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节欲的修持方法

根深业茂

<p class="ql-block">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曾说过:“现代人都不是饿死的, 都是撑死的。” 之所以撑死,是因为欲望太多,总不满足。欲望是推动人们进步的动力,但是一旦过了,就是贪得无厌,于己于人都是不利的。可以说,许多矛盾和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过多。正因为此,儒释道三家都强调控制欲望,修养身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节欲与静心</b></p><p class="ql-block"> 儒家主张节欲。孟子认为,人由于常常受到外界物质的诱惑,以致失去本性,做出许多为恶不义之事。因此,他提出“寡欲”,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那些平素欲望少的人,尽管也有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的,但为数却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欲望多的人,尽管也有能保存本心的,但为数也是很少的。欲望多的人很难回归到天生的善性之中的,只有节制欲望,才能回归到至善的本性之中。</p><p class="ql-block"> 与此一脉相承,程朱理学认为个人修养要减少私欲,敬畏天理, 顺天理而行,原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人欲”,指的是“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不是同一概念,“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吃饱穿暖是人的正常欲望和要求, 但是一味追求美味佳肴、锦衣绣服就是过分的欲望,这些欲望容易让人迷失本性,沉湎于物欲之中。心中节制欲望,使心不被物欲蒙蔽, 纯善本性才可彰显出来。</p><p class="ql-block"> 当然,节制欲望、淡泊名利和努力上进并不矛盾。三国时,诸葛亮在他54岁时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既是诸葛亮对他儿子的要求,也是他成功一生的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淡泊,就不会有日后明确高远的志向;不能有一颗无杂念的宁静的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所以,一方面要努力追求人生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内心里要看淡眼前的结果。人生就是一个努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过程,只要尽了人的努力,去追求了,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大可不必因为眼前暂时的结果,而整日患得患失。</p><p class="ql-block"> 如何节欲,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完善?儒家认为,要反躬自省,将自己融入“静”中。宋明理学开创者周敦颐曾将“主静”作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周敦颐所讲的“静”,不是动静的静,而是无欲,“无欲故静”。早在荀子时,他说,心认识事物时,如果要排除外界干扰, 准确认识事物,就要“虚一而静”。“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一”,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虚一而静,指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荀子的“静”也是指排除其他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反应,没有过多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周敦颐之后,不少理学家都讲把“静”作为修持方法。尽管朱熹很少说“静”,但他说“敬”,“敬”其实也是指心至诚而静。程颐则把“静”引向“静坐”的修持方法。心学家认为静坐是悟学和修身的重要方式。陆九渊的门人就专门打坐,通过较长时间的静坐而达到心静无欲,获得直悟。</p><p class="ql-block"> 清代大儒曾国藩,也把“静坐”当作修身的主要方法。他说:“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他每天都要静坐半个时辰,达到心中无任何杂念。他甚至在遗嘱中向家人提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 的修身要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禅定中的无欲无求</b></p><p class="ql-block"> 佛教是禁欲的,无欲无求才能四大皆空。佛教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缘起”的产物,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因此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变化无常的。人如果对这些变化无常的事物执着,就会堕入无尽的生死轮回之中,毫无快乐可言,只有痛苦。要免除世间之苦,就不要对世上的一切有任何欲望要求。</p><p class="ql-block"> “戒、定、慧”三学概括了佛教教义和修行方法。禅即静,静虑; 定指心力集中;慧指无漏的智慧,即涅槃境界。“禅”和“定”是获得“慧”的手段和修持方法。通过禅定,使心不着“相”,无任何欲求, 达到四大皆空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修禅定并不一定要静坐,可以是行、坐、立、卧等姿势,但一定要达到心静。端正姿态,放松身体的肌肉,放松头脑的神经是基本的要求。关键在于不要起念头,把所有的思想通通放下。如果心中老是担心自己不能静,反而会造成紧张。放松以至无欲,这是悟禅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少私寡欲与虚静</b></p><p class="ql-block"> 老子认为,国之所以难治,人之所以会贪得无厌,这是因为人失去本性的结果。要想天下大治,身心健康,首先要恢复人失去的本性。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朴”,只有“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才能治理好邦国,求得天下大治。“少私寡欲”,并非要人去“绝欲”,而是教人要少欲。因此,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持方法,让自已的心灵处在一个极其虚无的境地,踏踏实实地守住内心的宁静。清静才是天下的正道,人做到了致虚守静,就能去除盲动、乱动和浮躁, 不刻意起念头,顺其自然,直到虚怀若谷,心境澄明。</p><p class="ql-block"> 庄子认为,圣人之心正是通过虚静,才达到了明镜一样洞察秋毫的境地,照彻宇宙。他主张坐忘,坐就是不动,忘就是不起念头。也就是通过心静无欲,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 消除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与天地浑然一体,达到人与“道”冥合的得道境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本文选自《和而不同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一书,王春林 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图片选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