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生在大同,长在大同,也知道大同有座善化寺。但是,对大同的善化寺却不是很了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金秋十月,玉露飘香。随着《跟着悟空游山西》,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纷纷踏上山西的土地,大同的“善化寺”也不例外,特别是国庆期间,每天游客量更是“人满为患”,寺前寺后、前院后院随处都能听到五湖四海的口音,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天南地北的车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次,因工作关系,来到善化寺,才真正对善化寺有了些比较深入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大同善化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旧城墙内南寺街6号,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善化寺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保存完整,其风格有着鲜明的辽金风情,是国内现存最大的辽金建筑群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善化寺山门。</b></p> <p class="ql-block"><b> 山门广场上的“五龙壁”。</b></p><p class="ql-block"><b> 五龙壁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壁长19.9米,宽1.48米,高7米。正面通体用五彩琉璃镶砌,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须弥座,中部壁面用琉璃砖拚砌成五条巨龙和山石与云海,上部为仿木构建筑屋顶。背面和侧面砖砌墙体上镶嵌黄色琉璃龙五团。该龙壁原为城南兴国寺山门前照壁,1980年因壁体歪闪倾斜严重,拆迁至善化寺西跨院保护,2009年移建于此。</b></p> <p class="ql-block"><b> 山门两侧的楹联是原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所撰。</b></p><p class="ql-block"><b> 上联是“九百年风云变幻宠辱不惊静观其变”</b></p><p class="ql-block"><b> 下联是“七王朝岁月沧桑沉浮无意闲看人忙”</b></p> <p class="ql-block"><b> 来到寺院,秋风习习,游人多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相信,外埠的游人,若来到大同,没有去善化寺一游,那么,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善化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寺内有著名的“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以及“文殊”“普贤”两阁。保存有金代塑像34尊,明代塑像9尊,金碑两通,明清碑3通,清代壁画190平方米。塑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美有丑、有文有武;或是帝王装,或是臣子像;或身穿铠甲,或坦膞赤足。庄严肃穆,极为威严,生活气息浓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其中,“朱弁碑”“五方佛”“二十四诸天”及“鬼子母”雕塑延伸出来的故事,是辽金精品,堪称佛教完美的艺术杰作,因而成为善化寺乃至大同市的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但是,仍需要发现景点背后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一进寺门,迎面看见的是“三圣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三圣殿供着“华严三圣”,就是“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特别值得观赏的却是殿内那通镇寺之宝─“朱弁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知道为什么叫“朱弁碑”吗?听导游讲,朱弁是南宋人,在朝廷中担任通问副使之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北宋末年,宋金之间发生战争。宋朝战败,金国军队攻入宋朝首都开封,俘虏了宋朝的钦宗皇帝以及他的老子徽宗太上皇,把他们连同宗族子弟、后宫嫔妃、朝中大臣等悉数押往金国,在金国的宗庙中举行了传说中的“牵羊礼”,即包括徽、钦二帝、皇后皇妃在内的所有宋朝权贵,不论男女,全部裸露上身,披上带血的羊皮,脖子上系一根麻绳,跪在地上,由金兵牵着走。这样的屈辱使刚刚在杭州继位的南宋皇帝赵构非常恼火,于是他派出了几批使者与金国谈判,旨在迎回他的父亲徽宗。朱弁便是他派去出使金国的使者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朱弁领命后,前往金国的上都,但在途经金国西京大同时,被镇守大同的金国大将完颜宗翰扣留。完颜宗翰通过与朱弁交谈,觉得朱弁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于是利用高官厚禄、金钱美女拉拢朱弁,想让朱弁为金国效力。可是,朱弁始终保持民族气节,不为所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完颜宗翰恼羞成怒,将朱弁囚禁在大同达十七年之久。前三年软禁在馆驿,之后转囚在当时的“大普恩寺”,即善化寺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朱弁在善化寺的十四年里,经历了善化寺的重修全过程。应住持圆满和尚之请,撰写了《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俗称“朱弁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便是“朱弁碑”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朱弁碑”全文是:</b></p><p class="ql-block"> “诸佛菩萨之应世也,亦犹哲王之捄㢢,或忠、或质、或文,虽制治不同,其趋一也。狥人达磨对萧梁氏之言,遂疑有为功德不可复作,而不知指示神地以植五王之福,补理故寺,当获二梵之报者,释迦遗训,具存贝典。则崇节塔庙,兴建寺宇,以示现佛菩萨境界,盖将诱接众生,同归于善,其为功德,讵可测量哉。彼达磨大士方以妙元明心,亲提教外别传之印,则于有为功德,不无抑扬,是亦因时捄弊耳,非实贬也。具颠力苾刍,能克遵付属而成就兹事,其为功德尚何訾耶!大金西都普恩寺,自古号为大兰若。辽末以来,迩罹锋烬,楼阁飞为埃粉,堂殿聚为瓦砾。前日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骄兵悍卒,指为列屯,而喧寂顿殊,掠臧俘获,纷然错处,而垢净俄变。残僧去之而饮泣,遗黎过之而增欷。阅历滋久,散亡稍还。于是寺之上首通玄文慧大师圆满者,思童戏于画沙,感宿因于遗础。发勇猛心,德不退转。舍衣盂凡二十万,与其徒合谋协力,化所难化,悟所未悟。开尸罗之坛,阐卢舍之教。以慈为航,遂其先登之志。以信为门,咸怀后至之耻。于斯时也,人以须达自期,家乃给孤相勉。咸蕴至愿,争舍所爱,彼髄脑支体,尚无所吝,况百骸外物哉?于是辇币委珠金、脱袍鬻裘裳者相系于道,累月逾时,殆无虚日。经始于天会之戊申,落成于皇统之癸亥。凡为大殿暨东西朵殿、罗汉洞、文殊、普贤阁及前殿、大门、左右斜廊,合八十余楹。领甓变于埏埴,丹雘供其绘画。欀椽鿄柱,节而不侈,阶序牖闼,广而有容。为诸佛萨埵而天龙八部合爪掌围绕,皆选于名笔,为五百尊者而侍卫供献各有仪物,皆塑于善工。脺容庄穆,梵相奇古。慈悯利生之意,若发于眉宇,秘密拔苦之言,若出于舌端。有来瞻仰,莫不钦肃,五体投地,一心同声。视此幻身如在龙华会上百宝光明中,其为饶益至矣、大矣、不可得而思议矣。圆满,今年七十有四,自帷君恩佛恩等无差别,成此功德,志实有在,非独为前途津鿄也。然此功德为于治安无事之事,则其成也甚易,圆于干戈未戢之际,则其成也实难。圆满身更兵火,备历艰勤,规己财货犹身外影,既捐所蓄,又裒檀信。经营络始,淹贯时序,皆予所目睹也。则其成就岂得以治安无事比哉?始予筑馆之三年,岁在庚戌冬十月,乃选于兹寺,因得与寺众往来,首尾凡十四年如一日也。众以满之意状其事,以记为请。记事之成,要得其实,今予既身亲见之,其可辞哉?按:寺建于唐明皇时,与道观皆赐开元之号,而寺独易名,不见其所自。今楼有铜钟,其上款识乃其清泰三年,岁在丙申所铸造也。其易今名,当在石晋之初,或唐亡以后,第未究其所易之因而。后之作者见其阙文,傥得其本末为我著之,乃予之志也。非特予志,亦寺众之所欲闻也。皇统三年二月丁卯、江东朱弁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篇碑文不仅成为善化寺唯一的文字考证资料,同时,其刻字也是难得的颜体书法精品。</b></p> <p class="ql-block"><b> 三圣殿两侧的壁画,藏着古人的智慧,每一幅壁画都凝聚着浓厚的历史底蕴,令人惊叹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再走向善化寺后面的“大雄宝殿”“文殊阁”“普贤阁”,所有的壁画都精美绝伦,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那么精致而富有生命力。置身于这座艺术的殿堂,让人心旷神怡,似乎游行于仙境之中,仿佛看到一个梦幻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大雄宝殿”是辽代木构精品,无论是精美科学的建筑技艺,还是文化底蕴都堪称一绝。</b></p> <p class="ql-block"><b> “大雄宝殿”破旧的原貌。</b></p> <p class="ql-block"><b> 殿内。</b></p> <p class="ql-block"><b> 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b></p> <p class="ql-block"><b> 南方宝生佛。</b></p> <p class="ql-block"><b> 毗卢遮那佛。</b></p> <p class="ql-block"><b> 西方阿弥陀佛。</b></p> <p class="ql-block"><b> 北方不空成就佛。</b></p> <p class="ql-block"><b> 排列于五方佛两侧的24诸天。</b></p> <p class="ql-block"><b> 二十四诸天在佛前排列有一定的顺序,㤟型的有两种。其中一种是象征“佛会”时礼佛的队列,分立大殿两侧,一般是单数在左,双数在右。另一种是象征“金光明道场”的排列,则是功德天立于佛左,辩才天立于佛右,以下左右两侧分到排列,顺序是,左侧大功德天,以下为大梵天王、北方天王、南方天王、日天、密迹金刚、散脂大将、地天(坚牢地神)、鬼子母、水天(娑竭罗龙王);右侧分别是大辩才天,以下是帝释尊天、东方天王、西方天王、月天、大自在天、韦陀天、菩提树神、摩利支天、阎摩罗王。</b></p> <p class="ql-block"><b> 二十四诸天一是“大梵天”。大梵天,又称大梵天王,为中年帝王形象,手持莲花。他本来是梵卵中的金胎,以意念力把卵壳破为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天地间出现了气体空间,形成了水、火、土、气,以及众神、星辰、高山、平原、河流、时间和人,之后又有了语言、情欲、愤怒、欢乐、忏悔等。被佛吸收为护法后,成为毗卢遮那佛的右胁侍,手持白拂尘。</b></p> <p class="ql-block"><b> 二是帝释天,为少年帝王像,而且是男身女相,一副中国后妃模样。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住在须弥山。作为护世八方天之一的东方守护神,与大梵天随侍在毗卢遮那佛左右。他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毗卢遮那佛以及佛法和出家人。传说是三十三天之主,按佛教说法,任何行善积德之人,都可以转生为帝释天,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曾三十多次转生帝释天。</b></p> <p class="ql-block"><b> 三是多闻天王,为世界北方的守护神,专门保护众生的财富。他与吉祥天是兄妹,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物。</b></p> <p class="ql-block"><b> 四是持国天王,主守东方。持国以慈悲为怀,保护大千世界众生和大千世界国土。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宝慧琵琶。</b></p> <p class="ql-block"><b> 五是增长天王,是佛教三十三天的第一重天,守护南方。身赤紫色,钳发,脸为忿怒相,身穿甲胄,一手叉腰,一手持金刚杵或剑。</b></p> <p class="ql-block"><b> 六是广目天王,守护西方。红色,满面虬髯,头戴宝冠,身穿金色甲胄,左手托宝塔,右手握龙或蛇,表示风调雨顺。</b></p> <p class="ql-block"><b> 七是金刚密迹,他是夜叉神的总头目,手持金刚杵,是专门守护佛祖的天神。金刚密迹本来是一国太子,曾发誓说,皈依佛教后“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后来果然成为守护佛祖的五百金刚总头目。他的形象是三面六臂,手持宝剑、金刚杵、轮等兵器,呈愤怒、令人生畏之相。后来又分身为哼哈二将,成了寺庙的门神。</b></p> <p class="ql-block"><b> 八是自在天,也叫大自在天。其原型是湿婆,湿婆是毁灭之神,又是苦行与舞蹈之神。据说他有极大的力量,头上第三只眼能喷出神火烧毁一切,还能主宰人间的悲喜荣辱。其形象有五个头、三只眼、四支手,分别持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器物,浑身涂炭,颈上缠着蛇,呈愤怒相。佛祖将他吸收进来后,作为自己的守护神,护世八方天和十二天之一,守护在东北方。</b></p> <p class="ql-block"><b> 九是散脂大将,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他是鬼子母的儿子,《陀罗尼集经》说“鬼子母有三男,长名唯奢文,次名散脂大将”;另一种说法是鬼子母的丈夫,《毗奈耶杂事》说,散脂与鬼子母指腹为婚,长大后成亲,还生了五百个儿子。散脂大将手持铁矛,一副威风凛凛的金刚神将模样。</b></p> <p class="ql-block"><b> 十是大辩才天,是一位主管智慧福德的天神。性别,佛经中说法不一,但以女性为多。原型为河神,以流水的声音为妙音,而成为音乐之神,又是智慧学问和雄辩技艺之神。据说她有两副面孔,一副是大美人,一副是丑八怪,以供不同场合使用。她有一双利眼,让人不寒而栗。其造型有两种,一种是八臂像,八只手分别持弓、箭、刀、槊、斧、杵、轮和羂索;另一种是二臂像,两臂为弹琵琶状。</b></p> <p class="ql-block"><b> 十一是大功德天,即吉祥天女。据说是毗沙门天的妃子或妹妹。其前生种下许多善根,只要人们念她的名称并供奉,就可以借助她的功德,使祈愿的人五谷丰登,财源滚滚,一切衣食得到满足。在中国寺庙中,吉祥天女的形象端庄秀丽,妃子装束,两手埋在袖中。</b></p> <p class="ql-block"><b> 十二是韦陀天神。韦陀天神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一般被安置于天王殿的弥勒佛背后,背对山门,面朝大雄宝殿。韦陀形象为身穿甲胄的威武将军模样,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拄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托于两肘间,或扛于肩上。他体格魁梧,英武威猛,面如童子,表示他不失赤子之心。</b></p> <p class="ql-block"><b> 十三是坚牢地神,又叫“地天”“大地神女”,是女性形象。职责是保护土地及土地上的一切植物。传说释迦牟尼初坐道场时,魔王唯恐释迦得道,带领魔军向释迦轮番进攻,但均不得逞。魔王恼羞成怒,对释迦狂吼。释迦以手指地,大地轰然震动,坚牢地神从地中伸出半个身体向佛顶礼致敬,于是释迦得道成佛。</b></p> <p class="ql-block"><b> 十四是菩提树神,即守护菩提树的天女。菩提是“觉”“智”的意思,传说释迦牟尼就是在此树下,历经七天七夜觉悟成佛,因此菩提树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就守护在他身边,应该算是最早的佛教护法神。</b></p> <p class="ql-block"><b> 十五是鬼子母。鬼子母,也叫欢喜母、爱子母,中国老百姓将她视为送子娘娘来礼拜。她的形象是美丽的贵妇人,身穿敞袖圆领宝衣,头戴凤冠,脚穿云头鞋,耳挂耳珰,白螺为钏。</b></p><p class="ql-block"><b> 慈眉善面,雍容华贵。</b></p> <p class="ql-block"><b> 她的前生可不是这样。</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鬼子母的前生形象,狰狞面目,猥琐可憎,肩上扛着一个刚刚被她咬掉头、血肉模糊的儿童。</b></p> <p class="ql-block"><b> 关于鬼子母皈依佛门的故事,佛经中有许多记载。据说,她原来是一个外道鬼女,专门吃人子女。说的是古代有座王舍城,一次王舍城有一位独觉佛出世,举行庆祝会,有五百人参加赴会。人们在途中遇到一个怀孕的牧牛女,于是劝她一同赴会庆贺。牧牛女很高兴就答应了,但不料中途流产。周围与她随行的人都显得很冷漠,纷纷弃她而去,因此她感到很无助,十分恼恨这些人的无情。这样,她暗自发下毒誓,要在来世投生王舍城,吃尽所有的城中幼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后来,她果然投生王舍城,成为药叉神将婆乞多的女儿,婚后生了五百个儿女。她自恃强力,天天外出捕食别人家的孩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终于有一天,佛祖听说此事后,十分忧虑。为解救王舍城中无辜儿童的厄难,决定以慈悲心去感化鬼子母之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于是,佛祖在鬼子母外出不在家时,把她的幼子藏起来。鬼子母回来后发现幼儿不在,焦急万分,陷入惊悲狂乱之中。后来得知幼儿在佛祖处,就不得不向佛祖哭诉失子之痛。佛祖对她说,你有五百个孩子,现在少了一个,就如此悲伤,世上其他的人只有一、两个孩子,就被你残害,你想一想,他们不知是何等的伤心。</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鬼子母闻言,顿悟前非,决定悔过自新,信奉佛教,被佛祖吸收为专门保佑妇女顺利生育和保护世间儿童的护法神。</b></p> <p class="ql-block"><b> 十六是摩利支天。相传她是帝释天的部属,又常随从日宫天子。当日宫天子出巡时,她在前头开路。她最大的神通是隐身,由于能隐身,因此无人能害,无人能缚。这个神通,通常被天下武士所特别信奉。摩利支的形象,有二臂像、六臂像和八臂像等多种,为天女形。身穿红色天衣,有宝带、璎珞、耳珰、腕钏等饰物。正面善相,微笑状,唇如朱色。有时左脸作猪相,忿怒丑恶,口出利牙,令人见而生畏。</b></p> <p class="ql-block"><b> 十七是日宫天子。源于古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作为佛教护法神,又称日天、日天子、日宫天子,佛教称其为观音菩萨的变化身,住在太阳内的宫殿中。日宫天子的形象是肉红色脸膛,左右手各拿一支莲花,也有的手捧日轮。头戴冕旒,双手捧圭的男性帝王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十八是月宫天子,又叫月天子、月天、大白光神、野兔形神、宝吉祥等,住在月宫中。据说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故称“宝吉祥天”。其形象本为男身,肉白色脸膛,也有塑为女性形象的。</b></p> <p class="ql-block"><b> 十九是娑竭罗龙,意广咸海之龙。</b></p> <p class="ql-block"><b> 二十是阎摩罗王,即人间常说的阎罗。阎罗为地狱主,有臣佐十八人(即判官),分别掌管十八层地狱。其形象是浓眉巨眼虬髯王者像,前身为毗沙国王。</b></p> <p class="ql-block"><b> 二十一紧那罗王,他不是一个,而是一族,在佛教中只能算是二流神,一般不能算诸天。据说紧罗那像人,但头上有一支角,所以又叫“人非人”。他能弹琴唱歌,他家的女人生得端庄秀丽,能歌善舞。当他弹琴唱歌赞美佛法时,须弥山就会震动,所有的神仙都会不安于座。另据中国佛教传说,紧那罗成佛后化为少林寺香积厨火头老和尚,曾教导众僧用三尺拨火棍退敌,因而传下“少林棍法”。</b></p> <p class="ql-block"><b> 二十二紫微大帝。佛教紫微大帝与道教紫微大帝同名不同神,佛教中为中年帝王像。</b></p> <p class="ql-block"><b> 二十三是雷神。形象为蓬头怒发、仁丹胡子鬼形,披甲,手持劈山斧。</b></p> <p class="ql-block"><b> 如果说,云冈石窟是鲜卑人留给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那么你知道契丹、女真人留给大同的珍贵文化瑰宝是什么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那就是善化寺。据考,全国有“八大辽构”,按建造年代排序依次为: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天津蓟州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河北高碑店开善寺大雄宝殿、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辽代木构建筑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书写了千年的木构传奇,被梁思成先生誉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也”。“八大辽构”目前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看看今昔“普贤阁”。</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1933年梁思成先生在普贤阁斗拱后尾上由林徽因拍摄的照片,题名为“梁上君子”。</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林微因1933年拍摄的善化寺山门。</b></p> <p class="ql-block"><b> 1933年时的三圣殿旧貌。</b></p> <p class="ql-block"><b> 游廊。</b></p> <p class="ql-block"><b> 文创店。</b></p> <p class="ql-block"><b> 员工休息室“万里江天”。</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我们一起工作的员工们。</b></p> <p class="ql-block"><b> 寺院西侧有西花园。西花园占地面积17400平方米,整体布局以2600平方米的人工湖为中心,围绕着八角亭、四角亭、风月书屋、扇形亭、船舫、得月榭、楔赏亭以及长廊。人工湖湖水碧绿,锦鲤嬉戏,白鹅戏水,悠然自在。</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东花园。</b></p> <p class="ql-block"><b> 如果立于大同古城墙上眺望善化寺,善化寺依附在居民区中,那些现代化的烟火与善化寺的宗教氛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浓厚的神秘气息稀释于车水马龙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跳出人间烟火的羁绊进入善化寺,感受最深的还是一个“古”字,殿宇、雕像、壁画、肃穆,无处不再亲身领略一千年前历史文化的灿烂与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善化寺因为位于大同古城南端,所以俗称“南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初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为“大普思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建筑大半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至金皇统三年(1143年)由寺院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历时15年告竣。明正统十年(1445年),明英宗赐名“善化寺”。寺院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布局仍保留唐代风格。共两进院,三殿两阁,东西配有“东花园”“西花园”,湖泊、游廊点缀其中,观赏、考古价值浓厚,一年四季游人如织。</b></p> <p class="ql-block"><b> 游览善化寺是一件快乐又增长见识的事,一步一趋之间,就会体验到顿悟的感觉。一旦离开寺门,仿佛完成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功课,颇有成就感。</b></p> <p class="ql-block"><b> 朋友,不妨走进善化寺,亲身体验一下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