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丁锡福《致季郁父台大人颂文》及译文

禺草号汉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致季郁父台大颂文》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丁锡福<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余尝游吴下,走京师,见官场人相聚而言曰:“某缺优,某缺劣。” 叩其所以为优劣,非俗之淳浇也,非民之良莠也,非地之险易也;则以某缺得钱多而官富,某缺得钱少而官贫故。<br>呜呼!此中国所以贫且弱欤?夫天生民而立之君,以利之也。利之之事非君一人所能任,必分其权于官,故官无论大小,皆以利民为第一义。<br>淮北盐场三,板浦实居其首。莅是任者,率殚心鹾务,而于民事无及焉。 汉阳张公季郁,以甲辰春来官斯土。以为官其地而不能念其地之民,非朝廷设官之意也。<br>于是清陌路,宅流民,设路灯,储仓谷,立工厂,防火灾,凡有裨于民者,靡不实力举行,择邑之贤且才者以董之。以故民感公之画,服公之明,凡有所诉,皆不赴州而赴场。<br>锡福读礼家居,不通宾客,未尝一踵公之门,而于公之布一令,行一政,又未尝不额手相庆,狂喜累日,以为公之德吾乡,犹德吾身也。<br></div> 方今朝廷遣重臣游海外,采取各国政治,以为异日立宪基础,此诚我中国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一大关键也。立宪非难,得人为难,立宪而不得人,虽袭立宪之名无当也。诚得如公者数十百人,相与承流于下,实事求是,天下何难治哉!<br>是年秋,公将受代返金沙,邑之人尸而祝之,碑而铭之,皇皇若有所失。今而知 “寇君之借”、“李岘之追”,古今人情固不甚相远也。锡福性顽钝,不谐于俗,羞以翰墨谀人,然于公之行有不能已于言者,谨为序以送之,亦聊志执鞭之慕云尔。<br> 光绪龙飞三十一年岁次乙巳八月上浣录奉,<div>季郁父台大人双教。<br>向卿丁锡福拜赠并书。</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译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我曾经在吴地(江苏一带)游历,又前往京城,听到官场中的人聚在一起谈论说:“某个职位好,某个职位不好。” 询问他们判定职位优劣的依据,不是风俗的淳朴或浇薄、不是百姓的善良或恶劣、也不是地方的险阻或平坦;而是因为某个职位能得到的钱财多,在哪当官就富有;某个职位能得到的钱财有限,在哪当官就贫穷的缘故。<br>唉!这难道就是中国贫穷且衰弱的原因吗?上天生育百姓并且设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给百姓谋福利。造福百姓这件事不是君主一个人所能承担的,一定要把权力分给官员。所以官员不论职位大小,都应该把利民当作第一要义。<br>淮北有三个盐场,板浦实际上是排在首位的。担任这个职位的人,大多都把心思全放在盐务上,却对民事毫不关心。汉阳的张季郁先生,是甲辰年(1904 年)春天到这里来做官的。他认为,在这个地方当官,却不能顾念这个地方的百姓,这不是朝廷设立官员的本意。<br>于是,他修建道路,安置流民,设置路灯,储备粮仓谷物,建立工厂,防范火灾,但凡对百姓有益的事,没有不努力去做的!还挑选县里有贤能和才华的人来管理这些事务。因此,百姓感激张先生的谋划,佩服张先生的明智,凡是有要申诉的事情,都不去州里而到盐场(找张先生)。<br>我(丁锡福)在家守礼读书,从不与宾客交往,更没有拜访过张先生,但是,对于张先生发布的每一道命令、推行的每一项政策,没有一次不叫我额首称赞举双手欢呼的,为之还会兴奋好多天;认为张先生对我家乡的恩德,就如同对我自身的恩德一样。</div> 如今朝廷派遣重要的大臣到海外游历,学习各国的政治制度,把它作为将来实行立宪的基础,这实在是我们中国由贫穷转为富裕、由衰弱转为强盛的一个关键因素。实行立宪并不难,得到合适的人才很难,实行立宪却没有合适的人才,即使有立宪的名义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真的能有几十个、上百个像张先生这样的人,一起在下面认真做事,实事求是,天下又怎么会难以治理呢!<br>这一年秋天,张先生将要卸任回到金沙,当地的人要祭祀他,为他立碑铭刻功绩,(张先生离开后)人们都怅然若失。现借用“寇君之借”(东汉寇恂的典故,人们借寇恂来治理地方)、“李岘之追”(唐朝李岘受百姓追慕)这样的典故(事情)颂扬张先生,事实让我得知:古今人们的情感,本来就没有很大的差别。<br>我(丁锡福)生性愚钝,与世俗不合,羞于用文章来阿谀奉承别人,然而对于张先生的行为却不能不发表一下看法,恭敬地写这篇序来为他送行,也算是表达一下我对他的仰慕之情吧。<br>光绪龙飞三十一年(1905 年)岁次乙巳八月上旬抄录奉上,敬呈季郁父台大人审阅教诲。向卿丁锡福拜赠并书。 注:<br>1.张仁芬 字季郁,号桂荪,晚年号簠庐退叟。同治戊辰正月廿四日亥时生,民国二十四年七月三日卒(1868-1935),是近代著名收藏家。张仁芬,祖居汉阳西门外,为湖北汉阳柏泉三甲张氏第十六代子孙,堂号为“银杏轩”,书斋号(名)为“怀清斋”。光绪乙酉年(1885),娶妻汪氏,同治丁卯八月初二亥时生,民国廿七年卒(1867年-1928年)。丁酉年(1897)“援例入官”,在东台安丰镇任盐场场长(盐务官员),为官正直,除霸安民,深得民心。在今东台安丰镇有一历史遗迹-离任留靴处”四圈门“:即张仁芬任安丰盐场场长,期满离任之时,百姓沿街设香案送行,并要求连任,在乡亲们苦苦相劝下,实在没法的张场长,只有脱下所穿的一只靴子,以示两袖清风什么也没带走,以教后人。丁未年(1907)“再任朐浦连云港一带的盐务官,(朐浦今连云港板浦镇))适逢淮北洪水为灾,张仁芬捐千金为赈灾善款,“复于署左捐廉设济婴所,收养灾民孩童百六十名”,故离任时“士民为建‘粒我烝民’牌坊于陶文毅公祠前,并勒碑铭于董公祠及南门小北门三处”。 1931年武汉发大水,歆生路(江汉路)上能划船,汉阳柏泉更是汪洋一片。宗亲涌向地势较高的汉阳钟家村,投奔四老爷(张季郁)。二十年代末期张季郁和万昭度合资开银行,年年战乱时运不佳,银行倒闭赔了个精光,在汉口开了个碳铺维持生计。为此老爷爷(张季郁)特请王福厂刻了枚“卖炭翁”图章。用边款上的“香山诗”勉励自己,诗曰:“瓜能解暑炭祛寒,世態炎凉一例*翰(读看, 人下面是个目不是双羽),敢效东陵清莭操,不因人热觉心安.余自辞官歸里,叠遭丧乱,行年六十,设煤肆以资生。伤感之餘,偶成俚句,并藉香山诗题刻石解嘲。怀清斋主人张仁芬季郁氏识,属福厂王禔镌。.”从这图章边款上看,张季郁的境况(经济)已经不佳,靠煤炭铺零星小利维持生计。看到宗亲投奔自己,张季郁二话没说,将凤凰巷12号银杏轩(现汉阳树公园)和显正街上的十几间铺面腾了出来,让给宗亲,自己带着家人,到汉口泰兴里租房子住。直到八十年代拆银杏轩改建汉阳树公园,宗亲们都按政策分到了自己的房子。<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