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利己,指对自己有利益。利他,指对他人有利益。从古到今,损人利己之事屡见不鲜,有些人为私利而争得你死我活,连蝇头小利都不想放弃,使人生充满陷阱和硝烟味,结果到最后大家都成了利益的奴隶。然而,儒释道三家却几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们个人生智慧: 付出就是得到,利他才能利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为己利他的儒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儒家认为,个体不能孤立生存,只有在集体社会中才能生存发展。 人性本善,要充满“爱人”的精神。只要人人把这“爱人”的精神发挥出来,推己及人,就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儒家从个体的仁爱之心出发,推广开来,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便帮助别人能立。自己想达,便帮助别人能达。凡事都推己及人,这是仁爱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朱熹说:“仁者如水,有一杯水,有一溪水,有一江水,圣人便是大海水。”“杯水、溪水、江水、大海水”,是用个人施“仁”的群体大小作为其衡量尺度,施“仁”的对象越多,道德成就也越高。 圣人是道德最完善的人,所以圣人是大海水。圣人是以仁政治国的, 以天下为公,德施天下。因此,仁爱,从根本上说,就是建立利己利他的和谐关系的基本原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无私故能成其私”的道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特别阐述了利己利他的思想:</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b></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无私,它们不有意为自己求长久存在,而是去滋养天地之间的万物,结果反而能够长久存在。因此, 圣人效法天地的无私,把自身的位置摆在众人的后面,反而能赢得众人的拥戴而德高望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使己存在而安然无恙。正是因为圣人不自私,无私地去帮助他人,所以圣人反而能够因众人的成全而得到无意而求的私利。</p><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水如“道”一样,是无私的,正因为水的大公无私, 全心全意地滋润着万物,它的力量才会是无穷的,不可战胜的。真正有道的人(圣人),不会私自积累财富。他会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自己拥有的反而更多;他会尽可能地给予人,自己拥有的反而更丰富。一个人要想在社会长久立足,应做社会有益的事,利他才能利己, 成就自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存在的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是度己的,大乘佛教度人度己,普度众生。</p><p class="ql-block"> 菩萨以慈悲为怀。慈,即慈爱,爱自己爱他人。悲,就是同情怜悯处于苦难之中的天下众生,以帮助他们脱离人生痛苦为己任。佛教认为,任何利益他人的善行都会产生功德,利他就是利己。修行者多布施他人,接济他人,教化人远离众恶,多做利他之事,就是利己的修为。布施越多,得到的福报也就越大。</p><p class="ql-block"> 但如果只想到布施他人,让自己的福报更大,这还是小乘,还达不到更高的修为。更高的修为是,只想到无私地奉献自己,毫无私心。 在佛教修为中,最初信佛的人,希望成佛,这是必要的。但是当修行到一定阶段,就不要有“我”的观念,要破“我执”,破除自己想通过利他得到福报的自私心。否则,将永远不能成佛。</p><p class="ql-block"> 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之所以能够成为菩萨,就是缘于他无私地奉献自己。他的最大志愿是到地狱去救人,而不在于自己成不成佛。他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忘了自己,专为他人,这才是菩萨。这种境界与老子无私“故能成其私” 的观点如出一辙。圣人也好,菩萨也罢,他们都是因为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才成就了他们自己。</p> <p class="ql-block"> 美国散文作家爱默生说:“人生最美好的一项补偿,就是凡事诚心诚意帮助他人,最终自己也一定会受益。”儒释道三家倡导的利己利他的奉献精神,在现代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里,可以将损人利己之事转化为利人利己的双赢局面,促使人们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本文选自《和而不同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一书,王春林 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图片选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