城布局、结构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匆忙之中结束了参观,置身馆中,恍若穿越回到了六朝时期,听着六朝古音,欣赏着千年前的文物,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堂内涵深刻的历史课。</p><p class="ql-block"> 在大门口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就决定,还要再来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