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记忆

周晓清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家的记忆 :父亲百年诞辰之思</b></div><div> 家,宛如岁月的忠实见证者,亦是记忆的虔诚守护者。在时光的悠悠长河里,家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传奇过往,更传承着家族的精神内核与未来的希望之光。我的家,自祖辈迁徙拉开帷幕,历经父辈奋力拼搏,再至我辈茁壮成长,每一个阶段都满是艰辛,每一则故事都令人感慨万端。</div><div> 回首往昔,幼年时曾聆听父亲讲述那段难忘的岁月。1927 年,民国十六年,祖父领着祖母、三个同胞兄弟、三曾祖父,还有我的大伯与年仅三岁的父亲,以一担箩筐挑起全部家当,从卧龙潭迁至幺屋台。彼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生活处处皆是无尽的挑战。在那里,一家人给王姓大户人家当佃户,同时靠在湖中打鱼维持生计。<br> 初至幺屋台,生活的挑战无处不在。祖父兄弟四人亲力亲为,筑起土坯墙。他们不辞辛劳地从周边找来泥土,一点一点夯实,虽建成的墙壁简陋不堪,却能为一家八口遮风挡雨。接着,他们搭起茅草屋,在屋内支起简易床铺,摆放为数不多的家当。简陋的屋子虽家徒四壁,但却成为了一家人温暖的避风港湾。</div> 父亲七岁那年,从大伯手中接过牛绳,开始在胡姓大户人家放牛。那时大伯也不过十几岁,自此,大伯不再放牛,转而给胡姓大户人家干农活、打杂等各种粗活累活。父亲每次放牛归来,胡姓大户人家还要求他做一些家务活,如扫地、洗衣服,做完这些,还会去做些其他杂活。<br>  祖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生存,他们以勤劳的双手与顽强的毅力,为家庭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的奋斗精神如星星之火,在家族历史中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代不断奋勇前行。 1949 年,解放后的新中国,家乡的土地处处弥漫着新生的气息。父亲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热情,积极投身于生产大队里的土地改革运动。父亲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生产大队民众中口碑上佳,很快被选拔为大队干部,兼任大队贫协主任一职。<br> 1955 年,从未读过一天书的父亲接到一项重大工作调动,被任命为三邑公社供销合作社经理。初到供销合作社,面对陌生的环境与复杂的业务,父亲深感压力巨大。那一间间摆满货物的屋子,一本本需要记录的账本,一个个陌生的数字,皆让父亲犯难。为尽快适应新岗位,父亲从零开始学习打算盘与记账所用数字。在那个年代,无文化基础的父亲,只能凭借顽强的毅力与不懈的努力去摸索、去学习。他常常在夜晚点起油灯,坐在桌前,一遍遍地拨弄着算盘,嘴里念叨着那些数字。<br> 在此期间,父亲常因无文化而处处受限。他不惧体力劳动的辛苦,扛着货物健步如飞,却对需用心用脑的工作感到十分吃力。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与期望,父亲日夜加班加点工作,有时甚至忙碌至深夜。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父亲身心俱疲。“心累” 之感愈发强烈,身体亦渐渐难以承受如此重压。终于,在一次熬夜工作后,父亲出现吐血症状。<br>  婆婆(奶奶)与母亲见父亲如此拼命,身体却每况愈下,心中焦急万分。她们深知,若再如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婆婆与母亲毅然决然地找到公社领导,坚决要求父亲退出经理职务,回到生产大队参加农村农业工作。<br>  1957 年,父亲回到生产大队任职,继续担任贫协主任。他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乡亲们的责任,再次踏上为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的征程。 <p class="ql-block">  1957 年,国家发出围垦建设的号召,父亲毫不犹豫地积极响应。他跟随县里一万多名民工,毅然投身于东西湖农场的建设大军。那时,人们心中满是建设祖国的激情与热忱。大家靠着肩挑背扛,齐心协力为农场建设挥洒汗水。每日天刚破晓,蒙蒙亮之色中,父亲便与众多民工一道出发前往工地。在广阔无垠的土地上,他们忙碌不停,虽辛苦异常,但每个人心中皆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p><p class="ql-block"> 1958 年,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岁月。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父亲毅然带领生产大队的民工们投身于徐家河水库的修建工程。这场大会战,声势浩大,震撼人心;在徐家河水库的建设工地上,艰难险阻如影随形。然而,民工们没有丝毫畏惧。他们日夜不停,奋战不息。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无数的身影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在月光下忙碌劳作。他们用双手搬起一块块巨石,用铁锹铲起一抔抔泥土。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拼搏,每一个人都在这场伟大的建设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父亲,便是其中的一员。他见证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场景,那些场景,如同一幅幅壮丽的画卷,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氛围里,父亲以他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份无上的荣耀,也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p><p class="ql-block"> 此后,父亲又参与了府河改道工程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每一个工程,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每一次参与,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父亲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奋战在建设的第一线。</p><p class="ql-block"> 随后,父亲积极参与生产大队集体食堂的建设。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集体食堂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开展集体生活,我家也随着合村并社搬到另一个村子。在新村子里,大家互帮互助,在共同的劳动生产中,母亲结识一异性姐妹,两人情谊深厚,两家彼此来往。母亲会与姐妹一起做针线活,聊聊家常,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巨大挑战。粮食极度短缺,物资严重匮乏,集体食堂难以为继,最终无奈撤销。此时,全家又回到原来的村庄,在那里重新开始生活。就在一年后的冬月,我降临人世。新生命的诞生,给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带来一丝希望与喜悦。</p> <p class="ql-block">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父亲于大队默默奉献,他的身影犹如一座坚实的丰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担当。</p><p class="ql-block"> 父亲平日寡言少语,性格直率而憨厚。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形象,以实干而闻名遐迩。在工作中,父亲向来吃苦耐劳,无论任务多么繁重艰巨,他从不抱怨半句,亦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以满腔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那些日子里,父亲不断带领队伍积极参加本地以及外调的各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65 年,父亲再次带队奔赴东西湖,投身于挖沟清淤、灭螺等艰苦卓绝的工作之中。那时候,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父亲和他的民工队伍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之后,在 1969 年至 1974 年间,父亲又马不停蹄地带领队伍投入到挖汉北河的宏大工程之中。与此同时,台湖在此时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开沟、挖渠行动。河渠纵横交错,宛如大地的脉络,彻底改变了湖区水系等诸多问题。正是因为有了父亲和众多像他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家乡才得以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他们的功绩,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家乡的发展之路,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大哥于 1966 年前往三邑林场工作。后来,因林场被水淹没,大哥回到生产大队当起赤脚医生,一直到改革开放结束。他于 1972 年参加安陆至徐家河水库干渠扩建工程。二哥于 1969 年入伍参军,进入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1976 年,二哥退伍回乡,曾干过短暂时间的民政优抚员。</p><p class="ql-block"> 进入七十年代中期,父亲退出生产大队干部岗位,被安排到大队供销代销店工作。这份工作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后期。父亲在东西湖围垦建设之中染上血吸虫病,在六、七十年代经过集体医治,体内还是存在一些病虫。我记得最后一次是在太和村的集中治疗,是我用船接送的,印象比较深刻。父亲最后还是因血吸虫病影响到肝脏而病故,享年六十九岁。</p><p class="ql-block"> 在六、七十年代,大哥当赤脚医生、二哥去当兵,家庭的重担便重重地落在体弱多病母亲肩上。母亲做人、做事,用当地惯用的一句话说,某某几 “嘹亮” 啊。母亲不仅要干繁重的农活,还得精心料理家庭里里外外的各种事务。母亲终其一生的所作所为,备受人们称赞。</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六十年代,父亲与其共有房屋的主人商议,拆除了土改时期分配的与其他家共有老屋,父亲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七十年代中期,因开始搞新农村建设,将所有老台子的房屋拆迁,统一规划,各自建设,在新的居住地建起了现有房屋。在这之中,我也参与其中,自己做砖坯,自己建窑炉,用煤炭烧砖。之后,大哥、二哥俩又将房屋拆除,建起了二层楼房。</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深处,文化大革命那段特殊时期,有着许多难忘的画面。我曾看到人们精心扎制彩门、举行盛大游行活动,满心欢喜地迎接毛主席纪念章。也清晰记得看到过父亲在台上认真地跳忠字舞的情形。隐隐约约中,还能回想起父亲带着人在我家墙上张贴宣传画、扎大红花的场景,还有他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召开工作会议的场面。那个时候,还能看到县楚剧团下乡辅导演唱样板戏的过程,楚剧团的小老周来到我家,耐心地指导我大哥排演剧中人物。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如今回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在我上中学时,参加过三邑渔场的鱼池清淤,参加过农田的土地平整,还参与过校办工厂实践活动,用硫酸加磷矿搅拌制成磷肥。后来初中毕业,乘座火车到清明河公社参加清明河挖河改道工程建设,也建设过府河新店段,南岸的河堤裁湾撩直项目工程建设。在生产队的农忙(双抢)时节,队与队之间开展收割、插秧互助。在生产队期间,放过牛,耕田耙地样样干,还与幺叔种过菜,当过会计。</p><p class="ql-block">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帮助母亲承担一些家务活,如挑水、挑谷、挑柴等,尽己所能去减轻母亲承担家庭重任的负担。七十年代初期,母亲因为思念在外当兵的二哥,便带着小妹,踏上前往北京探亲之旅程。这是母亲一生除了去汉口之外,走得最远的一次旅行,亦是她最为开怀的一次经历。同样是在八十年代初,父亲也来到北京,在我当兵的驻地探亲。这是他们二老在不同年代分别在北京探望两个当兵的儿子,留下难忘回忆。</p> <p class="ql-block">  我的成长伴随着家庭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从祖辈的迁徙到父辈的奋斗,再到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刻地感受到家庭的力量与传承的重要性。祖辈们的勤劳与坚韧、父辈们的奉献与担当,都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家,乃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寄托。我的家,从民国时期的迁徙到新中国的建设,每一阶段皆充满挑战与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族始终保持着勤劳、坚韧、奉献的精神,不断地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家的故事,是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每一个章节都充满爱与温暖,每一个段落都承载着希望与梦想。它见证了家族的传承与发展,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辈迁途岁月长,艰难困苦筑厢房。</p><p class="ql-block">土坯茅舍遮风雨,佃户渔耕度日光。</p><p class="ql-block">父亲搏拼怀壮志,投身建设谱华章。</p><p class="ql-block">勤劳奉献承家训,继往开来永不忘。</p> 背景/音乐来自网络