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和睢阳书院)。但许多人不知道四大书院之外还有一所保存最为完整的书院——大程书院。它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最近,笔者应朋友之邀前往河南商丘旅游,有幸走访了这所书院。</p> <p class="ql-block"> 大程书院建筑布局为“四进”院落,以中轴线贯穿前后,左右对称,前后有序,主次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严谨、庄严、厚重之特点。其青石台阶,朱漆大门,高柱重梁,雕梁画栋,青砖灰瓦,重檐叠脊,砖雕石刻,匾额楹联,古柏参天,营造出了清幽静雅的书院气氛。</p><p class="ql-block"> 走过大程书院的大门是“龙门”,龙门面阔三间,作中柱造,三间一门,前后出廊。龙门与大门风格相似,面阔三间,两侧各有耳房4间,由掖门通向东西耳房,各成小院,清静幽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龙门,在科举制度时代平时是不打开的,三年才会开启一次。每当龙门开启,豫中百姓都会赶到这里跳龙门,以祈求好运。久而久之,成了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祈福习俗。民间传说,一跳龙门金榜题名、二跳龙门青云直上、三跳龙门财源广进、四跳龙门百年好合、五跳龙门早生贵子、六跳龙门福寿康宁。</p><p class="ql-block"> “今天大家来到了大程书院了,也来跳一跳龙门,在心里许个愿望!”在导游的鼓励下,朋友们拔腿雀跃般地跳过了龙门,现在一片欢腾。</p> <p class="ql-block"> 越过龙门,东西两侧即是青砖灰瓦的柱廊式建筑——文场。分东、西两侧,每侧两排,每排面阔13间,均为单檐硬山,灰布瓦覆顶。</p><p class="ql-block"> 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目前国内保留最为完好的古代科举考场之一。</span>校士馆,民间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很多地方的考棚都已不复存在,而扶沟大程书院依然保存得如此完好,为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是研究科举制度的很好的实物标本。</p> <p class="ql-block"> 穿过文场,迎面为程颢塑像。这就是当年这所书院的创办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26岁时考中进士。47岁时(北宋神宗熙宁八年)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与当朝宰相政见不和,被贬为扶沟县令。来到扶沟不久,程颢就在县城创立了一所书院,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亲写院名。</span>为了培养优秀人才,程颢不但亲自讲学,还延请胞弟程颐等人来此讲学。一时扶沟文风丕盛,从全国各地前来求学的士人络绎不绝,如陕西蓝田的吕大临、河南上蔡的谢良佐、福建将乐的杨时、福建建阳的游酢,这四人被称为“程门四大弟子”,后来都成了有名的学者。为了纪念程颢的功德,后人将其所建书院称为“大程书院”。</p> <p class="ql-block"> 程颢塑像之后就是书院主体建筑立雪讲堂,是师长讲学授业的场所,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讲堂大门上方悬挂著名书法家吴三大题写匾额“立雪讲堂”四个大字,大门两侧还悬挂着一副楹联:立雪见精诚,树尊师以令范;设堂明理性,遗重教之高风。</p> <p class="ql-block"> 在立雪讲堂,还听到导游关于“立雪程门”的有趣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杨时、游酢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一日,杨时、游酢来到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瞑睡。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惊道:“啊!啊!贤辈早在此乎!”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这就是“程门立雪”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宋史·杨时传》对此曾有记载:“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p><p class="ql-block"> “程门立雪”求学精神感人肺腑,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杨时与游酢也不负众望,通过刻苦学习,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宗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书院徐徐而行,仿若能听到穿越近千年的朗朗书声,他们或侃侃而谈,或凝眉思索,那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更是文化的灿烂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繁花万树,代谢有时;梁园虽好,终是过客。如今书院已经沉寂杳寮,书声不再。但在二程身上传递出的那种不断探索、求实、创新的求知精神和学者的家国社稷意识,还有那充盈于荒寒长空中的立雪情怀,至今还常常给我们以启迪,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延伸阅读:大程书院简介】</p><p class="ql-block"> 大程书院位于扶沟县城书院街 40 号。为宋代著名教育家、理学家程颢于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至元丰三年(1080) 年在扶沟县任知县时所建。原名“书院”,因程颢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均为名重于时的大儒,又因程颢居长,故以大程称之,于是后人便把程颢所创建的书院称为“大程书院”。</p><p class="ql-block"> 大程书院从建院始,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900 多年沧桑,进行了多次的扩建、重建,其规模不断更新扩大。现存建筑为清代晚期,面积 3200平方米,房屋83间,大程书院分为大门、龙门、立雪讲堂、东西文场等建筑,是一处集教学、藏书、祭祀、纪念、考试功能为一体,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布局为“四进”院落,以中轴线贯穿前后,所有建筑左右对称,前后有序,主次分明,体现出中国古建筑严谨、庄严、厚重的鲜明特点,也契合了书院独有的清雅肃穆风格,具有重大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为我国著名四大书院之外保存最为完整的书院之一,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和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大程书院整体建筑布局简约规整、精巧别致、古朴典雅、美观大方,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1983年2月,扶沟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月向社会免费开放。2019年10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5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