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齐白石以极具骨力的笔法写枇杷枝干,简练明快,富有书法韵味。他常以淡墨画粗枝,笔道稍软,展现出枝干的粗壮与韧性;细枝及果柄则用淡墨或淡墨加淡赭石,水分稍大,以中锋画出,借此表现出绒毛和柔润的质感,使枝干形态逼真且富有生命力。枇杷叶较大,齐白石用大笔蘸浓墨或淡墨,以侧锋一笔或两笔画成。侧面叶用淡墨一笔画成,正面叶用深墨两笔画成,反面叶也用淡墨两笔画成。并且,他先勾主脉后勾羽状侧脉,为表现出枇杷叶的厚度,将侧脉勾成直形,对于锯齿形的叶缘,通过加长侧脉使其超出叶缘或在叶缘补加小墨点来表现,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让叶子形态生动、特征鲜明。画果实时,他以藤黄没骨画果实,根蒂用焦墨点出。用色上,藤黄加石黄或藤黄略加淡赭石,一笔或两笔圈成圆形,使果实呈现出饱满的形态。再用水分较大的浓墨在果实顶端点墨点,墨点随果实的方向不同有所变化,使其洇晕与果实成为一体,增强了果实的立体感与真实感。</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在构图上十分讲究疏密关系,枇杷果实或聚或散,错落分布,其间穿插墨叶,使画面既不会因果实过多而显得拥挤,也不会因枝叶过疏而缺乏生机,达到了一种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在画面中,他能突出重点,将主要的枇杷枝干和果实作为主体,通过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等手法加以强调,而周围的辅助元素如枝叶、小枝等则起到衬托作用,使主体更加鲜明。无论是只取一枝枇杷作特写,还是多枝枇杷相互呼应,齐白石的构图都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张力和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的绘画作品雅俗共赏,他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融入到枇杷的创作中,使作品流露出质朴的生活气息。枇杷作为湖南常见的水果,齐白石对其情有独钟,因此他笔下的枇杷图传达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让观者能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齐白石通过对枇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果实的形态之美,更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他的题画诗诙谐幽默、耐人寻味,与画面相得益彰,为作品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农民的质朴情感和文人画的形式相结合,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性。他的枇杷图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构图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摆脱了传统花鸟画的束缚,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